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6190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感觉不一定准确,引出测量的必要。

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达成共识后,请学生示范操作。

使学生明确:

①测量胸围差的位置:

男生胸前是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是软尺要在两肩胛骨下角;

女生胸前是使软尺经过乳头上方的第四肋骨处;

②②测量呼气时胸围和吸气时胸围各两次,并计算出两次两者的差值,即是胸围差。

2•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

80

80.5

尽力深

吸气时

90

91

90.5

3•肺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

4.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5.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6•体内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

尽力深呼气时

78

77.4

78.2

假设:

根据你的感受,对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作出假设。

教师做曲肘、深肘动作,启发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假设:

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演示动画:

呼吸运动

3、继续探究:

肺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

演示:

用模型模拟隔的运动实验。

讨论题:

1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

2手向下拉橡皮膜时,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

②橡皮膜回缩时,气体进入气球还

是排出?

④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

4.进一步探究:

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

演示模拟实验:

模拟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改变

引言:

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只有肺泡内气体与血液间的气体进行交换了,而血液又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进行交换才是呼吸的实质。

那么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肺内气体发生的变化。

5.肺内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结合测量胸围差的实验结果,分析为什么同学之间的胸围差有差别?

学生提出假设:

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学生观察动画,阅读书本相关内容,讨论、交流:

1•呼吸运动时,主要哪些肌肉的收缩、舒张引起了胸廓容积的变化?

在呼吸肌收缩和舒张时,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随着胸廓容积的变化,肺的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探究结果作出假设:

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气体的吸入和呼出吗?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吸气和呼气。

肺的容积扩大f外界气体入肺

肺的容积缩小f肺内气体排出

学生分析、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和过程: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胸廓扩大和缩小,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缩,形成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气体能够进出肺泡。

学生实验、观察:

四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按课本实验的图示吹气。

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回忆做种子呼吸时释放二氧化碳的

实验,也见到了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分析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由于澄清的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得浑浊。

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学生从图中分析出:

呼出气体中的氧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氧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呼出的气体中氧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的数据,推测其原因与体内进行气体交换有关。

学生观察课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探究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氧由肺泡进入血液。

学生根据图概括肺泡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结构特点:

肺泡数量多;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引导学生讨论:

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环境中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对照表(课本45页):

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差别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

进一步探究:

6•体内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

通过香水的扩散作用,启发学生认同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至平衡为止。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引导观察课文中的“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图,探究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进行的?

演示肺泡的结构,启发学生思考肺泡结构适于气体交换功能的特点。

引导学生小结:

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总结

师生总结归纳呼吸的全过程:

课堂练习:

大练习册

板书设计: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课后反思:

第四章人体类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

2013-04-08

2013-4-17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析,描述血液成分能力目标:

(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2)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了解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及其病理表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分组实验及讨论,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血液的成分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2、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3、难点突破:

学生课前搜索自己或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研究自身的一些血细胞数目异常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自己寻求血细胞的功能来解惑,使枯燥的血细胞功能溶入生活中去学习。

三、教学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了解血液成分――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列表归纳血细胞的种类、结构及区别方法——分析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通过知识运用巩固知识――关注新闻追踪白血病女孩的事例,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并达到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目的。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准备未加抗凝剂的血液(血块)及加抗凝剂的血液

2、显微镜、人血永久涂片

3、课件PPT流动的组织一一血液

学生准备:

收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血常规化验单

五、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营养,通过呼吸系

学生思考回答:

全身都需要

统获得氧气,是不是只有这些系统需要营养或氧

氧气和营养,体内物质是由

气呢?

那么这些营养与氧气是怎样送往全身的?

血液来运输的。

一、创设问题情景,弓1入新课

播放课件:

1、影片:

流动的血液及给病人输血的图片

学生看到血液流动的情况,

意识到它的功能运输物

质。

2、血库未能及时送血产妇失血过多死亡(新闻)

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3、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医生常常叫病人先去验血。

学生感同身受。

(书本的插图)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2、对失血过多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输血而不是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输液?

3、为什么通过化验血液在一定程度上检查健康状

况或诊断疾病?

引入新课:

血液

教师设疑:

血液属于动物体的哪一结构层次?

学生回忆旧知,指出血液是

哪一种组织?

为什么说它是流动的组织?

一种结缔组织,它在体内循

环流动,运输物质。

二、新授课

(一)血液的成分

已经分层的血液

问题:

含有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分成了几层?

各层是什么颜色?

