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4550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

《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生物复习真题分类汇编考点2 细胞的结构Word格式.docx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1)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直接影响血糖浓度。

(2)脂肪在肝细胞内合成后以脂蛋白(VLDL)的形式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

选C。

本题考查细胞内糖的代谢、蛋白质的合成与分泌。

A项,VLDL是脂蛋白,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完成,故错误。

B项,VLDL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自由扩散分泌到细胞外,而是以胞吐方式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故错误。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肝细胞在胰岛素的调节下合成糖原;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分解以维持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故C项正确、D项错误。

4.(2013·

广东高考·

T24)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双选) (  )

选项

细胞

细胞壁

光合作用

染色质

细胞全能性

A

蓝藻细胞

B

洋葱根尖细胞

C

兔成熟红细胞

D

蛙受精卵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三点:

(1)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应有光合色素。

(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比较特殊,无细胞核。

选B、D。

本题考查各种细胞结构的区别。

蓝藻为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无染色质;

“全能性”适用于多细胞生物。

兔为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没有染色质,无全能性。

5.(2013·

山东高考·

T1)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

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  )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D.叶绿体的基粒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细胞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线粒体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堆叠形成基粒等。

(2)明确真核生物酶的主要附着位点是细胞内的膜。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

真核细胞中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附着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细胞器膜。

A项中,神经细胞的树突是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故A错误。

B项中,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增加了膜面积,为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的附着提供场所,故B正确。

C项中,内质网是细胞内分布最广泛的生物膜,如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有较多的酶附着,故C正确。

D项中,叶绿体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加了膜面积,其上有与光反应有关的酶,故D正确。

6.(2013·

T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要明确盐酸在不同实验中作用原理不同。

本题考查基础实验。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将细胞相互分开,同时盐酸还会影响染色过程,所以在染色之前应先漂洗,故A错误;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水解实验材料,DNA与甲基绿结合,B错误;

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过酸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而失活,C正确;

健那绿对线粒体的染色要求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盐酸会杀死细胞,所以不可使用,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3•北京高考•T31)(16分)研究者发现,小鼠舌头上的某些味觉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均存在蛋白C,该蛋白能和脂肪结合。

为研究蛋白C的功能,进行了系列实验。

(1)蛋白C是一种膜蛋白,它在细胞内的 上合成,然后在  和 中加工。

(2)实验一:

让小鼠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小肠出现脂肪消化液,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

由此推测,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   ,产生兴奋,传到相关中枢,再通过   刺激消化腺分泌。

(3)实验二:

分别培养实脸一中两种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向培养液中加入脂肪分解物。

与正常小鼠细胞相比,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表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蛋白C的功能是   。

(4)为了证实其他哺乳动物的蛋白C也有相似作用,可行的做法是从该种动物的基因文库中   蛋白C基因序列,然后以   的小鼠为受体,导入该基因序列,检测发育出的小鼠相关指标的恢复程度。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1)真核细胞中膜蛋白和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场所相同。

(2)解答

(2)时,要结合反射的过程和反射弧的结构作答。

(3)解答(3)时,注意结合实验中两种小鼠的区别及实验结果的不同作答。

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器功能、酶、内环境调节方式、基因工程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难度适中。

(1)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首先在内质网中加工,然后在高尔基体中进行分类包装。

(2)舌头接触脂肪,结果在小肠中出现脂肪消化液,说明通过反射弧作用于效应器分泌脂肪消化液,所以脂肪通过与味觉细胞表面的蛋白C结合,刺激了脂肪味觉感受器,传到相关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

(3)单独培养正常小鼠细胞和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发现进入去除蛋白C基因的小鼠细胞的脂肪分解物减少,说明蛋白C具有促进脂肪分解物吸收的作用。

(4)获取蛋白C基因的方法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并进行扩增。

动物细胞的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细胞。

答案:

