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9701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柱岭站内部结构施工站台板轨顶风道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8.1工期保证措施22

8.2质量保证措施22

8.2.1质量管理机构22

8.2.2质量保证措施23

8.3夜间施工保证措施23

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4

9.1安全保证体系24

9.2安全保证措施25

9.2.1施工现场25

9.2.2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25

9.2.3一般安全技术措施25

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26

1、编制依据

(1)《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玉洞~西津)技术要求》

(2)《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玉洞-西津)石柱岭站初步设计修订版》及《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

(3)历次总体组方案会审及业主、咨询意见

(4)业主、总包总体提供的工作联系单及相关会议纪要

(5)建筑等专业提供的资料图(电子资料)、设计总体组下发的相关技术联系单及总体文件;

(6)石柱岭站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图

(一)、

(二)。

(7)设计执行主要规范规程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2)《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8)《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02-2009)

9)《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9-2005)

10)《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

11)《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TCJ49-92)

1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14)《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1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2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2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22)《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13)

其它现行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定。

(8)建设部发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拟建石柱岭站为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的第7座车站,是地下两层岛式车站。

车站位于星光大道上,线路在该段星光大道呈南北走向敷设。

车站主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柱双跨(局部双柱三跨)箱形框架结构,结构外设置外包防水层。

车站站台中心里程为YDK28+257.074,车站起点里程YDK28+179.924,车站左线终点里程ZDK28+398.424,车站右线终点里程YDK28+458.774。

车站主体结构外包总长度278.85m,标准段外包总宽度19.7m。

车站主体顶板覆土厚度约2.9~7.5m。

该站为地下二层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内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

车站公共区、设备区内共设置4个楼梯。

轨顶风道设置在中层板下832mm位置,板厚为150~250mm,吊墙厚为250mm;

车站站台形式为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度为195.7m,站台宽度为10.8m,站台板板及下墙厚均为200mm;

车站内部结构混凝土等级均为C35。

T1楼梯剖面图

T2楼梯剖面图

T3楼梯剖面图

T4楼梯剖面图

轨顶风道及站台板剖面图

2.2主要工程数量

2.2-1主要工程数量表

站点

部位

工程数量

备注

轨顶风道

387.7m

C35砼

站台板

195.7米

楼梯

4个

3、工程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主要施工难点如下:

施工场地较为狭窄,不利于施工材料的堆放,也不利于整个工程的多断面同时开工进行,提高工程进度;

由于轨顶风道顶面距离中板仅有832mm,不利于模板的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轨顶风道施工中的预埋件及预留洞口多,且精度要求高,风道主要是悬挂在中板下面,由侧墙的预埋钢筋和中板预埋钢筋对其进行支撑,支撑加固难度大;

轨顶风道及夹层板属于高空作业,危险性较大等。

4、施工进度计划

4.1施工总体目标

4.1.1节点工期目标

节点工期计划表

节点工期

2016年3月25日~2016年6月20日

2016年3月25日~2016年5月15日

4.1.2质量目标

达到《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GB/T19000)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等现行的国家或地方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钢筋质量目标:

①钢筋进场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规范规定;

③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

④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⑤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模板质量目标:

①模板接缝不应漏浆,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②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光洁,不得采用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③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混凝土质量目标:

①混凝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进行配合比设计;

②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③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④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⑤浇筑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模板拆除质量目标:

①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

②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混凝土养护质量目标:

覆盖浇水养护,根据外界温度在混凝土浇筑完后3~12小时内用草帘、麻袋等恰当材料将混凝土表面予以覆盖,并经常浇水保持湿润至混凝土达到强度等级要求。

4.1.3安全目标

杜绝较大及以上因工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遏制一般因工生产安全的死亡事故及重伤事故,杜绝主要责任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特种设备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遏制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最终实现安全零事故。

4.2施工总体安排

车站内部结构由主体结构作业班组进行劳务分包施工,总体施工安排如下:

先施工楼梯,再施工轨顶风道、站台板。

楼梯:

先施工T1、T2、T3楼梯,后施工T4楼梯;

轨顶风道:

先施工标准段、A轴~C轴半幅段,采用由南往北推进的施工方法;

站台板从4轴向27轴方向依次施工。

4.3施工准备情况

⑴施工测量

利用已复测后的导线控制点,对施工区段的车站内部结构进行放样及标高测量,为车站内部结构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⑵技术准备

1据施工图计算车站内部结构工程量,进行工、料、机分析,提出资源使用、进场计划。

②组织学习相关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操作规程,有关建设工程法律和强制性执行的质量标准等文件,并根据施工方案等文件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⑶物资供应

根据已完成物资调查确定的砼、钢筋厂家,物资部按照工程部提供的材料总计划及月计划供应材料,保证主要材料供应及时。

5、施工工艺技术

5.1施工工艺流程

5.1.1楼梯

支架搭设→预埋钢筋开凿→柱钢筋制安→柱、板模板安装→板钢筋绑扎→钢筋验收→模板加固及验收→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5.1.2站台板

