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时期Word下载.docx
《十二五规划时期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规划时期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淀园林成为清朝实际的政治中心,在清代政治史和园林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近代,英法联军焚毁了海淀皇家园林,晚清时只有颐和园、静明园得到部分修复,圆明园等成为废墟。
20世纪初,清华、燕京两所大学落户海淀园林旧址;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规划为高教区,数十所大学在此兴建,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也落户于此,海淀成为高等教育和科研的中心。
改革开放后,形成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心,在此过程中又形成了许多新的文物遗迹。
(二)分布格局
海淀的文物分布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
三带一片两条边,千年古道隐平原。
广布原野群星灿,更有两座古城垣。
三带:
海淀地区地处北京城近郊,临近城市的平原区文物主要沿城门外大道、河流呈带状分布。
最为重要的有三条分布带:
1、阜成门外通往模式口的文物带。
沿途分布有钓鱼台、摩诃庵、慈寿寺、恩济庄太监墓、李莲英墓、定慧寺等。
2、西直门通往海淀园林区文物带。
它是通往西郊园林区的御路,清雍正年间铺设为石板路面,沿途曾分布有高粱桥、大慧寺、娘娘庙、广通寺、双关帝庙等。
3、高粱桥至昆明湖长河文物带。
“三山五园”地区水源涵养和水利系统仍然十分发达,京密引水渠是北京市最主要的供水系统;
毗邻玉泉山的团城湖成为南水北调工程在京城的重要调节池。
它是通往西郊园林的水路,号称皇家御河,北京最重要的文化景观河道,沿途曾分布有极乐寺、五塔寺、紫竹院行宫、广源闸及龙王庙、万寿寺、西顶庙、立马关帝庙、金河诗碑等。
一片:
指“三山五园”地区。
清代分布有畅春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静明园、圆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等皇家御园,以及众多赐园和私家宅园等。
园林遗址多、文物典藏多、寺庙遗址多、名人墓葬多。
两条边:
指小西山山前沿山地带和大西山沿山地带。
海淀沿山地带泉水丰富,景色秀丽,历经1000多年的开发,形成众多文物,涵盖了园林、寺庙、墓葬等多种文物形式。
在小西山山前,有明代皇家墓地,景泰皇帝埋葬于此。
在大西山,有妙峰山古香道横贯于其中,它曾是清代北京重要的朝香系统,留下许多茶棚遗址。
千年古道:
古代蓟城通往居庸关的大路曾纵贯海淀地区,在今天海淀北部地区仍能见到两条遗迹。
居庸古道把中原农耕文化区与北方草原文化区连接起来,大路沿途分布有许多古村落和文物古迹,元明皇帝、清朝太后都曾留下足迹。
两座古城:
一座是位于学院路旁的元大都土城遗址,今为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
一座是清河镇西侧的朱房汉城,它位于清河北岸,扼守于通往居庸关古道的渡口上。
广布原野:
除了上述主要分布区外,海淀区其他区域也都分布有文物,它们宛若群星点缀于乡村和城市之中。
如位于巨山村的样式雷家族墓、北三环路的大钟寺、西三环的公主坟等。
二、海淀不可移动文物大幅减少及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存量变化及类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淀区共进行了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
1958年文物普查,文物总数为1709处,占全市的30.38%;
1984年文物普查,文物总数为535项;
1997年北京市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单位为234处;
根据2008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截止2015年6月,海淀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14处。
从保护级别看,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海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7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165处;
历史文化保护街区1处:
颐和园至圆明园历史文化街区;
地下埋藏区4处:
金山地下埋藏区、礼王坟地下埋藏区、恩济庄地下埋藏区、双塔地下埋藏区;
世界文化遗产1处:
颐和园。
四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在统计口径、分类上有较大不同。
不过就总体趋势而言,海淀区文物数量大幅减少是不争的事实。
(二)不可移动文物减少的原因
海淀区的不可移动文物经历几次大规模减少过程。
第一次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第二次是文革时期,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时期,这一过程直到目前尚未停息。
破坏情况可分为如下几类:
1、城市改造中的破坏。
主要表现为不可移动文物在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中被拆除。
如北下关广通寺,因城市建设被拆除,广源闸在改造中拆除了部分闸体。
2、观念淡薄引起的破坏。
2011年4月13日下午,空军八所将明代太监墓滕公墓拆毁。
