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环境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环境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设法消除其不利影响.
(1)信息泛滥.一方面是信息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人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导致信息泛滥的出现.
(2)信息污染.一些错误信息,虚假信息,污秽信息等混杂在各种信息资源中,使人们对错难分,真假难辨;
人们如果不加分析,便容易上当受骗,受其毒害.
(3)信息犯罪.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人们对信息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安全已成为日趋突出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进行犯罪活动,如信息窃取,信息欺诈,信息攻击和破坏等,造成了社会危害.
(4)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人们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的毒害,它导致了一些行为偏差.如果过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人们阅读书本,亲身实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容易被弱化.网络环境中的虚拟世界,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容易使人产生双重人格,现实生活中是一种身份,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又扮演另外一种身份.有少数同学长期沉溺于上网,以致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长期使用电脑,如果不注意自我调节,容易引起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疾病.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第一,信息化;
第二,智能化;
第三,国际化;
第四,未来化。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
奈斯比特认为信息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信息是经济社会的驱动;
第二,
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增长因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
人们的时间和生活观念总是倾向未来;
第四,
人与人相互交往的增多,使竞争和对抗成为人们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等等。
其中,“智力工业”、“知识工业”是信息社会的核心工业,这是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的特点。
如果说,产业革命时代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机器代替了人的体力,那么本世纪中叶以来的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则是电脑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社会生产趋于智能化。
现代教育有如下特征:
1、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工业社会由于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工人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得以形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义务教育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财产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了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
这种广泛性和平等性的程度,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
包括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等等。
因此,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要建立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教育体系。
2、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巨大变革,使得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种变革的需要。
人们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的思想在本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
所谓终身教育,俗话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正如郎格朗所说的,把人生分为两半——前半生用于受教育,后半生用于劳动的概念,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教育要为社会每个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终身教育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时讲到:
“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
”[7]现代生产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的论断的科学性。
几百年来,由于新的技术和工艺在生产上的应用和变革,使得一些传统的行业不断消失,一些新的行业不断产生。
这种变革就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
所谓教育的全时空性,是指教育已经不限于学校,而且来自家庭和社会。
特别是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知识)。
因此,需要全时空的大教育观,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
工业生产要求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要求教育为它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信息社会尤其如此。
因此,现代教育只有走出象牙之塔,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教育本身也才能得到发展。
近些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普遍受到各国的重视。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第38届教育大会,就是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题。
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形式,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合作教育等在各国有了较大的发展。
4、教育的个性性。
人的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它们都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
但共性更多地体现社会的要求,而个性则较多地体现个体的要求。
工业社会比起农业封建社会来说,虽然人身得到了自由和解放,但他受到社会分工的束缚。
而且工业社会强调的是标准化、统一化,个性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信息社会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个别学习提供了可能。
这就为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
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要求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
同时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也需要培养具有个性的、有创造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
发展个性与培养同一社会同一时代的共性不是矛盾的。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里,个性必须符合社会的要求,并与环境和谐相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发展个性与全面发展也是不矛盾的。
全面发展是指一个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但每个人的智力和体力是有差异的,所以不能要求每个人在各个方面都一样的发展。
全面发展也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在德、智、体诸方面都达到一定的要求。
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在德、智、体诸方面都一样的发展,平均的发展。
信息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社会,需要具有个性的丰富多彩的人才。
5、教育的多样性。
教育的个性性必然要求教育的多样性。
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复杂性和多样化。
农业社会的教育目标是很单纯的,只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培养统治阶级的官吏。
工业社会的学校教育不仅要培养统治人才,而且要培养发展社会生产的科学技术人才和有文化、懂技术的劳动者;
学校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信息社会要求学校成为信息的策源地。
高等学校不仅要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而且要创造新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
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学校教育由过去单一的普通教育,发展到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等多种教育;
高等教育由单一的长期学术性教育发展到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
