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538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

《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外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的经验.ppt

肉桂、丁香、木香、吴茱萸、苍术敷治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泄泻的经验“庞氏中医内科庞氏中医内科”十一代传承人十一代传承人庞世斌庞世斌20142014年年1111月月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从中医学的起源来看,中药外治远早于内治,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法、灸熨等多种方法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清代外治法专家吴师机所著理瀹骈文书中,也系统地介绍了外治法的历史、种类、理论根据等。

外治法包括针灸、按摩、敷贴、熏洗、针刀、膏药、脐疗、足疗、耳穴疗法、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方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

外治法与内治法相比,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对“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多发病,中医学认为: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小儿脾胃薄弱,运化功能不足,感受外邪,或乳食不当,调护不当,久病久泻,致使宿食停滞,损伤脾胃阳气,脾虚则运化失司,胃弱则不能腐熟水谷,中阳之气下陷而为泄泻。

小儿泄泻从病理讲,症状的发生,主要因为:

“脾胃”“湿”“外感内伤”所谓“脾胃”,中医是泛指人体整个消化系统,即人体消化系统在因病因作用而致消化功能紊乱情况之下即可发生泄泻症状,景岳全书泄泻曰:

“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乃致合污下降而下利。

”;所谓“湿”,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术语,其含义之一,大致上是指人体内液体病理产物之意,湿的产生,可以因于热。

由热而生的湿,称为“湿热”,亦可以因于寒,由寒而生的“湿”,称为“寒湿”,“湿”的产生不论系因于热或因于寒,只要人体内有“湿胜”的情况,亦即湿达到了一定程度,即可在临床上表现为泄泻症状,所谓:

“湿胜则濡泄”,“泄泻者,水湿所为也。

”朱丹溪幼科全书谓:

“凡泄泻皆属湿。

”“外感内伤”,可以由于外感,亦可以由于内伤,但基本上则认为仍多系由于脾土虚弱所致,也就是认为小儿泄泻症状的发生,其根本原因常系由于小儿肠胃抵抗力较弱,生理调节代偿能力低下而发病,所谓:

“脾土强者,自能胜湿若土虚不能利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

”“小儿肠胃嫩弱,因解脱逢风冷,乳哺不消而变吐利。

”治疗经验小儿泄泻在临床治疗中,通过肉桂、丁香、木香、吴茱萸、苍术研成细末,用细纱布包裹药粉后敷贴在患儿肚脐(即神厥穴),用胶布或布条固定,一般3-5天后大便恢复正常。

方解肉桂为君,温中逐寒、温补元阳,用其补脾肾阳虚从而治疗由其引起的以及中焦运化失调引起的虚寒性泄泻;丁香为臣,用其暖脾胃、理气降逆;吴茱萸为臣,用其温胃散寒、疏肝燥脾;苍术为佐,用其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木香为使,用其能行肠胃滞气;神阙穴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之间,又是肾间动气之所处,故神阙与脾、肾、胃关系最为密切。

利用药粉和神阙穴位敷贴两者共同调整全身经脉、气血及消化系统功能,起到健脾补肾、理气和中、温经通络、强肾调经、行气利水的作用,达到治疗泄泻的目的。

徐*,女,婴儿102天,1991年11月5日,泄泻日十余次,蛋花水样大便来诊,出生后5天开始泄泻,在河南某地区人民医院出生并住院治疗3月余,病情无好转,多次大便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三个月体重未增加。

经上方治疗,配合中药一剂水煎服,三日而愈,体重逐渐增加,病情告愈,半年后遇其父亲告知患儿目前食欲增加、体重身长接近正常。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上述外治方法对成人脾胃升降失职所致病症效果也一样明显!

从多年临床证实,中药穴位敷贴外冶法对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泄泻行之有效。

这正合吴师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理论。

小儿泄泻及成人痞满、呃逆、泄泻按照中医理论主要原因在于脾胃,外治过程中药粉功效通过神阙穴输布到脾胃经穴,从而改善脾胃及大小肠的功能。

中医外治疗法既避免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也避免了泄泻及胃肠功能紊乱期间服药后的胃肠道反应,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浅陋之言,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谢谢!

(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