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1100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中考调研化学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煤B.风能C.太阳能D.地热能

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加热液体稀释浓硫酸蒸发食盐水检查装着气密性

ABCD

5.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物质属于碳酸盐的是

A.B.CO2C.H2CO3D.FeCO3

6.下列做法或说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C.火腿肠中含有防腐剂亚硝酸钠,所以火腿肠都不能食用

D.白色污染的消除方法是将废弃的塑料就地焚烧

7.下列对相应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易失电子B.非金属元素,易形成阴离子

C.稀有气体元素,带正电荷D.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

8.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含有相同金属阳离子的盐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9.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

锌铬黄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1B.+2C.+6D.+7

10.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分各种化肥一般先观察外观、溶解性,再观察化学反应中的现象

B.(尿素)、K2CO3和均可做氮肥

C.在K2SO4中加入熟石灰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D.KOH、KCl、KNO3都可以做钾肥

11.下列生活用品中,都用到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菜刀、玻璃杯B.铅笔芯、羊毛衫

C.鼠标、防盗钢门D.塑料袋、尼龙绳

12.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

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C12H22O14Zn,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B.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6:

11

C.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

D.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3%(精确到0.1%)

13.氢氧化钴[]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做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弱B.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C.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D.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1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单质只能还原氧化铜不能还原氧化铁B.金刚石硬度很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C.CO2常温下能够转变成COD.用石墨制铅笔芯是因为石墨有导电性

15.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KOH溶液

K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Cl2

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D

H2

H2O

通过浓H2SO4

16.盐酸溶液中含有,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在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下列物质,溶液仍为红色的是

A.CaOB.NaOHC.Na2CO3D.AgNO3

17.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

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丁>丙>甲>乙B.乙>甲>丙>丁

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

18.把20g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酒精.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根据需加水的体积(水的密度为1g/cm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最好选用量筒的量程为

A10mLB.50mLC.20mLD.100mL

19.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

B.用适量的水可以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的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D.内壁有Fe2O3的试管用NaOH清洗

20.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CO2与MgCl2溶液,产生白色浑浊

B.与稀H2SO4,没有明显现象

C.MgO与稀H2SO4,白色固体溶解

D.CuSO4溶液与MgCl2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1.(6分)酸、碱、盐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以下问题。

(1)碳酸钠可用于洗涤剂是因为它的水溶液呈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碳酸钾的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粒子符号是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根据题意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镁杂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与二氧化碳反应中,下列物质代替氢氧化钠溶液也能出现同样现象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编号)。

A.KOHB.C.D.

(3)硫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①制氧气②余属除锈③制化肥硫酸铵

22.(6分)下图为氢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30℃时向50g水中加入40g碳酸钠,则所得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此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

若把该溶液升温到40℃时,则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g,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若把该溶液过滤,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g。

(2)若将40℃碳酸钠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饱和)冷却至10℃,析出晶体。

析出的晶体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

23.(4分)有一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两集气瓶内气体均为无色。

实验时,抽开两个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保持瓶口紧对,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两集气瓶内壁均附有淡黄色硫固体颗粒,瓶壁有水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反应的宏观事实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画的该反应的微观图示如下:

①请判断:

该图示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②若反应前有个二氧化硫分子参与反应,则需要__________个硫化氢分子才能与之完全反应。

24.(8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1)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可把铁从磁铁矿石(Fe3O4)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__________。

(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

向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中加入19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氢气。

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除了可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外,你还能求出的化学量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锌的质量②锌的质量分数③铜的质量分数

④硫酸锌的质量⑤硫酸溶液的体积

(3)铝是一种比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种_________(填化学式)薄膜,如果用铝来制取氢气,那么需要__________(填编号)操作,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A.用砂纸打磨表面B.用水浸泡一会

C.用稀盐酸浸泡一段较长时间D把铝片剪成小块

25.(6分)

(1)金属铬(Cr)可以形成碱[]和化合价为+3的绿色的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与足量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绿色,使溶液呈绿色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

(2)将3.2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

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滤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26.(5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的试剂柜中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可能是硝酸、硝酸镁、硝酸铁、硝酸钾中的一种,为了确定该药品,进行下列实验:

(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溶液一定不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溶液。

