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1577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与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完整Word下载.docx

10mm.四、泥浆制备泥浆具有维护槽壁的稳定,悬浮岩碴和冷却、润滑钻头的作用,泥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下连续墙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采用膨润土泥粉作为制浆材料.泥浆的性能指标新制备的泥浆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1规定。

(2)泥浆的最大日生产容量按照施工工艺,以每天浇筑混凝土量和造孔量进度计算,泥浆的最大日生产容量为(混凝土量+造孔量),泥浆分三级贮存,新旧泥浆分隔开。

五、槽段划分槽段划分就是确定单元槽段的长度。

根据下列条件选择单元槽段长度:

场地水文地质情况;

(2)根据连续墙形状和施工工艺要求;

(3)单元槽段砼浇筑强度;

(4)钢筋网制作及起吊能力。

根据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对照实际情况,确定单元槽段长度(一般为5。

0m),个别槽段将视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六、成槽造孔成槽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

根据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结合施工经验及现场情况,选用旋挖机、冲击钻机及液压抓斗机进行造孔。

旋挖机,在软土层造孔效率比较高,但在比较复杂地层中造孔效率就较底.冲击钻机,能够在各种复杂地层中造孔,且往复机械运动呈周期性,冲程稳定,对于形成较为稳定的孔壁和提高岩层造孔速度十分有利.采用液压抓斗造墙机进行连续墙的施工成墙效率高,槽壁较为平滑,且施工进度快,对保持槽孔稳定十分有利。

旋挖机、冲击钻与抓斗机的配合分工为:

先由旋挖机或冲击钻施工导向孔,再用抓斗施工余下的部分,遇硬地基(中风化、强风化层)再用冲击钻进行施工.“三孔两抓"

的施工布置见图4.槽段开挖完毕,必须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合格后方可进行清槽换浆工作,槽壁垂直度偏差必须小于0。

5%。

对于一些槽段尺寸较短或转角而无法进行抓斗施工的槽段,由冲击钻独立完成,其成槽施工过程主要采用先冲主孔(1#、3#、5#),后劈打副孔(2#、4#),再使用方型钻头削平槽壁的方式。

施工顺序如图5所示。

成槽过程要注意以下问题:

随时向槽内补充泥浆,保证槽内泥浆面不低于导墙面0。

5m,以利于槽内稳定。

确保槽段深度和终孔条件满足设计要求,并且槽底平整.(3)检查槽孔垂直度,槽壁垂直度偏差按设计要求。

(4)抓斗抓槽过程中遇到岩石层或坚硬地层时,配合冲击钻联合作业.(5)当出现槽壁坍塌迹象时,如漏浆、出土量超过设计断面量、导墙及作业面沉降,泥浆随同气泡向地面逸出、挖槽机在升降中有阻力等,应将挖槽机提出地面,然后用粘土回填,待槽壁稳定后重新进行挖槽。

(6)加强观测,若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妥善处理.七、清底成槽作业完成后,为了把沉积在槽底的沉渣清出,需要对槽底进行清孔,以提高地下连续墙的承载力和抗渗能力,提高成墙质量。

在清孔过程中,要不断向槽内泵送优质泥浆,以保持液面稳定,防止塌孔.清孔采用向槽段底部泵送优质泥浆置换和抓斗清捞余渣相结合的方法.清底完成后,沉渣厚度必须不大于100mm。

清底后,槽内泥浆指标要确保槽底以上0.2~1m处的泥浆相对密度必须小于1。

15,含砂量不大于5%,粘度不大于90S。

清底后泥浆指标达标是保证下序施工浇筑水下砼能顺利进行的关键。

八、钢筋网的加工与吊装

(1)钢筋网的制作连续墙的钢筋网在现场制作,钢筋网按设计要求(包括钢筋网厚度、长度、各种钢筋规格及配置方式等)加工,钢筋网钢筋的连接方式采用搭接或单面焊缝焊接,接头位置相互错开,焊接接头的位置、数量和焊接质量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有关规定执行,钢筋网制作完成(含预埋件安装)后由有关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绑上标签。

