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683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交与礼仪知识全集Word文档格式.docx

”“你到哪里去?

”等,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

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

”“最近如何?

”“一切都顺利吗?

”“好久不见了,你好吗?

”“夫人(丈夫)好吗?

”“孩子们都好吗?

”“最近休假去了吗?

”对新结识的人常问:

“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

”“到我国来多久了?

”“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

”“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

”“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

”分别时常说:

“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

”“再见,祝你周末愉快!

”“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

”“请代问全家好!

”等。

在社交场合,还可谈论涉及天气、新闻、工作、业务等事情。

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二、见面时的礼节

介绍在交际场合结识朋友,可由第三者介绍,也可自我介绍相识。

为他人介绍,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

无论自我介绍或为他人介绍,作法都要自然。

例如,正在交谈的人中,有你所熟识的,便可趋前打招呼,这位熟人顺便将你介绍给其他客人。

在这些场合亦可主动自我介绍,讲清姓名、身份、单位(国家),对方则会随后自行介绍。

为他人介绍时还可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与信任。

介绍具体人时,要有礼貌地以手示意,而不要用手指指点。

介绍也有先后之别,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妇女。

介绍时,除妇女和年长者外,一般应起立;

但在宴会桌上、会谈桌上可不必起立,被介绍者只要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握手是大多数国家相互见面和离别时的礼节。

在交际场合中,握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一般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

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

关系亲近的则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地握在一起。

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

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

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

多人同时握手致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

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

主人主动、热情、适时的握手是很必要的,这样做会增加亲切感。

握手除是见面的一个礼节外,还是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如对方取得某些成绩与进步时,对方赠送礼品时以及发放奖品、奖状、发表祝词讲话后等,均可以握手来表示祝贺、感谢、鼓励等。

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此外,有些国家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东南亚佛教国家是双手合十致意,日本人是行鞠躬礼,我国旧时传统是抱拳。

对这些礼节应有所了解,在一定场合也可使用。

在西方,亲人、熟人之间见面多是拥抱、亲脸、贴面颊等。

夫妻之间是拥抱亲吻,父母子女之间是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的亲友都是贴面颊。

一般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子之间是抱肩拥抱,男女之间是贴面颊,晚辈对长辈一般亲额头,男子对尊贵的女宾往往亲一下手背(手指)以示尊敬。

在一些欢迎宾客的场合,或祝贺、感谢的隆重场合,在官方或民间的仪式中,也有拥抱的礼节,有时是热情友好的拥抱,有时则纯属礼节

性的。

这种礼节,一般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肩偏下,右手扶在对方左后肩,左手扶在对方右后腰,按各自的方位,两人头部及上身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头部及上身向右拥抱,再次向左拥抱后,礼毕。

致意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一般是举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在西方男子戴礼帽时,还可施脱帽礼,即两人相遇可摘帽点头致意,离别时再戴上帽子。

有时与相遇者侧身而过,从礼节上讲,也应回身说声“你好”,手将帽子掀一下即可。

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

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在社交场合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

在外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或表示欢迎,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

只是在领导人主动伸手时,才向前握手问候。

如遇到身份高的熟人,一般也不要径直去问候,而是在对方应酬活动告一段落之后,再前去问候致意。

三、日常交往中的礼节

遵守时间、不得失约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貌。

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

迟迟不到,则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失约是很失礼的行为。

尊重老人和妇女这是一种美德。

在很多国家的社交场合,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上下楼梯、车辆,进出电梯,让老人妇女先行,主动予以照顾。

对同行的老人妇女,男子帮助提拿较重物品。

进出大门主动帮助老人妇女开门、关门,帮助他们穿脱大衣外套。

同桌用餐,两旁若是老人或妇女,男子应主动照顾,帮助他们入离座位等。

尊重各国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宗教等因素,各有特殊的风俗习惯和礼节,均应予以尊重。