只可能是其他三种溶液中的一种。

(2)为了确定该溶液可能是剩余溶液中的一种,他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所需用品除玻璃片、pH试纸外,还需要_________。

通过测定,该溶液呈酸性,则该溶液不可能是_________(注:

硝酸镁溶液呈酸性)。

②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某钾盐,若观察到__________,则说明该无色溶液不是HNO3。

27.(9分)某校的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目前市面上卖的“发热贴”进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发热贴是否真的只能在氧气反应发热,在缺氧的环境下(只有二氧化碳的环境)不能放热。

上网查找的资料:

“发热贴”主要成分为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发热贴”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进行如下设计:

(1)制取气体:

用上图中装置分别制取两瓶气体:

氧气和二氧化碳。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其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收集两瓶干燥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装置A制氧气时,下列的有关叙述合理的是__________。

A.先往长颈漏斗里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在锥形瓶里加入少量MnO2粉末

B.实验时,若用夹子夹住橡皮管,可观察到液体回流到长颈漏斗中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D.实验完毕,把瓶中废液和MnO2直接倒掉,清洗装置

(2)对比实验,探究发热贴在两种气体的放热情况:

取两包新买的发热贴,分别放入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中,然后放入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观察瓶中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发热贴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并发热,在缺氧的环境中则不能发热。

28.(8分)某氯化钠废水中含有HCl,H2SO4,Na2SO4,现在要回收NaCl,得到纯净NaCl的晶体,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存在的_______和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先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进行该操作时.当出现__________就停止加热。

利用余热把固体蒸干。

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一些钙的化合物如:

CaCl2、CaCO3、、CaO等。

它们的用途广泛,如CaCl2是常用的干燥剂,CaCO3粉末是牙膏中的摩擦剂等。

如果这四种白色粉末都失去标签,你能通过实验分别把它们鉴别出来吗?

(1)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请你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把其中一种物质鉴别出来,该物质是__________,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

(2)把剩余的3种白色粉末进行鉴别。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叙述实验的操作、预期的现象与结论。

限用的试剂:

蒸馏水、NaOH溶液、稀盐酸、AgNO3、无色酚酞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xx届山东省枣庄市四十一中九年级中考调研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1.A2.D3.A4.B5.D6.A7.C8.D9.C10.A

11.D12.B13.C14.B15.B16.D17.A18.C19.B20.C

21.(6分,每空1分)

(1)碱(两个全对才给分)

(2)①

(漏配平、箭头、条件扣0.5分,下同)

A

(3)③

22.(6分,每空1分)

(1)饱和707533.3%15

(2)Na2CO3(或碳酸钠)

23.(4分)

(1)

(2分)

(2)①不能(1分)②4n(1分)

24.(8分)

(1分)生铁(1分)

(2)5%(1分)①④(2分)

(3)Al2O3(1分)

(4)AC(2分,错或漏一个扣1分,全选不给分)

(1)Cr2O3(1分)

(1分)(1分)

(2)2.56g(2分)FeSO4(1分)

26.(5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2)①玻璃棒、标准比色卡(2分)KNO3

②没有气泡产生(或产生白色沉淀)

27.(9分)

(1)水柱液面高度没有变化(1分)向上排空气法(1分)

(2分)

BC(2分,每个1分,多选或漏选1个扣1分,全选不给分)

(2)温度计(1分)

28.(8分,除标注外每空l分)

(1)

(2)BaCO3、BaSO4(2分)

(3)先往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逐滴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蒸发(结晶)较多固体

29.(8分)

(1)CaO(1分)产生大量热(1分)

(2)

分别取少量的三种白色粉末于三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使充分溶解(1分)

如果粉末溶解,为氯化钙粉末,如果试管中还有固体剩余,则为碳酸钙和氧氧化钙(2分)

往上述未鉴别出来的两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酚酞溶液(1分)

若试管中的液体变红色,则该固体为氢氧化钙,若不变红色则该粉末为碳酸钙(2分)

分别取少量的三种白色粉末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1分)

如果粉末溶解产生气泡,为碳酸钙粉末,如果没有产生气泡,则为氯化钙和氢氧化钙(2分)

另取上述未鉴别出来的两种白色粉末于两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使固体充分溶解(1分)

若试管中的固体溶解,则为氯化钙。

若试管中还有固体剩余则为氢氧化钙(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