钢筋网的制作必须符合表2规定。

(2)钢筋网的吊装根据钢筋网的重量,综合考虑起吊能力及确保连续墙质量,起吊设备的起吊能力和起吊高度。

拟采用起吊设备.如钢筋网长度较大时一般采用50t~70t履带吊车为主吊,30t汽车吊辅助进行吊装。

吊装时,专人指挥,采用二副铁扁担或一副扁担及二副吊钩起吊,以防止钢筋笼弯曲变形.先六点水平起吊,辅助起重机下部两点或四点,然后主机升起系在钢筋笼上口的钢横担将钢筋笼吊起对准槽口,使吊点中心对准槽段中心,缓慢垂直落入槽内,避免碰坏槽壁。

当钢筋网下沉至接近设计高程后用槽钢横穿钢筋网吊筋(该吊筋长度已根据钢筋网顶标高与孔口标高确定)支承于导墙顶面。

校核钢筋网水平方向(确保预埋件位置准确),并将其固定,防止移动。

为保证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允许偏差±

20mm),在钢筋网外侧面绑上足够数量的定位砼块。

钢筋网安装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对该槽段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及时灌注水下砼。

灌注水下砼前重新复测孔底沉渣厚度,若孔底沉渣厚度超过200mm,则重新清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灌注水下砼。

九、水下砼的灌注水下混凝土浇筑是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关健的一道工序。

如果水下混凝土浇筑不正常,势必影响整个墙体的施工质量。

(1)砼的质量要求砼配合比由砼供应商通过试配确定,报经监理审核,业主批准后实施.为确保砼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需要,砼采用双掺技术,掺入适量的磨细粉煤灰及外加剂(缓凝减水剂),提高砼的和易性,砼的坍落度(孔口检验值)控制在180~220mm,初凝时间≥4h,水灰比≤0.55,砂率控制在45%左右。

拌制砼的原材料要求如下:

1)砂、石料砂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

石选用dmax≤40mm的配级良好的碎石.砂、石料的质量要求符合现行的《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的有关规定。

2)水泥水泥选用产品质量稳定并取得证书的32。

5#或42。

5#普通硅酸盐水泥(转窑)。

水泥进仓要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并按规定抽样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水拌和砼用水采用生活饮用自来水,满足砼的质量要求.4)粉煤灰和外加剂粉煤灰和外加剂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其掺量通过多次试配,效果稳定后确定.砼生产及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由砼供应商负责。

砼到达现场后核对砼供应商出具的“收货单”,并检测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方能卸料灌注.

(2)水下砼的灌注水下砼的灌注是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

为保证水下砼的灌注能顺利进行,灌注砼前先行拟定灌注方案,主要机械设备应有备用,灌注砼前进行试运转.灌注水下砼的机械一般选用爬升式砼灌注机(或视场地实际采用砼搅拌车直接卸料入料斗,用起吊设备辅以提升导管的方法),采用直升导管法灌注水下砼。

为确保水下砼浇筑质量,单元槽段采用直径壁厚≥3mm、直径200mm的无缝钢管制作而成的带有双螺纹接头的导管双导管法浇筑施工,两导管中心距离不得大于3。

0m,导管距槽段端部不得超过1.5m。

隔水栓则采用预制砼隔水栓.为保证水下砼的灌注质量,灌注水下砼时,按下列规定执行:

1)导管接驳完毕后,将砼隔水栓吊放在临近泥浆面的位置,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控制在0.3m左右,以便能顺利排出砼隔水栓.2)开始灌注砼时,储料斗内储备的砼量≥1.0m3,以便当砼隔水栓被挤出导管后能将导管底端一次性埋入水下砼中的深度>0。

