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2020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流行业规划报告Word下载.docx

目前,国内的一些公司还纷纷挤身物流行业,这些公司大多以资本力量雄厚的上市公司为主,民营企业也成了这一行业的新军。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物流市场在中国加入WTO后,物流发展已成为热点且潜力巨大。

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决定了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

2000年我国我国的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GDP(10000亿美元)的20%,高于美国和日本的一倍,相当于16000万亿人民币。

美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依美国2000年的GDP8万亿美元计算,物流费用支出约为8000亿美元。

中国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降低物流成本,这恰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中国企业对物流的需求正向纵深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企业外包的物流业务基本还属于比较简单的仓储、运输功能。

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外包业务项目最多的是仓储保管,比例达到%,其次依次是中转运输和市内配送以及代为报关;

再次是物流信息管理,然后依次是物流系统设计、原料质检、代结贷款、包装加工和条码采集。

未来企业希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项目,首先是物流过程管理,比例高达约79%;

其次是物流信息管理;

再次是物流系统设计,市内配送和代为报关,比例都较以前有了40%,再往后是条码采集、仓储保管,中转运输和包装加工,最后是原料质检和代结贷款。

由此可见,生产、销售企业对高层次物流的追求,在客观上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物流提供企业正在迅速崛起。

现实情况是,生产企业希望得到的一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还难以从物流提供商处得到满足。

目前国内的还没有出现市场占有份额超过2%的物流企业,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地域性局限大。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市场纷争格局已经出现,部分传统物流企业正在改造为现代物流企业,新兴的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国际物流巨头借助WTO开始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所以,未来中国的物流市场将异彩纷呈。

具体来说,物流涉及的相关概念很多,其中典型的一些概念如下:

1)物流企业Logisticscnterprise:

至少从事运输(含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储一种经营业务,并能够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具有与自身业务相市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非法人物流经济组织可比照适用。

2)物流服务Logisticsservice:

物流供应方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来满足其客户物流需求的行为。

3)综合物流服务Integtatedlogisticsservice:

为客户制定整体性的物流方案,并对物流活动要素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系统化运作。

4)物流信息管理Logisticsinformationmanagement: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完成物流过程中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

物流供应方通过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组织与管理来满足客户物流需求的行为。

因此根据物流企业以某项服务功能为主要特征,并向物流服务其他功能延伸的不同状况,划分物流企业类型。

根据GB/T18354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a)运输型物流企业

b)仓储型物流企业

c)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对于具备一定综合水平的三种类型的物流企业,根据GB/T19680-2005标准,按照不同评估指标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等级。

AAAAA级最高,依次降低。

1.2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2008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1.2.1.1市场规模和增长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6836亿元。

从构成看,运输费用为18854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同比下降个百分点,是近10年来最低。

表1: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统计

2008年前三个季度,物流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相比的物流需求系数为,即中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比上年同期提高。

图1中国物流需求系数的上升趋势

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675亿元,同比增长%。

从投资构成看,仓储、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最高,而交通运输业则最小。

表2: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前三季度,配送、加工和包装业完成1158亿元,同比增长%,远高于其他物流业务,表明中国配送、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业务正加速发展。

表3:

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1.2.1.2行业结构

(1)货运市场,公路依然占主体

2008年前三季度,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的增长速度最快,而民航增长则最慢,甚至还落后于铁路。

表4: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货运总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布

(2)工业品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的主体

2008年前三季度,工业品物流总额就达600367亿元,比上年增长%,继续成为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再生资源物流总额达到了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显示了该市场的巨大潜力。

图2: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分布

(3)运输费占物流总费用的主体,保管增长最快

从2008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构成看,保管费用同比增幅继续快于整个社会物流总费用的平均增长水平,究其原因主要是保管环节中的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及相关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务呈加快发展态势。

图3:

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分布

1.2.1.3行业盈利水平

据中国采购与物流联合会于2008年公布的《2007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显示,2007年,受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土地使用税,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物流企业业务成本增长较快。

