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7353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

《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02临时避难硐室功能测试报告Word下载.docx

7.34

钢筋砼碹、锚网喷

生存室

9.6

23.04

20×

0.9

=18

2测试内容

紧急避险设施气密性、电源、供氧、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调度通讯等功能。

3测试条件及测试用主要仪器

3.1测试条件

相对湿度:

0~98%

环境温度:

15℃~35℃

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3.2测试用主要仪器

干湿温度计(WQG-12):

测量范围:

-26℃~51℃;

温度准确度:

0.2℃;

相对湿度准确度:

±

5%

精密数字气压计(BJ-1):

测量范围:

±

3000Pa;

分辨率:

10Pa(相对压差测量)

声级计(TES-1357):

30~130dB准确度:

1.5dB

管道浮子流量计(LZM-G):

100m3/h~500m3/h;

工作压力:

0.6MPa

气相色谱仪(SP-3430):

热导检测器常量分析线性范围:

10-5;

氢焰检测器常量分析线性范围:

10-6

5L瓶装混合标准气样:

甲烷浓度:

1.06%;

一氧化碳浓度:

50×

10-6;

二氧化碳浓度:

1.53%;

氧气浓度:

18%;

其余为氮气

5L瓶装一氧化碳标准气样:

100000×

其余为空气

7L瓶装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纯度≥95%

秒表:

精确度:

1s

氧压表:

量程范围:

0~25MPa(绝对)分辨率:

0.5MPa

钢尺:

精确度1mm

体重秤:

精确度0.5Kg

3.3测试装备检验和计算

①测试用计量器具均应提前进行检验和校正;

②二氧化碳钢瓶完全释放后浓度计算

=

=6.88%

式中:

C瓶-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汽化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按95%计算;

V瓶-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容积,L;

VCO2-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气体体积,按640m3/Kg计算;

V室-生存硐室容积,m3

③二氧化碳吸收剂使用数量计算

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二氧化碳吸收剂—氢氧化钙符合技术条件标准(MT454-1995)要求。

Ca(OH)2+CO2=CaCO3↓+H2O

1mol1mol1mol

氢氧化钙相对分子量:

74(摩尔质量74g/mol)

气体摩尔数:

22.4L/mol

硐室二氧化碳吸收测试的吸收剂使用量:

M=

=5.1(Kg)

C1-生存室二氧化碳吸收测试初始浓度,按1.7%计算;

C2-生存室二氧化碳吸收测试完成浓度,按0.9%计算;

V室-生存室容积,m3;

ηX-二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率,按30%计算

④一氧化碳钢瓶完全释放后浓度计算

=780х10-6

C瓶-测试用一氧化碳标准气体中一氧化碳浓度(标气证书浓度);

V瓶-一氧化碳标准气瓶容积,L;

P瓶-测试用气瓶压力,按90х105Pa计算;

⑤一氧化碳吸收剂使用数量计算

一氧化碳吸收剂—一氧化碳氧化触媒,利用吸收剂的催化作用,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氧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

根据《过滤式自救器用一氧化碳氧化催化剂》(MT869-2000)中催化活性检验标准:

取300g的催化剂试样装入试验装置,打开1%一氧化碳钢瓶,将流量为1300mL/min的1%一氧化碳试验气体通入装置,装置出口进入红外线分析仪的气体流量为500mL/min,前3min装置排出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应不大于0.0015%;

60min内应不大于0.02%,计算一氧化碳催化剂的试验氧化催化量应不小于2.91L/kg。

硐室一氧化碳吸收测试的吸收剂使用量:

M=

=

=24.8(Kg)

C1-生存室一氧化碳吸收测试初始浓度,按400х10-6计算;

C2-生存室一氧化碳吸收测试完成浓度,按24х10-6计算;

QCO-一氧化碳吸收剂的标准氧化催化量,按2.91L/Kg计算;

ηX-一氧化碳吸收剂吸收率,按30%计算

4.1气密性测试

(1)气密性检测

在关闭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后,关闭单向排气手动控制阀,打开压风供氧控制阀门,通过精密数字气压计测定硐室内外压差达到500Pa±

20Pa时记录压差值P1并关闭压风供氧阀门,等待30min后再次记录压力值P2。

硐室卸压速率按式1计算:

式1

式中:

S—硐室卸压速率,Pa/h;

P1—硐室内外初始压差,Pa;

P2—检测结束时的硐室内外压差,Pa。

(2)正压维持检测

打开单向排气手动控制阀,关闭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缓慢打开压风供氧控制阀门,通过精密微压差计测定硐室内外压差,记录单向排气阀开始工作时的硐室内压力值即为自动泄压值。