2014年6月,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被拆除。
3、盗窃引起的破坏。
法海寺的石刻被偷盗者断为两截。
4、修缮管理不当引起破坏。
如清华大学近代建筑在修缮时失火。
5、因无人管理而使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破败。
如晏公祠因无人管理和维修而房屋坍塌、石刻剥落,遭到自然破坏。
在大慧寺有150块各地搜集保护的石碑。
(三)“十二五”前各方基础非常薄弱
一是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
2005年海淀区机构改革后,区级文物保护机构仅存文化行政执法队四分队,编制6人。
二是文物保护机制不完善。
区级职能部门间的协商机制、与街镇政府的协调机制、与管理使用单位的沟通机制均不完善。
三是修缮资金严重不足。
2008年前,区级文物抢险资金为50万元/年,后增至400万元/年;
对文物的修缮多为抢险或修补。
四是基础工作十分薄弱。
“十二五”前,文物无完整的基础数据库;
文物保护无规划、计划;
文物“四有”档案只有保护标志碑;
受困于文物保护资金、人员的不足,文化委开展或组织开展的调查研究严重匮乏;
文物宣传、培训几乎空白;
长达10年的时间内无文物行政处罚案件。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机遇
2013年7月24日,隋振江书记主持召开区委专题会,四套班子领导听取了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要求加强文物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全面开展区域文化遗产的规划、调查和宣传推广工作,多渠道筹措经费修缮文物,区领导先后20余次调研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在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案件等疑难问题上,徐永全副区长多次协调,强力调度,工作呈全面、快速发展之势。
(一)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构建安全防护格局
一是健全文物保护工作机构。
2012年,区文委成立文物科,编制4人;
2013年,成立海淀区文物保护中心,编制13人。
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从6人增加至23人;
文物保护机构实现了从“一条腿、一锅烩”,到行政管理、执法检查、保护研究“三位一体、分工协作”的新格局。
海淀区文物保护机构、人员对比表
年份
机构数量
机构名称
总人数
2009年
1
文物执法队
6
2015年
3
文物科
4
文物保护中心
13
合计
23
二是率先实施文物安全网格化管理。
2014年9月,区政府批准实施文物安全巡视检查网格化管理方案,第一批168处文物已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了区、街道(镇)、村(居委会)三级文物安全检查网络,对文物实施动态巡视检查,有效延长了执法手臂。
三是形成部门与街镇的协调沟通机制。
已经建立规划、国土、公安、消防等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协同保护文物。
各街镇已明确主管文物的领导,建立街镇所在地文物台账,从而建立了职能部门、属地政府条块结合的文物保护沟通、协调机制。
(二)加大资金投入,高质快速推进文物修缮
一是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支持。
市文物局对海淀区内的国家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支持,支持资金2.63亿,先后修缮了香山昭庙、颐和园须弥灵境、圆明园正觉寺、孚郡王墓等一批重点古建筑,共52个文物保护项目,促进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保护水平。
二是区级文物保护资金大幅增加。
自2014年起,区级文物保护修缮专项资金由400万元增加至3000万元,为区域文物修缮、应急抢险提供了保障。
海淀区申请市区文物保护资金对比表
资金数
项目数
2006—2010
950万
16
2011—2015
3.35亿
66
三是社会单位修缮自觉性增加。
润地置业、华润集团、永泰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文物管理使用单位自筹资金4000余万,修缮了西禅寺、清河制呢厂办公楼、门头新村甲8号院等一批文物,为文物修缮资金来源的社会化、多元化做出了有益探索。
四是文物资金管理更为规范。
首次建立了文物修缮项目数据库,将具备修缮条件的文物纳入数据库滚动管理;
首次配合财政局开展修缮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
首次出台区级文物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试点实施项目制管理;
正在完善区级修缮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文物专项资金利用效率;
正在制定修缮项目现场管理手册,加大对修缮项目的现场监督管理力度。
(三)加大规划统筹力度,创新工作方式
一是规划调研先行,加强文物基础研究。
首次编制了海淀区文物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文物修缮重点项目库。
首次实施村庄行动计划,提前介入在拆迁、腾退的村落文化遗产调查,编制了青龙桥和功德寺地区、北安河村等文物保护计划;
结合大运河申遗成功,开展长河文物保护、利用研究;
积极配合市局推动西山国家公园建设,形成西山地区文物资源及利用的调研报告。
海淀区文物保护规划调研数量对比表
规划调研
数量
名称
2010年以前
2011年以后
8
《海淀区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
《具备条件文物保护项目调查》