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增幅高于物流业务收入个百分点。

其中,配送成本增长%,包装成本增长%,装卸搬运业务成本增长%,仓储成本增长%,运输成本增长%。

物流业务成本增幅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

2007年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为%,同比下降个百分点。

成本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成本的比率)为%,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表明调查企业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1.2.22009-2011年中国物流产业发展预测

1.2.2.1中国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市场发展趋势

未来油轮运输、国内航空客运市场的先行复苏的机会较大油轮运输;

国内的航空运输市场不至于会出现供求长期严重失衡的现象;

公路运输具有一定的防御性,路网效应的不断完善也推动了公路运输的持续发展;

铁路行业会表现出一定的需求刚性。

(2)技术创新趋势

物流技术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向信息化发展。

物流信息经过了口头信息、文字单据信息、条码信息等历程,现在发展到物料、商品的多元信息技术。

(3)竞争趋势

内外资物流企业两种力量的竞争、合作与重组,可以说是2009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物流市场的显着特征。

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端物流服务市场与国际航空货邮、快递将成为国内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制造业将成为各方重点争夺的领域。

1.2.2.2发展预测

(1)规模预测

赛迪顾问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流产业的增长趋势将会受到一定的考验,尤其是海运市场和航空运输市场仍将处于低谷;

但是中国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物流外包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仓储、保管等现代物流功能获得不断发展,再加上全球油价的下跌和降息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中国整体物流需求并不会出现大幅下降。

图4:

2009-2011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预测

(2)结构预测

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07年前50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共达4178亿元,比上年前50名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099亿元增长35%。

排名第50位物流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比2007年的亿元提高19%。

2007年,综合性物流企业的增长速度要远高于单一的运输或者仓储型企业,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及相关服务等现代物流业务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赛迪顾问预计,综合性物流企业的成长将是未来5年内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再加上,当前物流行业集中度低,领先企业降低成本、扩张服务网络,以求迅速扩大规模,获取领先优势的冲动将会驱使它们进行行业的兼并和重组。

而在资本的关注之下,赛迪顾问认为,行业的重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速。

1.3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物流行业信息化现状

在国外,成本占产品成本不到1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30%。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微利时代,环节成本降低1个点就意味着上游企业的利润能上升1个点,而30%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可变空间。

所以推动产业的低成本化、规模化、现代化,将给传统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而产业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快速扩张及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是现代业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快速发展的几个重要原因。

提起戴尔,人们很容易想到它的“零库存”。

其实“零库存”并不意味着没有库存,只不过是在其他电脑厂商平均库存为30天左右的时候,戴尔电脑的库存已经做到只有5-6天。

效率高、周转快,就意味着成本更低。

而做到“零库存”,与高效运转的供应链管理、管理密切相关。

中国业是在改革开放和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说:

“从历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曾在现代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信息技术对不同阶段业的发展有不同的作用。

国外把信息化发展分成6个阶段,我们则大致分成3个阶段。

第一个是基本建设阶段。

就是把原来的业务通过信息系统来完成,解决的是规范化和透明化的问题,这个阶段的应用是比较低层次的,主要是买设备、建网络、培训人才。

第二个是整合优化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解决流程的优化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第三个是服务创新阶段,这个阶段生产企业进行的是订单生产,需要通过高效的信息系统来接受订单、处理采购、组织生产和配送,没有信息系统就不可能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实施或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仅占39%,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仅占10%。

而中国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仍处于第一阶段,少部分处于第二阶段,部分领头羊企业如中外运、中远集团等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此外,还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信息化。

应该说信息化需求很大,但是目前处于没有整合完的阶段,也就是说业还没有走完工业化和集约化的发展阶段。

这时候信息化的需求很少,一旦业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阶段,信息化需求就会慢慢地显现出来。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数据对中国业信息化市场的总体规模作准确的估算,但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企业信息化采购量来预测这个市场的高速成长性。

