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2673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0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教学论重点知识改革版Word文件下载.docx

7.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交叉学科)、思想性、师范性、实践性

第二章中学化学课程

1.什么是课程

是关于解决“教什么”以及“应该教什么”的问题。

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手段(方法、物质条件)和途径;

是学校教育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

“教什么”的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

课程的作用

第一,课程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学校课程是社会时代的产物,反映社会历史的特点。

人们为了达到一定时代条件下的培养目标,都要按照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价值观、培养目标等设计课程。

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在实践中的基本媒介

第二,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和途径

课程是教与学的中介,制约着教与学两个方面。

课程决定着办学条件的设置与配置,如教室、实验室、专用器材设备、仪器、图书资料、电教器材等,这些都因课程的需要进行配备和设置。

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在核心的位置上。

第三,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这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问题。

课程为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构成的教与学的过程)。

2.什么是化学课程?

化学课程是实现其教学目标,组织其教学活动的最主要内容和手段的依据(媒介);

它集中体现和反映教与学活动的思想观念和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法体系(显性和隐性课程的载体)。

基本组织形式为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3.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化学课程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

(二)化学课程是形成科学价值观和判断力的需要

(三)化学课程是在现代社会中高质量生活的需要

(四)化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和训练科学方法的需要

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作用:

1.渗透STS教育的作用

2.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地位:

基础教育,启蒙教育阶段

5.化学课程的结构

各种形式的化学课程按照一定的化学课程设计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化学课程的特定组合,这种特定的组合就是化学课程的结构。

化学新课程的“三层次”结构为学习领域(科学)、科目(化学)、模块

6.高中化学八本教材名字:

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7.化学新课程的“三阶段”结构:

化学课程义务教育段、化学课程高中必修段、化学课程高中选修段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价值转型:

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是教育的本体,学生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更是学校教育的终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

9.如何理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涵义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第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0.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是什么?

(1).改变化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改变化学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3).改变化学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变化学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倡导多种评价方式;

(5).改变化学课程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提倡开发校本课程。

11.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标准是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制定的关于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3.化学课程标准的作用为:

指导作用、限制作用、评价教学作用

1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15.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16.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标准的主体,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共18个二级主题。

二级主题从“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两个维度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

17.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理念为:

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8.化学教学目标及其相关概念

(1)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

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

根据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教育目的由国家制定,具有总体性和高度概括性。

(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或不同阶段教育的价值。

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分别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

也就是说,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学生的年龄、文化知识水平所提出的培养要求。

它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确定。

一般仍不涉及具体的学习领域。

(3)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是指课程本身所要达到的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它一般由课程专家制定。

课程目标一方面要体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同时又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

因此,确定课程目标,有助于明确课程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

有助于明确课程编制的方向;

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并能够作为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标准。

(4)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即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标准。

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标根据涵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堂(课时)教学目标等层次。

其中,课堂教学目标更具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19.化学课程目标的各种形式

(1)从目标的层次来划分:

化学课程总目标

课程模块目标

课程内容目标

(2)从学生所获经验的特点来划分:

认知性学习目标

技能性学习目标

体验性学习目标

(3)从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来划分: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0.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21.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

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伴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化学教学目标的构成四要素:

A主体(Audience):

行为主体,通常省略

B行为(Behavior):

动宾短语

C条件(Conditions):

行为条件,所习得的行为或能力应在何种条件之下表现出来

D程度(Degree):

表现水平或标准

2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目标上的变化:

(1)、目标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

(2)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3)、课程目标重新构建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对每一个目标都有从低到高的水平描述,行为动词更加丰富、具体

(5)、对同一层次的学习要求的描述中,既有对学习结果的描述,也有对学习过程的描述

24.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特点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内容支持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体现课程内容的多元性

(2)高中两个阶段的课程内容螺旋发展——体现课程内容的层次性。

(3)各个模块课程内容的主线索——模块特色

25.课程观是指人们对有关课程的本质、功能、价值、内容及其组织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看法。

从课程的发展历史来看,主要有三种课程观:

学科中心课程观、学生中心课程观、社会中心课程观

第三章中学化学教学的原理和方法

1.化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理论是指一组具有逻辑性的一般见解或主张,可用于解释某一现象的原理和原则,或是关于某一主题的一组原理和观点。

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情境中教师引导、维持或促进学生的行为,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或处方,以指导课堂实践。

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

2.人的发展理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教师必须了解人的发展规律,了解教育与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关系,并按照其客观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多种:

遗传、环境和教育。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教学过程当作具有认识规律的过程来研究。

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

4.自然科学方法论

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理论。

是连接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一条纽带。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通过自然科学方法论来具体实现它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的。

对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来讲,要做到实现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和学习上的两个“转化”,关键因素在于正确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论这一中间环节。

5.实用主义教学论:

杜威(J.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

他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方法应根据“从做中学”的原则,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6.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布鲁纳(J.S.Bruner),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目的应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以及符号运算技能

7.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

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维果斯基(Vogotsgy)等

8.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HowardGardner)在其《心智架构》(Framesof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

9.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CarlRogers)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1969年,他出版专著《学习的自由》,系统地阐述其教育思想。

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

“非指导”不等于不指导,是指导的另一种或特殊形式。

它强调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

强调教师的“非指导性”原则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原则,即学生做主人,老师是促进者。

10.化学教学过程及其本质

什么是化学教学?

