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9040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

《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柴油发电机技术规格文件Word格式.docx

2.4须按图纸提供,安装及连接由发电机之控制板至紧急备用电配电屏之电线。

2.5负责整个紧急备用电源及其配电系统之试验及试运行,直至满足顾问工程师之验收。

3资料呈审

在本工程的适当阶段,最少须报送下列文件:

3.1详细的设备和部件一览表,制造厂家的数据,包括附属配件数据及烟道保温/隔热材料。

3.2发电机房设备布置的并经协调的详细施工图/油箱房布置图,并附排气系统,燃料供应系统,冷却系统的各项要求,包括计算,管路尺寸、结构和安装的细则。

3.3电气控制线路图,表明发电机控制屏内外接线和外接装置电缆终端的端子号。

3.4蓄电池容量计算的详细资料。

3.5承包商须提供"

发电机工艺流程图"

至有关部门作审批用。

3.6发电机动、静荷载重量。

3.7机组尺寸以及对建筑及结构之要求。

3.8报送发电机组出厂和工地现场测试程序和报告表格建议。

4发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

4.1发电机组须由与发电机直联并装于共同底座上的柴油机组成。

4.2按BS800或国家相关标准之要求配置消除无线电干扰的装置。

4.3除手动操作控制件外,所有外露的动作部件须完全封闭或设有防护装置,以免工作人员意外接触。

防护装置应可拆卸。

4.4发电机组、底座及其辅助设备的所有黑色金属,一律用防锈漆作底漆,面层涂以制造厂商的标准色漆。

发热的表面须涂以耐650℃高温而不变质的抗高温油漆。

5发动机

5.1发动机须适于使用符合BS2869A1或A2级轻柴油作燃料,风冷、四冲程、直接喷射,自然或压力送气,并符合BS5514的规定。

5.2发动机之额定容量须符合BS5514连续运行之要求并与发电机持续运转的额定容量相配合,其超载能力,将在以后加以规定。

5.3发动机之曲轴速度不能超过1500转/分。

其正常旋转方向须为逆时钟旋转。

并具有±

5%速度之限速器。

5.4须装设机械的超速跳闸机构,当15%超速时切断燃料供应。

5.5须具有高水温切断及低润滑油切断保护。

6发电机

6.1发电机的设计和制造须按BS4999和BS5000相应章节的规定进行。

6.2发电机须为无电刷型,其旋转磁场由交流激磁机和旋转整流装置激磁,并由以下规定之固态自动电压调节器控制励磁。

6.3发电机的额定值须适用于当地气候条件,并加以特殊的浸渍处理以适合湿热带工作制。

6.4转子和定子须具有F级绝缘。

6.5发电机之特性必须与发动机之转矩特性相适应,以使发电机在满载时,能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而不致超载。

6.6发电机应能承受高于同步值20%的超速运转,并有超速自动保护停机功能。

6.7最大瞬间压降为20%。

6.8发电机须能承担某一相电流大于其它两相达60%之不平衡负荷。

6.9发电机须为防滴式,符合BSEN60529或IEC529中规定之IP22防护等级。

6.10发电机须内装由恒温器控制的加热器。

由控制屏上的手动隔离开关控制。

当发电机运行时须将加热器切断。

6.11发电机须能承受在其输出端短路达3秒钟之短路电流而不致损坏。

6.12发电机在发电机房运作时,承包商需负责使发电机房周边处量度的噪音量低至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

