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合作意识 倡导探究精神Word文件下载.docx
《培养合作意识 倡导探究精神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合作意识 倡导探究精神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中的共同审题能通过同伴之间的讨论、争辩,把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充分利用起来,使头脑中原先尚模糊的思想清晰起来,使原先肤浅的见解深刻起来,使原先内蕴的情感外现出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3、独立作文
独立作文是学生个体独立承担实践任务的过程。
学生审题后,思维得到激发,对生活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产生了创作冲动。
一次完整的分组合作教学是伴随着一篇篇文章的诞生进行的。
独立作文,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但必须规定时间,独立完成。
4、互评互改
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小组成员互改。
要求“三改二批”,即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
眉批、总批。
每人须批改小组里每一位成员的作文,按高考作文要求给出分数,再由小组长汇总,打出平均分,选出小组里最好或最有特色的文章一至两篇,作为本小组的推荐文章。
当然,一段时间后,小组可重组或组与组之间互评互改。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活动中,每位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评价也以自我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只要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满意,就是合作的成功。
同时互评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学习。
作文评改实际上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作文为媒介来进行的一种思想交流。
要提醒学生不要“冷情批阅”总是用“显微镜”去挑毛病,对其优点却往往视而不见。
5、推荐出刊
这一环节是推荐优秀作文或特色作文,出版班级专刊和年段板报,供轮值小组备课讲评的过程。
其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同时也让别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学生好胜心强,总是希望自己、自己组里的作文脱颖而出,这样他们就会不断地合作互助。
如此一来,组和组之间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组员和组员之间也是一种竞争与合作,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使学生的生命和才情得以展现。
6、备课讲评
文章评定、刊出后,各小组长汇总本组评改情况,尤其是写得好的、有特色的作文以及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提供讲评组参考,必须发言的小组和同学做好准备,尤其是让个别同学讲写作的经历、体会,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轮值小组集体备课并确定一人主持讲评课。
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不再看学生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
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为主等等。
总之,学生的潜力很大,一定要激活其内驱力,让他们自主、自觉地参加到作文教学的全过程,而且合作评改、出刊、讲评,会让他们从中学到很多,得到很多。
而老师却能从中真正解放出来,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语文教学效率。
以上六个步骤是我校本次作文教改的基本内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
每个老师在具体操作中可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三、评价激活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感到如何保持学生持久的参与兴趣是成功的关键。
1、建立团队的激励机制
可以以学生以往成绩的平均分为该学生的基础分,以学生现时检测成绩超过基础分值为提高分,把组内各个成员的提高分合成为团体总分,在以提高分评价个体的贡献、以团体总分论小组的胜负,就会真正促成“组内成员互助,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2、评等与评分相结合
美国NAEP评价作文,是将学生的文章由低到高分为六个档次,学生所得到的,是一个概括的等级分。
我国作文评分则设等、定分,并最终以分数的形式,精确到个位出现。
改革作文评价的理念和方式,就是要实施多维评价,多项评价,多向评价,多层评价,立体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案。
(1)全程评价
作文评价应该是其过程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只是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评价。
