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333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文档格式.docx

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区域经济管理方式。

二、难点:

1、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2、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能站在这一高度上去理解实施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

理解区域经济管理的方式的差异和统治集团的阶级属性的深层次关系。

【教学过程】

〖复习并导入〗

先让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和各子目内容,然后用一组材料,让学生明白古代中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则是“重农抑商”政策。

〖讲授新课〗

一、重农抑商政策

(一)阅读第一目,思考:

1、什么叫重农抑商?

兴起于何时?

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及实质。

中国古代王朝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

通过发展农业,专制主义王朝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

统治者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

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治国主张。

3、P19学习思考:

《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4、P19学习思考:

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5、活动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

"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者(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

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材料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今天在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参考答案:

(1)是正确的。

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2)工商皆本,重农抑商。

(3)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的。

(4)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

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

(二)讲解

1、重农抑商政策:

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起源于商鞅变法→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后代都执行

2、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此外,也有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原因:

直接目的:

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3、影响:

历代封建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4、影响:

分阶段评价。

⑴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发展和增强封建国家的综合国力起了积极作用,并为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是正确的。

⑵但过度重视农业,如人为地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消极作用也日益增加,它不仅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农民的分化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而且极大地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的转化,也使微弱的手工业资本难以迅速地大量积累起来,因而严重地桎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封建社会陷于长期停滞的困境,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二、区域经济倾斜政策

(一)学生阅读第二目,思考:

1、古代中国对不同的区域为什么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

2、秦、西汉、东汉及此后区域倾斜的表现。

(设计表格)

3、古代实行区域经济倾斜政策带来哪些影响?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原因: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是不同的。

最高执政集团施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出现偏差。

一般说来,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在首都及少数重镇,只有这些地方才有优先的发展机会。

2、①秦统一后,对关中秦国本土和新征服的六国故地实行了不同政策,使关东地区的经济结构遭受了破坏。

而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西汉时,关中地方享有特殊地位。

③东汉:

南阳帝乡和河南帝都受优待。

④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向东南地区转移之后,扬州、益州等地成为了中央财政的主要支撑,也承受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

使古代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工商业的管理

(一)学生阅读第三目,思考:

1、列举秦、西汉、新朝、明清对工商业管理的措施。

2、什么是“海禁”和闭关政策?

分析实施这些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3、活动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南宋高宗)谕大臣……曰: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材料二明初,政府规定“片板不许下海”,……隆庆元年,明政府开放海禁,但在船只数目、贸易地点等仍有许多限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前期,流入我国的白银近1.5亿两,17世纪后期流入2600余万两。

然朝廷……只图罢市舶,填平双屿港,烧毁出口大船,禁海令又起。

——张岂之:

《中国历史·

元明清卷》

材料三(1616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广州,但贸易额甚微。

”——《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1)材料一中“利入甚厚”主要说明了什么现象?

(2)根据材料二,说明开放海禁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材料三中“贸易额甚微”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现象:

南宋对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是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源;

政府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并设专门机构管理外贸。

(2)影响:

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推动了中国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3)原因:

政府海禁政策限制了中外贸易;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对外国商品需求不大等。

4、阅读材料,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为独立的手工工厂。

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清代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

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广东的冶铁业、云南的采矿业、四川的煮盐业、陕西的伐木业、北京的采煤业、台湾的熬糖业等,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地区,标志〕

材料二: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几乎和西方同时产生,但发展缓慢,长期不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中国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

a.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b.封建国家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在国内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贬低商人社会地位,并严重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c.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次禁止海外贸易。

5、拓展提高:

毛泽东说: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1、⑴秦:

统一度量衡,秦律中的《均工律》体现了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的原则。

⑵汉:

征收重税;

盐铁官营;

⑶王莽时期推行加强工商业管理的经济政策,对一些经济活动实行管制。

⑷明清:

“海禁”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⑴含义:

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下西洋)。

⑵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⑶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⑷影响:

海禁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闭关政策虽起了一定自卫作用,在客观上造成了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恶果,如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等。

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4、缓慢发展原因:

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

⑴政策因素;

⑵资本缺乏;

⑶市场狭小;

⑷技术条件;

⑸劳力因素。

这样,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条件(市场、资金)不足,动力(对利润的追求)不足,加之无法扩大再生产,所以发展缓慢。

四、禁奢侈

(一)学生阅读第四目,思考:

1、古代为什么要抑制奢侈?

2、为什么这一政策往往很难奏效?

3、P22学习思考:

汉代政论家曾经警告: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我们应当怎样理解这种说法?

1、抑制奢侈,提倡节俭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富足的历史时期,奢侈之风往往抬头。

禁奢侈的政策,在某种意义上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

历代开明的政论家经常警告社会,奢侈之风破业伤生,腐化人心,会导致国家败亡,是严重的社会动乱的根源。

2、效果不佳的原因:

奢侈之风往往自上而下蔓延,由于贵族高官崇尚奢侈,民众效仿,而形成社会风气。

所以对奢侈世风的纠治,应当先“上行”而“下效,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

〖小结〗

1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征

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实行区域经济管理政策,从而造成经济发展不平衡。

对经济生活的控制非常全面、具体、严密,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实行禁奢侈的政策,但难有实效。

2、材料一:

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

—战国

材料二: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

—汉

材料三:

“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商人贩卖货物必须取得路引,否则“重则杀身……”,承担名目繁多的商税。

—明

材料四:

海禁很严,前期仅四口通商后只有广州一处—清

思考:

⑴据材料可得知封建社会推行哪几项经济政策?

⑵这些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

说明你的理由。

【作业】

1、《填充图册》及练习册。

2、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尤其是今天的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远超过西北,所以今天我们提出要“开发大西部”。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商业集中经济繁荣的名城?

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的原因是什么?

由此你认为今天我们对西北的开发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

试着在收集资料、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你自己的认识,以小论文或知识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