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9102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DC桩基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工程设计DDC桩共12027根。

项目名称

施工

分区

桩长(m)

桩数(根)

孔径(m)

桩径(m)

填料

类别

桩间

距(m)

承载力

(Kpa)

成孔

(m3)

聚合区

I

10.5

3467

0.5

0.8

2:

8

灰土

1.5

250

7144

变电所

控制室

6.5

1428

1.6

200

1822

烷基铝配置

160

204

化学品库

264

337

挤压造粒

1283

1637

中间料仓

210

1:

6水泥土

1.4

350

433

掺混料仓

179

228

449

6

水泥土

925

成品仓库

5.5

4339

素土

4683

成品框架

248

511

(一)、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

2、安全目标:

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无火灾事故;

3、工期目标:

我们保证在双方签定施工合同之日起50天内完成全部工程,并达到竣工验收标准。

(三)、施工准备

1、技术、质量方面

1.1在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进行相应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使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员对工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施工方案的编写与审批;

特殊工程与主要施工过程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

图纸会审;

1.2配齐相关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资料,搜集地方城建环保部门有关工程施工的法规制度和规定,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便落实和实施。

准备相应的施工参考书籍、标准图等,准备工程需要的资料、表格等。

1.3组织人员学习有关的施工规范,熟悉各工序的质量标准、检验方法。

编制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范围及其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

确定交工表格式样。

1.4准备相应的质量检查用具。

2、人员组织

2.1确定工程现场管理人员,建立质量、安全、行政组织体系,明确分工,制订各管理岗位职责,落实责任和义务。

各职能专业管理人员到位并熟悉图纸和学习与工程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编制各种管理计划及各种管理规章制度。

各职能专业管理人员对口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质量监督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接触和熟悉,并了解他们对工程技术、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和看法,以利工作的开展和合作。

2.2确定现场特殊工种人员,检查其上岗证,落实工作管理制度。

2.3确定现场管理维修人员,制订工作制度。

2.4确定现场安全保卫人员,制订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3、工程材料

3.1开工前,各项工程所需材料均应准备妥当,需调入现场的材料及时调入现场。

需做实验提前送样。

3.2现场设临时仓库,保管各种零星材料。

3.3准备工程安全、施工方面所需材料、工具。

4、施工现场

4.1按照图纸进行定位放线,并提请主管部门复核。

4.2接入临时水、电,安装配电箱。

水电接头地点由主管部门指定,电缆负荷不小于200kW,水管管径不小于DN32,出口水压不小于0.5Mpa。

敷设临时水电线路。

5、施工机具配置:

5.1DDC孔内深层强夯机28台,DDC3T夯锤28个;

5.2装载机:

3台,型号:

ZL-50B;

5.3机械成孔机:

20台

5.4钻孔机:

1台

5.5灰土搅拌机2台

5.6小铲车:

8台

5.7附属设备2套;

5.8维修工具一套。

5.9.1DJD2-PG经纬仪一台;

5.10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

6、劳动力组织:

6.1装载机司机:

6人;

6.2强夯机机手:

40人;

6.3小铲车司机:

16人;

6.4成孔人员:

6.5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1人,生产经理1人,技术负责1人,质检9人,工长2人,安全员2人;

6.6后勤人员:

机修工2人,电工2人,库管1人,采购1人,灶夫4人,治安2人,灶夫4人;

共计130人。

四、主要施工方法

(一)、工艺流程:

 

(二)、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法

1、定位放线:

施工用测量仪器须经过有资质单位校核,确保误差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根据甲方提供控制点坐标,高程及施工平面图,确定控制点位置、数量,依据计算结果,依次放出,复核准确,报验监理方复检。

随后将所有控制点加固保护,应有明显标志及编号,防止施工机械人员损坏或移动,控制点使用前须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采用J2经纬仪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桩位控制点,其误差不大于12"

