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4728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机接口与技术复习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总线接口部件BIU{组成:

地址加法器、段寄存器以及IP指令指针等;

根据执行单元EU的请求,负责完成CPU与存储器或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两者的动作协调:

存储器的访问要判断总线接口是否正在取指令。

5.8088/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寄存器。

AX、BX、CX、DX、DI、SI;

(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指针:

CS、IP、SP,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如下表示:

寄存器

所用场合和作用

AX通用寄存器

累加器(字乘法、字除法、字I/O)

BX通

基址寄存器,可作为间接寻址(如LEABX),段寄存器默认为DS:

SI、BL

CX通

计数寄存器,CX:

存放循环次数,CL:

存放移位次数

DX通

数据寄存器,算术运算、存放乘积和被除数、端口地址超出255则DX存放偏移地址

DI通

目的变址寄存器,存放目的操作数的偏移地址

SI通

源变址寄存器,存放源操作数的偏移地址

CS段寄存器

代码段寄存器a不可以直接赋值b复位后值全为’1’即启动地址为FFFF,其他寄存器复位后全为’0’

IP指令指针寄存器

存放当前要被执行的指令的偏移地址(由控制程序分支的指令、中断以及异常等隐含控制,用户程序不能直接控制IP。

SP指令指针寄存器

堆栈指针,存放栈顶的偏移地址,堆栈操作(字操作)出栈加2进栈减2操作

标志寄存器F也是通用寄存器。

6.标志寄存器F含六个状态标志(重点CF、ZF)、三个控制标志(重点IF),起什么作用?

CF进位标志

运算结果最高位产生进位或借位,CF=1

ZF零标志位

结果为0置1

PF奇偶标志

结果低8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CF=1

AF辅助进位标志

低4位产生进位置1,用于十进制数运算调整

SF符号标志

与运算结果的最高位相同

OF溢出标志

可以用来判断有符号整数补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

控制标志位

IF中断允许标志

控制可屏蔽中断,STI指令将IF置1,允许CPU接受可屏蔽中断请求,CLI指令将IF清0,禁止CPU接受可屏蔽中断请求

DF方向标志

控制数据串操作指令的步进方向,STD指令将DF置1,使串操作过程中地址自动递减,CLD指令将DF清0,使串操作过程中地址自动递增

TF陷阱标志

为调试程序而设,将TF置1,CPU处于单步工作方式,将TF清0,CPU正常执行程序

7.存储器组织:

(分段结构、物理地址的确定),物理地址的确定:

段地址左移四位加上偏移地址即物理地址=段基址*16+偏移量{内存地址空间和数据组织:

微处理器有20条地址线,内存空间220=1MB地址由00000---FFFFF(H)编码若存放的信息是字节,则按顺序存放,若存放的信息是字,则将字的低位字节存放在低地址,高位字节存放在高地址。

}1MB内存空间分通用和专用两个区域,00000-003FFH专用,存放中断量表00400-FFFFFH通用,中断向量表表内指针用来指出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起始点,表内每个指针占2个字,占据较高地址的是段基址,占据较低地址的是偏移量,?

中断向量表可以包含256个中断指针。

逻辑地址由段基址和偏移量两部分组成。

逻辑地址的表示形式为段基址:

偏移量,编写程序时只使用逻辑地址。

段基址是段寄存器给出的段起始地址;

偏移量为存储单元在段内相对于段起始地址的偏移距离,也称为偏移地址。

段基址和偏移量都为16位。

物理地址是CPU与存储器进行数据交换时实际寻址所使用的地址。

物理地址为20位。

每个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都是唯一的,同一个物理地址可以由不同的逻辑地址来构成。

例1假设段寄存器内容为702AH,偏移量为1023H,

 702A:

1023H求构成的物理地址:

712C3H

例2:

字23AB如何存储在地址为02102的存储单元中如图:

02100H

AB

02102H

23

例3:

一个有16个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70A0:

DDF6H,请写出这个数据区首末字单元的物理地址。

首地址为:

(70A0H×

10H)+0DDF6H=7E7F6H末地址为:

7E7F6H+(10H-1)×

2=7E814H

8.8088/8086微处理器的引脚及其功能(三总线、复用线、有效电平)