(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2)感受器 传出神经

(3)促进脂肪分解物的吸收(4)获取/获得 去除蛋白C基因

8.(8分)(2013·

江苏高考·

T29)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结构及蛋白质转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   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

      性。

(2)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分子基础是  具有疏水性和   具有专一性。

(3)若该细胞是最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图中未绘制的细胞器有      。

(4)若该细胞为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则图示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  ,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明显可见细胞核中有      存在。

(5)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以推测人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

①脂肪细胞  ②淋巴细胞③心肌细胞④口腔上皮细胞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细胞核上核孔是大分子运输的通道,核膜是小分子运输的媒介。

(2)明确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特点。

本题考查核孔的功能、有丝分裂、细胞的结构。

(1)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通道是核孔,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表明这种转运具有选择性。

(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磷酸基团,尾部是疏水的不饱和脂肪酸链,因此磷脂双分子层具有疏水性;

膜转运蛋白具有专一性,一种转运蛋白只与特定的被转运物质结合。

(3)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还应该具备叶绿体和液泡。

(4)图中具有完整的核膜,应该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该时期细胞核中核仁明显。

(5)心肌细胞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消耗较多的能量,需要较多的线粒体,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缺硒时对心肌细胞危害较大。

(1)核孔 选择

(2)磷脂双分子层 膜转运蛋白

(3)叶绿体和液泡 (4)分裂间期 核仁(5)③

知识点2细胞的结构

1.(2014·

T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解题指南】

(1)关键知识:

内质网能合成脂质;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2)隐含信息:

膜蛋白有些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功能。

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A错误;

在分泌蛋白的外排(胞吐)过程中,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所以B正确;

膜蛋白中有些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分泌到细胞膜外面,所以C正确;

内质网能合成脂质等物质,也参与分泌蛋白的运输,所以D正确。

2.(2014·

北京高考·

T1)蓝细菌(蓝藻)和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

A.都有拟核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1)题干关键词:

“蓝细菌(蓝藻)和酵母菌”。

(2)隐含知识: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能否进行有氧呼吸或光合作用,关键是看是否含有相关的酶及色素。

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没有拟核,故A项和C项错误;

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是含有有氧呼吸需要的酶,所以能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故B项正确;

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D项错误。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3

2μg/mL青霉素+

死亡

3.(2014·

天津高考·

T5)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右表。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1)题表信息:

各组中添加物的不同导致MRSA菌的生长情况不同。

(2)关键知识:

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

本题主要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

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故A项错误;

第2组和第3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质H可杀死MRSA菌,故B项错误;

第3组缺少2μg/mL的对照组,故C项正确;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蛋白质H是乳腺细胞产生的,不属于抗生素,故D项错误。

4.(2014·

重庆高考·

T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1)隐含信息:

用甲基绿染色使细胞核呈绿色,说明细胞核含有DNA。

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色素的溶解度与扩散速度呈正相关。

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及显微镜的使用等相关知识。

A项,甲基绿可将DNA染成绿色,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故正确;

B项,光镜下不一定能观察到有丝分裂所有时期,故错误;

C项,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高,扩散速度就越快,故错误;

D项,光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状,不能看到其结构,观察细胞器的结构需用电子显微镜,故错误。

5.(2014·

福建高考·

T4)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

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  )

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主要与膜蛋白有关,如物质运输——载体蛋白,信息传递——受体蛋白等。

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如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受体,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受体,抗原——抗原受体等。

(2)错误信息:

图A细胞膜上O2与血红蛋白结合;

图B抗原与抗体结合;

图C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

选D。

本题考查细胞的膜蛋白的分布及其相应功能。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在细胞膜上,A项错误;

抗原对T淋巴细胞来说是信号分子,通过T淋巴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而不是抗体,B项错误;

受体具有特异性,胰高血糖素应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不是胰岛素受体,C项错误;

骨骼肌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骨骼肌细胞细胞膜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同时葡萄糖进入细胞也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项正确。

