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3372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百色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

(《名作欣赏》2016年8月第22期,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道是无为的,而无欲又是无为的具体体现,因而他本人也遵循无为的原则,在实践中追求一种无欲无为的境界。

B.无欲是无为的具体体现。

老子提出“无欲”是一种哲学上的极致,是一种理想主义。

C.在人生论方面,老子不妄求“长生不死”,即无生命意志;

在社会论方面,老子反对丛林法则的权力控制,即无权力意志。

D.有意志就是意志的肯定,即有欲求。

无欲是无的具体体现,所以说老子的道是无为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弼、河上公、当代学者对无为的理解虽不完全相同,但都证明了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

B.统治者的贪欲会使社会产生危机,所以当统治者对外在名利没有追求时,就无需与人相争,自然就体现了无为而治。

C.“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凡是有语言表述的道都不是终极恒常的道,道是无形无象、隐而不显的,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

D.引用“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是为了阐释意志是一种欲求,是先在意义的原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只有当社会不讲感情不讲仁义时,才能体现“天道无亲”,“大道无情”的道无情,才能实现道无为。

B.圣人遵循道的法则,对人民不干预不主宰,顺应万民的本然状态,不发端自己的意志,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自化和自由。

C.欲望是意志的彰显,有欲望就会影响事物背离其本然的状态,无欲便可无为,所以作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指道无意志。

D.意志是一种欲求,有意志即有欲求,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

老子反对“为”,即反对有意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柯洁微博(2016年12月31日):

我从3月份开始到现在研究了大半年的棋软,无数次的理论、实践,就是想知道计算机究竟强在哪里。

昨晚辗转反侧,不想竟一夜无眠。

人类数千年的实战演练进化,计算机却告诉我们人类全都是错的。

我觉得,甚至没有一个人沾到围棋真理的边。

但是我想说,从现在开始,我们棋手将会结合计算机,迈进全新的领域达到全新的境界新的风暴即将来袭,我将尽我所有的智慧终极一战!

(柯洁:

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围棋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也是榜单上唯一一名排在AlphaGo之前的棋手。

材料二:

昨天下午,棋圣聂卫平以七目半负于电脑屏幕后的神秘棋士Master。

对弈刚刚结束,聂老单手托腮,两眼微闭,显然还沉浸在刚刚的对弈之中。

他说:

“我本来是赢棋的,一块活棋走死了,损失很大。

当有人问他“连您都输了,人类智慧是否真的在围棋领域敌不过人工智能了?

”时,聂卫平先是激动地反驳,后来的回答又有些沮丧。

他说这一盘棋说明不了什么,但它前面下的50多盘棋非常说明问题。

这盘棋它其实下的不好,我应该赢的,我的形势比较好。

可以肯定的是,它很厉害,我知道人是下不过人工智能的。

自从去年初李世石与AiphaGo进行公开比赛后,人类棋手终将全面不敌人工智能的结论似乎已经鲜有人反驳。

沉寂一年后,AiphaGo的马甲Master在网络围棋平台上再出江湖,短短7天,车轮战60场,挑落中日韩三国的顶尖才俊柯洁、井山裕太、朴廷桓,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

更加令人惊叹的是,Master在过去七天里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不少“定式”和“棋理”,很多此前被认为“铁亏”的下法,它最后都赢了。

日本著名棋手藤泽秀行先生曾说:

“棋道一百,我只知七。

”AiphaGo用60盘对弈,真正让当今棋手们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奥妙与实在。

棋盘对面的人工智能,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都远超人类。

在IT界看来这不仅不足惧,反而是内藏惊喜。

IT分析师付亮表示,从从Master的连续获胜中能看到,电脑的进步相当快,计算机在学习方面比人有明显的进步,它可以快速学习,快速改正自己的错误,不需要休息,这些都是人没法做到的。

“Master不用人定的规矩出牌,它自己找到了规律。

它的棋谱让棋手推演,发现人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陷阱,把思维封闭在某些环境下。