8m。

3)加强与砼供应商的联系,确定砼的供应强度,确保砼灌注的上升速度>2m/h,埋管深度控制在2~6m,并且使每槽段灌注砼时间≤6h。

4)指定专职技术人员,经常测量导管埋深,适时提升或拆卸导管,确保导管底端埋入砼面以下2~6m,并填写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5)提升导管时避免碰挂钢筋网。

当砼面接近钢筋网底时,严格控制导管的埋管深度不要过深,当砼面上升到钢筋网内4~5m,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端高于钢筋网底端,以防钢筋网上浮。

6)水下砼的灌注连续进行,不得中断.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停水以及导管堵塞或进水等事故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便尽快恢复灌注砼,同时作好记录备查。

7)控制最后一次砼的灌注量,使墙顶既不超高又不偏低过多。

8)在灌注水下砼的过程中,派专职试验员对砼的质量进行控制,检测砼坍落度,不合格的砼不得灌注入槽孔.按要求取样制作砼抗压、抗渗试件,如无特别要求,每槽段做砼抗压试件1组;

每5个槽段做抗渗试件1组。

防止连续墙面不露筋措施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成开挖后,经常会发现有局部墙面露筋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不可能完全避免,但通过严格的技术控制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

造成露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清孔质量较差,主要是泥浆过浓,不稳定,浇筑砼时砼无法将泥浆挤出钢筋外侧形成包裹;

2、砼质量不合要求,如和易性差、不稳定、易泌水或结块、坍落度偏大或偏小、砂率及粗骨料不符合配比要求等。

造成砼流动性差,无法挤压充填密实;

3、砼浇筑过程不顺利,如材料供应不连续、设备故障、临时停水、停电等,造成浇筑质量差。

十、施工难点、常见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

(1)、槽壁在成孔、下钢筋笼和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局部塌方现象产生原因:

①、护壁泥浆密度不够,不能形成坚实可靠的护壁。

②泥浆质量不合要求,性能发生变化。

③、槽壁漏浆或施工不慎造成槽内泥浆面降低。

④、地下水位过高(降雨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泥浆液面标高不够与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

⑤、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或机械运行速度过快,将槽壁扰动。

⑥、成槽后搁置时间过长,未及时下钢筋网浇筑混凝土,泥浆沉淀失去护壁作用。

⑦、单元槽段过长,地面附加荷载过大。

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①、加强泥浆管理,调整配合比.②、加大泥浆比重,粘度,及时补浆,提高泥浆水头,并使泥浆排出与补给量平衡。

③、对地基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和加固.④、塌孔较严重的,用优质粘土(或掺20%左右的水泥回填坍塌处,重新挖槽。

⑤、在松软砂层中钻进,应控制进尺,不要过快。

⑥、槽段成孔后,应及时下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⑦、单元槽段一般不超过6米,如出现普遍性塌孔,应减小单元槽段宽度。

⑧、地面荷载不要过大。

(2)、槽孔偏斜或歪曲产生原因:

①、钻机柔性悬吊装置偏心,钻头本身倾斜或未水平放置.②、钻进中遇到较大孤石或探头石.③、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届岩石面倾斜钻进④、一端为已灌注混凝土墙,常使槽孔向土一侧倾斜。

①、钻头使用前调整悬吊装置,防止偏心,机架底座应保持水平,并按设平稳。

②、遇较大孤石或探头石应用冲击钻将其破碎.③、在软硬岩层交界处及扩孔较大处,控制钻孔速度,加密检查钻头的垂直度。

④、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深度,一般偏斜处吊住钻头上、下复扫孔,使钻头正直,偏差严重时,应回填块石到孔偏处1米以上,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3)、混凝土导管内进泥,混凝土出现夹层产生原因:

①、灌注管摊铺面积不够,部分角落灌注不到,被泥渣填充。

②、首批混凝土数量不足。

③、导管底口距槽底间过大。

④、导管插入混凝土内深度不足,提导管过度,泥浆挤入管内。

⑤、混凝土未连续浇注造成间断或浇筑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初凝失去流动性,而继续浇筑的混凝土破顶层而上升,与泥渣混合,导致混凝土中夹有泥渣形成夹层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①、灌注时,应设2~3个导管同时灌注。

②、首批混凝土量应经计算,保持足够数量,使其有一定的冲击量,能将泥浆从导管中挤出,同时保持快速灌注,中途停歇时间不超过20min,槽内混凝土上升速度不应低于2m/h,导管上升速度不要过猛。

③、导管口离槽底间距保持不小于1。

5D(D为导管直径),导管插入混凝土深度保持不小于2。

0m,导管接头要扣紧,并设有胶圈密封.测定混凝土上升面,确定高度后再提拔导管。

④、采用快速浇筑,防止时间过长而发生塌孔现象.十一、结束语针对上述问题,在施工过程控制中,严格把好测量放样、导墙制作、槽段划分、泥浆制备、开挖成槽、清底、钢筋网制作及吊装,水下砼灌注等质量关;

施工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相信一定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好地下连续墙的质量.

地基处理施工图审查中的常见问题

来源:

好地基作者:

admin时间:

2010—03—311、稳定性验算问题:

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未验算其地基稳定性。

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未进行抗浮验算(地下室车道、地下水池的抗浮验算比较容易漏掉).

2、液化土层计算问题:

场地存在液化土层时,未对桩基础的抗震承载力进行验算是经常发现的问题(目前桩基础大多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对根据试验确定的承载力如何考虑液化土层的影响规范未作出规定,抗震验算时单桩承载力可参照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第5.条的规定扣除液化土层的侧阻力)。

3、负摩阻力:

地面堆载、大面积填土未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考虑桩侧负摩阻力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

4、布桩计算问题:

桩基础设计中,仅按竖向荷载作用进行布桩,未验算弯矩作用下承台底部边桩的反力.尤其是大跨度结构、框剪结构的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核心筒底部弯矩和剪力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很大,不应遗漏。

对于水位较高的地下室和短肢剪力墙、大跨度结构等弯矩较大的承台底部桩基尚应验算是否存在向上的抗拔力(大跨度结构如影剧院、厂房等,柱底弯矩很大,轴力很小,计算结果甚至会出现抗拔桩,这时应加大桩距,即加大反力力臂,尽量避免出现抗拔桩。

小高层建筑由于布置较少的剪力墙,且墙肢长度小,墙底弯矩大,也容易出现抗拔桩,可同样处理).根据电算结果进行基础设计时尚应计入底层隔墙及基础梁荷重或者承台及覆土荷重。

5、抗拔桩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下室、大跨度空旷结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厂房刚接柱脚,存在着抗拔桩受力状态,在设计中往往缺抗拔桩抗裂性验算、抗拔桩静载试验及其配筋做法等要求说明.抗拔桩设计时,桩身配筋量仅按强度要求进行计算,缺少裂缝宽度验算,按裂缝宽度控制计算结果的配筋量远大于按强度要求计算的配筋量.采用预制桩作为抗拔桩时,往往只注意桩身的抗拉强度要求,桩基与承台间连接钢筋的强度要求接桩段的裂缝宽度要求经常被忽视。

6、抗拔桩计算问题:

抗拔桩配筋计算时荷载分项系数取。

有误(审查中发现,抗浮计算时水浮力和压重分项系数均取.计算,当水浮力大于压重时,抗拔桩桩身配筋按“[水浮力-压重]/钢筋强度”计算,严重错误)。

7、单柱单桩、一柱两桩基础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工程大量采用截面尺寸较小的预应力管桩,且在多层建筑中采用单柱单桩或一柱两桩基础,柱底弯矩由基础梁和桩共同承受。