8086/8088CPU是一块40条引线的集成电路芯片,有些引线具有双重定义和功能,采用分时复用方式工作。

 CPU有输入引线,以决定CPU工作在最大模式或最小模式。

地址线:

A0~A19单向,三态数据线:

D0~D15、D0~D7 双向三态,控制线:

较为复杂 有单向,双向,三态,非三态,地址与数据复用:

AD0~AD15,地址与状态复用:

A16/S3~A19/S6,VCC:

电源线(引脚40)GND:

接地端(引脚1、20),M/IO(IO非):

高电平访问存储器,低电平访问I/O

例1:

moval,[2000H]高电平有:

M/IO(IO非),WR(非)

Out21H,AL高电平有:

WR(非),A0(D0~D7)

9.8088/8086微处理器的工作模式:

(最大模式、最小模式),什么是最大模式与最小模式,它们的区别(包括系统配置、控制信号线由谁产生等)。

最小模式的含义是:

系统中的存储器容量较小,外设端口也较少,所需的系统总线控制逻辑的规模较小,总线的驱动能力不高,最小工作模式适用于小规模应用场合。

最大模式的含义是:

构成的计算机系统规模较大,存储器容量较大,外设端口也较多,总线的控制和驱动能力较强,构成多处理器系统,显著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区别:

最大模式与最小模式主要有以下区别:

(1)最大模式下,需要用外加电路总线控制器Intel8288,对CPU发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变换和组合,以得到对存储器和I/O端口的读写信号及对锁存器(8282)和总线收发器的控制信号。

(2)为适应多中断源的需要,常采用中断优先权控制电路Intel8259A

10.什么是时序?

()分清几个重要概念:

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周期。

指令周期:

一次指令取指的总线周期,包含若干个总线周期。

总线周期:

一次访问总线的时间,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一个典型的总线周期包含4个时钟周期T1/T2/T3/T4)时钟周期:

CPU最基本的时间计量单位

11.8088/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和I/o的读写操作)

12.典型时序分析:

(存储器读写、I/O读写、中断响应、复位)

8086存储器的写总线周期

movAL,[BX](1是高电平,0是低电平,建议看书上各引脚的功能和作用)

ALE:

1,DEN(非):

0,M/IO(IO非):

1,RD(非):

0,DT/R(非):

mov[BX],AL

1,DT/R(非):

1

8086最大模式下存储器和I/O写总线周期

第三章指令系统

1.寻址方式:

(六种寻址方式),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的存储位置(CPU内、存储器)。

2.指令格式:

(标识符、操作数、操作码、注释)

3.掌握指令的要点:

(助记符、格式、功能、操作数的个数、对标志位的影响)

4.选择指令注意点:

(数据从哪来、结果放到哪去、区分字与字节操作、默认的寄存器)。

5.传送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的测重点:

(数据的方向、标志位的状态、程序的方向)

6.移位指令:

(左移、右移、逻辑、算术、循环、非循环、移位的次数)

7.程序控制指令:

(无条件、条件、调用、中断)

8.十进制数运算方法:

(先利用二进制运算指令、再进行十进制调整)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汇编语言的基本要素:

(语句格式、运算符、表达式)

2.汇编语言的运算符:

(算术、取值、属性)

选用运算符注意点:

(操作数、结果、有意义的运算符)以及运算符与助记符的区别

3.表达式:

(常量表达式、存储器表达式)

4.伪指令:

(四个定义:

数据定义、符号定义、段定义、过程定义)

数据定义与符号定义的区别:

是否占存储单元;

过程定义:

(段内、段间)

5.汇编语言上机步骤:

(编辑、汇编、连接、调试)

6.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

(顺序、分支、循环)

分支程序设计:

(二分支、多分支);

循环程序设计:

(组成部分、循环结束的条件、多重循环);

子程序设计:

(名称、功能、入口参数、出口参数、参数传递的方法、嵌套、递归)

8.DOS系统功能调用(调用方法、入口参数、出口参数、调用号)

第五章存储器系统

1.一个存储器系统的组成包括哪些部分?

