当代教育学学习笔记第1章Word格式.docx
《当代教育学学习笔记第1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教育学学习笔记第1章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指在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均有严密的制度严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特征。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特征: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等级性。
不同的阶级地位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力和等级,贵族和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2)道统性。
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唯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往往合二为一。
(3)专制性。
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考试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4)刻板性。
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5)象征性。
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教育的功能性不受重视,即教育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
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义务教育:
指国家用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
普通教育:
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现代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二战后,出现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
知识传授(教学)、知识创新(科研)、知识转化(社会服务)知识经济: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以信息化、网络化、创新为主要特征。
第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1.:
教育学:
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未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
2.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最高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
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六艺(博学于文,约之于礼)。
孔子倡导启发试的教育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
《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学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师严然后道尊)。
《学记》同样重视启发性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3)西方古代(古希腊)教育思想的特点:
苏格拉底:
提出了著名的问答法。
伯拉图:
一是强调人受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回到理性;
二是重视教育与政治的联系。
亚里士多德:
一是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主张和谐教育(德智体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三是他倡导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
(4)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特点:
①主张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
反对封建教会的压迫和统治,张扬个性②强调满足儿童的性情和爱好。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①强调要遵循自然,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②他用自然法则来解释教育法则。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③教育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重要的发展途径。
法国教育家卢梭:
倡导自然教育,让儿童任其天性,自由的发展。
卢梭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德国的教育家康德,都非常重视教育。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①主张教育要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
②教育的过程、方法要遵循自然。
英国教育家洛克:
①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②提出了著名的绅士教育思想。
3.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赫尔巴特及他的《普通教育学》、杜威及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代表人物和作品。
(即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赫尔巴特与他的《普通教育学》:
(另一代表作《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的基础。
《普通教育学》共分三篇:
第一篇阐述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教学应以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为目的。
第二篇论述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的过程等,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借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间,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认为学生应该学习的应该是统一体的,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形式阶段。
第三篇讨论道理性格的形成及其通过教育形成儿童性格的理论。
强调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出发点,强调教师、教授、教材的主导作用,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强调道德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的代表作。
他试图把民主和科学试验方法、进化论、工业的改组等因素联系起来,探讨它们在教育上的意义。
书中,他批判性地讨论了西方以前的教育思想,同时吸取现代哲学、社会学、生物学、心理学上的成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体系。
全书共分26章,前7章首先讨论了教育为生活所必须以及教育的社会机能,然后提出了他的一个重要观念:
教育即生活;
第8-23章对要对教育目的、兴趣与训练、经验与思维、教学法与教材和课程、教育的价值、教育与职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后三章将其论述归结到实用主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实用主义课程论和方法论的核心。
杜威的《民》对20世纪的教育和教育学有深远的影响。
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三中心:
儿童、经验、活动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和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包括四个基本内容:
1、赫尔巴特找到了教育学的科学基础。
(伦理学和心理学)。
2、提出了著名的课堂教学的四个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四个阶段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3、赫尔巴特特别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4、赫尔巴特倡导学校教育的严格管理。
(二)、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1916年):
杜威系统的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主张,五个方面的思想:
1、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
教育要更多的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更多的面向当下的社会的生活实际,反对脱离实际的抽象,反对脱离实际的说教。
2、认为学生的发展即生长。
教育就是儿童的经验改造与重构,主张在在做中学。
3、强调活动教学。
与传统教育强调课堂教学相比,杜威更强调学生自由,自主活动。
4、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杜威看中学生的探索学习。
主张通过问题、情景的设置,进行探索学习。
5、杜威主张教育过程无目的。
反对社会外来强加给儿童的教育目的。
综上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现的是实用主义的哲学观,也体现了他与赫尔巴特的不同,即赫尔是传统教育的代表,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表。
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者,杜威中儿童中心论者;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杜威强调儿童的兴趣。
在某种意义上,两个人的观点是对立的,但也各有各的道理。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革命家杨贤法《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早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学著作。
苏联的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系统总结了苏联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验,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分为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理论四个部分,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强调教材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此书成为以后相当长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导理论和指导思想,对我国教育的规范起积极作用,但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忽视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灵活性和变革的必须性。
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身的日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