例如,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也忌谈猪,在斋月里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不能吃喝;

佛教徒不吃荤;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

某些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马里、阿拉伯国家等,不能用左手与他人接触或用左手传递东西;

在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头顶;

天主教徒忌讳“十三”这个数字,尤其是“十三日星期五”,遇上这种日子,一般不举行宴请活动;

使用筷子进食的东方国家,用餐时不可用一双筷子来回传递,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中间;

东南亚一些国家忌讳坐着跷大腿;

伊朗称好不伸大拇指;

保加利亚、尼泊尔等一些国家,摇头表示赞赏,点头表示不同意,等等。

这些风俗习惯若不注意,会使人误以为对他们不尊重或闹出笑话。

新到一个国家或初次参加活动,应多了解,多观察,不懂或不会做的事,可仿效别人。

举止举止落落大方,端庄稳重,表情自然诚恳,蔼然可亲。

站立,身子不要歪靠在一旁,不半坐在桌子或椅子背上。

坐时,腿不摇,脚不跷。

坐在沙发上不要摆出懒散的姿态。

在公共场所不要趴在桌子上,躺在沙发上。

走路脚步要轻,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张奔跑。

谈话时,手势不要过多,不要放声大笑或高声喊人。

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安静。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吸烟在一些地方、场合,是不允许吸烟的。

例如在剧场、商店、教堂、博物馆、会议厅等地不得吸烟。

在火车、轮船、飞机上往往分吸烟与不吸烟的座位、车厢等。

在工作、参观、谈判和进餐中,一般不吸烟或很少吸烟。

不要边走边吸烟。

进入会客室或是私人住宅、办公室等,不知道是否允许吸烟时,可询问一下主人。

如有妇女在座,应征得她的同意。

主人不吸烟,又未请吸烟,则最好不吸烟。

在场人多或同座身份高的人士都不吸烟时,则一般不吸烟。

四、参加宴请的礼节

应邀接到宴会邀请(无论是请柬或邀请信),能否出席要尽早答复对方,以便主人安排。

一般来说,对注有R.S.V.P.(请答复)字样的,无论出席与否,均应迅速答复。

注有“Regretsonly”(不能出席请复)字样的,则不能出席时才回复,但也应及时回复。

经口头约妥再发来的请柬,上面一般那注有“Toremind”(备忘)字样,只起提醒作用,可不必答复。

答复对方,可打电话或复以便函。

在接受邀请之后,不要随意改动。

万一遇到不得已的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尤其是主宾,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

应邀出席一项活动之前,要核实宴请的主人,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是否邀请了配偶,以及主人对服装的要求。

活动多时尤应注意,以免走错地方,或主人未请配偶却双双出席。

掌握出席时间出席宴请活动,抵达时间迟早,逗留时间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主人的尊重。

应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当地的习惯掌握。

迟到、早退、逗留时间过短被视为失礼或有意冷落。

身份高者可略晚到达,一般客人宜略早到达,主宾退席后再陆续告辞。

出席宴会,根据各地习惯,正点或晚一两分钟抵达;

在我国则正点或提前二、三分钟或按主人的要求到达。

出席酒会,可在请柬上注明的时间内到达。

确实有事需提前退席,应向主人说明后悄悄离去。

也可事前打招呼,届时离席。

抵达抵达宴请地点,先到衣帽间脱下大衣和帽子,然后前往主人迎宾处,主动向主人问好。

如是节庆活动,应表示祝贺。

赠花参加他国庆祝活动,可以按当地习惯以及两国关系,赠送花束或花篮。

参加家庭宴会,可酌情给女主人赠少量鲜花。

入座应邀出席宴请活动,应听从主人安排。

如是宴会,进入宴会厅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和座位,入座时注意桌上座位卡是否写着自己的名字,不要随意乱坐。