我们应该树立全程的评价观念,及时评价,随时评价,时时激励,全程激励,评价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评价学生体验生活的过程,评价学生描绘生活的过程,评价学生习作体验的过程,评价学生修改文章的过程等等。
只有把评价的激励纳入全程,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
(2)全员评价
作文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模式是“学生习作,老师批改”,很显然,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规律。
作文教学评价,应该有学生自主性评价、师生合作的评价。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全员合作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具有发言权,使他们参与其中,畅所欲言,评价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评价习作的感受和体验。
(3)发展评价
作文教学的灵魂是发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我们要把作文评价变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发情趣的过程。
在评价的过程中尽量尊重学生的原意,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作文评价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明确努力方向。
使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辩证地认识自己,从而使自己获取更大的发展,更快的发展。
(4)多维评价
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作文评价是一个动态的多维层面。
多维评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评价内容的多维,即把三个纬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纬度,知识、能力的纬度,过程方法习惯的纬度)的评价始终贯穿在教学操作的全程。
二是指评价方式的多维,指的是批改作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
如,教师可抓住学生作文中带有共性的问题,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
也可以选择学生的好作文,让学生观摩、讨论。
(5)开放评价
作文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
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的评价形式和手段。
增加评价的尺子,就是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尽显青年蓬勃的个性之美。
附:
个别班级的具体做法:
高一(13)班作文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学期考评表2004-2005学年度上期
姓名
座号
组别
小组考评得分80%
入选班刊得分10%
作文考试得分10%
总分
成绩
得分
次数
1
2
3
4
平均
沈家松
44
张凯龙
47
邓正宏
13
李永荣
41
江小燕△*
29
宋玉娟△
38
高一(13)各次考试作文小组得分
##
5
6
7
8
9
高一(9)班作文分组合作教学安排表
(二)
分
数周别
姓名
3周
5周
7周
9周
11周
13周
15周
吴维丰
56
张先金
48
蔡芸珊
46
吴丽梅
45
林文熙
高三(13)班作文分组合作教学安排表
(一)
时间
授课人
分组情况
11周(4.21
星期一)
①江青健周秀芳江梅兰
李圣昌罗丹谢建华
②吴燕华张雪芹张满菊
张志鑫谢晨
③李安伟林国荣江英鹰
黄玮谢佛贵钱鼎威
④黄华均李晓梅钱燕梅
李贤钦陈永森周憬中
⑤李英赖娥华沈雪
邹小爱江中华吴秋华
⑥许贤钦张志华李洪勋
罗宏鑫童华尧谢琪
⑦罗巧华江金英邹凌燕
吴清芳罗镇彬赖延俭
⑧张艳梅周华黄先琴
林舒芳吴秋梅林春华
⑨杨金兴傅道鹏李柳生
林家铭池森彬曹焕丁
⑩余胜华张志华吴海斌
黄仲林周兴彬吴健林
12周(4.28
李安伟
13周(5.5
江青健
14周(5.12
李英
15周(5.19
吴燕华
16周(5.26
许贤钦
评改要求:
1、学生按小组互改作文(每小组4~6人)。
2、评改要求:
①圈出错别字。
②用横线划出有毛病的句子。
③用波浪线划出特别精彩的语句。
④用简洁的语言做好眉批和总批。
⑤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打出分数(基础等级+发展等级)。
3、各小组负责人计算并登记好每篇作文的最后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平均),写好本小组作文点评材料(主要优缺点及改进意见),选定可供点评的典型例文一篇,上交授课人。
4、授课人组织组内成员根据各小组送交的有关材料做好上课准备。
5、授课人将授课思路及准备情况向老师汇报,教师作必要指导。
作文评改记录年月日
班级:
组别:
组长:
评改人:
作文题
作文审题讨论
作文评改
题目比较
作者
作文题目
简评
精彩特区
不足之处
本人推荐
讲评重点
本组推荐
四、实验反思
作文分组合作教学效果明显,意义重大。
有利于激活写作内驱力;
有利于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格的形成;
有利于师生正确的角色定位,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激发写作潜能;
有利于拓宽思维,激发思想火花;