如果跳出这些思维,有可能下得更好。

相信经过AiphaGo和Master的比赛,各国棋手可能会有不少新的招式出现。

(摘自《60连胜Master实为AiphaGo围棋界:

打破职业棋手思维定式》央广网2017年1月5日)

材料三:

Master连克围棋顶尖高手后,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席卷网络,网民观点呈现多元化趋势多数网民具有较强忧患意识,担心人工智能将抢占人类工作机会,恐惧它们终将拥有自主意识从而统治人类。

部分吃瓜群众则热衷于利用段子调侃人机大战。

还有网民感慨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期待其在科学领城的运用,并开始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界限。

围绕围棋展开的言论集中于讨论人工智能战胜棋手的原因,思考职业围棋今后发展的意义等。

总体而言,恐惧和担忧等悲观情绪一度占据主流。

高晓松Master连胜后感慨称“多少代大师上下求索,求道求术,全被破解未来一个八岁少年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战胜九段,荣誉信仰灰飞烟灭。

等有一天,机器做出了所有的音乐与诗歌,我们的路也会走完”,这一表态也引发众多网民共鸣。

早在1997年,人就在与超级电脑“深蓝”的国际象棋对弈中敗下阵来。

但一直以来,围棋被公认为棋牌类游戏中最难被电脑攻克的一种,多年来成为一座堡垒,坚持捍卫着人类的尊严。

然而,Master和AiphaGo的出现再次打破了这个局面,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可见一斑,越来越多人开始相信,人工智能会迅速发展直至超越人类。

这也是人工智能在围棋界战胜人类,引发轩然大波的重要原因。

(摘自《Master横扫围棋界,被人工智能支配的恐惧感席卷而来》网易新闻2017年1月6日)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柯洁的微博中说“新的风暴即将来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人丁,智能对围棋界的冲击很大。

B.材料二从动作、神态、语言对聂卫平输棋后的反应进行了细致刻画,体现出他无法走出失败的阴影。

C.材料三高晓松的话体现了多数网民在围棋被电脑攻克后对待人工智能时所体现出的恐惧和担忧。

D.三则材料形式多样,微博、新闻、评论,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各界人士对人1:

智能的不同看法。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较为合理的两项是(4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从棋手的角度提到了人工智能对传统围棋思维的突破,这些突破会反过来促使棋手进步。

B.材料二引用藤泽秀行的话证明了人工智能打破了职业棋手的思维定式,使人们看到了围棋发展的无数可能。

C.材料三从棋手和网民们的角度讨论了人工智能的各种影响,人们开始相信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会超越人类。

D.三则材料既运用了正侧面描写、比喻、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又融记叙、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为一体。

E.三则材料的语言体现了直白简洁的特点,且加人了“吃瓜群众”之类的流行语元素,轻松活泼,颇具特色。

6.比较三则材料,概括出各界对人工智能的不同态度。

(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冬夜的歌

谢静

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

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

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生……

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

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

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

那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象。

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

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抖动。

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

“各家各户……注意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

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

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

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

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

“这是谁?

神经病?

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

“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

”妻继续织着毛线衣,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始,天天这么喊呐!

“嘿,干嘛不住干休所?

”我诧异了。

“大约是怕寂寞。

”妻按自己的理解说。

“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

难道是缺钱花吗?

”我不满地嘟哝。

“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

”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

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

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住的楼下。

“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

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呼唤走失的骏马……

“……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

谁的车?

快搬进去,天不早啦!

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

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

我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

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

室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

“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

”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

“我去搬!

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

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梯口的空档上。

我的心热了。

此后,每天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

渐渐习惯了。

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

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

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真有点对不住欧·

亨利先生。

也对不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

不过,那吆喝声却必不可少。

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

“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

”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

“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

”妻在读《英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

“我说呢!