大致比例?

它们分别是血液的什么成分?

能列表总结血液的成分吗?

观察、思考、阅读,得出结论

.血浆

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

(二)血浆

课件展示血浆成分

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的功能。

并强调应该注意血浆中水所占比例。

学生注意到血浆中含有90%

的水来推断出血浆的功能:

运载血细胞及运输物质。

(三)血细胞

一、血细胞的结构

1、组织学生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并讨论血细胞的结构及区别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

2、播放课件:

课本图片“显微镜下的血细胞”问题:

1你所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3、组织学生列表比较三种血细胞

二、血细胞的功能

1、同学们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血常规化验单,教

分组实验

学生就观察回答

数目

大小

形态

结构

特点

RBC

WBC

PLT

学生列表

分组讨论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PPT

1在血常规化验单中哪种血细胞数目异常?

2他有什么病?

他的身体有哪些异常表现?

3对这个病人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治疗或缓解?

巡回指导,找出一些典型的单子,投影分析

1红细胞较少或血红蛋白较少

2白细胞数目过多

(血小板数目异常的单子比较少,可以让学生举例:

日常生活中血小板起作用的时候)

2、漫画展示三种血细胞功能,引导学生总结三种血细胞的功能。

3、除了上述现象,人体还会出现哪些血细胞数目异常现象?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是贫血病症,容易头晕、乏力、心悸等,应该补充含铁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听医嘱服用补血的药物。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是炎症,想到自己发烧、伤口红肿、化脓等身体异常表现,应该注意消炎。

回忆自己流鼻血、小伤口出血等不久就止血的情况

学生很有兴趣观祭比较找出三副漫画分别代表哪种血细胞并总结各自功能。

学生纷纷发言,如白血病、血栓、血友病等

三、知识应用

中国足球队在备战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在众多条件优越的地点,最终选择昆明为集训地。

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这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昆明地理特征

分组讨论,集思广益,最终

得到正确答案

四、课外知识拓展

我团职工对白血病男孩的救助行动

引导学生关注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程,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

你知道脑血栓、血友病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怎样治疗?

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取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例感受血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感受生命的可贵,以及关爱他人是一种咼尚的行为。

课上学生积极发言,显示自己广闻博知;

课余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自己去主动获知。

大练习册基础题

血浆

血液v「红细胞

-血细胞彳白细胞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了血液的知识之后,自然要想到血液流动的管道一一血管,以及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一—心脏,因此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能力目标:

养成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及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教学重点: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教学难点:

养成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由上节课知识导入本课。

回答问题。

直接导入。

二、三种血

1、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和

1、感受动脉的

培养学生的观:

管的概念、

腕部动脉的搏动。

所在位置。

察和思考及语

结构特点及

2、播放关于动脉的视频,让学

观察并思考及

言表达的能力

功能。

生说出动脉的概念和特点?

表达。

扩展知识,培

(一)动脉

2、说出动脉的

养学生观察和

1、指导学生观察身体表面特别

结构特点。

语言描述能

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

1、感受静脉的

力。

(二)静脉

2、播放关于静脉的视频,让学

生说出静脉的概念和特点。

2、说出静脉的

3、指导握拳,观察手背突出的

“小包”,说明静脉瓣的作用。

(三)毛细

3、了解静脉瓣

血管

的作用。

播放关于毛细血管的视频,让学生说出毛细血管的概念和特点。

思考问题,总结

提问: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

出毛细血管的

培养学生观察

在何处进行交换?

交换的是什

特点。

和语言描述能

么?

怎么交换?

播放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动画。

观看动画,用语言描述。

让学生掌握物质是如何交换的,既巩固了毛细血管的结构,又延伸了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三种血管的比较,小结本节重点。

让学生比较这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有什么区别,列表总结。

通过对比,学生立刻明白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完成表格。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渗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

四、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册练习题。

思考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巩固本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管壁

弹性

血流速度

管径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课后反思: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一一心脏

2013-04-18

一、教学内容分析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输送血液的“泵”。

其特殊性在于它能够

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靠血液循环来实现。

这一节知识点和难点较多,如何在短时间里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充分的认识并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情感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能力目标: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三、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

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各腔室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2、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导入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

将右手放到胸口左侧,将左手放到胸口右侧,感觉心脏的搏动。

积极思考、踊跃提问。

(引导学生进行上述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心脏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

