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2281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分子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E.双链环状DNA分子

11.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A.核小体B.核质蛋白C.螺线管D.拌环E.微带

12.目前认为,人类细胞的整个基因组DNA序列用于编码蛋白质的比例仅为()

A.1%B.2%一3%C.5%D.8%E.10%

13.结构基因中的编码序列是指()

A.内含子B.外显子C.增强子D.沉寂子E.TATA盒

14.下列DNA序列ATGAGCTAG一TACGTACTAGCTACTA可能形成()

A.发夹结构B.回文结构C.a一卫星DNAD.SIRSE.LIRS

15.限制性内切酶AluI的酶切位点是’___()

A.AGyCTB.TCyGAC.AyGCT____

D.TCGyAE.AGCyT

16.核小体的形成使DNA压缩了多少倍()

A.2-3倍B.5-6倍C.6---7倍D.8--9倍E.10倍以上

17.染色质大部分以什么结构形式存在()

A.DNA与组蛋白复合物B.核小体C.30nm螺线管纤维

D.700nm后环E.1000nm纤维

18.下列哪种现象只在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

A.内含子B.外显子C.DNAD.质粒E.重叠基因

19.人类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条()

A.22B.23C.44D.46E.48

20.用荧光染料哇叮因氮芥对染色体进行染色使染色体显带,称为()

A.C显带B.D显带C.G显带D.Q显带E.T显带

21.对染色体端粒进行的显带称为()

2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

A.同一物质在细胞中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B.不同物质在细胞中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

C.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D.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

E.染色质是染色体的前体物质

23.在一次细胞周期中,需时最短的期是()

A.G1期B.G2期C.S期D.M期E.G期

24.在细胞周期中,DNA的复制发生在()

A.G期B.G1期C.G2期D.S期E.M期

25.种类最多的遗传病是’()

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

D.体细胞遗传病E.肿瘤

26.最早被人类研究的遗传病是()

A.尿黑酸尿病B.白化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镰状细胞贫血E.苯丙酮尿症

27.与I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是()

A.HLA基因B.胰岛素基因C.胰岛素受体基因

D.胰岛素受体后基因E.信号传导系统

28.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哪种基因突变导致的()

A.酪氨酸转氨酶B.磷酸毗哆醛,C.苯丙氨酸经化酶

D.多巴脱狡酶E.酪氨酸经化酶

29.染色体末端的结构称为()

A.端点B.端粒C.端粒酶D.着丝粒E.随体

30.哪种癌基因的染色体易位可导致慢件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

A.c一mycB.c一ablC.c一sisD.bet一1E.bet一2

31.第一分离到的抑癌基因是()

A.APC基因B.BRCA基因C.DCC基因

D.p53基因E.Rb基因

32.人类基因组30亿对碱基估计存在编码基因数是()

A.1万一2万个B.3万一4万个C.5万一6万个

D.7万一8万个E.9万一10万个

33.关于蛋白质亚基的聚合体形状以下哪项不是()

A.线性聚合体B.环状聚合体C.螺旋状聚合体

D.球状聚合体E.菱状聚合体

34.真核生物的细胞器DNA为哪种分子()

A.双链线状B.双链环状C.单链线状

D.单链环状E.缺口环状

35.对DNA分子而言,下列哪种因素属于无法避免的有害因素_.()

A.过酸B.过碱C.高温

D.DNA酶E.低温

36.RNA中mRNA占百分之多少()

A.1一5B.15一20C.40一50D.60一75E.80一85

37.一般28S(或23S)RNA的荧光强度约为18S(或16S)RNA的几倍,否则提示有RNA的降解()

A.2B.3C.4D.5E.6

38.EDTA可赘合什么离子,抑制DNA酶的活性()

A.K+B.Na+C.CL-D.m扩十E.S042-

39.RNA溶于什么溶液中时,可在一20℃中长期保存()

A.TE溶液B.醋酸钠C.双蒸水D.70%乙醇E.无水乙醇

40.在PCR反应中,引物的长度一般以多少个核昔酸为宜()

A.10~15B.15一23C.16-25D.18一25E二18--30

41.在PCR反应中,TM等于()

A.4(A+T)+2(C+G)B.2(A+T)+4(C+G)

C.(A+T)+(C+G)D.2(A+C)+4(T+G)

E.2(A+G)+4(C+T)

42.关于核酸探针的描述下列何项不正确()

A.可以是DNAB.可以是RNAC.可用放射性标记

D.可用非放射性标记E.必须是单链核酸

43.生物芯片技术是在哪一方面应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核酸的测序B.基因诊断C.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D.外源微生物的鉴定E.药物的筛选

44.电泳的基本原理是()