”心,释然了。

“……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

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

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

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

妻的眼眶湿润了。

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

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

我凝神静听,没有。

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

贝尔门的死和妻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

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

“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他……在结冰的街上……滑了一跤。

从夜校回来时……我……看到了……他,难站起来了……”妻变得泣不成声。

这难道是真的吗?

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各家各户……注意啰……防火防盗……小心煤气……中毒……”

不,我分明听到了那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

像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

(本文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描写了屋外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的景象,与室内温暖如春,梅兰幽香、花盆间的五彩石对比,为主人公的出厂作铺垫。

B.小说塑造一位巡夜老人,对老人每晚巡夜的吆喝声运用了侧面描写,对老人的部队离休干部身份运用了正面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C.小说通过“我”的妻子之口叙述了主人公的社会关系、生活与工作现状等情况,表达了她对老人不可思议的行为的不解。

D.小说用欧·

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的“贝尔门”与本文的巡夜老人作对比,反衬出巡夜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8.小说中的“我”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9.请结合全文,试从小说内容及艺术手法两大方面探究标题“冬夜的歌”的妙处。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与之,字正子,少卓荦有奇节,不远数千里游大学。

绍熙四年举进士,广之士繇大学取科第自与之始。

授浔州司法参军。

常平仓久弗葺,虑雨坏米,撤居廨瓦覆之。

郡守欲移兑常平之积,坚不可,守敬服,更荐之。

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

民有窘于豪民逋负,殴死其子诬之者,其长欲流之。

与之曰:

“小民计出仓猝,忍使一家转徙乎?

况故杀子孙,罪止徒。

”寻特授广西提点刑狱,遍历所部,至浮海巡朱崖,秋毫无扰州县,而停车裁决,奖廉劾贪,风采凜然。

朱崖地产苦簦,民或取叶以代茗,州郡征之,岁五百缗,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衾,工作皆妇人,役之有至期年者,弃稚违老,民尤苦之。

与之皆为榜免。

其他利病,罢行甚众。

召为秘书少监,军民遮道垂涕,与之力辞召命,竟还。

将度岭,趣召不已,行次池口,闻金人至边,乃造朝奏:

“今边声可虑者非一,惟山东忠义区处要不容缓。

”前后累疏数千言,每叹养虎将自遗患。

升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

未几,成都帅董居谊以黩货为叛卒所逐,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大扰。

与之以选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抚使,至即帖然。

先是,军政不立,戎帅多不协和。

与之戒以同心体国之大义,于是戎帅协和,而军政始立。

召为礼部尚书,不拜,便道还广。

蜀人思之,肖其像于成都仙游阁,以配张咏、赵抃,名三贤祠。

理宗即位,累迁,皆力辞:

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

与之力疾奏。

帝览奏嘉叹,趣召愈力,控辞至十有三疏。

嘉熙三年,乃得致仕,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自领乡郡,不受廪禄之入,凡秦余皆以均亲党。

薨时年八十有二,遗戒不得作佛事。

累封至南海郡公,谥清献。

(选自《宋史·

卷四百六·

列传一百六十五》,有删减)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停车裁决停车:

在某地停留

B.有至期年者期年:

满一年

C.趣召不已趣召:

“趣”通“促”,催促应召

D.以黩货为叛卒所逐黩货:

滥用物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学生的出身多为官宦子弟,亦有家境贫寒者,入太学学习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太学”。

B.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掌管土木、水利、屯田、手工业等事项。

C.祠是为纪念死去的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与庙有些相似,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D.控辞即请求辞免,古人请求辞官的说法有很多,比如乞骸骨、致仕、挂冠等,原因不一定就是年老退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0分)

A.崔与之勤奋学习才华出众,更是开创了广东学子从太学取士的先河,在之后的任职中多次被委派到南方地区,造福当地百姓。

B.崔与之认为对仓促间失手将富豪之子打死的百姓应从轻发落,因为是富豪拖欠百姓款项并诬陷百姓在先,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C.崔与之为政宽仁,在淮西任职期间废除了许多于百姓不利的政策,深得百姓爱戴,升迁离开时,军民夹道送行,不忍他离开。