同时教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框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多种形式并存。
教育的多样性还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五花八门。
学分制的普遍推行,使教育内容(表现在课程上)因人而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教育技术的发展、多种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过程突破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局面。
课堂教学虽然一时间还不会消失,但已经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
个别学习、学生广泛参与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特点。
6、教育的变革性。
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变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
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
”[8]现代工业生产的变革造成社会的不断变革,与之相适应,教育也必须不断革新,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变革的需要。
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频繁正是反映了现代社会变革的需要。
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引起教育的革命。
它改变了某些过去认为亘古不变的教育原则,改变了教育内容以文字教材作为唯一的载体,改变了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有人说,人类的知识载体由无纸载体变为有纸载体,今天又在向无纸载体转化。
此种说法不太确切,应该说是向多种载体转化。
7、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
现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国际现象,它是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快捷,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某一个国家的某一项教育改革会迅速传遍全世界。
大量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在异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和顾问,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会议,学者间往来的各种信件、资料的交换,都促进了国际间教育文化的交流。
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表现在国际间的人员交流、财力支援、信息交换(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观念)和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跨国的教育活动和研究活动等方面。
教育国际性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
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缺乏信息交流,就会使我们的教育停步不前,使科学技术落后于世界,“文化大革命”10年的教训是深刻的。
教育的国际性与教育的民族性是不矛盾的。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着不同特征的教育。
教育的国际性不排除各国教育的民族性。
在当今世界,文化越具有民族性,才越具有世界意义。
教育也是一样。
正是因为教育具有民族性,才有国际交流的必要。
8、教育的科学性,即教育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依赖性。
现代教育不是凭经验,而是更多地依赖科学的决策,教育行为的理性加强了。
科学决策的失误往往会影响整个教育的发展,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到教育的发展战略,小到课堂教学的改革,都要在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教育的科学性还包含着教育的法制性。
法律不等同于科学。
但现代社会的法制需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一旦教育规范经过科学论证,形成法律,它就具有法律的规定性。
现代教育是法制的教育,教育行为都有国家的立法来规范。
这种法制化的教育是高度理性化的。
现代教育的特征可能还可以举出若干条,但上面几条基本上包括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
三、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等。
本文无意也不可能论述所有的内容,只想谈谈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上述教育现代化的内容错综复杂。
但它们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教育思想是主导,教育内容是核心,教育制度、设备、方法、管理是保证。
教育思想的变革就会引起教育内容的变革,教育方法的变革。
本世纪60年代,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冲击波引起了教育思想的变革,一时间出现了各种教育思潮,其中要素主义、结构主义占了上风。
由此引发了教育内容的一场革命,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例如发现法、问题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暗示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等。
反过来,教育内容的变革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也要求教育思想的变革。
古代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可以是经院式的,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就需要科学实验,从而要求教育思想转变。
当代多媒体电脑进入课堂,不仅改变了知识的载体,而且也改变了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育思想不转变,就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总的来说,教育思想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的。
例如,中世纪是宗教控制着社会、控制着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用宗教信仰来教育虔诚的臣民。
文艺复兴打破了神学的统治,要求培养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需要有文化的工人,于是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品,而成为平民百姓的权利。
到本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进步引起的社会生产不断变革,不仅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现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他们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思想随之变革,不同的社会制度又有不同的教育思想。
但是,由于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没有国界的,因此,现代教育思想又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教育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即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使它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包括人才观、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等。
本文也难于一一加以论述,只能概括地描述现代教育思想的几个特征。
1、教育价值的全面性。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历史上曾经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是教育万能论,认为教育可以改变社会的一切;
另一种是教育无能论,认为环境决定一切,或者遗传决定一切,教育无能为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而社会环境需要人去改造,人又是生产力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的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创造都需要教育。
教育具有多种功能,既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又有文化功能。
教育既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又具有促进人(个体)发展的功能。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的。
教育为社会服务,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是不矛盾的,全面理解教育的功能,树立全面的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才能真正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
2、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封闭的,它把教育局限于学校、课堂。
现代教育观念是开放的,教育不仅在学校,而且在家庭、在社会。
它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起来。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狭窄的,把教育局限于青少年时代的正规教育。
现代教育观念是广泛的,教育延续到人的一生,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
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全时空性。
3、教育观念的民主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
教师是权威,神圣不可侵犯,所谓“师道尊严”。
