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
《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则应对防水方案进行局部调整;
(3)检查施工机具、用电、用水、照明、安全设施等工作是否落实到位;
(4)气候条件对施工质量有影响时,检查施工单位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否正确合理,施工单位应针对高温、低温、雨、雪、大风等气候条件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5.2事中控制
5.2.1检查进场材料是否按规定要求做好标识、分类堆放和覆盖保护,进场材料记录是否齐全完整。
5.2.2若防水材料选用卷材,复核防水卷材弹线放样定位是否准确,搭接尺寸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5.2.3施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可按下表1组织实施。
表1
工程项目
质量控制要求
控制手段
卷材防
水层
.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
.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做法
.防水层基层处理、阴阳角处理
.防水层的搭接缝处理
.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
.卷材搭接宽度及搭接密封性
.卷材收头密封处理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观察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观察检查
观察和尺量检查
涂料防
.涂料材料及配合比
.涂料防水层与基层粘结、表面施工情况
.涂料防水层厚度
.侧墙涂料防水层的保护层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针测法或割取20*20mm实样用卡尺测量。
刚性防水
.防水砼原材料、配合比及塌落度
.防水砼抗压强度、抗渗压力
.防水砼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构造
.防水砼结构表面处理、埋设件位置
.防水砼结构表面裂缝宽度
.防水砼结构厚度、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
.水泥砂浆防水层原材料及配合比
.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结合情况
.水泥砂浆防水层表面处理及阴
阳角情况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缝留槎位置及接槎情况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平均厚度
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
刻度放大镜检查
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观察和用小锤轻击检查
细部构造
.止水带、止水条、密封材料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
.止水带位置、固定情况
.穿墙管止水环与套管
.接缝处砼表面及密封材料
注:
1、树脂类防水板材料不宜使用在地下室防水工程中。
2、在地下室工程中采用卷材防水时,底板可采用空铺法施工,但立面及收头处必须实铺;
墙板、顶板必须采用满铺方式施工。
3、自粘改性沥青卷材低温施工时,宜用加热器进行加热后铺贴。
4、铺贴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时,必须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材料或刚性防水材料粘结,不得使用水泥原浆掺聚乙烯醇缩合物作粘结剂。
5、对于涂料胎体材料的选择:
水性涂料可采用40~50个g/m2丙纶无纺布;
油性涂料可采用无纺布、玻纤布。
5.2.4主要原材料检验与测试项目见表2。
表2
序号
试验名称
检查与试验内容
备注
1
防水卷材
出厂检验报告单、质量合格证书、规格、外观、物理性能测定、胶结材料
进场
复试
2
防水涂料
规格、品种、物理性能
3
改性沥青密封材料
物理性能
4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5
进口密封材料
出口国国家标准、出厂标准、技术指标、产品说明书、进口复检报告
6
胎体增强材料
外观、物理性能
进场复试
7
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带
尺寸、物理性能
8
高分子防水材料遇水膨胀橡胶
5.2.5防水层厚度(mm)选择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见表3。
表3
防水
等级
设防
道数
合成高分子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有机涂料
无机涂料
反应型
水乳型
聚合物
水泥
水泥基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
1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
单层:
不应小于1.5mm;
双层:
每层不应小于1.2mm
不应小于4mm;
每层不应小于3mm
1.2~2.0
1.2~1.5
1.5~2.0
≥0.8
2级
二道设防
3级
一道设防
不应小于1.5mm
不应小于4mm
_
≥2.0
复合设防
不应小于1.2mm
不应小于3mm
≥1.5
刚性薄层防水(防水宝、水不漏、防水干粉砂浆等):
0.3~0.8cm;
聚合物乳液砂浆:
1.5cm以上
5.2.6铺贴卷材的搭接宽度(mm)是否满足表3要求。
铺贴方法
卷材类别
长边、短边搭接宽度(mm)
满贴法
空铺、点粘法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00
自粘类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80
—
合成高分子
类防水卷材
胶粘剂
胶粘带
60
粘结料
单焊缝
60,焊缝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30
双焊缝
80,焊缝有效焊接宽度10*2
5.2.7检查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是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地下室降水、排水措施。
6、推荐使用防水材料的施工控制要点
6.1高聚物改性沥青热熔施工类SBS防水卷材
6.1.1操作工艺流程(以两层卷材为例)
基层处理→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附加层→弹线→(实)铺贴第一道SBS卷材→热熔焊接搭接缝→验收第一道SBS→(实)铺贴第二道SBS卷材→热熔焊接搭接缝→检查验收。
6.1.2检查环境条件及施工安全情况
(1)检查作业现场通风是否保持空气清新;
(2)检查施工现场一切用电设施是否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施工用电动工具是否按操作标准正确使用;