据全国最大的快递企业之一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公共事业本部副总裁王立顺介绍,目前顺丰拥有员工超过6万人,顺丰给4万多的收派员配备了HHT(无线射频手持巴枪),每一个HHT的价格在6000元-9000元之间,仅HHT的采购金额就在2亿元-3亿元,尚不包括他们在IT领域的其他技术采购。

而这个去年营业收入为62亿元的快递企业,每年在科技上的投入是营业收入的3%。

算一算,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王立顺表示,未来几年顺丰的IT采购关注点将集中在识别技术、定位技术、分拣技术以及大数据量处理和交换技术。

目前顺丰公司一年的数据量是全国订票系统数据量的10倍,所以如何能获得更好的安全性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国家科学技术部确定把电子商务作为重点攻关技术来开发,其中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作为重点支持的内容之一。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9个城市为首批全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它们是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广州、中山、深圳、杭州。

海关总署的“电子口岸工程”初战告捷,上海口岸数据中心正式运行,为上海大通关工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技术保障。

上海口岸的出口成品通过无纸通关只要50分钟,最快30分钟;

进口报关速度已经缩短至15分钟,部分料件甚至达到6分钟。

事实上这是一个成功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仅提高了通关的效率,对于整合物流信息和流程规范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年,北京、广州、满洲里等一批口岸的信息化系统也纷纷告捷,物流的信息化从涉外贸易做起,也是“入世”“接轨”的积极促进作用所致。

另一件较有影响的事件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了首届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的评选活动,该项活动以应用效益、流程改造和标准化、规范化成果为评选准则,推选出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和企业共计16个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应用案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与此同时,IT界也加大了对物流领域的关注,《赛迪集团》和《计算机世界》两家IT媒体都对物流信息系统市场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对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起到宣传和推动的作用。

  当前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查,80%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反馈等基础功能的整合;

15%的物流信息系统涉及流程改造、优化或者是能够在运行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

只有5%以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企业之间业务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功能。

这种应用结构状况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还是初等级的,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我们提倡物流信息化要务实,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另一件基础性工作。

目前已经引起政府、企业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已经组织机构和队伍,开展了基础研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例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正式颁布的两项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和《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就是具体的进展。

该两项国标于2002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

年末,交通部又发布了关于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等八项行业标准。

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筹备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标准化的建设。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很重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例如广东省政府转发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流通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流通业信息标准化工作;

加快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

加大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

现代物流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这种依赖也为信息通信业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明显,信息资源共享需求迫切,需要信息通信业提供综合化的应用方案与接入手段。

物流业发展可以分三个层次,即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与个性化服务。

在此三层架构下,物流行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也存在三重境界。

一是基础信息化,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与共享,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如办公OA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

二是流程优化,即在基础信息化实现以后,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如仓储存取的优化、运输路径的优化等;

三是供应链管理,主要指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如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的协同、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协同等。

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需求仍然以底层的基础信息化为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占的比例较大。

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由于有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将信息化重点转移到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上,而这些优化通常集中在最能产生效益的几个环节,比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

1.3.2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物流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五大趋势:

趋势一:

仓储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紧密结合;

在我国,由于各物流企业经营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各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运作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简单、机械地照搬同行企业的WMS(仓储管理系统)和TMS(运输管理系统)软件应用,必将“水土不服”,最终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失败。

树立“量体裁衣”式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才能真正支撑业务运营,否则信息化将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桎梏,导致业务执行繁琐复杂、信息滞后且不真实、系统使用积极性低、领导信息化信心下降等众多问题的出现。

特别是对众多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更应随着其业务模式与经营思路转变而灵活调整,要能通过系统配置调整、简单二次开发等方式满足其业务发展的需求。

趋势二:

仓储、配送等业务从“异构、分散”向“统一、集中”转变;

对于大型物流企业,集约化管理难度高和异地业务监控效率差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必将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加以解决。

趋势是,在集团统一信息编码的基础上,利用总部集中部署式的信息系统,及时地将各地子公司的分散业务数据进行汇总,通过数据了解与监控各地的业务开展状况,分析出集团发展战略执行或统一经营管理中各地出现的差异性与潜在问题,进而及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加以改进。