《青龙桥地区文物资源调查》
《功德寺地区文物资源调查》
《北安河地区文物资源调查》
《长河沿线文物资源调查》
《大西山地区文物资源调查》
《六郎庄和北坞村》出版
二是升级77处保护文物单位,加大保护力度。
2013年11月,海淀新升级7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此大规模升级文物在全市尚属首次;
2014年2月,在拆迁腾退地区新增不可移动文物13处;
进一步提升了海淀区文物地位和影响力,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预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海淀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情况一览表
公布批次
公布时间
第一批
1981年
第二批
1999年
第三批
2001年
10
第四批
2014年
77
三是创新保护形式,挂牌保护普查登记文物。
成立海淀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委员会,团结了一批文物专家。
根据普查登记文物级别低、经常受到破坏的实际,2012年1月,率先对104处普查登记文物悬挂文物保护标志牌予以保护,对最低端的文物加大了保护力度。
该做法被市文物局高度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四是加大宣传培训,提高全民保护文物意识。
精心编写了《海淀区文物保护三字经》,以传统文化形式宣传地方文物;
制作文物地图。
目前已发放4000余份。
首次开展海淀区不可移动文物摄影大赛,征集文物照片1000余幅。
首次在苏家坨镇周家巷村等征集民俗物品逾1000件,后整体移交苏家坨镇,为筹建的民俗博物馆奠定基础。
(四)加大文物执法力度,形成震慑
2014年共立案查处3起,罚款60万元;
责令整改2起,向公安机关通报2起。
其中,在市局的指导下,查处了青远公司擅自拆除“侵华日军飞机掩体遗址”案,提高了文物执法的威慑力、增强了文物管理使用单位法治意识。
四、当前存在的困难与下一步工作
虽然海淀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同全国一样,当前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总体处于案件、事故多发期;
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高度关注。
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护管理文物的职责、夯实文物保护的基础十分必要。
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在保护观念上,单位保护文物的意识普遍淡薄。
城乡一体化中拆除、损毁文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2014年2月,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工作建议:
(一)建立高层协调机制
鉴于海淀文物管理使用单位隶属关系复杂,建议建立文物保护高层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解决在文物保护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加大对“三山五园”、西山文化带建设、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等重大项目和驻区部队、高校及部委办的协调;
筹建海淀区文物保护联盟,进一步加强对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力量的统筹。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
推动出台《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落实职能部门、属地政府文物管理职责;
制定《文物修缮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工程审批、项目筛选、质量监督等流程;
出台《文物保护应急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文物应急抢险制度;
完善重大项目专家评审制度,进一步规范文物审批流程;
建立文物行政处罚案件通报机制,扩大文物执法的威慑力。
(三)进一步夯实文物基础工作
划定10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完善区级文物四有档案;
规范文物认定、公布、挂牌等基础工作;
促进文物与公共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融合发展;
开展文物产权制度、西山国家公园文物保护利用调查研究;
持续开展文物保护宣传。
(四)进一步加强基础队伍建设
加大对文物监督管理人员、文物管理使用单位工作人员、文物安全巡视网格员三支队伍的轮训,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五)在保护和利用方面进行探索
以“三山五园”为中心,研究全区重要文物的合理利用与有效发展,着力推进京西国家公园、大西山文物带等地区文物的开发与利用。
指导管理使用单位做好北安河、北坞等重点地区文物的利用。
目前,海淀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正处于从应急抢险到规范管理的过渡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以“为文明的守卫前赴后继”的精神,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进一步推动全区文物保护工作跨入全国一流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