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157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

《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诗三百首赏析文档格式.docx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①。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②。

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③。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④

①蓬门:

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

绮罗:

丝织品。

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拟:

打算。

托良媒:

拜托好的媒人。

益:

更加。

②风流:

指意态娴雅。

高格调:

很高的品格和情调。

怜:

爱惜。

时世:

当世,当今。

这两句说,时俗重富贵而不重品行,有谁来欣赏贫女的意态娴雅和品行高洁呢?

又有谁来与贫女共惜当今俭朴的梳妆呢?

③斗:

比。

④苦恨:

深恨。

压金线:

用金线绣花。

“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这是一首贫女诉说她处境悲惨和难言苦衷的诗,作者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

这里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

全诗为贫女自白,语言质朴,最后一句广为流传,是人所共称的佳句。

赠孟浩然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①。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②。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③。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④

①夫子:

古时对男子的敬称。

风流:

飘逸洒脱的风度。

②红颜:

指年轻时。

轩冕:

借指官位爵禄。

卧松云:

卧于松下云间,指隐居山林。

③醉月:

沉醉于月色之中。

中圣:

醉酒。

④清芬:

意为高风亮节

开元二十七年(739),李白游襄阳访孟浩然。

李白对年辈稍长的孟浩然是十分钦慕的。

此诗第一联,以“风流”形容孟浩然。

何谓“风流”?

即下面所述:

孟夫子年轻时即摒弃富贵荣华,四十岁时才游长安,一辈子隐居襄阳,在山林间,在皓月当空的清宵,他把酒临风,往往至于沉醉,有时则于繁花丛中,流连忘返。

其胸襟之散淡,为李白所钦羡,人品之高洁,为李白所仰慕,至有“高山仰止”之慨。

诗歌只撷取了几样事物,寥寥几笔,即写出了孟浩然高洁的品格。

李白不轻许人,然其对孟浩然的钦羡却如此,足见孟浩然的高雅超俗!

全诗通过对孟浩然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生存方式。

诗作开头提出“吾爱”,自然描写孟浩然的“可爱”,最后归结到敬爱。

依感情的自然流淌而写,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现出诗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塞下曲四首(其三)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①。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②。

①月黑:

没有月亮的夜晚。

单(chá

n)于:

匈奴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遁逃:

悄悄地逃跑。

②欲:

就要。

将:

带领。

轻骑:

轻装快速的骑兵部队。

逐:

追逐。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率兵追敌的壮举。

诗用惊起宿雁高飞的画面,来衬托敌军溃败夜逃的情景。

而着力写的则是将军带领轻骑冒雪追敌的的行动。

蜀相①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②。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③。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⑤。

①蜀相:

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

②锦官城:

古代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

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

③黄鹂:

黄莺。

④三顾:

指刘备三顾茅庐见诸葛亮事。

两朝:

指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

开创基业,匡济艰危。

⑤出师未捷:

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建兴十二年(234),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百馀日,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这首诗是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

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的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

二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述,勾画出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

结尾两句,更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

这两句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①。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②。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③。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④。

[注释]

①西京:

即长安,今西安。

②牙璋:

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

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将手中,调动军队时用作凭证。

凤阙:

帝王宫阙的概称。

龙城:

匈奴的名城,这里借指敌方的要地。

③凋:

指脱色,失掉鲜明的颜色。

④百夫长:

下级军官。

将进酒①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②。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④。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⑤。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⑥。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⑦。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⑧。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⑩。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⑾。

①《将进酒》:

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

请。

②君不见:

是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

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③高堂:

高大的厅堂。

青丝:

黑发。

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④得意:

适意高兴的时候。

⑤会须:

正应当。

⑥岑夫子:

岑勋。

丹丘生:

元丹丘。

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⑦与君:

给你们,为你们。

君,指岑、元二人。

⑧钟鼓:

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

n)玉:

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⑨陈王:

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

观名。

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恣:

纵情任意。

谑(xuè

):

戏。

⑩径须:

干脆,只管。

沽:

买。

⑾五花马:

指名贵的马。

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尔:

你。

销:

同“消”。

《将进酒》属古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宴饮放歌。

这首诗作于李白离开长安以后。

从诗的主要内容看似乎写的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愿醒的情感,相当消极。

但深入理解李白的内心深处,就会发现李白不是真正消极颓废,而是胸怀伟大的抱负却不能施展,便借酒发泄,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来表现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

但与此同时作者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全诗气势奔放,语言豪迈,句法明快多变,充分反映了李白放纵不羁的性格与文风。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汪伦:

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

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

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

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

“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

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

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

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

“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

“伦,一村人耳,何亲于白?