如邻座是年长者或妇女,应主动协助他们先坐下。

进餐入座后,主人招呼,即开始进餐。

取菜时,不要盛得过多。

盘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够,可以再取。

如由招待员分菜,需增添时,待招待员送上时再取。

如果本人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肴,当招待员上菜或主人夹菜时,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在盘内,并表示“谢谢,够了。

”对不合口味的菜,勿显露出难堪的表情。

吃东西要文雅。

闭嘴咀嚼,喝汤不要啜,吃东西不要发出声音。

如汤、菜太热,可稍待凉后再吃,切勿用嘴吹。

嘴内的鱼刺、骨头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

取出,或轻轻吐在叉上,放在菜盘内。

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都应放在盘内,勿置桌上。

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说话。

剔牙时,用手或餐巾遮口。

交谈无论是作主人、陪客或宾客,都应与同桌的人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

不要只同几个熟人或只同一两人说话。

邻座如不相识,可先自我介绍。

祝酒作为主宾参加外国举行的宴请,应了解对方祝酒习惯,即为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等,以便作必要的准备。

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不一定碰杯。

祝酒时注意不要交叉碰杯。

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也不要借此机会抽烟。

奏国歌时应肃立。

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各桌敬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

碰杯时,要目视对方致意。

宴会上相互敬酒表示友好,活跃气氛,但切记喝酒过量。

喝酒过量容易失言,甚至失态,因此必须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

宽衣在社交场合,无论天气如何炎热,不能当众解开钮扣脱下衣服。

小型便宴,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宾可脱下外衣搭在椅背上。

喝茶(或咖啡)喝茶、喝咖啡,如愿加牛奶、白糖,可自取加入杯中,用小茶匙搅拌后,茶匙仍放回小碟内,通常牛奶、白糖均用单独器皿盛放。

喝时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小碟。

水果吃梨、苹果,不要整个拿着咬,应先用水果刀切成四、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手拿着吃,削皮时刀口朝内,从外往里削。

香蕉先剥皮,用刀切成小块吃。

橙子用刀切成块吃,桔子、荔枝、龙眼等则可剥了皮吃。

其余如西瓜、菠萝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块,吃时可用水果刀切成小块用叉取食。

水盂在宴席上,上鸡、龙虾、水果时,有时送上一小水盂(铜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飘有玫瑰花瓣或柠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误为饮料,以致成为笑话)。

洗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纪念物品有的主人为每位出席者备有小纪念品或一朵鲜花。

宴会结束时,主人招呼客人带上。

遇此,可说一两句赞扬这小礼品的话,但不必郑重表示感谢。

有时,外国访问者,往往把宴会菜单作为纪念品带走,有时还请同席者在菜单上签名留念。

除主人特别示意作为纪念品的东西外,各种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烟等,都不要拿走。

冷餐会、酒会取菜冷餐、酒会,招待员上菜时,不要抢着去取,待送至本人面前再拿。

周围的人未拿到第一份时,自己不要急于去取第二份。

勿围在菜桌旁边,取完即退开,以便让别人去取。

餐具的使用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则是刀、叉、盘子。

通常宴请外国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为多,既摆碗筷,又设刀叉。

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用叉送入嘴内。

欧洲人使用时不换手,即从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

美国人则切割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

就餐时按刀叉顺序由外往里取用。

每道菜吃完后,将刀叉并拢排放盘内,以示吃完。

如未吃完,则摆成八字或交叉摆,刀口应向内。

吃鸡、龙虾

篇二:

社交礼仪常识大全

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因为中国是千年文明古国,是千年文化古国,是千年礼仪之邦,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做有礼仪修养的文明人。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交际能力。

社交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发挥的作用愈显重要。

通过社交,人们可以沟通心灵,建立深厚友谊,取得支持与帮助;

通过社交,人们可以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对取得事业成功大有获益。

1、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礼仪是由哪几项基本要素组成?