趋势三:

第三方信息集成建设将拓展客户服务领域;

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客户服务”,而服务的及时性与全面性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客户服务要求逐步细化的今天,拓展客户服务领域、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将是各企业发展中的重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客户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如货物离港、到货。

验收、装车出库等、务操作的实时信息),以跟踪、解货物实时的物流状态。

因此,必须打破原有封闭式的物流系统架构,为客户提供实时的信息交换接口,为客户提供网上查询、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客户可以通过物流系统获得货物到达的准确时间、到达位置等信息。

物流服务企业将实现与客户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如:

物流企业的WMS系统与生产企业的SCM系统,物流企业的TMS系统与分销企业的DRP系统等),通过系统问信息的及时传递,加强企业与客户联系的紧密性,以完善、及时的信息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趋势四:

信息系统灾难性故障防备将成为大型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外运、中海、中储等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就开展了大规模的信息网络基础环境建设,不断优化IT基础设施配置,为信息化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各类业务对信息系统、计算机设备以及通讯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因此,为提高信息系统及网络服务的连续性与高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IT基础环境建设。

对于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大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数量的增多、各方面业务数据量的增大导致企业整体IT风险陡然增加,需要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以应对各类灾难性系统故障,因此应急网络及灾备(灾难防备)中心的建设将是信息化基础建设中的重点。

而对信息化基础薄弱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当务之急在于完善内外部网络基础环境建设,在企业与客户(包括货主、承运商等)之间架设起信息桥梁,进而加强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带动入库分拣、配送计划编排等业务效率的提高。

趋势五:

RFID技术将在物流行业广泛应用。

随着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成本(单品价格、实施费用等)的逐步降低,以及在国内物流企业应用案例的增多,RFID技术对物流企业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价值将日益凸显。

利用RFID技术可实现货物供应链实时监控,保证库存高可见性,使企业不需要在业务起步时就拥有强大的条码系统。

RFID技术凭借无光电应用特性,将支持更多的自动读取,在缩减制造及分拨方面人员成本的同时保证高准确性。

RFID提供对供应链资产的实时监控并通过电子标签操作使人员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这为改进决策、加快处理问题的速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环境中,做为改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业务效率的“利器”,信息化必将成为物流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石。

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将是巩固与增强企业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

1.3.3位置服务在物流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优势

位置服务的应用,必将提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日常运作数字化,包括企业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的任何一笔货物都能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不仅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同时提升企业形象,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

位置服务和无线通信的结合,使得流动在不同地方的运输设备变得透明而且可以控制。

结合物流企业的决策模型库的支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仓储情况,并且由GPS获取的实时道路信息,可以计算出最佳物流路径,给运输设备导航,减少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

利用GPS和GIS技术可以对车辆进行实时定位、跟踪、报警、通信等,能够满足掌握车辆基本信息、对车辆进行远程管理的需要,有效避免车辆的空载现象,同时客户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了解自己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细节情况。

比如在草原牧场收集牛奶的车辆在途中发生故障,传统物流企业往往不能及时找到故障车辆而使整车的原料坏掉,损失惨重。

GIS/GPS能够方便的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人的因素也处处存在,而GIS/GPS能够有效的监控司机的行为。

通过对物流运作的协调,促进协同商务发展,让物流企业向第四方物流角色转换。

由于物流企业能够实时地获取每部车辆的具体位置、载货信息,故物流企业能用系统的观念运作企业的业务,降低空载率。

这一职能的转变,物流企业如果为某条供应链服务,则能够发挥第四方物流的作用。

物流企业通过无线通信、GIS/GPS能够精确地获取运输车辆的信息,再通过Internet让企业内部和客户访问,从而把整个企业的操作,业务变得透明,为协同商务打下基础。

第2章物流行业信息化市场分析

2.1市场现状分析

2008年,中国GDP超过3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进出口贸易总额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占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占GDP比重的%。

其中,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33亿吨,铁路货运总周转量25118亿吨公里;

全国营业性货运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