A.溶液中带正电颗粒与逞负电颗粒之间的静电引力产生的移动

B.在电场中带电颗粒向着与本身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

C.带电颗粒向电极移动的力只与电场强度有关

D.带电颗粒向电极移动的迁移率必须相等

E二带电颗粒向电极移动的迁移率必须相同

45.等电聚焦电泳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A.电渗作用B.电荷效应C.扩散作用

D.分子筛作用E.吸附作用

46.生物芯片技术是在哪一方面应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7:

国际推荐的血清(浆)葡萄糖测定参考方法是()

A.福林一吴宪法B.邻甲苯胺法C.铁氰化钾法

D.葡萄糖氧化酶法E.己糖激酶法

48.pH对酶促反应没有影响的是()

A.酶蛋白的三级结构B.酶蛋白中必需基团的解离状况

C.酶蛋白的一级结构D.底物的离解状态

E.酶的生物学活性

49.细胞内含量较多的核昔酸是.()

A.5,一ATB.-3,一ATPC.3,一dATPD.3,一UTPE.3,一dUTP

50.嘿吟核昔酸从头合成途径首先合成的是()

A.XMPB.IMPC.GMPD.AMPE.CMP

51.嗓吟核昔酸合成的特点是()

A.先合成嘿吟碱,再与磷酸核糖结合B.先合成嗓岭碱,再与氨基甲酞磷酸结合

C.在磷酸核糖焦磷酸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嚷吟核昔酸

D.在氨基甲酞磷酸基础上逐步合成嗓岭核昔酸E.不耗能

52.甲氨蝶岭可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原因是它可以直接()

A.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B.抑制DNA的合成酶系的活性

C.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低谢D.阻断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E.破坏DNA分子的结构

53.痛风症是因为血中某种物质在关节、软组织处沉积,其成分为()

A.尿酸B.尿素C.胆固醇D.黄喋吟E.次黄嗓吟

54.同型半胧氨酸和N5一甲基四氢叶酸反应生成蛋氨酸时所必需的维生素为()

A.叶酸B.二氢叶酸C.四氢叶酸D.维生素BitE.5一甲基四氢叶

55.人体内黑色素来自哪个氨基酸()

A.PheB.TyrC.TrpD.HisE.Glu

56.苯丙酮尿症的发生是由于()

A.苯丙酮酸氧化酶的缺乏B.酪氨酸经化酶的缺陷

C.苯丙氨酸转氨酶的缺陷D.酪氨酸脱梭酶的缺陷

E.苯丙氨酸经化酶的缺陷

57.下列哪种反应障碍与白化病的发生有关()

A.酪氨酸一对经苯丙酮酸B.酪氨酸一酪胺

C.多巴~黑色素D.色氨酸~色胺

E.色氨酸}5一经色胺

58.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E.皮质醇

59.胆固醇可转变为下列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K

D.维生素EE.维生素C

60.下列哪项不是水溶性维生素()

A.维生素B:

B.维生素几C.维生素PP

D.维生素氏E.维生素D

61.关于脂溶性维生素,下述哪项不对()

A.溶于有机溶剂B.在食物中与脂类共存‘C.随脂类一同吸收

D.体内很少蓄积E.可与脂蛋白结合

62.苯巴比妥治疗婴儿先天性黄疽的机制主要是()

A.诱导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B.使肝重量增加、体积增大

C.肝血流量增多D.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加强

E.使Y蛋白的含量增加

二、填空题

1.由于发生变异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分子病。

2.蛋白质是由高分子含氮化合物。

3.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均为。

4.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有。

5.生物体细胞内主要的RNA有。

6.Km即。

7.同工酶是指相同,不同的一组酶。

8.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

9.血糖的来源有、、。

10.人体胆固醇的来源有、。

11.血脂包括、、及其醋以及游离

脂肪酸。

12.体内氨主要在合成而解毒。

13.人体内最重要的两种转氨酶是和

14.在的小分子化合物称为第二信使。

15.常用来分离血浆蛋白质的方法有、、

16.维生素分为、两大类。

17.维生素缺乏会患夜盲症。

18.由酶所催化的反应称为.;

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

酶促反应的生成物称为

19.肌钙蛋白可分为三个组分:

、和。

20.作为营养不良的指标的蛋白质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21.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和等