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师生)或“多边”(师生、生生、师师互动)活动

什么是教学活动过程?

是一种由教师引起,并与学生共同调整和控制下,和谐发展的“人—人”系统,或“人—机—人”系统。

其过程就是“双边”或“多边”活动过程。

11.化学教学过程的本质:

是以认知为基础,知、情、意、行辩证统一发展的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

化学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12.为什么说化学教学过程是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

间接性:

学生的认识是通过教科书进行认识的,因此这种认识具有间接性。

有领导:

化学教学过程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的。

简捷性:

化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经过专门设计的简化的、缩短的认识过程。

序列性:

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顺序和学生心理发展顺序

(尽管具有特殊性,但从根本上说它总是受认识规律制约的。

忽视这一点就有可能导致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13.化学教学特征是化学学科特征在教学中的反映,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标志。

--化学特点接合教与学中提出的教学特征变构成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

14.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以实验为基础,

(2)记忆性的化学用语比较多,

(3)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较集中,并以理论为主线揭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4)化学学科内容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5.化学教学的特征:

教学认识过程的特殊性结合了化学学科特点便构成了化学教学的特有规律:

以实验为基础

、以化学用语为工具、以“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有机融合的特有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16.化学教学特征的阐述(本体:

为什么…):

(1)化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获取感性资料),以化学用语为工具,指导学生认识化学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体系的过程。

(2)化学教学过程中,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探究坚持由简及繁,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的认识过程。

(3)化学教学过程是以打知识基础、训练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力为主线,指导他们循序地掌握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

(4)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透过化学知识的唯物辩证法之探讨,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17.化学教学为什么具有以实验为基础的规律?

(从学科发展、作用和研究方法方面阐述原因)

(1)、化学学科的发展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随着化学实验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化学实验同时还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

(2)、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生命线,通过实验技术和新的实验研究方法,产生了新理论、学说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更多新的分支学科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3)、以实验为基础,对于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为化学实验探究是化学教学特定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它能把化学变化的现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启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能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18.怎样应用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指导教学实践?

(1)、要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和观察各种现象,亲身体验通过实验进行的探索规律的活动;

(2)、结合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原理是怎样形成的;

(3)、结合典型的化学史实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进程;

(4)、让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已学得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使他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19.什么是化学教学原则?

是化学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是教育学理论结合了化学学科特点所构成的化学教学规律。

(也可以称之为教规)

特点:

1、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

2、教学原则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3、教学原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20.

21.化学教学的重要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2)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相统一

(3)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统一

(4)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相统一

(5)掌握学科知识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相结合

22.怎样做到“教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相统一”?

(1)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领导、指导、辅导、引导、诱导等诸方面,使学生主动、自觉、积极的学习;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

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协同进行

(3)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及即时的信息反馈,达成教学目标

23.怎样实现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统一?

由此看来,学生学习的实质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这个转化,应该做到:

(1)教师首先要对教材的知识结构心中有数

(2)深入了解学生实际,选好教学起点

(3)善于做知识小结,不断促进学生认识结构的发展

我们的教学只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才能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主动的信息处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形成新的合理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一种有意义的建构过程。

24.化学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采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步骤、手段和技术的总和。

25.化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1)、具有系统性(是一个整体)

(2)、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变化)

(3)、是最富有活性的教学要素,是教学改革的活跃因素

(4)、具有创新性,适合于教师发挥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组合

(5)、注重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6.从不同角度可以对化学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类

从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划分

分成三种:

(阶段)P65-66

(1)教学活动的发动和定向方法,

(2)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方法

(3)教学活动的检查、反馈和调控方法

按照教学所实现的目标及功能,可以分为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3)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练习法。

(4)综合化的教学方法:

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程序启发教学法等

按照化学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分,刘知新,王祖浩在其《化学教学系统论》(1998)一书中将化学教学方法分为4类:

(1)课堂教学法:

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类方法

(2)实验室教学法:

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类方法包括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实验课)两种形式

(3)个别教学法,是学生自学和老师辅导的一类方法。

具体形式有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小组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4)电化教学法,现代电教技术与化学教学结合产生的一类教学方法。

包括幻灯映示、录音播放、电影和录像放映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从教学方法的层次水平进行分类:

第一级教学方法:

理论化的综合方法。

它属于一定的教学思想,包含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手段、组织形式和教学思路,是一种较高水平的教学方法体系。

如问题解决法、实验探究法、程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单元结构教学法。

第二级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此类教学方法各自独立,适合于不同的教学情景。

如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第三级教学方法:

是前两级教学方法的微观构成要素。

如讲授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则有不同的微观方法——讲述、讲解和讲演。

再如,归纳概括法、演绎推理法、设置悬念法、比喻夸张法。

27.化学中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