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0532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x

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

明确:

回顾20世纪初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生活经历。

3.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

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仙台——离开仙台

4.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3),写东京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4-35),写仙台学医生活(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36-38),写离开仙台以后(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目标导学三:

研读东京所见所感

精读第1-3段,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相呼应。

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

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了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教学提示】

教学中注重品读作者语言,抓住“标致”“精通时事”等反语以及描绘留学生形象、生活细节的语言,体会其中强烈的讽刺意味,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

目标导学四:

研读去仙台学医途中的见闻感受

1.作者去仙台途中,为什么会特别提到“日暮里”和“水户”这个地名,反映了什么?

“日暮里”这两个地名引起了作者对“日暮乡关何处是”(唐·

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的联想,当时清政府的时局就像“日落”(暮即落日),反映的是对清政府无能的失望之情。

作者正是为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到日本、到仙台的,所以20年后还记得这个触发自己忧国之思的地名;

记得“水户”,是由于这里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反抗满清,百折不挠……鲁迅一向崇拜他的人格”(许寿裳语)。

沿途只记得这两个地方,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2.说说你对“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一段话的理解。

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

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从作者看来,他感受到的不全是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在具体教学中,可以联系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幽默自嘲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第2课时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咱们了解了作者离开东京的缘由,也从作者的所见所感中,体会了作者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接下来咱们一起跟着作者见一见文章的主人公藤野先生,再想一想,上节课的内容与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研读重要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1.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耳闻藤野先生是“穿衣太模胡”“会忘记带领结”的形象,是个不讲究的人。

“我”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2.默读第11-23段,说说这部分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个典型事件,并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①添改讲义——对学生关心,对工作认真负责;

②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

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严谨求实的精神。

3.“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件中,哪个最触动你?

示例:

添改讲义事件最触动“我”。

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检查学生的讲义已属不易,而能发现血管的细小挪位,不仅表现了藤野先生的观察仔细,也体现出先生的治学严谨与纯善之心。

就教学而言是对学问以及学生负责,就医道而言更是对生命的负责。

4.作者是如何评价藤野先生的?

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看法。

第37段主要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

正是因为藤野先生具有如此高贵的品质,以公正之心对待作者,关心作者,给作者以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作者,因而在作者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探究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把握文章脉络

1.藤野先生有这么多优秀品质,对“我”如此关心,按理“我”应该留在仙台继续学医,可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呢?

当看到日本学生的狂妄傲慢(匿名信事件),尤其看到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的时候(看电影事件),“我”的思想受到了严重挫伤。

医术再高,只能医病,不能医治人心。

要救中华民族,首先要救治国人的精神,唤醒国人愚昧、麻木的灵魂,而文学可以做到这一点。

于是决定弃医从文,改变志向。

材料链接: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自《〈呐喊〉·

自序》

【教学建议】

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两个事件中的细节,深入体会其带给作者的思想冲击。

并能够重点解读“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也无怪他们疑惑”“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呜呼,无法可想!

”等表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

进而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刻内涵。

2.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我”的优待,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他后来弃医从文的思想起点。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陪衬。

写匿名信事件是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

写看电影事件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并决心不学医学的直接原因。

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3.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用这一句结尾有什么作用?

“良心发现”:

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

“正人君子”:

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表现了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的情感。

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本文有两条线索,叙事明线是“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我”爱国思想情感的变化,两条线索都对文章起着支撑作用,各不相悖。

教师宜在教学总结时点明,让学生对文章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板书设计

生一、见藤野之前在东京(1-3段)

     相识

 

二、与藤野 相处

   离别

(1)往仙台、初到仙台(4-5段)

(2)相识(6-10段)

 相处

(11-23段)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图

了解裹脚

(3)弃医从文

(24-31段)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4) 离别

(32-35段)赠照片

题字惜别叮嘱

三、对藤野的怀念(36-38段)装订收藏讲义

悬挂生生照片

多写文章

可取之处

1.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教学思路清晰,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

2.注重联系背景知识,细致解读文章词句,体会深刻内涵。

不足之处

1.课堂时间有限,内容要点较多,对本文文体特点及写作风格的扩展不够。

2.由于时代的限制,学生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不够深刻。

6 回忆我的母亲

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把握文章主题,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夹叙夹议手法,感受该手法运用的效果。

