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4578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重点资料整理Word格式.docx

如果一个地区的T值不断增加,则意味着该区域输出商品价格总水平比输入商品的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幅度大,说明区域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反之则意味着区域贸易条件恶化)

区域经济合作:

是指经济主体为了谋求经济社会利益,而促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流动和重新组合的过程。

经济区:

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

区域经济规划:

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是战略思想的细化。

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区域空间结构:

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区域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体系。

具有以下特征: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2)整体性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间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

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

工业中上游产品的生产,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属第二产业。

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经济区划:

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据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他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规划:

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

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内容。

投资环境:

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地区形象塑造:

对地区形象的科学的总结和设计,是将已经存在的地区特征归纳,总结出来,并设计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方式,便于区内,区外公众对该区域的认识和了解。

简答题

1、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农业区位论

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

通过四个假定,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数学表达式为P=V(E+T)。

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等。

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

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因素都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

首先,如果原料指数大于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如果原料指数小于1,则工业以消费地为指向;

其次,如果劳动指数越大,则通过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

最后,如果企业规模越大,布局越集中,反之,则布局越分散。

市场区位论

主要观点是:

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产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

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是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

2、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的产生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其创始人之一的艾萨德教授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和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

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很难被移动;

社会资源的流动也需要付出相应的流动资本。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的分布于所有的区域。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流动,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

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十分必要。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区域管理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

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其一是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

其二是不完全竞争;

其三是运输成本。

由于这三个基石,克鲁格曼指出中心—外围均衡的条件,依赖于制造品在支出中的份额,以倒数衡量的运输成本和成反比的均衡规模经济。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

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关系,当地外部经济,地租与土地利用。

4、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4)资源缺乏型

5、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以人为本是区域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

(二)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三)人力资本运营是区域经济的基本经营模式。

6、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上述案例用到哪几种增长机制?

(一)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

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

(二)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三)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四)先行地区的增长的拉动机制

7、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1)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8、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受益递增和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9、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

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

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的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效应称为溢出效应。

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10、区域产业部门更替的基本原理P60

11、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P63

12、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

(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3、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P75(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时代)

14、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P78

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

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某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产品需求增加率/人均GDP的增加率(有可能考计算题),如果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弹性小于1,意味着人们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的比重在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该产业产品相对处于萎缩状态。

(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原因。

技术进步和技术特征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状况的不同,以及它们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比关系的变化。

只要技术进步过程不断变化,那么三次产业之间的演变规律就会客观的起作用。

15、制造业内部结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一)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认为:

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这就是著名的的霍夫曼定理)

(二)深加工化过程(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行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过程)

(三)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

16、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

1、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计算题):

通常用区位商来判定。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当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该地区的专业化部门,且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

当区位商小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该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2、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水平的判断:

专业化系数=1-区位商的倒数。

17、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的四个条件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分析:

总数多我国区位商>

1专业化部门多达408个,绝大多数省区都有10个以上的专业化部门,许多省区更多达19个专业化部门。

但是专业化水平比较低,达到一级主导专业化水平的部门仅16个,达到二级的也仅有27个,有18个省区没有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更有上海等发达省市没有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还有省市两个都没有。

我国地区经济“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可见一斑。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要高,二者之间联系越广泛,越深刻,就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企业。

18、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问题

(1)各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地区优势的不到发挥。

(2)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效益

19、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

(1)成本最低(首先寻求运费最低点,其次寻求劳动费最低点。

用等费用曲线)

(2)市场份额最大

(3)聚集效应(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

在有些情况下,聚集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偏离运费最低点和劳动费最低点所增加的运输费和劳动费。

20、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科技因素对产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21、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P119

1、燃料动力指向2、原料地指向3、消费地指向4、劳动力指向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6、无固定指向7、高科技指向

22、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

即使两个区域中的一个在每一种行业上都比另一个具有较高的绝对效率,两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同样对双方有利。

贸易条件是:

在生产不同的商品上两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相对的效率差异,这时,每个区域都专业化于本区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并用该商品区换取另一区域具有相对有利条件的商品,从而产生贸易利益。

23、生产要素禀赋论决定的区域贸易格局P142

24、行业内部贸易及中间产品的贸易与区域贸易利益P148

产业内贸易的根本原因在于规模经济。

如果说,由比较优势确定的产业间贸易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那么产业内贸易主要发展在要素禀赋类似,经济发展基本处于同等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之间。