6.(2014·

安徽高考·

T1)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线粒体内膜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心肌细胞消耗的能量比腹肌细胞多,精子的运动主要靠尾部的摆动。

本题考查线粒体的分布、结构与功能及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线粒体内膜含有大量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的含量较高,A项错误;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项错误;

人体心肌细胞需要的能量多于腹肌细胞,因此线粒体含量也较多,C项正确;

精子变形过程中线粒体聚集在尾的基部形成线粒体鞘,D项错误。

7.(2014·

全国卷·

T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染色质的组成成分和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的功能,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2)思维流程:

小分子、大分子→核孔;

核膜:

前期(消失)→末期(重现)。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及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核中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A项正确;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项正确;

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膜,大分子物质如mRNA能通过核孔,C项错误;

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新形成分别发生在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8.(2014·

T1)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分的是 (  )

A.液泡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1)题干关键信息:

“RNA是其结构组分”。

各类细胞器的结构组分。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结构组分。

B项,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故正确。

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的结构组分中都不含核酸。

9.(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

T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细胞膜结构和功能”“错误的”。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细胞衰老的特征、自由扩散的特点以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原理。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功能、物质运输及细胞衰老特征等知识。

A项中,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正确。

B项中,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正确。

C项中,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由于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极性分子甘油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错误。

D项中,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正确。

10.(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Ⅱ·

T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胞间连丝”“糖蛋白”“吸能反应”“动物的细胞”。

植物细胞之间的联系、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作用、ATP水解的意义、动植物细胞中所含糖类的区别。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组成成分与作用、ATP水解的意义、动植物细胞中所含糖类的差别等知识。

A项中,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特有的通讯连接,是由植物相邻细胞的细胞膜连通形成的通道,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正确。

B项中,如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可见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正确。

C项中,细胞耗能时总是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正确。

D项中,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哺乳动物的细胞能合成乳糖而不能合成蔗糖,错误。

11.(2014·

T2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 ;

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       。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     (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 (写出3项)。

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涉及有氧呼吸、光合作用、ATP的合成等。

(1)通过图1,2H++1/2O2→H2O,并且图1过程中产生了ATP,可知为发生在线粒体内膜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的ATP为生命活动供能。

(2)一种受体只能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相结合,说明了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图3通过光能合成ATP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

(4)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特有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生物膜的信息传递是叶肉细胞和人体肝脏细胞共有的,所以叶肉细胞与肝细胞都有的膜结构是图1、2。

(5)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而生物膜主要的功能活动由蛋白质来参与完成,所以生物膜的功能不同是因为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6)通过图1、图3可看出生物膜具有跨膜运输功能和能量转换功能,通过图2可以看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为生命活动供能

(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 垂体(3)暗反应 (4)1、2

(5)含有的蛋白质不同(6)跨膜运输、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

1.(2015·

T1)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

A.液泡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

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线粒体

细胞器、单层膜。

细胞器的结构组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组成。

本题选项中核糖体与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叶绿体与线粒体具有双层膜,溶酶体、高尔基体、液泡和内质网都具有单层膜,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

2.(2015·

T6)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1)图示信息:

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光使胚芽鞘发生弯曲、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不可能有中心体、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酶的作用原理、胚芽鞘向光性原理、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有丝分裂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对图像识别辨析的能力。

酶具有催化作用,只能改变反应的速度,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变反应产物的量,图中曲线Ⅲ符合,故A项正确;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胚芽鞘表现出向光弯曲,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B项错误;

菠菜是高等植物,其叶肉细胞中不可能含有中心体,故C项错误;

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应存在同源染色体,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D项错误。

3.(2015·

T16)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

B.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ATP

C.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解题指南】图示信息:

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经过接触后,形态改变而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白细胞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白细胞并使其黏着,故A项正确;

白细胞迁移需要消耗能量,故B项正确;

白细胞的黏着、迁移过程中会用到不同的蛋白质,需要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C项正确;

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故D项错误。

4.(2015·

海南高考·

T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