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2336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光合作用

染色质

细胞全能性

A

细菌细胞

B

兔成熟红细胞

C

洋葱根尖细胞

D

蘑菇

A.AB.BC.CD.D

【答案】C

【解析】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一般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兔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染色质,B错误;

洋葱根尖细胞有细胞壁、染色质,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但是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蘑菇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壁,D错误。

5.观察下列四种生物图示,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各生物中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甲、乙、丁

C.图中四种生物都是异养生物

D.丁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析】丙是艾滋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RNA一种核酸,A错误;

甲、乙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核膜和核仁,

B错误;

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C错误;

丁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6.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

、16×

)和物镜(10×

、4,0×

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

640倍观察.下列操

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

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解析】

A正确;

A、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B、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C、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

换为40×

即可,即转动转换器将物镜将④换成镜头③,C正确;

D、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正确。

故选:

B。

【学科网考点定位】细胞观察实验。

【名师点睛】根据有无螺纹可以判断出①②是目镜,③④为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反比例,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成正比例;

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故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下角移动玻片标本;

原放大倍数为160倍,现放大倍数为640倍,故将物镜由10×

即可。

7.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答案】B

颤藻属于蓝藻类的一种,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故A错误;

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水绵是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叶绿体等复杂细胞器,故B正确;

颤藻没有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故C、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是致人患胃癌的重要诱发因素,下列对幽门螺杆菌表述正确的是

A.能进行光合作用B.无核膜,但有核仁

C.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区D.能进行有丝分裂

幽门螺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染

色体,B错误;

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C正确;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D错误。

9.下图所示是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及其比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为细胞鲜重中元素的比例

B.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也可以找到

C.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所占比例最大

D.因为0含量最多,所以0是构成有机物的最基本元素

据图分析,氧元素含量最高,因此图中数据是该元素占细胞鲜重百分比,A正确;

图中含有的元素在非生物

界也可以找到,这体现了生物界结合非生物界的统一性,B正确;

细胞失去大部分水分后,C元素比重最大,C正确;

C元素是构成有机物的的最基本元素,D错误。

10.

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

贮藏中的种子自由水的含量降低,以保持休眠状态

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

D正确。

11.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

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收Si元素的量相

B.Mg是构成叶绿素必需的元素

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是经常变化的,

A错误;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为豆科植物生长提供N元素

不同植物的根系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不同,A错误;

Mg2+是构成叶绿素必需的元素,B正确;

主动运

输方式运输无机盐离子,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ATP,C正确;

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为豆科植

物生长提供N元素,D正确。

12.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

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04溶液)以

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灵活性地鉴别出下列哪些物质

①葡萄糖②蔗糖③胃蛋白酶④RNA

A.只有①B.①和②C.①和③D.②、③和④

斐林试剂可通过蒸馏水改造成双缩脲试剂,因而上述材料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及蛋白质,C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鉴定

结果正确的是()

13.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第40天

碘液

蓝色

据图可知,第10天时,有可溶性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能出现砖红色沉淀,故A错;

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化成淀粉,相应的酶存在于细胞内,催化淀粉合成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能出现紫色反应,故B错;

第30天时,脂肪的含量较高,加入苏丹Ⅲ试剂后,出现橘黄色颗粒,故C正确;

第40天时,淀粉的含量降低至0,因此加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故D错。

【考点定位】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

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还原氢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形成有机物,C正确;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

氨基,反应形成1分子的水和肽链,因此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D错误.

【考点定位】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名师点睛】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

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生理功能:

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15.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B.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

C.有4种不同的侧链基团D.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

图示化合物含有三个肽键,由4个氨基酸缩合而成,A项错误;

该化合物含有两个羧基、1个氨基,B项错误;

图中第二、第四个氨基酸的R基均为—CH3,该化合物有3种不同的侧链集团,C项错误;

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3分子水,D项正确。

16.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A.种类成百上千B.脱水缩合的方式很多

C.空间结构千差万别D.排列的次序变化多端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约20种,A错误;

脱水缩合的方式只有一种,B错误;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无关,C错误;

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次序变化多端,D正确。

17.如图表示化合物a和m参与化合物b的构成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在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体内b均为4种

C.若a为核糖,则ADP脱去一个磷酸后,可形成b

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可存在于HIV中

【解析】【详解】若m为腺嘌呤,a可能为核糖或脱氧核糖,则b可能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

正确;

噬菌体只含有DNA一种核酸,其核苷酸由4种,烟草花叶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其核苷酸有4种,B正确;

若a为核糖,b则为核糖核苷酸,而ADP脱去一个磷酸后,可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正确;

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为DNA,而HIV只含有RNA一种核酸,D错误。

点睛】核酸及其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图示中若碱基为A,五碳糖为核糖,则两部分之和为“腺苷”,即ATP中“A”代表的含义。

18.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且具有保温作用,则②是脂肪

C.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

D.