单柱单桩或垂直于两桩连线方向的基础梁设计中,未考虑平衡该方向柱脚在水平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所产生弯矩因素,基础梁两端箍筋未按框架梁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根据福建省建设厅[]4号文规定,单柱单桩之间或垂直于两桩连线之间的基础梁宜按框架梁要求设计),基础梁的上下主筋在桩承台内锚固长度与构造做法要求未加说明.如果桩身考虑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弯矩作用时也未进行抗弯承载力计算,存在着抗震薄弱环节,给工程留下潜在的隐患。

8、管桩与承台间的连接节点:

施工图中仅注明套用标准图,未根据标准图要求明确连接钢筋根数和型号。

9、承台计算:

应根据实际桩反力进行计算,有的工程桩反力统一取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计算不安全,在偏心荷载作用下桩反力可能大于该值(最大允许反力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倍)。

10、承台设计:

套用标准图《闽4G4》,该标准图根据桩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来确定承台型号,施工图审查时常见直接根据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承台型号,即把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等同于桩的最大竖向力设计值,应注意在偏心荷载作用下,边桩允许反力设计值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的.倍。

11、两桩承台抗扭设计问题:

两桩承台上面承受可能产生扭矩的荷载,如布置L形墙肢,至少应在构造上考虑扭转影响(即按梁式配置箍筋)。

12、抗拔桩承台配筋问题:

抗拔桩承台顶部为受拉区,有抗拔要求的承台按一般桩基受压的承台进行配筋,承台顶部受拉区未配筋。

13、基础梁板配筋问题:

筏基基础梁、条基基础梁或地下室底板梁的受力方向与一般楼屋面梁板不同,其梁配筋设计也采用平法表示但未附加图示说明,存在安全隐患。

14、承台周围土层处理问题:

在未设置地下室的高层建筑部分,整体建筑的水平荷载作用主要由基础埋深范围内的土层承受,承台高度范围内的所有杂填土层均应进行压实处理,以承受水平荷载作用,并且应采取措施保证承台间和承台底下。

m范围内土层为非液化土层。

15、基槽检验要求:

浅基础施工图中,经常未注明基槽开挖后应进行基槽检验的要求,该要求在规范中为强制性条文,经常遗漏。

桩基础施工图中经常未注明桩端持力层检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的要求.

16、软弱下卧层计算问题:

天然地基扩展基础持力层或桩基持力层下面存在软弱下卧层,有的工程既不进行沉降验算,又不作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17、压实填土地基处理问题:

有的工程处于部分挖方、部分填方地段,填方地段采用压实填土人工处理地基,其压实填土地基的填料、施工、压实填土的范围以及压实填土地基检验等均未提出具体要求说明,甚至未注明压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压实填土地基施工质量如何控制,其地基承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等均存在疑义。

18、天然浅基础与地下室底板变形协调问题:

天然地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带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设计中,地下室底板与柱下独立基础埋置于同一持力层上,结构计算中仅按上部结构荷载全部由柱下独立基础承担,而地下室底板仅按一般地下室底板受荷情况进行设计,实际上整个地下室底板与柱下独立基础在上部荷载作用下,将会一起发生沉降变形共同受力,按上述计算原则进行设计,对柱下独立基础是偏于安全,对底板而言是偏于不安全的,有可能会导致地下室底板承载能力不足而开裂。

按照变形协调受力的原理,应当将地下室底板与独立基础连为一体按弹性地基有限元受力分析。

也可以采取如下模式:

除了柱下独立基础之外,其地下室底板与持力层之间采取褥垫处理措施.这时,底板可不参与独立基础分担上部荷载,而按底板本身承受底板与疏水垫层自重、地下水上浮力、人防等效荷载(有人防时考虑)等进行设计.

