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劝学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河:
黄河。
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
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
代词。
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②《鸿门宴》: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
更。
同义互训。
加少:
更少。
5)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
敬辞,请允许我……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
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
句式:
或……,或……。
(《陈涉世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
译:
有的人……,有的人……。
)
7)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
只是,不过。
是:
指示代词,这。
直……耳,是……也。
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8)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
通“毋”,不、不要。
下文“无”用法同。
多于邻国:
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9)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
shēng,尽。
“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
数,cù
,密,与“疏”相对;
罟,gǔ,从网,古声。
10)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
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等死,死国可乎”)
1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
结构助词,的;
始:
名词,发端、开端。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
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
代词,复指桑树。
衣:
yì
,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
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
“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1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15)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
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
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16)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
非我也,岁也:
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1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
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
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
刺人而杀之,曰:
1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
则,那么。
(比较:
“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
五>
学生齐读课文
1、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
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平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
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学生试背课文第1.2节
2.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
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六>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语法知识积累】
1>
、通假字
2》词类活用3》古今异义4》一词多义5》特殊句式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讨论分析
一、孟子和梁惠王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
明确:
中心问题是:
梁惠王向孟子问政: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而“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即:
梁惠王自已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了,可为什么人口劳力却没有增多?
【背景点拨提示: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
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
二、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从两方面回答了梁惠王的的问题。
首先指出“民不加多”问题的症结(原因):
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然后向梁惠王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使“民加多”的措施:
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三.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水到渠成,小结段落层次,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
问政:
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
议政:
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用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第七段):
民加多的措施:
四、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
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
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怎样才能做到王道?
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当采取王道的措施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五十者可以衣帛。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小结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
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有两层:
①仁政之初,实行保民政策:
不违农时,保护鱼类,按时砍伐,使民有其食。
②行政之成,实行教民政策:
鼓励养蚕,繁兴六畜,生产粮食,兴办教育,使民养成高尚道德。
5.小结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五、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阐述了统治者想要使民加多应持有的态度:
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六、总结本文的特点。
1、《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①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
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
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
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②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
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③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
奇句与偶句,单式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
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2、、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
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
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
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七、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
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
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
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
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
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八、布置作业
思考:
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
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劝学》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荀况及其主张;
2、
理解几个文言虚词和通假字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3、
了解本文的条理性及运用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明白、生动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了解荀况对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的论述,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要,须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第一、三两自然段的教学。
难点:
以生动、通俗的比喻为论据。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环节:
1、新课导入:
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
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
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
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
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
课文解析
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字音障碍。
第一组:
通假字
(1)“有”yò
u通“又”
(2)“知”zhì
是“智”的古字
(3)“生”xì
ng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4)“暴”pù
是“曝”的古字
第二组:
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中zhò
ng
砺lì
参cān
省xǐng
跂qì
臾yú
螯á
o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指导。
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梳理课文。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
(1)读课文,根据标题,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2)第一自然段中“君子”一词应怎样理解?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研习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
(2)把握观点:
这一节主要谈了学习的哪个方面?
用什么方法来论述的?
学习的意义;
比喻.
(3)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特点,在已归纳的段落提纲的基础上扩展增附词语提纲。
青
于
蓝
冰
寒
水
(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会进一步提高、发展。
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
说明客观事物可以后天改造,改变
“木受绳”“金就砺”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上面提到的五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它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
请分析说明
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
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
②人只有博学,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
(5)学生齐读第2段,以词语提纲为线索背诵第2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
①②有③就④中。
)
3、研习第3段
(1)学生齐读第3段
(2)要求学生找出本段最能说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本段又采用了哪些比喻?
1登高之博见
2登高而招3顺风而呼
4假舆马5假舟楫
(4).要求模仿第2段思维推理模式,分组讨论分析本段的推理过程。
客观事物通过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
引申出人通过善假于物可以弥补自身不足,“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学习
(5)小结
本段谈的是学习的作用,
说明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自身不足。
用几组比喻句来说明,本段再次采用比喻论证。
(6)学生齐读第3段,对照词语提纲,尝试背诵。
(教师强调应重点掌握的词语:
①跂②致③绝④假)
四、师生共同研习第4段
请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2、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
可分几个层次,各说明什么道理?
主要论述学习态度与方法
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开头至“无以成江海”,说明知识在于积累。
②“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说明学习贵在坚持。
③“蚓无爪牙之利”至段末,从正反两方面强调说明用心、专心的重要性。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
比喻、对比
4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
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
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即道理明白、具体生动。
5学生齐背第4段。
①跬②镂③一④焉⑤至。
五.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小结:
①大量运用比喻阐明事理,是本第一大特点。
比喻能使抽象道理明白具体,深入浅出,使人易于了解和接受,提高表达效果。
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说明学习的作用;
第四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这些比喻有的用同类事物相衬托,如:
“登高而招”与“顺风而呼”,“假舆马”与“假舟楫”,“积土成山”与“积水成渊”;
有的用相反情况相对比,如“骐骥一跃”与“驽马十驾”,“朽木不折”与“金石可镂”等。
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
②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
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
每段说明一个问题。
第二、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
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
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
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③语言特点:
多用对偶,夹用排比,也是一个特点。
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
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苟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3.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作为喻体。
如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会有所成就的道理。
(2)设喻方式多样:
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金就砺则利”等。
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
“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等。
反复设喻,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
(3)设喻与说理紧密结合,形式十分灵活。
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
“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4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六、总结全文。
1、提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分别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本文中心论点是:
学不可以已。
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
2齐读全文,体会本文善用比喻、正反对比论证、说理透彻的特点。
板书设计
劝学(荀子)
(1)学比可以已——中心论点
(2)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
比喻
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态度、方法
积累
对比
坚持
专一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老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
青,取之于篮,而青于蓝。
(于,介词。
前者引进动作的处所,作“从”讲;
后者引进比较对象,作“比”讲。
(于,介词,引进动作对象,作“对”、“向”讲。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者,代词。
组成名词的“者字结构”作“的人”讲。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
假舆马者,非利是也,而致千里。
(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而,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于是”。
虽有(又)槁暴(曝),不复挺者(通假字)
君子生(性)非异也
(通假字)
则知(智)明而行无过矣
二、引导学再次明确课文内容
1、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第一题: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题:
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
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第三题:
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1.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明:
肯下功夫。
必见成效。
——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
“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
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
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
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