(3)在点火时以及在烘烤施工中,火焰喷灯严禁对着人,特别是立墙卷材热熔施工时,更应注意检查施工安全情况,定期检查汽油喷灯以及其它易燃品等下班后是否放入有人员管理的指定仓库;
(4)动火施工前必须办理明火动用申请,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6.1.3管理要求
(1)检查基层处理情况
①检查基层表面是否平整、清洁、干燥;
是否有空鼓、松动、起砂、脱皮现象;
②目测检查基层若高低不平或凹坑较大时,是否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
③检查平、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是否做成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圆角,圆弧半径应不小于50mm;
④检查突出基层表面的尖锐硬物、砂浆疙瘩是否铲除,并将尘土杂物清除干净,阴阳角、管根部等处更应仔细清理,不得有污渍、铁锈等。
⑤穿出基层的构件是否已安装完毕。
(2)检查涂刷基层处理剂情况
目测涂刷是否均匀,是否有漏刷或露底现象。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达到干燥程度(一般以不粘手为准)方可施行热熔施工,以避免失火。
(3)检查细部附加增强处理情况
①对于转角处、阴阳角部位、穿出构件以及其它细部节点检查是否做附加增强处理,附加层的宽度是否为不小于500mm宽卷材,平立面是否平均展开;
②检查附加层有无空鼓,是否压实铺牢。
(4)复核弹线情况
在已处理好并干燥的基层表面,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复核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规范要求留出搭接缝尺寸。
(5)检查卷材铺贴质量
①检查卷材是否辊压粘结牢固,是否有空鼓、皱褶现象;
②检查搭接缝及收头的卷材是否均匀,搭接处卷材间的沥青是否密实熔合,且有熔融沥青从边端挤出,边端密封是否封严;
③观察检查铺贴后的卷材是否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是否正确,是否有扭曲现象;
④检查第二层卷材铺贴情况。
待第一层卷材检查合格后再弹线放样,然后铺贴第二层卷材,检查方法同第一层,注意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且上下两层卷材的接缝应错开,长边错开1/3幅宽卷材,短边错开1.5m,其它同第一层。
待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及建设方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6.2橡胶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
自粘防水卷材分为无胎型和有胎型二个品种。
6.2.1操作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基准线→粘贴卷材→卷材接缝粘贴→卷材接缝密封(封口)→蓄水试验→保护层施工→检查验收。
6.2.2管理要求
参见6.1.3
(1)相关要求。
(2)检查细部附加增强处理情况
①对于转角处、阴阳角部位、穿出构件以及其它细部节点检查是否做附加增强处理,附加层的宽度是否为500mm宽卷材,平立面是否平均展开;
(3)复核弹线情况
①在已处理好并干燥的基层表面,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复核施工单位是否按照规范要求留出搭接缝尺寸。
(4)检查卷材铺贴质量
②检查搭接缝及收头的卷材是否均匀,搭接处卷材间边端密封是否封严;
③观察检查铺贴后的卷材是否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是否正确,是否有扭曲现象。
6.3复合型防水涂料——“JS”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简称“JS”复合防水涂料)Ⅰ型以聚合物为主的防水涂料;
Ⅱ型以水泥为主的防水涂料。
Ⅰ型产品主要用于非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
Ⅱ型产品适用于长期浸水环境下的建筑防水工程。
6.3.1一布五涂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检查、工具准备、材料检验合格→节点增强处理→涂刷第一道(打底)涂料→涂刷第二道涂料+铺贴无纺布→涂刷第三道涂料→涂刷第四道涂料→涂刷第五道涂料(面层)→防水层检查→蓄水或淋水试验→保护层施工→现场清理→质量验收
6.3.2检查环境条件及施工安全情况
(1)检查涂料施工环境情况是否满足要求,不得在5℃以下或雨雪天气施工,不得在不通风的低温环境下施工,以防成膜时间过长而造成破乳等质量问题。
(2)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涂膜表干前淋雨,一旦涂膜被雨水冲刷破坏,可在雨后再增涂一~二道。
五级风或五级风以上时不得施工。
6.3.3管理要求
参见6.1.3
(1)相关要求。
(3)检查涂膜防水层
①检查涂膜是否分遍完成,前遍干燥成膜后方可进行下遍施工;
②检查每遍涂刷时是否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搭茬宽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③目测检查接涂前是否将甩茬处理干净;
④一布五涂施工时,第二道涂料作为加筋布的粘贴剂,边刷涂料边贴布,检查加筋布是否及时铺贴平直,局部凹凸处空鼓是否用涂料粘实。
检查加筋布长边、短边搭接尺寸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检查涂料成品保护情况。
①除地下室底板、侧墙外,及时对防水卷材施工完毕的部位进行蓄水试验,检查是否有渗漏情况,是否满足防水设防要求;
②在室外或干燥环境下,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涂层失水而凝结不牢固。
6.4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
6.4.1操作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涂刷结合层涂料)→节点附加增强处理→涂刷第一道涂料→干燥→刷第二道涂料(加铺第一层胎体增强层)→干燥→刷第三道涂料→干燥→保护层施工→检查验收。
6.4.2管理要求
(1)检查基层清理情况。
参见6.1.3
(1)相关要求。
(2)根据基层情况及材料施工要求涂刷基层处理剂,并进行检查。
(3)检查节点的附加增强处理情况。
①目测检查阴阳角、变形缝、排水口、管子根部周围是否用玻璃纤维布加涂料一布二涂作加强处理;
②检查附加涂膜层的涂刷方法、搭接、收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粘结是否牢固,接缝封闭是否严密,有无损伤、空鼓缺陷。
(4)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的材料固化干燥后,检查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
若有气孔或气泡,则督促施工单位用刮板将涂料压入气孔后再刷涂膜,方可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5)待上一道涂膜固化后,在施工下一道涂膜时检查是否涂刮方向是否与前一道相垂直。