主要由七部分组成:

基本存储单元、存储体、地址译码器、片选与读/写控制电路、I/O电路、集电极开路或三输出缓冲器和其他外围电路。

2、存储器的分类:

内存、外存。

易失性,非易失性。

3.主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各自的主要特点,工作场合。

4.静态RAM的基本存储单元是由六个MOS管构成,其存储特点是什么?

动态RAM的基本存储单元是由单个MOS管加电容构成,其存储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动态刷新?

掌握典型芯片的引脚及使用。

5.EPROM的基本存储单元以及存储原理和擦除方法,掌握典型芯片的引脚以及使用。

EEPROM擦除方法。

6.存储器芯片的扩展可按位扩展、字扩展和位与字同时扩展这三种方式进行扩展。

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要求掌握芯片扩充的硬件连线以及写出芯片的地址分配(包括指定地址范围)。

7、目前在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采用三级存储器结构,即使用主存储器、高级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速度、容量、成本)

第六、七章输入\输出接口与并行接口

1.一个接口的基本作用是在系统总线和I/0设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实现CPU与I/O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2.一个接口应具备如下功能:

(1)寻址功能

(2)输入/输出功能(3)数据转换功能(4)联络功能(5)中断管理功能(6)复位功能(7)可编程功能(8)错误检测功能。

3.错误检测功能:

一类是传输错误。

另—类是覆盖错误。

4.CPU与I/O设备之间的信号:

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

5.CPU和外设进行数据传输时,各类信息在接口中进入不同的寄存器,一般称这些寄存器为I/O端口,每个端口有一个端口地址。

可以说,计算机主机和外部设备之间都是通过接口部件的I/O端口来沟通的。

6.用于对来自CPU和内存的数据或者送往CPU和内存的数据起缓冲作用的,这些端口叫数据端口。

用来存放外部设备或者接口部件本身的状态,称为状态端口。

第三类端口用来存放CPU发出的命令,以便控制接口和设备的动作,这类端口叫控制端口。

7.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也常用同一个端口地址,CPU照样可以通过操作的类型来加以区分。

8.从结构上看,可以把一个接口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来和I/O设备相连,另一部分用来和系统总线相连。

9.地址译码器除了接收地址信号外,还应该把CPU提供的用来区分I/0地址空间和内存地址空间的M/

(或IO/

)信号用于译码过程。

来区分是寻址内存还是外设。

10.输入输出的寻址方式:

(1)存储器对应输入输出方式

(2)端口寻址的输入输出方式

11.什么是并行接口?

并行接口的特点,并行接口的使用场合。

12.方式0:

简单输入/输出,A、B、C三个口都可以。

方式0的应用场合有两种:

一种是同步传送;

一种是查询传送。

在同步传送时,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动作由一个时序信号来管理,所以双方互相知道对方的动作,不需要应答信号。

查询传输时,需要有应答信号,此时端口A和端口B常作为数据端口,没有规定固定的用于应答的联络信号,原则上可用A,B,C三个口的任一位充当查询信号。

13.方式1:

选通式输入/输出,只有A、B两个口可以工作在这种方式。

对应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为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

C口提供应答线的引脚均是固定的(各3条)。

中断允许置位(PC2、PC4、PC6)

14.方式2:

双向传输,只有A口才有。

C口有5条线用作A口的应答联络信号。

15.对8255A的编程涉及到两个内容:

一个是写控制字设置工作方式等信息,另一个是使C口的指定位置位/复位的功能。

16.8255A应用举例:

打印、二极管显示、数码管显示、键盘输入、开关的状态,方式0、方式1、方式2,查询方式、中断方式

第八章中断系统

1.CPU与外设之间传输数据的控制方式通常有哪三种?

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2.查询方式的特点:

使用方便,系统开销不大,但速度较慢。

适用于设备不多且实时响应要求不高的小系统。

掌握该方式的基本编程方法以及接口电路的分析。

3.为何引入中断方式,其特点是什么?