生物大分子。

22.质粒按转移方式分型为、、。

23.SV40病毒基因组是DNA,由5243bp组成。

24.染色体畸变包括和两大类。

25.真核生物体细胞基因组包括和。

26.人类端粒酶有三个主要组分,即、和。

27.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任务是完成四张图,即、、

和。

28.癌基因包括和两种,具有潜在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征。

29.抑癌基因表达产物主要包括、或结构蛋白,转录因子和

转录调节因子及。

30.第一个分离到的抑癌基因是。

31.在酵母中也存在的细胞癌基因有。

32.真核生物的DNA有DNA和

DNA之分。

33.紫外分光光度法主要通过与的

比值来判定其有无蛋白质的污染。

34.在RNA的制备过程中,是RNA制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5.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限制性内酶指的型内切酶。

36.检测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膜上的RNA的杂交是。

37.决定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和长度的是。

38.反应体系中引物的浓度一般在umol几之间。

39.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是。

40.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其净电荷为,所带电荷最

三、是非题

1.电泳技术一般用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细分离阶段。

()

2.亲和层析用于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是较好的方法。

3.作为去垢剂,其主要的化学特性是双极性分子。

4.Western印迹技术能从多克隆抗体中检测出单克隆抗体。

(、)

5.基因芯片不能用于点突变的检测。

6.凋亡细胞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受累细胞多个聚集分布。

7.超滤是根据蛋白质的溶解度的差异进行分离的。

8.探针的标记方法只有核素法。

9.影响Tm值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核酸G+C组成含量。

10.杂交分子之间有一定的同源性则可形成双链。

11.寡核昔酸探针一般由17-50个核昔酸组成。

12.PCR反应体系中,较低量的模板导致扩增产量的降低和非特异性扩增的减少。

13.Northern印迹杂交主要是检测靶DNA.()

14.HPLC是分析重组蛋白质重要的方法之一。

15.克隆是指经无性繁殖以后形成的子代群体。

16.限制性内切酶通常识别8-10个特异性核昔酸。

17.DNA分子的总长度在不同生物间差异很大,一般随生物的进化程度而缩短。

18.在波长为260nm时,A值等于1时的光密度大约相当于50ug/mL的单链DNA.()

19.A260/A280比值为1.8的DNA溶液不一定为纯化的DNA溶液。

20.RNA中的tRNA的数量很多,占RNA总量的80%-85%。

21.一个有机体没有一个确定的基因组。

22.正常细胞不存在癌基因,只有在癌细胞中才有癌基因。

23.原癌基因是隐性癌基因,抑癌基因是显性癌基因。

24.基因诊断可作为肿瘤的第一诊断手段。

’()

25.真核生物基因组就是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总和。

26.外显子和内含子共同组成结构基因的编码区。

27.假基因是指无功能性基因产物的基因。

28.血红蛋白病属于多基因病。

29.真核生物结构基因主要是多顺反子结构。

30.端粒酶活性测定与肿瘤的诊断密切相关。

31.核酸主要包括DNA和RNA两大类物质。

32.PCR是目前唯一能在体外进行基因扩增的技术。

33.肿瘤是细胞中多种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34.癌基因是肿瘤细胞中特有的一类基因。

35.血中与转运蛋白结合的皮质激素可通过血一脑屏障。

36.神经营养因子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分裂的作用。

37.血红素合成的基本原料是甘氨酸、玻拍酞辅酶A及Fee斗。

38.海洋性贫血是常见的单基因病。

39.肝和肾是维生素E活化的主要器官。

40.对于心肌炎诊断,CK一MB是最敏感的指标。

41.正常人血液中有大量结合型胆红素。

42.低血钾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43.铝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神经毒微量元素。

44.维生素Bit又称硫胺素。

45.酶活性浓度测定最常用的是分光光度法。

46.继发性的高脂蛋白血症较原发性多见。

47.LPL主要是分解脂蛋白中的TG。

48.I型糖尿病的相关基因就是HLAo()

49.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50.胰岛素抵抗是胰岛素受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过强。

51.血糖指血中存在的糖的总称。

52.人激动时血糖升高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下降所致。

53.基因芯片可用于DNA的测序。

54.ELISA试验中,封闭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酶与底物的结合。

、()

55.糖酵解是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方式。

‘()

56.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组成为A=T,G=Co()

57.在ELISA实验中,加人Tween20的作用是阻断非特异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58.凝胶层析分离蛋白质,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

59.蛋白质组研究并不是对传统的蛋白质研究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升华。

60.核素标记亲和标签法是蛋白质组差异显示技术。

四、名词解释:

1.呼吸链:

2.半保留复制:

3.癌基因:

4.PCR:

5.Km:

6.肿瘤标志物:

7.基因诊断:

8.等电聚集凝脉电泳:

9.质粒:

10.Tm值:

五、问答题:

1.什么叫蛋白质一级结构?

2.三梭酸循环有何重要的生理意义?

3.什么叫遗传密码?

有何特点?

4.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基础是什么?