站台板下基面清理→预埋钢筋开凿→构造柱、支撑墙钢筋制安→构造柱、支撑墙模板安装→搭设支架→支架检查与加固→站台板模板安装→站台板钢筋制安→检查预埋件及预留孔洞→验收→浇筑砼。

5.1.3轨顶风道

支架搭设→预埋钢筋开凿→整体钢筋制安→风道底板模板安装→预留孔洞检查→验收→浇筑底板砼→安装吊墙模板→验收→浇筑吊墙砼。

5.2施工方法

5.2.1模板及支撑系统

满堂式碗扣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Φ48×

3.0mm碗扣立杆、横杆、斜撑杆、可调节顶托、10cm×

10cm木方做主楞、10cm×

10cm木方做次楞;

方木直接立放铺设在支架顶部的可调节顶托上,后背木方进行连接固定,顶面铺设模板。

支架采用Φ48×

3.0mm碗扣钢管搭设满堂支架。

碗扣式钢管支架间距顶板为1.2m×

1.2m。

水平间距(步距或层高)为1.5m,为增加支架整体稳定性,在碗扣支架每层中间增加一道钢管水平杆,以扣件固定,同时设置纵、横向、水平剪刀撑。

A模板施工

施工准备

据工程各构件尺寸提出模板工程详细材料计划,包括模板、钢管、扣件、加固用穿墙螺栓、木方子、槽钢等。

各种材料要严把质量关,保证材料合格。

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模板支设以前,做好各种预留、预埋及钢筋隐验,模板涂刷脱膜剂。

模板安装前有关施工及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及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

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⑸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⑹标高测量:

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⑺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⑻制作和配置符合下列规定:

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

2)模板支设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注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荷载。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及砼的浇注养护等工艺要求,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材料选择

按清水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

采用18mm面板支撑。

承重架标准层采用碗扣式钢管支架,其它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采用胶合面板钢管。

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没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

支模架的上碗扣不能缺失。

本工程钢管支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干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

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70N.m时不得破坏。

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1、模板要求

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

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及相关规范要求。

即“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故在上层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前,下层模板支架不能拆除。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

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漏浆;

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浇水湿润,同时清理模板内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按要求起拱。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安装牢固其偏差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mm)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3

尺量

2

标高

±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截面尺寸

+2

4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直尺、尺量

5

垂直度

2m托线板

6

表面平整度

2m靠尺、楔型塞尺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符合上表的规定。

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木楞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⑸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板抄测标高控制点,并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⑹模板的变形控制

1)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杆,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2)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3)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4)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支架拉结。

⑺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

现浇板粘贴胶带,防止灌注混凝土漏浆。

⑻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

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

3、模板堆放、维修

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

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

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

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模板质量检查及验收

模板铺设完毕后,应检查以下方面:

1)模板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构件尺寸相符,复核模板标高。

2)模板有无翘角、缺棱掉角或孔洞等,模板接缝位置是否已密贴。

3)模板表面是否清洁,杂物是否已全部清理。

4)模板是否牢固可靠,结构构件位置是否已经标注清楚。

5)检查完毕后,作好检查验收记录,并经监理方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具体的模板支架施工及检算详见专项施工方案。

5.2.2车站内部结构钢筋

5.2.2.1钢筋原材料要求

车站所使用的HPB300、HRB400钢筋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进场钢筋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同批次钢筋不大于60t检验一次,并通知监理见证取样。

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及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弯曲处裂缝、焊接性能不良或有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例如屈服点过高)等现象时,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进场钢筋平直、无损伤,并且其表面没有裂缝、油污、结疤、折叠、颗粒状或鳞片状老化锈。

⑸进场钢筋分类、分批堆放,并挂牌标识,严禁混乱堆放。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25;

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小于1.3。

5.2.2.2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对在运输过程中有弯折现象的进行调直。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和锈蚀。

钢筋级别、钢号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切割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根据工程需要和钢筋长度做好配料,统筹安排,降低损耗。

②操作前调整好定尺板位置,经试切1~2根,核对好尺寸后方可成批生产。

③断料后,根据料牌上所写的钢筋种类、直径、尺寸和根数分别堆放。

④钢筋切断的质量要求:

钢筋切断过程中,如发现有劈裂、缩头、以及严重的弯头时,将该部分切除;

如发现该钢筋的硬度过硬或过软,与级别不相称时,则对该批钢筋进一步检验;

钢筋切断长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各种配筋的允许偏差范围。

⑸钢筋的弯钩或弯折符合下列规定:

①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符合以下要求:

钢筋末端作135°

弯钩时,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

钢筋末端作不大于90°

弯折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

②箍筋末端的弯钩弯折角度为135°

,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③钢筋弯曲成型在常温下进行,严禁热弯曲,产生颈缩现象,也不允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折。