有利于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语文习惯。
但在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一)小组学习存在的问题
1、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参与不主动。
由于学生不同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很多时候程度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活动。
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选择恰当时机,是有效交流的保证。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
学生间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这种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是,并非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合作交流,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星期一学生作业压力不大、学习兴趣较高可用于评改、备课),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
3、活动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
在一些活动中,个别学生集体观念不够强,不能从大局出发,再由于独生子女自我约束意识弱等本身的性格特点,难免会在合作中出现积极程度不同、合作精神不一,甚至发生矛盾,出现争执。
4、大班级中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过多的小组使教师不能很好分组与管理。
5、教师合作学习教学和组织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正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不足为奇。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创建有效团队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关键。
(二)如何创建有效团队
2003年笔者接手高一年段,因对学生还不熟悉,只好以中考语文成绩和第一次作文成绩作为分组依据。
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一些问题。
如:
小组负责人不够负责或组织能力较差,组内成员配合不够积极,开始时积极性很高但到期末出现应付情况。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工作团队成了工作群体
工作群体是指通过分享信息和制定决策以在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内互相协助来实现相互作用的群体。
工作团队则是通过协调努力而产生相互之间的积极配合,他们共同的努力导致绩效水平高于个体投入的总和。
工作群体和工作团队之间的差别:
工作群体工作团队
○○
○○○
○○
分享信息目标集体绩效
中立的(有时负面的)配合积极的
个体责任个人的和相互的
任意的、多样的技能互补的
2、异质团队成了同质团队
异质团队和同质团队的差别:
同质团队异质团队
简单任务复杂任务
顺序任务集体任务
合作任务创造性任务
快速任务非速度任务
应当指出的是成员之间对任务观点会出现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称为任务矛盾)却是无害的。
事实上,由于它减轻了集体考虑的可能性,因而经常是有利的。
任务矛盾刺激了讨论,促进了对问题和选项的批判性评价,而且能导致更好的团队决策。
3、团队成员人格特点的不一致
团队成员人格特点的不一致比平均水平更为重要。
例如,团队内较高的平均责任心水平是人们期望的,但是如果将高责任心的人和低责任心的人混在一起则会降低绩效。
例如,如果一个团队成员缺少最起码的认同度,那他(她)就有可能给团队绩效带来负面影响,所谓“一个坏苹果破坏整个一桶”就是这个道理。
因而,即使团队仅有一位成员缺乏认同度、责任心或外向度,都可能导致内部过程不顺利和总体绩效降低。
(三)解决办法
1、遵循异质分组原则
组建学习小组时,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划分后的每个小组都是异质小组,由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力水平、能力倾向、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不同的成员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而小组间的总体水平则基本一致,搭配成若干同质学习小组。
2、组员任务明确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
既有针对我们个人的任务,又有针对我们小组的任务,这样就保证了我们既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又相互依赖,关心其他成员的学习,体现异质分组的优越性。
3、到组外寻找资源。
创建的小组可以阶段性重新组合以保持组员的新鲜感,也可以长期固定。
但长期固定的小组其评改任务不能仅限于组内,可以组与组之间互换任务,使小组合作活动始终保持新鲜感,始终充满浓厚的兴趣。
4、以自荐和推荐方式确定小组负责人。
5、小组负责人可选择团队成员和设计自己的工作进度。
6、建立团队的激励机制。
(四)几点思考
1、作文分组合作教学这种学习方式要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