(如CPU与外设之间可以并行工作,因此大大提高CPU的工作效率等),但一系列的保护(恢复)现场的工作,仍要花费不少CPU的时间。

适用于设备较多且实时响应要求较高的系统。

要求掌握接口电路的分析。

4.中断处理的五大步骤:

中断请求、中断允许、中断响应、中断服务和中断返回。

各步骤的主要动作。

5.8088/8086为每个中断源分配了一个中断类型码,中断类型码的范围为0~255。

每个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称为一个中断向量,把系统中所有的中断向量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一个表,称为中断向量表。

该表在中断处理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中断类型码和它的关系如何?

6.8086/8088中断的分类?

标志位IF起什么作用?

响应中断的次序是:

软件中断→NMI→INTR→单步。

中断的时序。

7.一片8259A的功能是什么?

什么是主从式中断管理系统,最多可管理几级中断。

8.8259A的主要引脚名称和功能是什么?

完成它和三总线的连接,能确定相应的端口地址。

9.8259A的工作过程?

在这期间,IRR、IMR、ISR所起的作用各是什么?

10.在级连方式下,CAS0~CAS2:

/

信号的作用?

11.中断嵌套和中断屏蔽、中断优先级的概念。

IMR是一个8位的寄存器,用来存放中断屏蔽字,它是由用户通过编程来设置的。

当IMR中第i位置位时,就屏蔽了来自IRi的中断请求。

12.掌握对8259A的初始化编程。

(包括初始化命令字和操作命令字以及初始化流程,单片以及级连)。

8259A的方式小结和典型举例可参看教材。

13.8086/8088中断向量表的建立方法:

使用DOS调用法。

14.DMA数据传送的工作过程及其使用特点。

第九章定时与计数

1.什么是端口?

有哪几类端口。

各有什么特点?

2.在计算机系统和实时控制系统中,常常要求有一些实时时钟以实现定时或延时控制,有两种主要方法:

软件定时和硬件定时。

8253是什么芯片?

起什么作用?

内部结构?

软件定时如何实现?

3.8253具有3个独立的16位减法计数器通道。

各自可按不同的方式工作。

每个通道内部均包含一个16位计数初值寄存器、一个16位减法计数器和一个16位锁存器。

当有锁存命令到来时,锁存器便锁定当前内容,直到其中内容被读走之后才又跟随减法计数器而变化。

4.每个通道都有哪些不同的计数方法和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可分为三组-硬件触发、软件触发和连续来记,只要求基本波形)

5.8253初始化编程的内容和步骤,如何确定初始化时要送入的计数初值?

如何读相应通道。

6.掌握8253与8086/8088的硬件连接和初始化编程(单通道以及多通道级连使用)。

第十一章串行接口

1.串行通信又分为同步通信(SYNC)与异步通信(ASYNC)两种方式。

2.在串行通信中,数据传送是在两个通讯方之间进行的,根据数据传送方向的不同有以下三种方式。

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全双工方式。

3.信号传输方式:

基带传输方式、频带传输方式。

4.串行接口标准指的是计算机或终端(数据终端设备DTE)的串行接口电路与调制解调器MODEM等(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连接标准。

5.信号线:

8251A和CPU之间的连接信号、8251A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信号

6.波特率同步方式下,波特率为0~64K,异步方式下,波特率为0~19.2K。

发送/接收时钟频率=发送/接收波特率×

波特率系数

波特率系数(波特因子):

异步方式:

1,16,64为波特率系数,同步方式:

1为波特率系数,

7.8251A的内部结构:

1.发送器2.接收器、3.数据总线缓冲器、4.读/写控制电路、5.调制解调控制电路

8.8251A的编程:

1.方式选择控制字(模式字)2.操作命令控制字(控制字)3.状态字

数据字符的长度(每个字符可为5,6,7或8位)。

奇校验、偶校验、停止位、同步字符

9.8251A的初始化过程:

(1)芯片复位以后,第一次往控制端口写入的是方式字。

(2)如果模式字中规定了8251A工作在同步方式,那么,CPU接着往控制端口输出的1个或2个字节就是同步字符,同步字符被写入同步字符寄存器。

(3)不管是在同步方式还是在异步方式下,接下来由CPU往控制端口写入的是操作命令字。

如果规定是内部复位命令,则转去对芯片复位,重新初始化。

否则,进入应用程序,通过数据端口传输数据。

10.8251A应用举例:

双机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