7联轴器及避震装置

7.1柴油发动机须与单轴承型发电机直接轴接。

7.2弹簧型避震器须装于底板下,使整个装置座落在混凝土楼板上而不致将震动传至邻近的设备或建筑物之任何部分上。

8辅助设备的设计和构造

8.1排气管消音器和烟道

1)排烟系统由消音器,膨胀波纹管,吊杆,管道,管夹,联接法兰,抗热接头和示于图上的部件组成。

2)在排烟系统中的连接须使用带抗热接头的联接法兰。

3)须装设住宅型消音器。

消音器须为箱式结构,并带除潮器,排放管。

其体积要保证能正常运转,安装时无过高背压。

消音器之设计须能将排气出口处之噪音减低至符合环保部门规定之要求。

4)在发动机和消音器间须装置不锈钢膨胀波纹管。

其尺寸应与发动机和排气消音器相配合。

5)在消音器后须连接不锈钢膨胀波纹管将烟气垂直向上排至图标之位置。

排烟管须由符合BS1387B级之黑色钢管制作要求。

6)排烟管之弯头具有须等于3倍管径的最小弯曲半径。

7)自排气口至排气管末端之整个系统,除不锈钢之膨胀波纹管外须涂以抗热油漆。

8)整个系统须于镀锌金属网内,并符合BS476的非燃性绝缘材料,由25毫米间隙的钢条形座支撑,以便在排气管周围保持25毫米的空气间隙。

9)全部排烟管道和消音器之表面须裹以厚度不小于0.8毫米之铝金属包层。

10)整个系统须由弹簧吊杆悬挂。

悬挂吊杆之设计须经批准。

11)排气出口处所排出之废气烟色最高容许度需高于林格曼黑度一度(RingelmannShadeNo.1)并须符合当地环保部门之规定。

8.2燃料系统

1)柴油发电机组应带有一柴油贮油箱,供油系统,冷却系统,排风管,管路,散热器和风扇,柴油机起动系统,蓄电池,控制设备和控制屏等,而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有材料和设备均须能承受极度低温而不损坏。

2)须按本节之说明和如图中示装设一套完整的燃料储存和分配系统。

3)须配置至少可供3小时耗油量之油箱。

油箱中须装置低油位开关并设置20%和50%两阶段油位之预告信号。

4)油箱须按BS799第五部分之要求制造,使用5毫米厚优质钢板制作,端部作盘形和凸缘形,全部采用电焊。

5)油箱须配备面盖板,可靠油位表,充油管密封帽,防火器,通风帽、滴盘、排渣管、油位开关、溢流管,入油口,存油量计等。

存油量计必须为圆盘形具有相当的尺寸清楚地标以存油量,如空位,1/4,1/2,3/4,及满位。

油量计之校验须于现场示X。

6)在出油路上须装置不超过120网孔的网形过滤器。

7)如油箱的静压不足以供所选用的发动机,须提供辅助的电动输油泵及其附属管道,及相联之供电以便把油从主油箱输送到发动机。

对此,雇主不承担额外费用。

在施工前须将详情报批。

油泵的全部电气装置,包括开关设备,电动机起动器,电缆终端均须为由BASEFFA证明之防爆型。

8)在油箱和发动机供油管上须装设用拉线来操作的“关闭”阀为供事故时在机房外关机用。

9)供油及油管路必须至少距温度超过200℃之表面50毫米。

如供给软油管,则所选材料必须耐250℃之高温。

10)在油箱上须装设一台半周旋转的手摇输油泵并带一根足够长度的入油软管,阀门,三通和旋塞。

11)须配备一台带墙上安装支架的电动叶轮输油泵和滤油器,其输送容量须为每分钟20立升,3米压头,并包括所需的控制屏。

8.3直流起动系统

1)发电机组须配备一台发动机起动电动机,由24伏直流运转,能手动或自动起动,并附切断开关,如本节所述。

2)发动机起动控制设备须能将供电的电池充电器切断,以避免起动时过载。

3)起动电动机须具有足够的功率,且系非滞留型。

在起动电动机通电运转前,其小齿轮轴向运动与发动机飞轮上的齿轮啮合。

当发动机起动或电动机不通电时,小齿轮须被解脱。

4)起动设备须配备可自动断开起动电动机的起动失败装置。

如发动机在预定时间,如12秒内不能起动时,以避免电池组不适当的放电。

5)在12秒内,每隔5秒总共连续三次起动发动机。

此后,由起动失败装置把起动电动机断开并如下列所述发出光和音响信号。

在手动使起动失败装置复位前,自动起动系统不应再次使发动机起动。

8.4起动电池和充电器

1)须配备一套具有足够的安培一小时容量和放电率,直流发动机起动用24伏镍镉电池组,安装在邻近发动机底座处。

电池组须符合IEC623。

起动电池和充电器须在12秒内提供起动,如起动失败须能在失败后5秒,再提供起动,须能提供连续六次的起动,而不会达到按制造厂商规定损坏电池的程度。

电池须放置在经批准的耐腐蚀柜内。

2)电池充电器必须是恒电压型,附带直流电压和电流计,冲击波抑制器、控制器、浮充和快速再充电选择器,电池放电指示、过量充电保护和指示、充电器故障警报信号装置。

所有控制器和感应器须接至装在机组上控制屏内。

8.5发动机加热器

1)所配置的水套加热装置须保持发动机水套中之水温达20℃左右,或按制造厂商建议,以保证当需要时易于起动。

2)加热器须由恒温器控制。

每当发动机投入运转后即应被断开。

8.6燃油喷射系统

燃油喷射系统须配有一次和二次燃油过滤器,其组件应可更换;

