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406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松江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A.气压升高,风力增大B.气压升高,风力减小

C.气压减小,风力增大D.气压减小,风力减小

6.下列有关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约4°

N)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年中各出现一次最大值和一次最小值

B.一年中各出现两次最大值和最小值

C.最大值出现在白昼最长的一日

D.最小值出现在白昼最短的一日

7.我国人多地少,任何时候都要守住耕地红线。

下列可以及时监控耕地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8.右图为“1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中四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A.上海

B.广州

C.台北

D.呼和浩特

9.上海市中心城区很少有大卖场分布,因为这里

A.地租较高B.交通拥挤

C.人口密度高D.商业集聚高

10.“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

①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加剧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11.右图所示地区5到10月份降水充沛。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

A.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B.受东南信风影响

C.受东南季风影响

D.受西南季风影响

12.下列由东北信风的吹拂下形成的洋流是

A.北赤道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

C.南赤道暖流D.北大西洋暖流

13.澳大利亚很多地方人烟十分稀少,其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分布不均B.地形以山地为主C.气候湿热D.交通不便

14.以“窑洞”为传统民居的文化区是

A.华北平原文化区B.黄土高原文化区

C.青藏高原文化区 

D.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

15.便利店选址考虑的商业区位首要因素是

A.人口 

B.交通C.地价 

D.集聚

16.构成桂林山水山体的岩石主要是

A.岩浆岩B.玄武岩C.花岗岩D.石灰岩

17.臭氧洞的出现,造成的影响是

①皮肤病患者明显增多②光化学烟雾污染天气增多

③可能造成全球气温下降④农作物大量死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暑期去福建黄岗山进行野外考察,他们从山麓出发徒步登山并记录植被的变化。

下图为“黄岗山位置及山地植被分布示意图”,同学们在甲处观察到的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19.下列地区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当地优势自然资源条件有关的是

A.内蒙古的乳制品业B.上海的汽车制造业

C.香港的金融业D.北京的文化创意业

20.下列我国各组省级行政区中,较易受台风影响的是

A.台湾和广西B.福建和江西

C.浙江和广东D.江苏和安徽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新西兰是大洋洲美丽的岛国,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1.简述新西兰的地形特征。

(4分)

新西兰等高线分布

2.说明新西兰南岛河流的补给类型,比较南岛东、西两侧河流的径流量差异,并分析原因。

(8分)

3.举例说明新西兰的特色旅游资源。

(2分)

(二)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

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5分)

1.说明甲、丁两地所在的自然带名称,甲、丁两地自然带的变化表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说明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原因。

(5分)

2.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说明甲地所在区域气候特征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3.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

4.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分析其原因。

(三)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西部的农业大省。

读图回答问题。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黄河以西、祁连山以北,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甘肃省年干燥度分布(干燥度=可能蒸发量÷

降水量)

1.归纳甘肃省水分资源的总体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河西走廊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通过合理的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读图表回答问题。

(17分)

表二2014年京津冀人均GDP(单位:

元/人)

表一2012年河北省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

区位商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

所谓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

区位商越大,表明该部门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越强。

北京

天津

河北

全国

99995

105231

39984

46628

行业

区位商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6.2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56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85

金属制品业

1.52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27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11

图二京津冀地区简图

图一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比较

1.说明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

2.说明河北省制造业中的优势产业部门具有什么特点?

3.近几来,北京的钢铁业、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转移到了河北的保定、秦皇岛等地。

分析河北承接这些产业的条件。

(7分)

4.分析转移这些产业对北京的积极意义。

(6分)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14分

1.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1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2分),平原面积狭小,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1分)

2.主要是雨水补给,夏季有冰川融水补给(2分)。

西侧的河流径流量大于东侧(2分)。

该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2分);

该岛西部为迎风地带降水多,东部背风地带,降水较少(2分)。

3.茂密的森林;

温泉、火山;

冰川(任答一点得2分)

(二)(15分)

1.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2分);

纬度地带性规律(1分);

主要是由于两地所处的纬度变化,导致热量差异(2分)。

2.甲地处于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1分),所以该地河流径流量丰富(1分),季节变化小(1分),无结冰期(1分)。

3.乙地处于迎风坡(1分),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1分);

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1分),起到增温增湿作用(1分),因此乙地形成了与甲地相同的热带雨林带。

4.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1分),难以获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1分)。

(三)(14分)

1.从东南到西北水分资源逐渐减少(2分)。

这是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甘肃省从东南向西北随着距海远近不同(1分),受夏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小,降水量也逐渐减少(1分),蒸发量加大。

2.旱作农业(2分)。

有利的区位条件:

光照资源充足,热量较丰富(2分);

有祁连山的冰川融水作为丰富的灌溉水源(2分);

但西北地区水分资源缺乏(2分)。

3.水资源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应该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采取滴灌等合理灌溉方式,防止土壤盐碱化。

(2分,任答一点可即)

(四)(17分)

1.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其第三产业比重大;

第一产业比重小;

河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其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也占一定比重。

2.主要是资源密集性和劳动密集性工业(2分,答到前者即可)

3.地理位置与交通:

这些地区邻近北京(1分),与北京之间有铁路线相联,交通便利;

资源条件:

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土地资源相对丰富;

(2分,任答一点即可)

劳动力:

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4.可以疏散部分人口(2分);

缓解北京交通、环境等大城市问题(2分);

为北京发展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提供更大空间(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