25、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贸易模式P149

26、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及其决定的区域贸易模式P150

27、区域经济合作类型

(1)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的生产要素水平不同,可以划分为水平合作和垂直合作。

(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

(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不同,可划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28、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P166

29、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

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阐明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因此各国,各地区之间应该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以便谋求共同发展。

各国经济之所以相互依赖,主要依赖于三个方面:

(1)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

(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各国都具备了各自的特殊优势,同时也都不可能在一切技术领域居领先地位。

(3)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产生了一系列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

30、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看一下)P172

31、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1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2:

城市化速度平均城市化速度=(P1—P0)/n式中:

P1为报告期城市化水平;

P0为基期城市化水平;

n为间隔年数。

(应该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i%)

3城市成长力系数:

用S表示。

当S>

1时,为强增长;

当S<

1或=1时为弱增长。

32、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一)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1)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3)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充分发展

(4)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和推动

(1)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

(2)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3、城乡结构转换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P211

34、对中国城市规模及发展方针的讨论P227

35、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4)为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36、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同步增长关系

(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7、我国区域重心的移动情况:

从地理重心,人口重心,工业重心,和经济重心四个方面研究我国区域重心的推移状况。

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区域重心的移动中可以看出:

第一,我国区域重心总的变化不大,人口重心、工业重心、经济重心都在东经113~118、北纬32~35之间移动。

第二,从各类重心的变化幅度看,工业重心变化最大,人口重心的变化幅度最小,经济重心变化幅度居中。

48年间,工业重心向西向南大跨度推进274公里:

工业重心以南为主要方向推进力119公里;

人口重心推移方向几经变化,2000年几乎回到50年代初的重心位置,其距离仅为6.28公里。

第三,从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看,1978年以前区域重心主要向西、向北推移,推移跨度不大,个重心推移方向也不尽相同。

1978年以后,我国区域重心大幅度的向南推移,个区域重心推移方向也大体一致。

从对重心偏离程度的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我国人口重心,工业重心和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的偏离程度很大。

第二、我国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人口重心的偏度相对较小。

第三、从建国以后到90年代初的主要时期,区域重心偏离程度,包括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不断缩小。

第四、90年代以来,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开始扩大了。

38、区域经济核心与外围的关系:

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外围区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判断通常用人均GDP的标准化值为标准。

计算方法如下:

某地区人均GDP标准化值=某地区人均GDP-全国人均GDP/各省区人均GDP的标准差

核心区:

人均GDP标准化值大于0.5;

外围区:

人均GDP标准化值小于-0.3;

过渡区:

人均GDP标准化值介于-0.3~0.5之间。

(案例题)中国核心区,外围区的变化P277

39、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1)区域性

(2)预见性(3)综合性(4)可操作性

4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这种发展战略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对于一国内部的落后地区,由于缺少发展的机会,只有开发某种优势资源才能启动经济发展,所以在发展的初期,选择这种战略具有客观必然性。

但是,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进行发展战略的升级。

(二)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

是出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

分为下游产业进口替代和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是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

进口替代是否适用于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目前理论上尚无定论)

(三)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四)工业赶超战略

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一个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先进国家,就必须大规模发展工业,以工业的快速增长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增长,实现国家社会的跃进。

(局限性在于单纯追求工业增长,忽视农业基础,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慢,但也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

强调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这包括:

增加生产,扩大生产性就业,增加对农业部门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资源的开发,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建立相应的制度,消灭贫困,是整个国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41、重点产业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产业选择,是确定该区域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以下条件:

1、有很高的区位商(区位商的计算简P296)

2、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4、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42、区域规划制定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

2、兼顾全局原则

3、效益原则

43、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市发展规划

2、工业区域规划

3、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

4、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

5、农业区开发规划

6、综合性区域规划

44、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2、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

3、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45、区域经济政策手段

(1)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

由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贷款优惠和地区援助等手段。

(2)基础设施投资手段。

由公共设施建设,投资环境改善和专项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地区分配等组成。

(3)政府行政手段。

由政府工业建设许可分配,政府项目,政府采购和军事订货分配,就业补助,技术援助等组成。

(4)区域开发手段。

由区域与城市开发规划,贫困地区开发基金,国土整治规划,研究与开发经费分配等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