,经复核无误后,采用钢尺,用量距法,根据桩位平面图定出每个桩位点,并进行编组、排号,点位误差不大于2cm。

确定好桩位后用φ=20mm钢钎打孔30~40cm深,向孔内灌入白灰粉,做好桩位标记,并做好放线记录,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成孔施工。

2、填料拌制

本地基处理工程所用填料分别为2:

8灰土(Ⅰ区、Ⅲ区)和素土(Ⅳ区)。

施工中应用新鲜的块灰,使用前5-7天水解熟化,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水分。

土料除一部分为桩孔内掏出的土,其余为外调的黄土,控制填料的有机物含量不大于5%,基颗粒不应大于1/8~1/10孔径。

现场取灰样和土样送土工试验室作2:

8灰土、素土《击实试验报告》,确定2:

8灰土、素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的2∶8。

用装载机翻拌,不少于3遍,再送入灰土搅拌机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并控制含水量在最优含水率±

2%。

一般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经捏即散为宜。

现场配制2∶8标准样,保证其含水率满足最优含水率要求,施工时与现场拌制好灰土对比,确定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灰土或素土如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稍晒干或洒水湿润后使用,确保填料含水率达到最优含水率±

现场土料含水率过低应提前闷水调整,拌制好灰土或素土应进行含水率测试。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按照现场需要拌制灰土。

现场应准备防雨彩条布,降雨时将土料、灰料及灰土进行有效覆盖,保证雨后尽快恢复施工。

填料经现场监理人员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成桩施工。

拌制灰土量应根据天气及现场情况控制,超过24小时不得作为灰土桩材料使用。

3、机械成孔

本工程成孔机具选用洛阳铲成孔。

(1)采用隔行、隔列、间隔跳打的方法四遍成孔、成桩。

成孔、成桩顺序如下图所示:

(○为第一遍成孔、成桩,⊙为第二遍成孔、成桩,◎为第三遍成孔、成桩,●为第四遍成孔、成桩)

成孔、成桩顺序示意图

┬○┼◎┬○┼◎┬○┼◎┬○┼◎┬○┼◎┬○┼

┼⊙┼●┼⊙┼●┼⊙┼●┼⊙┼●┼⊙┼●┼⊙┼●┼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CECS197:

2006)进行施工。

使用机械成孔机成孔时,要求底盘和支架安装稳固,以防成孔过程中发生位移。

铲头平稳取土,防止孔口过大。

成孔过程中垂直度偏大应及时维修设备。

成孔后随即测孔深、垂直度和孔径,使成孔误差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见下表:

成孔允许偏差

项目

轴线位移

孔径

垂直度

孔深

允许偏差

50mm

-20mm

1.5%H

+500

成孔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做好如下工作:

①孔口应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人员误入和杂物掉入。

②若遇阴雨天应用彩条布覆盖,并在孔口周围用土筑高度为100-150mm的挡水堤,以防止地面积水流入孔内。

③每班交接班时,应按图纸在现场复核成孔桩位号,看是否有漏孔和钻孔错位现象,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强夯成桩

(1)填料前必须先进行孔底强夯,确保孔底无虚土、孔洞、墓穴、渗井等不良隐患,夯实达到设计要求标高,经检验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按工艺参数进行填料强夯。

(2)灰土、素土料的有机质含量≤5%。

(3)采用每次填料一车(约0.3m3),夯击一遍的方式循环施工至桩顶标高,每次填料的强夯击数及夯锤落距详见《施工工艺参数》表。

每次填料容积要准确,填料应由专人负责,做好每根桩的实际填料量记录和施工验收工作。

(4)孔内深层强夯施工时,应将DDC夯锤对准孔中心,机身要平稳,斜撑要牢靠。

严禁打“溜锤”、“空锤”及“带刹车放锤”,DDC强夯要充分发挥自由落体动能、以达到超压强的冲、砸、挤、压效果。

(5)严格按照《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规程》(CECS197:

2006)进行施工,做到“逐桩施工、逐桩验收”,成桩质量用孔内深层强夯后的落实度和《施工工艺》控制,每次填料夯击后,平均落实度不大于300mm。

确保桩体的密实程度、桩间土的挤密效果及地基的均匀性,使处理后的地基的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6)根据“逐桩施工、逐桩验收”的原则,严格监控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每天对每台机成孔、成桩施工情况进行自检签字验收,填写每根桩详细的成桩验收记录表,内容包括成孔深度、击数、成桩起始时间、填料方量、落实度等,数据要真实准确,资料整理后报与监理方审核。

五、工期保证措施

(一)、工期目标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确保合同工期。

(二)、工期保证措施

1、我单位将以最快的速度进场,边建设临时设施,边进一步深入现场调查,依据设计图纸,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积极做好开工准备,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施工创造条件。

2、我方保证按投标书提报的机械设备力量和人员组成投入施工,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期。

3、实现机械化、标准化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4、抓好施工黄金季节的计划安排,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根据优化的网络安排,从技术、设备、劳力上保证关键线路的需要,实施平面、立体交叉作业,同时抓好非关键线路,同步展开,整体推进工程进度。

5、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确保施工生产顺利进展和加速施工进度,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的技术责任制,配备足够的有施工技术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除编制好实施性施工方案外,对关键工序还必须编写施工方案;

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制,实行分项工程施工前的现场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交底必须成为施工生产的依据,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

6、合理划分流水段,扩大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

7、安排好职工生活,开展劳动竞赛,加快工程进度。

8、认真遵守国家和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各项法规,加强同业主、设计、监理、科研部门的联系,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四邻百姓的联系、协调、合作,减少扰民和民扰。

9、加强工程进度的计划性:

①施工期间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进度控制计划进行阶段工程进度目标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编制月、旬作业计划,做到日保旬,旬保月,并做好施工进度记录。

②加强施工中进度控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及时调整。

③建立现场会、协调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现场会,每天召开生产调度协调会,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协调各工种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10、采用“四新”技术,保证工程进度:

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充分利用我单位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的工艺保证质量,提高工效,保证进度。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实现对业主的质量承诺,以领先行业水平为目标,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分部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得分率达到90%以上。

质量保证资料准确、齐全。

二、质量保证体系

合格

三、组织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工长、质检员、安全员、试验员、机械员等管理人员,均为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或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较为丰富的同类型工程的施工及管理经验者,并持证上岗。

2、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均具备相应的技术职称,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3、新工人、变换工种人员和特种工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4、施工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者进行培训。

5、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每项工作均由专人负责。

四、质量管理制度

1、技术交底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2、工序交接检制度

工序交接检即:

①工种之间交接检。

②总包与分包间交接检。

③成品保护交接检。

上道工序完成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检验,并经监理签证。

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坚持做到:

“五不施工”即: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

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

施工测量桩未经复核不施工;

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的不合格者不施工;

上道工序不经检查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

无自检记录不交接;

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

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3、隐蔽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核,检查结果填入隐检表,由双方签字。

隐蔽工程不经签证,不能进行隐蔽。

4、施工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测量必须经技术人员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保测量准确,控制到位。

5、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即:

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

加强自检工作各道工序质检人员要分工负责,记录人员要按桩位编号,分别记录,使每根桩都有档案可查。

每天对拌制好土样按照拌制批次进行含水率抽查,如不能满足最优含水率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

在完成4遍施工的区域,随即进行自检。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对施工中存在的不按照工艺操作的人坚决进行批评或处罚,如屡教不改则清理出场。

对不负责任的管理人员、质检人员,要追究责任并进行处罚。

工长负责组织质量评定,项目部质检员负责质量等级的核定,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工序交接:

各分段区域完成桩基施工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结合自检数据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场地标高及桩位无缺桩、漏桩,现场平整后与下道工序施工单位办理工程移交手续。

6、三级质量控制点

设置三级质量控制点,按照三级质量控制点安排检查及验收,

工程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等级

测量定位

轴线、坐标

B

施工原材料

合格证、试验报告

工程隐蔽

保证资料、施工质量

回填

尺寸标高、表面质量

C

注:

C级为本单位自检;