(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一、心脏

1、心脏的结构

分组观察心脏模型,分组讨论课本68页“讨论”中的问题。

通过观察,主动地获取有关心脏的知识,并推测它的功能。

教师巡视、指导。

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和结论,

教师及时点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思维

本组其他同学可将课前准备的相关

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

资料进行补充。

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注意观看大屏幕和模型,对自己

展示课件“心脏的结

心脏有发达的

所获得的知识进一步重组和加工。

构”以及心脏模型(利用

肌肉,心脏分

足之处加以补充和完善。

学生的视觉、听觉,加深

四个腔,心房

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理

壁和心室壁的厚薄不一样,

解)。

心脏内有瓣

观看动画,总结瓣膜的开闭情况。

展示课件动画“瓣膜工

膜,心脏连接血管。

作动画”。

发挥想象,提出问题。

诱导提问。

阅读与思考课本69页第二段。

然后

布置阅读、思考。

2、心脏的功能

每组派代表陈述观点。

认真观看。

展示课件“心脏是怎样工

作的?

同学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二、血液循环

认真观看录像。

导入新课。

途径

从整体上把握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

展示血液循环录像。

心脏四个腔的

四人一组,讨论课本70页的血液循

巡视并加以指导。

名称、与之相连的血管、血流方向

环模式图。

1、体循环

结合课本观察课本血液循环图,并看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

2、肺循环

图说出体循环、肺循环

极性。

3、血液循环的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意义

能力。

4、动脉血及静脉血的区别

区分动、静脉血的颜色并总结它们的特点。

设计表格进行比较

健康而强壮的心脏的重要性

计算数据,得出结论拥有一个健

康而强壮的心脏是非常重要的!

展示有关心脏功能的数据,指导学生进行计算。

仔细观看故事,从中获得启发,激励自己发奋学习。

阅读课本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课堂练习

大练习册选择题

七、板书设计:

一、心脏

1、心脏的结构

2、心脏的功能

二、血液循环途径

1、体循环

2、肺循环

3、血液循环的意义

4、动脉血及静脉血的区别

八、教学反思: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2013-04-19

1、例举ABC血型的类型;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概述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和血量的关系;

情感价值观目标:

3、培养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树立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输血的原则;

2、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首先给学生出示一张失血严重的病人被抢救的图片。

2.学生观察,思考问题:

如果我是医生,应该怎么办?

3.学生回答,补充,完善,评价。

引导学生输血应该注意的问题,导入本课

二、新授课

1、血型的发现过程

输血早在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成功地用输血的方式救活了一名大出血的产妇。

此后许多医生用输血的方法使濒临绝境的病人重获新生,然而不幸的事情也接二连二的发生,有人输血后出现昏迷甚至死亡,为什么呢?

一一血型不合。

由于输血事故的频频发生,使输血疗法沉寂了达半个世纪之久,直到1900年,奥地利医生兰德斯坦纳首先揭开了血型之谜,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是怎样发现血型的呢?

他用他们组六个人的血液来做一次试验。

三种血型——A型、B型、C型(0型)

1902年兰德斯坦纳的俩个学生对155名正常人重复了兰德斯坦纳的实验。

发现:

151人与兰德斯坦纳宣布的结果相同,而另外4人同其他人的都凝集,说明有第四种血型存在。

称之为D型(AB型)。

因为AB型人所占的比例很少(10%当时兰茨坦纳只对6个人做了实验,因此没有发现这最后一种。

这也是科学探索强调的原则之一一一可重复性。

至此,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得到了完善,即:

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型——A型、B型、0型、AB型。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对血型发现贡献较大的科学家是谁?

2基本的四种血型是什么?

②你认为血型的发现有哪些意义?

学生阅读回答:

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导入,学生容易产生兴趣。

通过资料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血型的发现过程

了解ABO血型系统

在输血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引入下一问题

2、输血的原则

出示表格让学生分析:

某人血型

可以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

A、B、O

O

A、BOAB

通过表格的对比让学生掌握输血的原则同型输血

1哪种血型可以为其他血型的人输血?

2种血型可以接受其他血型的人输血?

学生通过自学教材来理解人体的血量和输血

条件:

少量输血

原则:

输同型血

[过渡]输血的原理搞清楚了,目前临床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

分析不愿献血人的原因:

(1)意识差

(2)恐惧感

究竟丢失多少血量会对身体有影响呢?

3、血量和输血

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尝试完成下列问题:

1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

2

通过问题的形式巩固知识点

失多少血时会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

3对一个正常成年个人来说一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

为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回答。

4、为了检查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