D.崔与之一辈子奔波劳累,在政务、军事方面都有建树,为国家殚精竭虑,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直到退休也没真正闲下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与之戒以同心体国之大义,于是戎帅协和,而军政始立。

(2)乃访以政事之孰当罢行,人才之孰当用舍?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玉楼春·

尊前拟把归期说

欧阳修

尊前

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②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注】①尊前:

即樽前,饯行的酒席前。

②春容:

如春风妩媚的颜容。

此指别离的佳人。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拟把”“欲语”从心理和神态上形象细腻地写出了归期在即主人公内心的不舍、不忍又不得不离别的痛苦。

B.离歌一曲,愁肠寸结,离别的忧伤极哀极沉,“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叮咛恳切,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C.“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与“直须”和“始共”相呼应,只有赏看尽洛阳牡丹,才容易送别春风归去。

D.本词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离别凄凄的场景,奠定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使得整首词都笼罩在一种伤感的情绪中。

E.整首词通过记叙、抒情表达了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又从儿女柔情中提出带有哲理的问题。

1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本词的名句,有人评价说这两句“于伤别中蕴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体验”,请结合全词对此进行理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傍晚时分山静鸟倦令作者留恋不已的图景的诗句是: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静影沉璧”来描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用“”来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如果说武亦姝对诗词的热爱还带有阳春白雪的“高大上”气息,那么抗癌农民白茹云的遭遇则足以让人感受到诗词慰藉人心的“接地气”的力量。

②随着新政的落地,网约车的共享经济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外地车牌网约车以及外地户口的司机首当其冲,“京籍京牌”的门槛让他们纷纷选择退出市场。

③信息被出卖得如此精准,不是掌握着第一手资料,如何能做到这种程度。

如果不对那些帮凶按图索骥一并整治,徐玉玉会是最后一位受害的人?

④鲍勃·

迪伦的获奖,让很多预测家们感到茫然,也让不少踌躇满志的出版社落空了。

不过,即使是位冷门得主,国内依然有几本关于他的图书。

⑤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也是国人对本届奥斯卡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

成龙为中国电影人争光添彩,但中国内地电影的“申奥”之路却依然遥远。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保护快速增长的中国海外利益,以及大量的中国企业与人员的财产与生命安全,能否围绕“一带一路”构建新的国际安全体系,已经成为中国无法回避的历史使命。

B.南宁市邕宁区扶贫技术局负责人杨素琴介绍,通过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屯了村实现脱贫111户,贫困发生率约为2.92%左右,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C.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2017年的突破路径已然明晰: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与需求。

D.“罗尔事件”虽暂告段落,相同的剧情却或许还会上演,摆在人们面前的还是那道关于慈善的新考题:

完全陌生人化的网络空间,如何安放好公众的爱心?

19.填人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网络直播一方面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界线,而即时通讯的功能,以弹幕相互吐槽的方式,

弥补了不少人在现实社交网络的缺憾。

另一方面,它也给了普通人一个展现才华、打动人心的机会。

②,网络直播是移动互联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和趋势。

③,对网络直播而言,最大的挑战,④如何寻找到新的“爆点”,⑤告别无序和野蛮生长,⑥人们都将深受其害。

A

可以说

然而

并非

而是

否则

B

同时

因此

当然

不仅要

而且要

甚至

C

并能

总之

不是

更是

不然

D

相应的

既要

也要

导致

20.在下面一段文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素质教育、综合素质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提出,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是全社会教育的宏观发展的指导思想;

核心素养是教育部提出来的,是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①,我个人认为素质教育是根,②,综合素质是果。

通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核心素养体系,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③,相互一致.是一个整体。

21.下面是对某市高中生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调查饼图,请认真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某市髙中生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特点,要求不出现具体数据,不超过30字。

(4分)

(2)请你针对高中生消费提出建议,不超过30字。

(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春晚的相声《新虎口遐想》很火,人落虎口旁,衍生出一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