4.2气幕和压风喷淋系统检测

(1)压缩空气幕检测

在防护密闭门完全敞开和密闭门关闭状态下,打开压缩空气钢瓶阀门,按照操作说明书要求检查减压后管路压力值,使用钢尺测量气幕喷射气流的长度和宽度,对照防护密闭门框的长宽尺寸,判定气幕覆盖整个防护密闭门的情况。

(2)压风气幕检测

在防护密闭门关闭和密闭门完全敞开状态下,打开压风控制阀门,检查管路压力值,使用钢尺测量气幕喷射气流的长度和宽度,对照密闭门框的长宽尺寸,判定气幕覆盖整个密闭门的情况。

4.3供氧系统测试

(1)压风系统检测

关闭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逐步打开压风供氧控制阀门至最大位置,记录压风出口压力、供风流量,多套压风供氧装置共用的应同时打开分别检测,然后累积总供风能力;

在压风供氧控制阀门至最大位置时,使用声级计在距压风出口1.0m处测量噪声,多套压风供氧装置共用的应同时打开分别检测,取最大值为检测结果。

(2)自备氧能力测定

检查高压氧气瓶的数量及完好状态后,在每组高压氧气瓶连接处安设氧压表直接测定压力,通过计算进行测定。

自备氧能力按式2计算:

式2

VN—自备氧能力,L;

V瓶—高压氧气瓶水容积,L;

Pn—第n组(个)高压氧气瓶瓶内压力,MPa。

4.4高压管路承压检测

关闭与高压管路连接的所有气源,拆除高压管路最终出口与手动增压泵连接,使用手动增压泵(可以使用空气或纯净水作为增压介质,严禁使用油脂作为增压介质!

)对封闭管路加压,在22.5MPa压力下保压1小时后,记录管路压力。

4.5有害气体处理能力测试

(1)二氧化碳处理能力测试

关闭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确认单向排气阀、压风供气和自备氧供氧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由救护队员打开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缓慢向生存硐室释放二氧化碳气体,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测生存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当硐室内二氧化碳传感器显示浓度值达到1.6%~1.7%时,停止释放,通知气体采样工通过束管抽取生存硐室内气样并编号保存。

然后救护队员打开6Kg二氧化碳吸收剂包装均匀平铺在地面,同时采取增加气流流动的措施避免二氧化碳沉降,并开始计时。

直至二氧化碳传感器显示浓度值降低至0.9%以下时,再次通知气体采样工抽取气样编号保存,同时停止计时。

二氧化碳初始浓度和停止试验时浓度均以色谱分析为准。

二氧化碳处理能力用下式3计算:

QCO2=

(L/分·

人)式3

式中:

C1---二氧化碳初始浓度值,%

C2---计时停止时的浓度值,%

V室---生存硐室内容积,m3

t---二氧化碳吸收测试所用时间,min

N---额定人数,按1.1倍系数计算

(2)一氧化碳处理能力测试

关闭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确认单向排气阀、压风供气和自备氧供氧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由救护队员使用承装标准一氧化碳气体的气瓶通过减压流量计向生存硐室缓慢释放一氧化碳气体,利用一氧化碳传感器监测生存室内一氧化碳浓度。

当硐室内一氧化碳传感器显示浓度值达到(0.04±

0.002)%时,停止释放,通知气体采样工通过取样束管抽取生存硐室内气样,编号保存。

然后救护队员打开30Kg一氧化碳吸收剂包装均匀平铺在地面(可同时采取增加气流流动的措施),并开始计时。

直至一氧化碳传感器显示浓度值降低至0.0024%以下时,再次通知气体采样工抽取气样编号保存,同时停止计时记录处理时间t。

一氧化碳初始吸收浓度和停止试验时浓度均以色谱分析为准。

4.6电源检查

停止设施外供电,启用不间断电源,观察监控等装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检查时间不少于2小时。

4.7调度通讯功能检查

检查调度通讯与矿调度室的直通功能是否正常。

5测试数据

(1)气密性试验

气密性试验记录表

记录人:

王旭时间:

2012年5月28日

初始压力(Pa)

510

开始时间

9:

20

结束压力(Pa)

360

结束时间

50

卸压速率(Pa/h)

300

(2)自动泄压试验

自动泄压试验记录表

测定数据(Pa)

270

(3)压缩空气幕检测

气幕覆盖能力检测记录表

压缩空气幕

压风气幕

最终压力(MPa)