⑹钢筋加工完成后,分批堆放,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留标识牌。

⑺钢筋堆放及加工场地防雨、排水设施达到要求,避免水浸现象发生。

⑻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表5.2.2-1

表5.2.2-1钢筋加工容许偏差表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钢筋的弯起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⑼钢筋成品的管理

①弯折成型的钢筋必须轻抬轻放,避免产生变形;

经过规格、外形尺寸检查的成品分类堆放、挂牌标识。

②成型钢筋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将该批成型钢筋全部运到堆放场地,按编号分隔整齐堆放、挂牌标识,标清所属工程部位。

③非急用于工程上的钢筋成品集中堆放,地面保持干燥,并有方木或砼板等作为垫件,防止锈蚀。

④按工程名称、部位以及钢筋编号,依需用顺序堆放,防止将先用的压在下面,使用时因翻垛而使已成型的钢筋产生变形。

5.2.2.3钢筋绑扎、安装

①绑扎前认真学习结构图纸,明确钢筋的形状及各个细部的尺寸,确定各类结构的绑扎程序;

对于梁、板钢筋的上下位置应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相应放置,当梁、板位置发生冲突时,可将板主筋在梁纵筋位置进行弯折穿过。

②核对钢筋配料单和料牌,再根据料单和料牌核对钢筋半成品的钢号、形状、直径和规格数量是否正确,有无错配、漏配及变形,如有此情况,及时整修、增补。

③准备好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水泥砂浆垫块,水泥垫块的厚度不小于保护层的厚度。

④梁、板主筋在模板上弹线,梁箍筋、板分布钢筋均在主筋上划线。

⑵梁、板钢筋绑扎

①梁、板钢筋安装前应清理接茬面混凝土和预留钢筋上的污渍。

②在梁上口架设横杆3~4根,再按间距穿入梁箍筋,再穿入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和部分构造钢筋,并同箍筋绑扎牢固,设置垫块。

梁下部钢筋固定后,摆放、固定腋角钢筋。

再穿入次梁的下部纵筋和部分构造钢筋(如设计有构造钢筋)。

③板下层钢筋绑扎完毕,检验合格后方可放置马凳,绑扎上层钢筋。

板钢筋网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

④上下层钢筋绑扎完毕后按设计要求绑扎拉筋

⑶墙、柱钢筋绑扎

①墙、柱钢筋绑扎前弹出墙、柱边缘线和墙、柱钢筋边缘控制线(墙为边缘线内40mm,柱为边缘线内30mm)以及墙中暗柱、预留洞室位置。

②清理接茬位置浮浆及柱钢筋污渍,整理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后将柱箍筋叠放在预留钢筋上。

箍筋数量应准确,施工注意不得遗漏抗震加密箍筋。

③在连接好的柱主筋上画出箍筋的位置线,按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绑扎,箍筋应尽量避开套筒的位置,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

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和密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当柱设置有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④侧墙竖向主筋连接前应清理墙基础接茬面混凝土及竖向预留钢筋上的污渍,并整理、校正侧墙竖向钢筋。

竖向钢筋连接后,在竖向钢筋上画出预留洞室的位置线,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处理预留洞室处钢筋。

⑤墙内如有暗柱,应先绑扎暗柱钢筋,再绑扎外层(迎土面)钢筋,检验合格后绑扎内层钢筋。

侧墙钢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均应逐点绑扎。

⑥两层钢筋绑扎完毕后,绑扎拉结筋以固定两排钢筋的骨架间距。

加密区及非加密区拉筋间距及布置形式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设。

⑷楼梯钢筋绑扎

①在楼梯板上划出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②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要绑扎。

有楼梯梁的位置先绑扎梁钢筋,板钢筋要锚固到梁内。

③底板钢筋绑扎完后,待踏步模板安装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⑸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检验方法

钢筋骨架

钢尺检查

宽、高

受力钢筋

间距

排距

保护层厚度

柱、梁

板、墙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钢尺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起弯点位置

预埋件

中心位置

水平高差

+5、0

钢尺和塞尺检查

5.2.2.4钢筋绑扎施工注意事项

⑴钢筋绑扎前应准确放样,确保钢筋砼保护层厚度。

钢筋绑扎完毕后,复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

振捣砼时防止碰撞钢筋,浇筑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出的钢筋位置,防止柱、墙筋位移。

⑵梁柱端、柱核心区域箍筋应加密,施工时不得遗漏,造成钢筋返工。

⑶钢筋绑扎施工时,应注意钢筋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的位置,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和钢筋错开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⑷在结构端头、拐角、节点等特殊部位钢筋的锚固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⑸钢筋绑扎时禁止碰撞预埋件及洞口模板,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污染钢筋。

⑹洞口部位按图纸要求加强,后浇带及应力变化处按图纸要求加密。

5.2.2.5预埋件及孔洞位置正确的技术措施

预埋件及孔洞预留位置的正确是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