2、学生情感得到充分激发,写作内驱力得到充分激活是关键。
3、合作评改方式要常变常新,以保持长久的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
4、要把统一要求和灵活施教结合起来。
五、源头活水
作文教学除了写作、评改等合作、探究以激活写作内驱力外,还要让他们有话可说,就需要有“源头活水”。
学生的作文题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一是阅读,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和提炼生活,去记忆、理解阅读材料,提炼出自己的思想。
所以还要引导学生从“人与自然”(自然、生态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己”(人类、生命、自我、人格、人情、人生等)等角度去阅读,去观察,去体验,去积累,去练笔。
(一)欣赏佳作,丰富素材
余秋雨有一条重要的读书方法就是“高位进入”,即只读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反复研读他们的代表作。
用好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指导学生读名著就非常重要。
我校戴雨翃同学(笔名凌昊)对李白和李商隐作了深入研究,曾在《语文月刊》2002年第10期发表了“留记”一文。
不仅对李白和李商隐的身世作了高度的概括,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从对诗人身世的叙写中,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对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写得很有思想。
就是其中一例。
(二)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导学生莫泊桑观察生活就非常严格,他要莫泊桑每天把经过门前的马车、路人的不同情况速记下来。
他说绝不会有两个马车夫的神情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抓住特征,不可似是而非。
莫泊桑后来成为文学家,他创作的许多小说,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富有个性色彩就是得益于这种训练。
(三)关注社会,充实素材
1、关注语文以外的学科。
2、广泛涉猎各种报刊杂志,置语文学习于五彩缤纷的时代信息之中。
3、鼓励学生收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动物世界》等节目。
4、背诵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格言谚语。
(四)写实训练,应用材料
要让学生养成写周记、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养成及时整理、及时积累的良好习惯。
学生懂得了积累和思考,当他们不再为“无米下炊”烦恼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已领悟了一半的写作之真谛。
六、作品展读
附:
学生习作发表情况
自2002年9月开展“高中作文分组合作教学探究”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以来,学生文章经常被各地报刊转载。
据不完全统计,累计至2004年9月两年时间共有83篇学生习作在全国26种报刊上发表。
具体报刊和篇目为:
▲报刊
一、《中学生周报》5篇二、《中学生时代》4篇
三、《语文月刊》7篇四、《作文天地》5篇
五、《闽西校园文学》5篇六、《中学生作文报》3篇
七、《素质教育博览》3篇八、《海峡》1篇
九、《闽西日报》2篇十、《中国外教刊物》1篇
十一、《中国写作报》1篇十二、《海峡教育报》10篇
十三、《中学生读写》2篇十四、《散文诗》1篇
十五、《语文世界》1篇十六、《中学语文》2篇
十七、《读写月报》2篇十八、《读写天地》6篇
十九、《语文报》(高中版)4篇二十、《作文指导报》1篇
二一、《中学语文学习报》1篇二二、《作文》3篇
二三、《写作》1篇二四、《客家文学》10篇
二五、《作文报》1篇 二六、《中学生语文》1篇
▲文章
一、《中学生周报》
1、林家樟《在蒙蒙的细雨中》
2、陈 烨《絮雨中的佛声》
3、林 岚《读<骆驼祥子>有感》
4、黄显鋆《读〈老人与海〉》
5、黄 静《读〈鲁滨逊漂流记〉》
二、《中学生时代》
1、杨 帆《寂寞》
2、江 旭《读书人》
3、曹水莲《我看武侠》
4、黄德荣(笔名:
彼岸花)《书山路》
三、《语文月刊》
1、戴雨翃(笔名:
凌昊)《留记》
2、林小玲《斟酌日子》
3、傅琳玲《“高四”断章》
4、邱丽婵《最美的日子》
5、陈少清(笔名:
清 风)《雪烙》
6、吴 靓《请给冬天一点温暖》
7、林 婧(笔名:
梦 晴)《为了心中的象牙塔》
四、《作文天地》
1、詹罗勤强《樱花与刀》
2、吴凤声《寻觅李白》
3、徐丽雯《江南水乡》
4、黄小峰《乡思》、《亲情树》
5、林 婧(笔名:
梦 晴)《校园夜谈》
五、《闽西校园文学》
1、江 申《“0”先生》
2、黄炎奎《品〈高山流水〉》
3、傅琳玲《绿肥红瘦语嫣然浓妆淡抹总相宜》
4、周金炎《我的未来不是梦》
5、江 楠《夜·
月·
诗》
六、《中学生作文报》
1、马莉艳《人生如一》
2、马 川《初任宣委》
3、吴凤声《人生絮语》
七、《素质教育博览》
1、沈爱琴《请还我一个温馨的家》
2、吴 靓《请给冬天一点温暖》
3、陈艳琳《最后的绿》
八、《海峡》
1、沈 遂《走进生活》
九、《闽西日报》
1、谢 维《书路》
2、罗锴滢《竞争》
十、《中国外教刊物》
1、李 果《老罗和小罗的故事》
十一、《中国写作报》
1、杨 帆《归飞吧》
十二、《海峡教育报》
1、吴正锋(笔名:
续 旸)《祝福的悲凉》
2、黄雅静(笔名:
加盐咖啡)《错过》
3、林鑫莹《阳光在雪上舞蹈》
4、逸 冰《晾板凳》
5、张万开《又想起母亲》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