B级为本单位自检后,提前12小时通知监理部门检查;

A级为本单位自检后,提前24小时通知监理、质检、设计部门检查;

其中地基验槽要请设计部门参加。

施工单位达到验收条件后,以书面形式报请相关部门进行检查,施工单位应准备相应的工程资料和手续,上级单位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在验收单上签字认可。

每道工序如无相应人员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所有资料应及时归档。

7、严格执行材料采购及验收制度

原材料采购需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精心选择合格分供方,同时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按规定进行复试及见证取样,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8、仪器设备的标定制度

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计量员,各种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均按照《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进行定期标定,专人负责管理。

9、质量奖惩制度

项目经理部制订质量奖罚制度,从总价中提出相应的费用建立项目质量保证基金,实行内部优质优价制度。

同时实行质量风险金制度,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均按其所负责质量责任,在项目开工时,交付质量风险金,作为个人质量担保之费用,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10、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焊工、电工、防水施工人员、试验工、测量工、架子工、司机、测量员、材料员、核算员、资料员、质检员、安全员、工长等均要经考核,必须持证上岗。

11、实行质量否决制度

选派具有资质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各级质检工程师,负责质检工作,质检员具有质量否决权、停工权和处罚权。

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必须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

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必须经过质检员核查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

12、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

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我们以真诚的合作诚意与设计、监理共同把好质量关,在施工全过程中,教育施工所有人员,尊重和服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质量检查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五、技术保证措施

1、技术资料管理:

①设专职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日常管理工作,及时检查、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使施工技术资料在时间、内容、数量三交圈。

②执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实行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资料总负责制,并做到分级把关。

③施工部负责提供质量评定、预检等原始资料。

④安质部负责质量核定、预检、隐检的把关,严格按验评标准做到核定准确,签字齐全。

⑤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0)做到施工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施工日志、试验报告、隐检记录、预检记录、质量评定记录在时间、内容、数量三个方面交圈。

2、工程测量:

①施工测量在整个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用的仪器和引测方法均应适应和保证测量精度的要求,为保证工序之间的相互配合衔接,测量工作要与施工现场密切配合,根据施工布置和工艺流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测量放线方案,并做好验线复核。

②本工程基坑开挖时须加强对基坑的观测,做好纪录。

③测量仪器必须符合《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并在施工全过程中保持仪器状态完好。

④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合人员必须相对固定。

⑤钢尺使用时应铅直并用标准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

⑥各种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据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⑩现场质量员,检测人员应与安装队伍一道工作;

随时检验,不离岗,同时对现场货物装卸,堆放进行质量管理。

七、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制度

质量为本,安全为魂。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政府一贯的安全生产方针,抓好对职工及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是提高职工的行为安全,防患于未然的治本之举,同时必须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在施工中坚决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确保本工程施工安全。

一、安全生产目标

①无因工死亡、重伤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②无火灾事故;

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组织保证体系

①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

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安全;

项目部设安质部,并设专职安全检查工程师、安全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②进行安全责任目标的分解,在经济承包书中实施对安全生产指标的考核。

2、资金和信息保证体系

①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

②建有完整、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和反馈各类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

3、我单位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建有以下制度:

①安全生产责任制;

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③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④安全生产验收制度;

⑤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⑥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⑧工人职员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⑨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定点使用管理制度;

⑩特种作业及外协力量安全管理制度。

三、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分别为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我单位的安全教育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每次生产会、调度会、协调会布置生产任务先强调安全生产,对本工程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和行为尽量作到事先提醒,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高度警觉,防止不安全因素滋长,做到警钟长鸣。

二是对基层单位领导、工地施工负责人、安全员开展的安全业务培训。

在安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进一步学习《建筑法》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条例,使管理人员提高认识,转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把“安全第一”变成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

并不断介绍安全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提高管理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效能。

三是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入场教育,每一批工人进场,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由安全部门统一命题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并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抓好岗位培训,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工种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以有效地提高职工和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防范各种隐患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四、安全技术措施和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