DNA

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储能物质,则④是糖原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

图示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①的组成元素为

C、H、O、N,最可能是蛋

白质或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化合物②的组成元素为C、H、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

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可能是核酸及其组成单位核苷酸或ATP(ADP)或磷脂等化合物;

化合物④的组成元素为C、H、

O,最可能是糖类或脂肪。

①的组成元素为C、H、O、N,可能是蛋白质,若①为某种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A正确;

②的组成元素为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②是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则②是脂肪,B正确;

③的组成元素为C、H、O、N、P,可能是核酸,若③为能储存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可能是DNA或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

④的组成元素为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肪,若④是主要在动物肝脏和肌肉中合成的贮能物质,则④是糖原,D正确。

19.下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

C.酒精是过程②产生的二碳化合物之一

D.若物质X能与脂肪酸结合生成脂肪,则X代表甘油

【解析】人体内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故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A正确;

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故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B正确;

人的呼吸过程中没有酒精生成,C错误;

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

20.“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B.将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直接用染色剂染色

C.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色,再滴加吡罗红染液

D.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直接转换高倍镜观察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应该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进行观察,A正确;

涂片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后要先冲洗涂片,再用染色剂染色,B错误;

染色时应该同时用甲基绿和

吡罗红混合液染色,C错误;

先用低倍镜找到清晰的细胞后,将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观察,D错误。

21.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②

B.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①有关

C.②是静止的,但①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若该膜为人体肝细胞膜,则B侧C02浓度高于A侧

【详解】A、据图分析,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

B、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主要与①蛋白质有关,B正确;

C、②是磷脂双分子层,是可以运动的,C错误;

22.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ATP为C0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C.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答案】B

试题分析:

动物细胞膜外侧含有起到细胞识别作用的糖蛋白,A正确。

CO2分子通过细胞膜为自由扩散,不

需要消耗ATP,B错。

细胞融合首先发生细胞膜融合,细胞膜融合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

细胞膜的

磷脂分子都可以运动,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导致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膜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③决定

B.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的是①

C.b可表示肌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

D.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与③无关

据图分析,②是蛋白质,与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A错误;

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B正确;

图中b表示物质排出细胞,C错误;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蛋白质、③磷脂双分子层都有关,D错误。

24.下列有关细胞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B.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且只有一个

C.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消失,分裂后期重建

D.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仁与核孔的数目越多,核仁的体积越大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还有有些真核细胞不止一个细胞核,B错误;

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消失,分裂末期重建,C

错误;

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仁与核孔的数目越多,核仁的体积越大,D正确。

2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

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不能看到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A错误;

不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

骤,这一步观察现象要作为对照,B错误;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引液体在盖玻片下移动,使植物细胞完全浸在液体中,C错误;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D正确。

26.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物质M的浓度增大的时候,物质吸收的速率并没有改变,可能是受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限制;

通入空气后不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

该物质运输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

解:

A、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自由

扩散,A错误;

B、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而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说明M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C正确;

D、通入空气后不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D错误.

C.考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C.⑤和③D.⑤和⑥

①为一磷酸腺苷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②腺嘌呤,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④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⑤腺苷、⑥腺苷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意在考查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及识记能力。

28.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B.应在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下保存酶

C.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D.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酶的化学本质是有机物,而无机催化剂一般是无机物,A错误;

酶的活性在最适温度下最高,而酶应该在低温下保存,B错误;

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只要活性没有失去,酶在细胞内、外都可以起催化作用,C正确、D错误。

29.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

A.实验①B.实验②

C.实验③D.实验④

【答案】ACD

A不合理在温度改变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

B可以,淀粉分解不受温度变化本身影响;

C不合理,蔗

pH设置。

糖酶不能催化淀粉分解;

D不合理,斐林试剂本身是碱性的,会影响到实验中的

【考点定位】考查酶实验内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难度中等。

30.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变形虫取食的过程

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

【解析】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A错误;

变形虫取食的过程是胞

吞,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B错误;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释放能量,不需要消耗ATP提

供的能量,C正确;

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提供的能量,D错误。

31.下图是生物体内常见的一种生理作用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的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质

B.图中显示①具有高效性,反应完成后,①的性质未发生改变

C.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

D.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②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

【解析】试题分析:

①②③④分别是酶、底物、两种生成物,绝大多数酶为蛋白质,A正确。

①催化②分解为③④,反应前后①性质未发生改变,但没有体现酶的高效性,B错。

③或④为生成物,其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C正确。

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②底物的数量即底物浓度就是实验的自变量,D正确。

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2.下列关于“葡萄糖丙酮酸CO2”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A.①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

B.②过程可产生ATP,也可不产生ATP

C.②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

D.①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解析】①过程是有氧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形成丙酮酸,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均能进行该过程,A正确;

②过程为有氧呼吸或有酒精生成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如果是有氧呼吸则会产生ATP,但

如果是无氧呼吸则不能产生ATP,B正确;

有氧呼吸的②过程可产生[H],而无氧呼吸的②过程却是消耗[H],C正确;

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他们的第一阶段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D错误。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3.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

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B.①和②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

C.在②和③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D.在②和③中都能产生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