现代教育观念是民主的,认为师生是平等的,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并且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传统的教育观念只重视严格管理和训练,养成学生死记硬背、唯书唯上的思维定式;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自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思想品质。
4、教育观念的未来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向后看,留恋于以往的经验。
现代教育观念总是向前看,看到新的情况和发展趋势,研究新的问题。
当然过去的经验是宝贵的,是创造的基础,离开过去的经验积累就没有创造。
但现代教育更重视在新的形势下的创造。
传统的教育观念倾向于被动地等待变革,现代教育观念是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对教育建设具有超前意识。
从近几年审结的案件看价值观念的变化
默认分类2009-01-1218:
27:
16阅读40评论6字号:
大中小
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两面性。
市场经济体系在中国的建立也是如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上,一方面强化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效率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自立意识等,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另一方面,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虽然不是必然的),如行贿受贿、忽视道德、金钱崇拜等。
面对这种双重效应,有些人在接受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接受了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日趋务实化、功利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价值观念就是为人民服务,提倡人们在各行各业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计名利、不讲报酬。
但是,目前有些人为人民服务热情锐减,功利性增强,甚至是急功近利。
价值评价标准也开始由理论原则向现实转变。
对于是否被评为“先进”等日趋淡化,更多关注的是个人收入,即个人价值的标准开始转向经济收入,求实惠和实用主义思想同时萌生,贪污、贿赂、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等案件由此而生。
第二,价值目标短期化和价值体验感性化。
目前人们在工作中,很少注重工作的长远规划,而注重的是近期的效应,如经济利益、职称评定等现实的与经济挂钩的利益。
如果自己的工作没有明显的经济效果或者对评定职称、晋升职务等没有作用,就对其不感兴趣,甚至远离它、拒绝它。
个人生活情趣日趋庸俗化、感性化,排斥了原有的钻研业务与技术的理性的精神价值,比较注重物质生活和寻求感官刺激,于是出现了嫖娼、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行为。
第三,基本价值导向趋向多元化。
基本价值导向指个人对集体的态度。
长期以来,人们信奉的就是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无论思想上是否想得通。
但目前的现状是,从无条件服从转向有条件服从,尽可能地保护个人利益,想尽办法达到或满足个人要求,否则就会心理失衡,甚至公开攀比,与组织讲条件,失职、渎职等案件由此而生。
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主观原因,也在客观原因,既有历史的反思,也有现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如何减少消极因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确立崇高的目标。
价值目标是人们在社会中追求的最终目的。
确立崇高的价值目标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首要前提,是人生目的在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价值目标的确立,会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奋斗找到可靠的依据和方向。
现实生活中的“三讲”教育、“三个代表”教育及近期的“八荣八耻”教育,都是为此服务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能减少浮躁,立足本职、放眼未来,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自觉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价值目标教育,是由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决定的,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引进外资、外智,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速我们的发展,但外国的腐朽的价值观也会乘隙而入,使一些意志不坚强者在所谓的“人权”、“自由”的口号下,在灯红酒绿、金钱美女的诱惑下迷失方向,丧失立场,走上歧途,甚至对原有的共产主义理想产生怀疑和动摇,一些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由此发生。
第二,教育党员干部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
道德价值导向是对道德的核心问题即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关系问题的直接回答,是一个阶级、社会为实现自己的道德目标和培养理想人格的道德原则。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不可能孤立于社会而存在。
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集体利益的观念被淡化,在党员干部中,必须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必须使党员干部自觉地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树立“党兴我荣、党衰我耻”的观念。
因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最基本的要求是个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市场经济具有极强的竞争性,优胜劣汰,从形式上看,谁有能力,谁就发展,谁发展谁就有能力,这就容易使人误认为市场经济需要的是有独立性、自主性、进取性人格,从而夸大个人能力、个人价值、个人利益,致使价值的天平严重倾斜,也严重淡化了集体观念,淡化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弱化了集体主义,危及社会主义事业,对个人的人格完善有百害而无一益。
实质上,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性的发展,马克思也是鼓励人的自由发展的,但自由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我们强调的是在维护集体利益前提下的个性发展,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统一。
再者,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所以它并不是摒弃而是更需要集体主义精神。
因此,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是科学价值观教育的根本原则。
第三,教育党员干部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人格。
人格的本质表现是个人同他人和社会的自觉关系,表现为个人的能力和才能在社会上的应用。
当一个人正确地认识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系时,他就具有良好的人格,否则,一味老子天下第一,那他的人格就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导致违纪问题的发生。
社会主义的理想人格是人格的升华,是社会主义崇高理想和道德准则的集中和完美的体现。
所以,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人格,是进行科学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基础。
第四,要正确理解价值评价标准。
所谓价值评价标准,就是人们评价各种事物标准的尺度。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不在于他得到什么,占有、支配多少的社会公共资源,而在于他的贡献,他对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贡献。
因此,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以其劳动创造来衡量,即他对集体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
对他人,对社会贡献越大,他的价值也越高,越能受到人们的尊重、肯定和赞誉,反之亦然。
对人们进行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教育,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决定的。
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充分体现价值规律,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容易诱发金钱至上、拜金主义倾向。
所以,正确理解价值评价标准,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
作者:
张存库
主题类号:
G4/高等教育
【文献号】1-218
【原文出处】《青年探索》
【原刊地名】广州
【原刊期号】200006
【原刊页号】37~41
【分类号】G4
【分类名】高等教育
【复印期号】200102
【标题】浅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
【作者】张存库
【作者简介】张存库 西安理工大学德育系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社会转型和深刻变革引起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给人们思想观念带来了猛烈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念因此而产生新的变化:
价值观核心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偏移;
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价值信仰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并存发展;
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
价值评价标准由内在精神型转向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