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备考复习要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地理必修2备考复习要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2备考复习要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7、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
特点
原始型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8、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最主要)、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9、地区差异:
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
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
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迁移原因
迁移路线
二战前
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
1.从旧大陆到新大陆
2.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1.欧洲人到美洲、非洲2.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3.东亚、南亚人被招工到美洲
二战后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1.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2.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
1.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2.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
3.南欧、非洲人到西欧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
迁移方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
1.计划经济体制
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1.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户籍管理制度放宽
自发迁移
1.1.内地到沿海农村到城市(城市化)2.山区到平原3.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
有利影响是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利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
有利影响:
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
[理解记忆]
古代:
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
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各种资源决定的环境承载力不同,而最小的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P12木桶效应)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负相关)。
3、人口的合理容量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适宜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
①自然环境:
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
②地域开放程度:
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
③本国自然资源:
正相关
④生活质量、消费水平:
负相关
⑤科技发展水平:
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
正相关;
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
⑥贫富差距:
4、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外部形态受地形、水系、交通线影响,类型: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
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
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
兰州、西宁、宜昌
重庆(地形、河流影响),
厦门、香港(受海湾影响成组团式
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从而形成功能区
3、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4、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5、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6、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理解记忆],受交通影响地租曲线沿交通线向外凸出
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
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
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划分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我国的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高和服务范围大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有发达的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交通位置优越
(2)资源位置优越: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4、城市等级体系:
[记忆]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
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理解]
前提:
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
分离的圆形服务范围相切的服务范围六边形的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1)土地的城市化(乡村用地变为城市用地)
(2)人口的城市化(乡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3)一个城市等级提升的过程
(4)一个区域城市等级体系形成的过程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
推力:
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
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中间阻力:
距离和迁移成本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城市化的意义:
①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②
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理解记忆]
城市化
阶段
水平
城市人口比重的发展速度
城市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70%,较高
迅速
快,郊区城市化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比较
发展中国家:
起步晚,目前发展速度快;
水平低;
发展不合理(原因是:
是由于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城乡差别太大,农村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了城市化速度太快);
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
起步早;
水平高;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
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
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
(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使市区污染减轻,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因地制宜
3、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最主要的优势或限制性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我国南稻北麦(降水差异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郊区的乳畜业、园艺业(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
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
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使市场扩大
5、农业地域的含义: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6、影响农业地域类型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适中;
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
劳动力丰富;
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8、墨累—达令盆地: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
东水西调(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
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
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
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1)气候以季风为主,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
(5)工业发达,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
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地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发展交通
(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
牛奶及乳制品
6、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分析饲料、市场因素
(1)温带海洋性气候具有气候温凉、潮湿多雾,日照不足的特点,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饲料充足)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
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化程度高;
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
土地、水源。
②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
交通、劳动力、原料、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2、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②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化等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③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等)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
④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等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⑤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石油化工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3、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十分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
①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
②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河流上游;
③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社会效益角度考虑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
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
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
5、现代工业发展中,①由于科技(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的发展,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②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完善,工业布局已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
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类型:
①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同工业间存在着产品、原料的供应关系;
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存在生产工序联系的工业企业,因为需要共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廉价劳力等因素影响,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区域内,例如:
我国许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③信息联系等。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集聚可以是自发形成,也可以是规划形成。
3、工业集聚的作用:
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例如:
钢铁工业区(鞍山)、石油化学工业区(大庆)、汽车工业区(十堰)以及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协作企业多,工业联系复杂;
②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广。
5、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例如食品工业等(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
①主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
②工厂少,工业联系简单;
③生产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业,主要以交通和通信为联系基础,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容易形成跨国公司。
比较常见的分散工业主要有产品“轻薄短小而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工业)、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企业(如汽车工业)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
(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
(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
(1)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主要区位条件: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
②充沛的水源;
③便捷的交通;
④广阔的市场。
(2)衰落原因:
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
②煤炭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整治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发展第三产业;
③调整工业布局;
④完善交通网络;
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
(1)时间新:
出现于二战后;
(2)地区新:
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3)形式新: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4)部门新:
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
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
(2)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
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基本特点:
①以中小企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④生产高度专业化;
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
(1)主导区位:
科技、环境、交通。
(2)主要优势:
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④便捷的交通;
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
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①铁路:
最重要的方式,运量大,适合长途运输;
②公路:
运用最广泛,最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适合短途运输;
③水路:
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
④航空:
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
⑤管道: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连续性强。
2、现代交通发展趋势:
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3、主要点状交通设施:
港口、车站、航空港;
主要线状交通设施:
铁路、公路、航道航线
4、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因素:
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因素。
5、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
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
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c.港口建设的条件:
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