刮涂时,要求均匀用力,使涂层均匀一致,不得过厚或过薄,每遍涂刮厚度一般以0.8mm(1.2kg/㎡)左右为宜。
(6)检查涂膜防水层厚度是否均匀、粘结是否牢固严密,是否有脱落、开裂、孔眼、涂刷压接不严密等缺陷。
(7)除地下室底板外,有条件情况下,对防水施工已完毕的部位进行蓄水试验,检查是否有渗漏情况,是否满足防水设防要求。
(8)检查卷材防水层完工后是否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做保护层,不准使用尖锐利器工具及物品撞击,保护层的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6.5细部构造
6.5.1检查变形缝细部构造施工情况
(1)检查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有无裂缝和气泡;
接头是否采用热接,接缝有无裂口、脱胶现象。
(2)检查中埋式止水带是否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是否采用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3)变形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时,砼浇捣前检查止水带表面是否清理干净,止水带有无损坏;
顶、底板止水带下侧砼是否振捣密实,边墙止水带内外侧砼是否均匀,止水带位置是否正确、平直有无卷曲现象。
(4)变形缝处增设的卷材或涂料防水层,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6.5.2检查施工缝的细部构造施工情况
(1)水平施工缝、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检查表面浮浆和杂物是否清除。
(2)若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检查止水条是否牢固安装在缝表面预留槽内。
(3)施工缝若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检查其位置是否准确、固定牢固。
6.5.3检查后浇带的细部防水施工情况:
(1)后浇带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方可施工。
(2)检查后浇带的接缝处理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必须保证至少28d。
6.5.4检查穿墙管的防水施工情况
(1)检查穿墙管止水环与主管或翼环与套管是否满焊,并做好防腐处理。
(2)在套管内管道安装完毕后,检查两管间是否嵌入内衬填料,端部是否用密封材料填缝。
(3)检查穿墙管外侧防水层是否铺设严密,不留接茬。
6.5.5检查密封材料的施工情况
(1)热灌法施工的密封材料接头是否采用斜槎。
(2)冷嵌法施工的是否分次将密封材料嵌填在缝内,接头是否采用斜槎。
(3)检查接缝的外露密封材料是否设置保护层,相应宽度是否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6.5.6检查成品保护情况
(1)检查防水层保护层是否满足下列要求:
①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是否设置隔离层;
②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③侧墙是否采用规范要求方法进行成品保护。
6.6其他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的几点建议做法和不得选用的防水方案
6.6.1不建议用树脂类卷材进行空铺法施工;
6.6.2不建议用单道刚性防水作墙板、顶板防水;
6.6.3不允许用柔性防水材料作背水面防水;
6.6.4顶板防水建议两道以上;
6.6.5墙板防水层的保护层尽可能采用砖墙保护。
7、事后控制
7.1各分项工程结束后,应督促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验收。
对地下防水子分部工程以下分项工程验收:
防水混凝土、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涂料防水层、细部构造等。
7.2在地下室工程施工完成后,应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7.3目测检查混凝土结构是否出现裂缝或渗漏水现象,若出现裂缝或渗漏水现象应按公司相关程序进行整改、返修或加固,并做好相关记录。
7.3.1防水材料材质证明及复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3.2防水层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方法及节点处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3.3防水层表面平整、不皱折,防水层不得渗漏。
7.3.4施工过程应进行中间检查,应有自检纪录。
7.3.5整理施工方案、施工日记、隐蔽工程验收单、自检记录、技术交底等资料存档。
7.3.6定期质量回访。
在防水工程使用期间,通过与客户服务部、业主沟通回访,及时了解防水施工质量情况。
特别是防水工程规定的耐久年限里,每逢雨、雪季来临时,应对地下防水工程进行渗漏检查。
8、编制依据
8.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2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8.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与验收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8.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操作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8.6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附录:
强制性条文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其中3.0.6、4.1.8、4.1.9、4.2.8、4.5.5、5.1.10、6.1.8为强制性条文。
3.0.6地下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1.8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9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4.2.8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现象。
4.5.5塑料板的搭接缝必须采用热风焊接,不得有渗漏。
5.1.10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压力及锚杆抗拔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1.8反滤层的砂、石粒径和含泥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