4.细读文章,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灵前香烟缭绕,灵幕上高悬着“精神不朽”的大红旗。

灵堂四周挂满了延安各界的挽联:

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中共中央党校的挽联是“唯有劳动人民的母性,能育劳动人民的领袖”,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的挽联是“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

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保好家风”。

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朱德同志的回忆性文章来了解一下。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佃农(dià

n)    祖籍(jí

)    妯娌(zhó

uli)

勉强(miǎnqiǎng)慰勉(wè

imiǎn)溺死(nì

衙门(yá

)私塾(sīshú

)调料(tiá

o)

血溅(jià

n)瞒着(má

nzhe)

2.积累词语

①不辍劳作:

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

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③宽厚仁慈:

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

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⑤节衣缩食:

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节,减省;

缩,缩减。

⑥东挪西借:

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⑦聊叙:

姑且谈谈。

聊,姑且、略;

叙,谈。

划分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课文,说说朱德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朱德母亲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

2.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给文章划分结构,并说说你的理由。

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3段),叙述母亲及家庭情况,是对“很多事情”的具体回忆,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7段),概述家庭情况,叙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母亲承担着做母亲和农妇的双重负担。

第二层(第8—13段),突破家庭范围,写母亲理解儿子,鼓励与支持儿子投身革命,表现出母亲的平凡与伟大。

第三部分(第14—17段),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转而以抒情、议论的笔触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解读文章,把握母亲形象及高贵品格

1.阅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在开头写了哪些内容?

它与全文是怎样一种关系?

开头交代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

“勤劳”二字正是总领全文的核心,后文诸多回忆事例,都紧紧围绕着“勤劳”二字展开。

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请做简要分析。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运用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词,如“悲痛”“爱”“勤劳”“回忆”,总结以上词语可见,正是由于作者对母亲有深沉的爱,才会有对母亲的回忆,对母亲逝去的悲痛,对母亲高贵品格的追赞,因此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表现了对母亲的深爱之情。

3.作者在第二部分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件?

这些事件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形象?

请做简要概括,并说说哪个事件最让你感动。

事件

形象及性格

家境贫寒,儿女多,不得已只得留下八个孩子

悲苦

终日忙碌,煮饭、种田、种菜、喂猪等,是个好劳动

勤劳、辛苦

给孩子做有“滋味”的饭食,亲手为孩子纺线织衣

聪明能干

在家务农任劳任怨,协调一家和谐相处,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性格和蔼,并有朴素的阶级意识

母亲朴素的阶级意识启发作者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朴素善良,同情穷苦人民

生活困苦,却节衣缩食送作者读书

要求摆脱压迫的勇气

母亲给远走云南,参加新军的作者许多劝慰

深明大义

作者将母亲接出来,但母亲劳动惯了,回家继续劳动

劳动者本质

母亲支持儿子的革命事业,不论联系与否,都在家过着辛勤劳作的生活

深明大义与辛勤劳作

  我最感动的事件是母亲并不知道什么是共产主义,也不懂高深的革命理论,但她知道儿子是在做伟大的事业,在做有利于人民的事业,因此,即便对儿子思念再深,也不去打扰儿子,并予以鼓励与支持,而自己呢,甘于做着那个平凡的劳动大众,过完一生。

4.上述事件看似零散,却又有一定的规律性,请你找到其中的规律,说说作者是如何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的。

上述事件虽然零散,但是它们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即第一自然段中所说的“勤劳一生”。

此外,诸多事件之间有一根时间线,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一生的。

因此,作者能将这些事件有条不紊地组成一个整体。

回忆性散文往往都会涉及记事,找出相关事件,发现事件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是学习回忆性散文的基本要求。

教师宜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回忆性散文这一特点。

上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朱德的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整体把握了文章结构,分析了朱德的母亲的形象。

此前我们也提到,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之一是有“我”的存在,那么,这篇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的呢?

“我”在文中表露出了何种情感?

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

体味情感,把握文章主题

1.请结合全文思考,“我”在写母亲勤劳善良一生的同时,抒写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教育与影响。

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她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作,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我”生产的知识;

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母亲对地主劣绅的抵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

2.母亲对“我”影响颇多,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呢?