19、片筏基础设计:

片筏基础梁较多、断面尺寸很大,且未上翻,应采取措施保证基础梁基槽开挖时防止扰动持力层或基槽两侧土层松动影响承载力(砂、卵土持力层尤其应注意,基础梁基槽开挖时基槽两侧土层肯定会松动)。

片筏基础设置沉降后浇带,所在跨在后浇带浇筑之前为悬臂受力状态,有的悬挑长度很大,应进行施工阶段验算并满足受力要求。

20、天然地基锥体独立基础设计问题:

有的基础设计锥体斜面坡度大于该锥体部分砼很难振捣密实,现场施工往往是砼自然堆上,采用铲子或抹灰刀拍捣成形,其锥体部分的砼很难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1、地下室底板下基础设计问题:

高层建筑地下室设计时,当底板下的土质较好时,地下室底板自重、地下室隔墙和水池等荷载考虑由底板下的土层直接承受,应要求不扰动土层、对遇到软弱土时的处理方法,超开挖或者标高变化处的回填土的施工应提出明确的要求,回填土未加处理将引起底板开裂。

22、附属建筑基础设计问题:

建筑物主体采用桩基础,而室外坡道、台阶等附属建筑常采用浅基础,且附属建筑浅基础常落在回填土上,应对回填土的施工提出明确的要求,附属建筑与主体结构间应设置调整沉降的后浇带,或者采用后期施工的方法,并应注意附属建筑的抗浮设计。

23、地面层高差处挡土结构做法问题:

经常发现建筑物底层地面由于使用要求设置较大的高差,采用钢筋砼墙作为挡土结构,钢筋砼墙落在基础梁上,支承挡土墙的基础梁承受挡土墙传来的水平荷载作用,该基础梁承受双向弯矩,并以水平荷载产生的侧向弯矩为主。

存在的问题是:

基础梁宽度太小,当跨度较大时难以承受四水平荷载产生的侧向弯矩(有的工程仅取或5,而跨度为5m左右,截面计算高度仅为跨度的/~/5),且常见未按计算配筋、配筋方式也不对(未在梁两侧配筋)。

审查中发现有的工程地面层高差处挡土结构套用标准图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挡土墙落在回填土上,未对填土进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并且重力式挡土墙与承台间的基础梁存在交叉打架的问题.

地下连续墙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地连墙施工受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软弱土层、地下障碍物)、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许多重复性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结合多年施工经验,就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提出一些见解,以供施工参考借鉴。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虽然比较单一,但其施工受地质条件(如地下水位、软弱土层、地下障碍物)、施工机械和施工技术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许多重复性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将会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会造成重大损失。

结合平时施工经验,就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处理办法提出一些见解,以供施工参考借鉴.

一、落笼困难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引起落笼困难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有:

a)钢筋笼尺寸不准,笼宽大于槽孔宽而无法安放。

在设计槽段钢筋笼外形时,钢筋笼宽度应比槽段宽度小200~300mm,使钢筋笼与两端有空隙.2期槽段钢筋笼的制作尺寸应以从现场实测两个1期槽段之间的实际宽度为准。

b)钢筋笼吊放时产生弯曲变形而无法入槽。

由于钢筋笼重量较大,一般要采用两台吊车,用横吊梁或吊架并结合主副钩的起吊方式来吊放钢筋笼。

c)分段钢筋笼因上下两段驳接不直而无法入槽。

如果钢筋笼是分段制作的,吊放接长时,下钢筋笼要垂直挂在导墙上,然后将上段钢筋笼垂直吊起,把上下两段钢筋笼成直线焊接.

d)槽壁凹凸不平或弯曲而使钢筋笼无法入槽。

在造孔过程中要对每个孔位进行垂直度检测,要求孔位在沿槽段及垂直槽段的两个方向上偏差均满足要求。

有斜孔的要先修正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二、钢筋笼浮笼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浮笼也是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结合引起浮笼的实际原因,给予不同的处理办法。

a)钢筋笼太轻,在浇灌混凝土时容易浮起.轻钢筋笼可在导墙上设置锚固点焊接固定。

b)浇灌混凝土时导管埋置深度过大而使钢筋笼上浮。

灌注混凝土时,导管的埋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