礼仪是由

(1)礼仪的主体;

(2)礼仪的客体;

(3)礼仪的媒体;

(4)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3、什么是礼貌?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4、什么是礼节?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5、什么是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

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6、什么是仪式?

仪式是指在特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7、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代发展性。

8、礼仪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1)尊重的原则;

(2)遵守的原则;

(3)适度的原则;

(4)自律的原则。

9、礼仪的功能有哪些?

(1)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2)它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3)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4)它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10、为什么要讲究礼仪?

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1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12、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13、什么是习俗?

习俗和礼貌很相似,习俗也包括服装的规矩、问候、告别以及就餐的礼貌等,不过它集中地体现了在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受欢迎的举止,而不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14、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1)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2)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15、什么是礼宾序列?

它有哪几种主要的排列方法?

它又叫礼宾次序或礼宾排列。

它是指在外交活动中,依照国际惯例与本国的习惯做法,对于应邀而至的众多国家、团体或个人的尊卑顺序,所进行的合乎礼仪的排列。

当前,在各国的外交实践中,礼宾序列共有以下五种具体排列方法。

(1)按照来宾的职务高低的顺序进行排列;

(2)按照外交活动的参加国国名的拉丁字母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按照来访国告知东道主该国组成代表团,或是决定派遣代表团的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4)按照有关各方正式抵达活动地点的具体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5)不进行明显的尊卑顺序的排列。

16、《礼记》中说: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请问你怎样理解?

(1)这体现了礼仪的原则中敬人原则;

(2)人们在交际活动中,与交往对象既要互谦互让,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处。

而且更要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

(3)在礼仪中,对待他人的要求比对待个人的要求更为重要。

要做到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17、什么是合十礼?

信奉佛教的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盛行合十礼,合十礼就是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并微微上举,同时头微向下俯下,合十礼以跪拜为最尊敬,蹲着行礼次之,平常是站着行礼。

18、个人形象六要素是什么?

(1)仪容,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2)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3)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4)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5)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6)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19、个人的基本礼仪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

(1)发型得体。

男性头发前不盖眉,侧不掩耳,后不及领。

女性根据年龄、职业、场合的不同,梳理得当;

(2)面部清爽。

男性宜每日剃须修面;

女性宜淡妆修饰。

保持口腔清洁;

(3)表情自然。

目光温顺平和,嘴角略显笑意;

(4)手部清洁。

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洁净。

女性在正式场合不宜涂抹浓艳的指甲油。

20、怎样学习礼仪?

(1)要掌握有关礼仪的理论知识;

(2)积极参加礼仪实践;

(3)学习礼仪,最好要经过专业训练;

(4)要向群众学习;

(5)礼仪修养要善于自我检查和总结;

(6)学习礼仪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

21、修饰头发,应注意的问题有哪几个方面?

(1)勤于梳洗;

(2)长短适中:

包括性别因素,身高因素,年龄因素,职业因素;

(3)发型得体:

包括个人条件所处场合;

(4)美化自然:

包括烫发,染发,作发,假发。

22、化妆时,应遵守的礼仪规范是什么?

(1)勿当众进行化妆;

(2)勿在异性面前化妆;

(3)勿使化妆防碍于人;

(4)勿使妆面出现残缺;

(5)勿使用他人化妆品;

(6)勿评论他人的化妆。

23、在社交场合,男士留头发的标准是什么?

前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及颈

24、不良的站姿有哪几种?

(1)身躯歪斜;

(2)弯腰驼背;

(3)趴伏倚靠;

(4)双腿大叉;

(5)脚位不正当;

(6)手位不当;

(7)半坐半立;

(8)浑身乱动。

25、入座后,下肢的体位主要有几种标准坐法?

(1)正襟危坐式;

(2)垂腿开膝式;

(3)双腿叠放式;

(4)双腿斜放式;

(5)双脚交叉式;

(6)双脚内收式;

(7)前伸后曲式;

(8)大腿叠放式。

26、坐姿应注意哪些细节?