作者在文中写了多则事例来表现母亲的勤劳与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

请结合第16段,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

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亲深恩。

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

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作者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品味语言,把握文本特色

探究一:

本文记事回忆,无处不渗透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请分小组探究讨论,说说本文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的原因。

文本善用朴素的语言,而将深情寄寓其中,十分具有感染力。

语言有质朴,有瑰丽,但它们表情达意的程度并无高下之别,教师宜在此引导学生关注朴实用语是如何表现情感的,来引导学生体会朴素语言中蕴含的情感。

请你在文中选择触动你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赏析:

这一句承接上文,“整日”是对上文母亲劳作现象的概括,说明母亲从早到晚没有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

这句话可看出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心疼的。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看也不看”与“有滋味”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奢华生活的蔑视,也突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干,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3)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的休息时间也没有,突出母亲的辛劳之巨,而“生我前”更表现出了母亲为人母之艰辛。

两个限定词不仅将母亲的辛苦表露无遗,同时还表露出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

探究二:

作者在记叙事件的同时,还穿插了精当的议论。

请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就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着若干议论性语句。

如: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这句话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母亲是个好劳动。

”这句话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这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

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

这些都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

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

拓展阅读,知文识类

请阅读其他两篇写母亲的作品(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并进行比较阅读,说说该类回忆性散文都具备哪些共同特点。

回忆我的母亲

忆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整日劳碌

节衣缩食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反抗

压迫

支持

革命遭受更多的困难

被迫分两处住下

支持“我”外出读书

给“我”许多慰勉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爱母亲 爱党,爱人民

交融,升华  

课上注重从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着手,既关注本文作为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即关注叙事事件与“我”的存在),也关注文本写作风格,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同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回忆性散文的认识。

由于作者母亲的时代背景有其特殊性,当代学生在充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中很难体会到老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对“勤劳一生”以及“苦难中的母子情深”难以有深刻的理解,因此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强化对主题的理解。

7 列夫·

托尔斯泰

1.把握列夫·

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2.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

3.赏析精彩语句,品味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同学们,你们知道列夫·

托尔斯泰吗?

列夫·

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多部著作。

大家能否想象,这样一位杰出的大作家,会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引导学生在脑中勾画想象传主形象,为进入正文教学做准备。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章

本文是一篇写列夫·

托尔斯泰的传记文,文中主要写到了列夫·

托尔斯泰的什么?

前后对他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文中主要描写了列夫·

托尔斯泰的外貌。

前文(第1-5段)着重刻画托尔斯泰的整体肖像,后文(第6-9段)侧重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细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阅读第1-5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列夫·

托尔斯泰的外貌的,表现了列夫·

托尔斯泰外貌的哪些特征?

第1段突出托翁(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尤其突出他脸的多毛特征;

第2段用各种修辞形象地描写托翁面部的各个部位,表达托翁面部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第3段重点写面容表情,突出托翁丑陋的一面;

第4段作者从多个方面、各个角度来写托翁的相貌普通和平常;

第5段借托翁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来表现托翁的外貌平凡甚至丑陋。

2.分析至此,托翁的形象是否与你想象中的有区别呢?

请你将课文所描述的托翁形象简笔描画出来。

本文的外貌描写十分突出,特征把握十分到位,教师可引导学生绘出托翁形象,更深入地把握托翁的外貌特征。

3.思考:

作者为什么会花大笔墨描写托翁外貌特征的平庸呢?

如此描写是否另有深意,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

(1)托翁外貌平庸甚至丑陋是他外貌的真实特征,是他作为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的特征,因此值得大笔墨刻画。

(2)作者在文中大量用到“平凡、平庸、丑陋”等词汇描绘托翁的外貌,其实是为后文突出他的精神境界做准备。

如第4段中“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已然超出外貌描写,渐抓托翁的精神境界,而反复出现的“天才的灵魂”一句也预示着前文的外貌描写是为后文做铺垫的。

教学过程中可联系课文批注进行教学。

4.阅读第6-9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托翁的眼睛的。

作者首先描写托翁的眼睛深刻、有准确的洞察力,然后写托翁眼睛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再写托翁眼睛的威力,托翁用它来观察社会人生,并对一切不合理现象进行批判。

总结:

作者在前文大幅度描写托翁的外貌,并以贬低托翁外貌为代价来突出后文对托翁精神世界的赞美,这样的写作手法叫欲扬先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此手法写作的过程中,“抑”的部分不可一味求“抑”,同时要为“扬”的内容提供基本的暗示,如本文中反复提到托翁是“俄国普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