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

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

”这一评论是恰当的。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

问其所师,曰:

“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三载,余尚童穉,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

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況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

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

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

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弦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感遇二首(其一)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①。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②。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③。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④。

①葳蕤(wēiruí

枝叶披拂的样子。

皎洁:

明净。

②欣欣:

草木繁茂而有生机的样子。

生意:

生气勃勃。

自:

从。

你,你们,这里指兰和桂。

这两句说春秋二季,因兰桂之花叶纷盛,便生意蓬勃,自成佳节。

③林栖者:

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士。

闻风:

指仰慕兰桂高洁的风节。

坐:

因。

悦:

指由爱赏而采摘。

这两句说,那些栖息在山林间人,十分仰慕兰桂的风节,并以其为同调,因而互相感到欢悦。

④本心:

天性。

春天的兰叶葱郁茂盛,秋天的桂花皎洁明净。

在不同的季节里吐露生机,点缀春意,充实秋景。

林中的隐士,闻到芳香更加欢悦。

散发清香是它们的天性,不是为了让别人攀折。

这首诗运用比喻手法赞颂高雅清香的春兰秋桂:

不慕求虚荣,不阿谀权贵,芳香出于自然。

诗人以此来自勉,透露出他洁身自好,恬淡从容的襟怀,不愿出将为相的高尚气节。

感遇二首(其二)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①。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②。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③。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④。

①岂伊:

难道,反诘词。

岁寒心:

《论语·

子罕》记载有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话。

此指耐寒的品性。

②荐:

进献。

阻重深:

指道路被重重阻隔。

③循环:

周而复始。

寻:

追究。

④树:

种植。

阴:

同“荫。

”此句意为橘树难道不会成阴。

江南一带生长的丹橘,经过寒冬还绿叶葱葱。

这难道是因为地气暧和?

原来橘树自有耐寒的本性。

款待亲朋当用丹橘,怎奈有千山万水阻隔着。

命运难测只能听其自然,如同四季变更不能追寻。

世人都爱桃树李树,难道橘树不也是绿意葱茏吗!

本诗借歌颂丹橘,表达作者遭受排挤的愤懑心情和坚贞不屈的节操。

全诗托物言志,婉而多讽,含蓄深沉,极为感人。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①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②。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③。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⑤。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⑥。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⑦。

①终南山:

即秦岭,在今西安市南,唐时士子多隐居于此山。

过:

拜访。

斛(hú

)斯山人:

复姓斛斯的一位隐士。

②却顾:

回首望。

翠微:

青翠的山坡。

③相携:

手拉着手。

此指相伴。

及:

到。

田家:

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

荆扉:

荆条编扎的柴门。

④青萝:

攀缠在树枝上下垂的藤蔓。

行衣:

行人的衣服。

⑤挥:

举杯。

⑥松风:

古乐府琴曲名,即《风入松曲》,此处也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

河星稀:

银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谓夜已深了。

⑦陶然:

欢乐的样子。

忘机:

忘记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翠微横沉,绿竹幽径,青萝袅娜,景色恬静悠美。

主人豪爽好客,以美酒相待,和诗人酣饮欢歌,直至星光稀微。

诗人陶醉于此情此景,忘却了世俗的纷扰。

这首到终南山访友诗,语出自然,格调明快,情景交融,将自然景色与饮酒放歌的情景融进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田园风味。

平平常常的事物,也就随随便便地写来,却自有一股灵性与生机,使人“陶然共忘机”。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①。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②。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③

①三人:

指作者自己、明月、身影。

②将:

偕,和。

③无情:

忘情,尽情。

相期:

指相约。

邈:

遥远。

云汉:

天河,此处指天上。

我歌唱时月亮徘徊,我起舞时影子零乱。

清醒之时一起欢聚,酒醉以后各自分散。

李白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

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由于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越发显出了诗人的孤独。

也抒发了作者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

这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

全诗以动写静,以热闹写孤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春思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①。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②。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③。

①燕(yān):

今河北一带,诗中征夫所在地。

句意为燕地寒冷,秦地偏暧,当秦桑绿枝低垂之时,燕草还象碧丝一般,说明夫妻分离在遥远的两地。

②妾:

古代妇女的自称。

句意为当你看到碧草而想还家,正是我见桑树而断肠之时。

③罗帏:

用丝织的帘帐。

这是一首思妇诗,写秦地的一位少妇在春日里思念远在燕地的丈夫。

诗人写自然之春天,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同时又以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夫妇之间的思念情怀。

燕秦两地春色来得有早有晚,但相思的真切却是一样的。

末两句以反诘的语气表示自己不为春风所动的坚贞心志。

此诗明快清新,落笔自然,是描写男女情长比较著名的一首。

佳人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①。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②。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③。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④。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⑤。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⑥。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⑦。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⑧。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①绝代:

绝世,举世无双。

汉乐府《李延年歌》中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句。

②良家子:

好人家的子女。

零落:

飘零沦落。

③“关中”句:

指安禄山叛乱攻陷长安。

④世情:

世俗人情。

恶:

厌恶。

衰歇:

衰落失势。

此句谓由于母家因兵乱而衰败,自己也为世俗势利嫌弃。

“万事”句:

喻人情世故反复无常像烛光转移不定,因风而动。

⑤夫婿:

古代妇女也称丈夫为婿。

⑥合昏:

植物名,即夜合花,其花朝开夜合,故曰“尚知时”。

鸳鸯:

一种水鸟,雌雄相伴不散。

此句自叹不如花鸟。

⑦“在山”二句:

诗中佳人表白自己志节贤贞。

⑧“摘花”二句:

佳人摘花但不用它饰容,而喜欢一把一把地采集松柏,写佳人的志趣坚贞高洁。

动:

动辄,往往。

盈掬:

一满把,两手捧取叫“掬”。

这是一首弃妇诗。

诗中的女子兄弟被杀了,又遭丈夫遗弃,只好飘零到山中安家。

然而主人公坚贞不屈,没有被不幸所压倒,将寂寞孤独、冷暖哀怨积压于内心深处,在清贫困窘中顽强地生活着。

诗人对这位妇女充满同情和赞叹,也寄托着诗人的身世之感,从这位妇女形象中能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和性格。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①。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②。

荡胸生层云,决眦[zì

]入归鸟③。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④。

①岱宗:

泰山别名称岱,因其居五岳之首,故称岱宗。

夫:

(fú

)语助词。

齐鲁句:

意谓泰山横跨齐鲁,峰峦青翠,齐鲁之外,还可望见。

未了(liǎo):

无穷无尽。

②“造化”句:

意谓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赋予了泰山。

造化,大自然。

钟:

聚集,赋予。

山北,日光不到,

故称昏。

阳:

山南,日光先照,故称阳。

割:

划分。

③“决眦”(zì

)句:

山高鸟小,远望归鸟,眼睛睁得几乎裂开。

眦:

眼眶。

④会当:

终当,一定要。

凌:

登上。

杜甫多次游历山东,饱览了齐鲁之邦的名山大川,并对泰山独有情钟。

诗从“望”字上着意,从远望、近观、细看的不同角度写了泰山雄伟壮观的景色。

全诗气势磅礴,苍茫开阔,情调高昂,风格明快,具有诗人早期诗歌开朗豪放的特色。

赠卫八处士①杜甫

梦李白二首杜甫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①。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②。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③。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④。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⑤。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⑥。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⑦。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⑧。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⑨。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⑩。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⑾。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①“死别”二句:

是把“生离死别”这个成语分成两句写,二句各有侧重,实为一意。

即指与李白的分离是生离死别的分离。

杜甫不知李白放逐后生死如何,有时以为李白已死痛哭失声,有时又为生别离而忧伤悲戚。

②瘴疠(zhà

nglì

)地:

南方湿热蒸郁疾病流行的地方。

逐客:

被流放的人,指李白。

③明:

知道。

长:

常。

此二句说李白到梦中相见,说明杜甫常想念他。

④平生魂:

生者的灵魂。

怀疑李白已死,所以说不是生者的魂。

⑤“魂来”二句:

魂来经过江南一带青青的枫林,魂去经过秦地的关塞,想象李白魂来魂去的情景。

⑥“落月”二句:

写梦醒时月光满屋,李白的容貌仿佛在月光下还隐约可见。

⑦“水深”二句:

江湖风波险恶,叮咛李白魂归要小心,不要被蛟龙攫取。

蛟龙:

喻恶人。

⑧“浮云”二句:

用《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意,意为李白遭迫害被放逐后久未相见。

⑨告归:

辞别。

局促:

时间匆促。

⑩冠盖:

指冠冕和车盖,这里指京城的达官贵人。

斯人:

指李白。

⑾网:

天理。

恢恢:

宽广。

这两首诗是杜甫在李白流放夜郎后因深切怀念而作。

李杜交谊深厚,两人曾“醉眠秋共被,携手月同行”,因此,当杜甫得知李白的不幸时,以梦的形式寄托追述了他对李白的同情、怀念,同时对李白的无辜受牵连发出无限的愤慨。

送綦qí

毋wú

潜落第还乡①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②。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③。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④。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⑤。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⑥。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⑦。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⑧。

①綦毋潜:

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季通,荆南人(治所在今湖北江南),王维好友。

②圣代:

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英灵:

有德行、有才干的人。

③东山客:

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借指綦毋潜。

采薇:

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

④金门:

金马门,汉代宫门名。

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

“即至”二句说,虽然未能考中,但不是因为没有才能。

⑤寒食:

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

京洛:

东京洛阳。

“江淮”二句说綦毋潜落第后将取道洛阳经过江淮回家乡。

⑥同心:

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

违:

分离。

⑦行当:

将要。

桂棹:

桂木做的船桨。

未几:

不久。

⑧适:

偶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