(1)入座后两手不可同时放在扶手上,不得半躺在沙发上;

(2)不要跷二郎腿、不能不停地抖动双腿后摇摆腿脚;

(3)女士不要等坐下后,再重新站起来整理衣裙;

(4)不要把脚藏在座椅下或钩住椅腿;

(5)不要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

(6)女士切忌两腿叉开,腿省伸的老远。

27、入座后,下肢的体位主要有几种标准作法?

28、禁忌的坐姿有哪些?

(1)头部乱晃;

(2)上身不直;

(3)手部错位;

(4)腿部失态;

(5)脚部乱动。

29、遵守社交礼仪,在行路时就要对自己始终自律,具体而言应注意哪几方面?

(1)不吃零食;

(2)不吸香烟;

(3)不乱扔废物;

(4)不随地吐痰;

(5)不过分亲密;

(6)不尾随围观;

(7)不毁坏公物;

(8)不窥视私宅;

(9)不违反交通规则。

30、行走时应注意哪些规范?

行姿。

对一般人走的基本要求是要轻盈、快捷,不能拖泥带水。

注意:

(1)走时鞋底不能与地面摩擦;

(2)女性走路时脚不能外八字或内八字;

(3)两人以上的人在公众场合行走,切忌勾肩搭背。

总之,男士应步伐矫健,显出阳刚之美;

女士则应款款轻盈,显出柔和之美。

31、行姿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行姿的步幅。

步幅是指行进时前后两脚之前的距离,在生活中步幅的大小往往与人的身高成正比;

(2)行姿的步位。

正确的步位是:

走路时两只脚踩的接近于一条直线,而不是两条平行线;

(3)行姿的步速。

在行进时,步速应保持均匀、平稳、不能过快过慢,忽快忽慢;

(4)行姿的步韵。

行进时,膝盖和脚腕应富有弹性,腰部应成为身体中心移动的轴线,双背自然轻松地前后摆动,保持身体各部位之间动作的和谐,使行走具有一定的韵律,显得自然美;

(5)行姿的步态。

步态还是一种微妙的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当心情喜悦时,步态就轻盈、欢快;

当情绪悲哀时,步态就沉重。

32、行姿应注意怎样的细节?

(1)不要大甩双臂、左摇右摆,给人以轻浮、不稳重的感觉;

(2)不要低头,给人不自信或不安全的感觉;

(3)不要昂头,给人以自傲和目中无人的感觉;

(4)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以免引起旁人的戒备之心;

(5)不要落脚太重,发出“咚咚”声,不要鞋跟钉铁掌;

(6)切忌顺拐或“内八字”和“外八字”;

(7)切勿三五成群,左拥右挤,阻碍别人行路。

33、禁忌的站姿有哪些?

人在站立之时要“站如松”,力荐站立时肩斜、含胸、挺腹、背弓。

(1)双腿不能叉开过大。

不然的话,甚是不雅;

(2)双脚不能随意乱动;

(3)不能表现自由散漫。

34、什么是习俗?

习俗和礼貌很相似,习俗也包括服装的规矩、问候、告别以及就餐的礼貌等,不过它集中地体现了在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受欢迎的举止,而不具有更广泛的普遍性

35、在公共场合着装有哪些禁忌?

(1)不可在公众场合光膀子、卷裤腿、穿睡衣;

(2)女性在办公场所不宜穿着吊带装、露脐装、超短裙、短裤等。

36、简述着装应遵守的“三一律”原则。

“三一律”,是一项重要的服饰规范。

它强调的是色彩的搭配问题,即要求男性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应当使自己的公文包与鞋子、腰带色彩相同或相近,并首选黑色。

37、在社会礼仪中着装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整洁合体。

(保持干净整洁,熨烫平整,穿着合体,纽扣齐全);

(2)搭配协调(款式、色彩、佩饰相互协调);

(3)体现个性(与个人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