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另一方面,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步。
自此以后,教育就有了两种形态:
专门化的学校教育;
依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进行的非学校教育。
随之而来的是教育的功能也发生了分化,并分别在不同的形态中得到体现。
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对象、方法等各个方面。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尤其是18~19世纪期间,随着大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相形之下,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则变得隐蔽起来。
这些变化明显地表现在普及义务教育制的实现及近代学制的形成上。
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换,使得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的近代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不断更新和提高的需求,具体地说,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如下变化:
①要求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直接联系;
②要求教育向终身化的方向发展;
③要求学校进一步面向未来,先行一步,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前景提供教育保障;
④要求学校教育着重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育制度及其发展趋势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产过程、生活过程融为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形式化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也相对规范化。
随着学校教育的独立程度越来越完备,制度化的教育逐渐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受到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受到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特别是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如下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战以前,学前教育很少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二战以后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很多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的衔接工作。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自19世纪中叶,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爱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
现在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国家提出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二战以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两种教育相互隔离。
双轨制的主要弊端是,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普通中学中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往往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
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
在内容上,基础性、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
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了。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在经验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影响下,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以及国际学分的、学位的互认等等,一个世界性的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的大趋势正在出现。
四、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古代教育
(1)古代中国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这里,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而且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在王成和诸候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①礼:
包括政治、历史和以“教”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②乐:
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
③射:
射技教育;
④御:
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军事技术;
⑤书:
学字习写的教育;
⑥数:
简单的数量计算教育。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弟子三千。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的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汉代武帝以后,采取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虽然在以什么为统治思想方面有过变化,比如黄老之学和佛老之学都曾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道统,但文化思想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基本没有改变过。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为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限制。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知识分子的毕生精力用在了经书的背诵上。
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不仅社会思想受到钳制,而且在形式上的创造性也被扼制,一直到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2)古代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教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享有受最优良的教育的特权,其次是刹帝利,为军事贵族,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
再次是吠舍种性,仅能从事农工商业;
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了是违反了神的旨意,要被处死,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婆罗门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教的僧侣是惟一的教师。
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教与婆罗门教虽然是两大教派,但都敬奉梵天,主张禁欲修行。
但佛教比较关心大众,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信徒,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并一直延续到英国殖民地时期。
(3)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大约也是4000年前,发展成强大的中王国,文化繁荣,古代教育达到鼎盛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开设了职官学校。
这些学校都是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也兼负文化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广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到尊重,“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许多文士便设立私学,招收生徒,同时也有传授天文、数学、医学等实用知识的文士学校。
于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在特征。
当然农民子弟与学校是无缘的,奴隶子弟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4)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教育与东方的教育有所不同,7∽12岁的儿童进入私立学校学习,但进入这种学校学习的大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的阶层的子弟,贵族阶级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
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学习拉丁文和修辞。
古代雅典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的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人进入基督教与封建世俗政权紧密联系、互相利用时期。
统治残酷、等级森严、思想专制,文化教育几乎完全为宗教所垄断,异教学校被取缔,世俗文化被否定,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盲目服从圣书和伴侣教师的权威,学习方法是背诵。
为了更好地布道,也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教区学校,主要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的宗教教育,也适当讲授一些读写知识。
教会学校都奉行禁欲主义,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残酷的体罚。
其次是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并无专门的教育机构,主要在骑士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进行,教育内容首先是效忠领主的品质,然后是军事征战的本领,以及附庸风雅的素养。
中世纪也有世俗教育,学习文法、修辞、天文、历法、算术等实用知识,但神学也是主修课程。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东西方的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为:
(1)阶级性,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统治者阶级内部的等级也在教育制度上有所反映。
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2)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正统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一,实质上都是服从于治人之道。
(3)专治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的。
(4)象征性。
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
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习得与社会生产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
(5)刻板性。
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二)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14世纪以后,欧洲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并很快发展起来,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谋取他们泊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为旗帜,掀起了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以平等反对等级观念,重视现世生活,肯定现实生活的幸福和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近代教育
16世纪始,世界逐渐进入近代社会,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从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的军事和交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热情;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手工劳动,作坊生产被现代大工业取代,从而引起了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也引起了教育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特别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前,欧美国家对学校教育多为教会或行会主持,国家并不重视。
19世纪以后,资产阶段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随后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的系统。
2.教育的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
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等向世俗方向发展。
3.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障。
(四)20世纪以后的教育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电器化革命在主要国家已经完成,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发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平民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技术运动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展开。
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革命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教育,在落后国家被看成是追赶现代化的法宝,在发达国家被看成增强竞争国力的基础,教育在数量上迅速膨胀,发达国家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更快;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结构的重组,人类对自身的生命价值、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新认识,也极大影响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得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现代特征逐渐在教育上也反映出来,主要有:
1.教育的终身化
把人的一生分析为学习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于是,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10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概念。
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
全民教育就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本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4.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目的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工作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
教育学与其他其他许多社会科学一样,有一个漫长而且又短暂的历史。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的是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言论记录《论语》里。
孔子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孔子的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克已复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注: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
“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
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维相结合,他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很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由于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的不同,墨家与儒家的教育主张有所不同。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
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学。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
说知是指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期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系统地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学记》提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最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
《学记》提出教学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
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
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已经达到很高的认识水平。
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王夫之等许多中国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精辟的教育见解。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在西方,追溯教育学的思想来源,毫无疑问,首先要提到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和柏拉图(Plati公元前427-前347),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他在与鞋匠、商人、士兵和富有的青年贵族问答时,佯装无知,通过巧妙的诘问,暴露出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
从而发现自己并不明了所用概念的根本意义,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叫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帮助新的生命诞生。
,
柏拉图是对哲学本体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它把可见“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摹本和影子,建立限本质思维的抽象世界。
据此他认为,人的肉体是人的灵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理性是灵魂的基础。
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欲望。
根据这三种品质中的一种在人的德行中占主导地位,他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制:
1、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
2、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
3、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非常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帮助未来的统治者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
这种教育只有贯彻了睿智的哲学家和统治者的思想,才能引导芸芸众生走向光明。
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的教育乃是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种理想的正义国家的工具。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禀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有一个共同目的,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他主张一部分人可以受教育,一部分人则是不可受教育的。
但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在他的著作《政治学》有大量反映。
文艺复兴期间,很多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如意大利的维多里诺(VittorinodaFeltre1378-1446),尼德兰的伊拉斯谟(DesideriusErasmus1467-1536),法国的F,拉伯雷(FrancoisRebelais1486-1553)和蒙田(MichelEyquemdemontaigne1533-1592)等人,或发表言论,或兴办学校,从事教育革新。
他们反对封建教会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强调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关心儿童、信任儿童。
认为应该通过教育使人类天赋的身心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包括思维、热情和性格的发展。
主张恢复古罗马时期重视体育的传统,组织学生进行击剑、角力、骑马等富有挑战性的运动;
他们揭露贵族僧侣阶级虚伪的道德,主张既保持虔诚宗旨信仰,又把勇敢、勤勉、进取、荣誉心等与个人福利有直接关系的品质作为道德的主要要求。
在智育方面,他们主张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增加新的学科内容,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兴趣,改变经院主义学风,建立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
还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将美与善结合起来。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当时不少人文主义者把古希腊教育过于理想化,特别是过于注重希腊文、拉丁文及文法、修辞的教学,逐渐形成了古典主义倾向,脱离实际,导致了新的烦琐哲学和形式主义,对后世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