0.55

0.67

门框高×

宽(m)

1.80×

1.10

气幕高×

1.86×

1.53

1.90×

1.60

(4)压风能力、噪声测定

压风供气系统能力和噪声测定记录表

结果

0.17

最大流量(m3/min)

7.5

噪声(dB)

68.5

(5)自备氧能力测定

自备氧能力测定记录表

氧气瓶

压力(MPa)

容积(L)

每组数量

(个)

最大供氧

能力(L)

高压氧气瓶组

13.8

40

12

65760

(6)高压管路承压试验

高压管路承压测定记录表

高压管路名称

保压状态下余压(MPa)

生存室高压氧气管路

22.4

过渡室高压空气管路

22.5

(7)二氧化碳处理能力测定

二氧化碳吸收测试数据分析记录表

计时开始(10:

21)

计时结束(10:

47)

硐室容积(m3)

计时

时间(min)

二氧化碳吸收剂(Kg)

传感器显示浓度(%)

1.66

0.87

色谱分析浓度(%)

1.63

0.85

57.5

33

6

(8)一氧化碳处理能力测定

一氧化碳吸收测试数据分析记录表

计时开始(11:

10)

计时结束(11:

25)

计时时间(min)

一氧化碳吸收剂(Kg)

传感器浓度(×

10-6)

406

传感器浓度

(×

22

色谱分析浓度

409

24

16

30

(10)电源检查

停止硐室电气设备外供电源,备用电源自动投入,2小时测试正常。

(11)调度通讯功能检查

使用调度直通电话呼叫调度室,通话质量清晰。

6测试数据分析

(1)气密性

通过测定,生存硐室卸压速率为300Pa/h,符合卸压速率不大于350±

20Pa/h的要求。

(2)自动泄压情况

通过测定单向排气阀工作状态,实测结果为270Pa,确保生产硐室内部压力满足始终高于外界压力100Pa以上的要求。

(3)压缩空气幕、压风气幕检测情况

通过对压缩空气幕、压风气幕在操作要求压力下检测气幕覆盖范围,测得压缩空气幕覆盖范围为1.86×

1.53m,压风气幕覆盖范围为1.90×

1.60m,均大于门框范围(1.80×

1.10m),能够满足覆盖整个防护密闭门的要求。

(4)压风能力、噪声测定情况

通过对压风供氧流量、压风压力和压气噪声的测定,测得压风供氧流量为7.5m3/min,满足该避难硐室在额定避险人数(20人)下每人每分钟供气量不得低于0.3m3(在考虑备用系数的基础上,计算需要的压风流量为6.6m3/min)的要求;

测得压风供氧装置输出压力为0.17MPa,大于0.1MPa的要求;

噪声为68.5dB,小于70分贝的要求。

(5)自备氧能力

通过实际测定每组高压氧气瓶的压力,根据计算可得高压氧气瓶能够释放的氧气体积,参照最大避险人数,每人每分钟的供氧量为65760÷

(24×

60×

22)=0.52L﹥0.5L的最低要求。

(6)二氧化碳处理能力分析

在定量使用二氧化碳吸收剂测试中,硐室二氧化碳浓度在26分钟内由1.53%降至0.85%,浓度降低0.78%。

①二氧化碳处理能力计算:

QCO2=(1.63-0.85)%×

57.5×

1000÷

(33×

22)=0.75L/min·

在定量使用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情况下,二氧化碳处理能力满足0.5L/min·

人的要求。

②二氧化碳储备数量验算:

CCO2=

=621Kg

按照《南屯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20人临时避难硐室需要配备的CO2吸收剂数量为630Kg,验算使用硐室二氧化碳吸收剂96小时内二氧化碳吸收达0.5L/min·

人需要数量621Kg,储备数量大于需要数量,满足要求。

(7)一氧化碳处理能力分析

经现场测试,在定量使用二氧化碳吸收剂时,硐室16分钟内将一氧化碳浓度由0.04%降到0.0024%以下,符合要求。

按照《南屯煤矿紧急避险系统设计》20人临时避难硐室需要配备的CO吸收剂数量为30Kg,储备数量等于实际测试使用数量,满足要求。

7测试结论

3602下顺临时避难硐室气密性、电源、供氧、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调度通讯等功能正常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人员表

姓名

工种

签字

王旭

副科长

孙计春

硐室装备厂家

廖武江

区队技术主管

张鹏

徐晨如

通防技术员

巩振民

矿山救护工

郑德顺

气体取样工

李彬

刘峰

吴利民

瓦斯检查工

武传成

安全监测工

赵计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