5.按肿瘤标志物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分成哪几类?

6.哪些类型的基因突变易导致肿瘤的发生?

7.冠心病早期诊断标志物有哪些?

有何临床作用?

8.常见的低血糖症有哪些类型?

9.简述生物芯片的技术过程?

10.什么是胚胎干细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A3.C4.A5.C6.B7.A8.B9.D10.A

11.A12.B13.B14.B15.A16.C17.C18.A19.D20.D

21.E22.A23.C24.D25.A26.B27.A28.C29.B30.B

31.E32.B33.C34.B35.D36.A37.A38.D39.D40.D

41.A42.E43.A44.B45.D46.A47.E48.C49.A50.B

51.C52.A’53.A54.D55.B56,B57.C58.A59.B60.A

61.E62.A

1.蛋白质分子

2.氨基酸通过肤键相连形成的

3.氨基酸,L-a一氨基酸

4.凯氏定氮法,双缩脉法,Lowry法,紫外光吸收法

5.mRNA.tRNA.rRNA

6.米氏常数

7.催化的化学反应,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

8.糖原

9.食物经消化吸收的葡萄糖,肝糖原分解,糖异生

10.从食物中摄取,机体细胞自身合成

11.甘油三醋,磷脂,胆固醇

12.肝脏,尿素

1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14.细胞内传递信息

15.盐析法,电泳法,超速离心法

16.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17.A

18.酶促反应,酶活性,产物

19.TnCTnITnT

20.PAALB

21.核酸蛋白质

22.接合型质粒、可移动质粒、自传递型质粒

23.双链环状

24.数目畸变;

结构畸变

25.细胞核基因组;

细胞质基因组

26.hTR;

hTERT;

TP1

27.遗传图;

物理图;

序列图;

基因图

28.病毒癌基因细胞癌基因

29.跨膜受体胞质调节因子DNA损伤修复因子

30.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或Rb基因)

31.ras基因

32.染色体细胞器

33.A26oAlso

34.排除Rnase的污染

35.B

36.Northern印迹杂交

37.引物

38.0.1一0.2

39.DNA探针

40.0多

三、是非题

1.十2.一3.+4.+5.一6.一7.一8.一9.十10.十

11.+12.一13.一14.+15.+16.一17.一18.一19.+20.一

21.一22.一23.一24.一25.一26.+27.+28.一29.一30.+

31.+32.一33.+34.一35.一36.一37.+38.+39.一40.一

41.一42.一43.+44.一45.一46.+47.+48.+49.+50.一

51.一52.一53.+54.一55.+56.+57.+58.一59.+60.+

四、名词解释

1.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代谢物脱下的一对氢,经过多种酶和辅酶催化的连锁化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

由于该过程与细胞呼吸联系紧密,故称此传递链为呼吸链。

2.DNA生物合成时,母链DNA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互补链,形成两个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

在子代DNA双链中,一条链来自亲代,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保留了亲代DNA的全部遗传信息,这就体现了遗传过程的相对保守性,维持了物种的稳定性。

3.广义上讲,癌基因(oncogene)是一类与细胞生长、分化相关并具有细胞转化潜能的基因,由于最先在肿瘤病毒基因组中发现而得名,并沿用至今,包括病毒癌基因(virusoncogene,v一one)和细胞癌基因(cellular一oncogene,c一one)两大类。

4.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KatyMullis于1985年发明的一种模拟天然DNA复制过程,即利用DNA聚合酶(如TaqDNA聚合酶)等在体外条件下,催化一对引物间的特异DNA片段合成的基因体外扩增技术。

当引物与单链模板互补区结合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即可进行5"

-3‘合成反应。

5.Km值等于酶促反应的初速率为最大速率Vmax一半所需的底物浓度。

Km值一般在

10-6--10-2m01几之间。

Km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在临床应用酶学分析中有重要意义。

6.是指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物质。

7.是通过直接检测目的基因(或该基因的转录产物)的存在状态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8.是依据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或等电点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等电聚焦过程中,电场所采用的载体两性电解质含有脂肪族多氨基多梭酸,可在电场中形成正极为酸性,负极为碱性

的连续pH梯度。

蛋白质分子在一个载体两性电解质形成的连续而稳定的线性pH梯度中电泳,当蛋白质迁移到其等电点位置时,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不再移动。

因此可将各种不同等电点性质的蛋白质分离开来。

9.是一种独立于细菌的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共价、闭合的双链DNA分子,经改变后常用于基因克隆的载体。

10.在温度升高引起的DNA变性过程中,DNA变性会在一个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发生,使50%DNA变性的温度称融链温度。

五、问答题

1.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肤键是其稳定因素。

2.是三大营养素彻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