一台由发动机驱动的正位移油泵,上述装置均安装在发动机上。

8.7润滑系统

封闭式压力供给润滑系统须配有正位移机械润滑油泵、润滑油冷却器,过滤器和油位指示器。

8.8空气过滤器

能替换的干式空气过滤器须包括自动报警装置,当过滤器堵塞时,能自动报警。

9发电机组的控制和保护及其附属设备

9.1控制和调节装置的放置位置

1)所有供操作用的控制器须集中装在随时可供使用,伸手可及的合理位置。

2)调节用的装置必须分开放置,以防止未经许可,擅自调整。

9.2发动机状态指示

发动机须具备以下最低限度的状态指示:

1)油压

2)油温

3)发动机温度

4)运行时数

5)转速表

6)电池充电器电流表

7)冷却水温度

8)蓄电池电压

9)启动次数

9.3发动机保护

1)发动机须配备下列最低限度的保护和控制装置,以便发生下列情况时尽早发出警告信号和/或停机:

a)润滑油压过低

b)发动机冷却剂温度过高

c)发动机超速

d)启动失败

2)上述发动机保护须分为两阶段:

在初始阶段发出光和音响警告信号;

当发动机处于预定的危险阶段时必须停机。

3)所有光和音响警告信号和解除信号开关必须接至控制屏上。

4)发电机组必须配有钥匙操作的保护装置越位开关。

当此开关合上后不管发电机组发生任何故障,都必须持续运转,直至发动机不能再运转为止。

此钥匙必须由一位高度负责的工程师保管。

9.4发动机速度控制和速度调节

1)速度控制

a)须配备电子速度传感速控器。

b)速控器须传感发动机的实际转速。

c)速度控制须按BS5514:

第四部分I型,A1级之规定。

2)速度调节

a)速度须预先调整好,以保证在满载时的额定频率。

b)在各种负载情况下,须有手动调节速度的装置可在±

5%的X围内进行调速。

9.5电压调整和调节

1)电压调整

a)安装—自动电压调整系统,用于使发电机接线端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稳态电流条件下从空载到满载都保持在其额定值的±

2.5%以内。

b)发电机电压调整系统之工作性能须如BS4999第140部分所规定之VR2.23级。

2)电压调节

a)提供一套输出电压调节装置以便于将输出电压调节至设计参数X围内之任何水平上。

10控制屏

10.1发电机组控制屏应为直立式装设在图标位置。

1)控制屏应能承受机械、电气、震动、电和热应力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可能遭受的湿度影响。

2)配有保护装置以避免控制电路短路所引起的后果。

3)当有电气装置装在面板或门上,须采取措施如以一条适当截面的接地体以保证接地保护电路的连续性。

4)为面板或门上的电气装置和测量仪表布线时,必须做到当面板或门移动时不会引起机械性的操作。

5)不需每天使用的调节装置应布置在控制屏内以达到安全运行。

6)控制屏须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项目:

A)按图规定,装设四级ACB/MCCB,带有可调节的发电机过电流装置、接地保护和逆功率继电器、控制和指示器。

ACB/MCCB之额定电流和断路容量须与发电机容量相配合。

B)仪表

•电度表

•频率表(X围:

45至55赫)

•功率因数表

•运行小时计(X围:

9999小时)

•带有相选选择开关的交流电压表,用以监视发电机之输出电压

•带有相选择开关的交流电流表和电流互感器,用以监视发电机之输出电流

•直流电压表,用以监视电池电压

•直流电流表,用以监视充电电流

•不可复归的计数器以记录起动次数

•不可复归的计数器以记录起动失败次数

C)按钮

•发动机起动按钮

•发动机停止按钮

•系统复位按钮

•用以模拟主电源故障的按钮

D)带红色指示灯及音响警报信号

•ACB/MCCB事故跳闸

•发动机过摇晃锁定

•发动机超速停机(两阶段)

•发动机起动失败

•低油位(两阶段)

•润滑油压力偏低(两阶段)

•润滑油温度偏高(两阶段)

•电池系统故障

E)带指示灯但不带音响警报信号

F)红灯

ACB/MCCB闭合

•发动机自动控制运行

•电池放电

G)绿灯

ACB/MCCB断开

•发动机手动控制运行

•发动机带负载运行

•主电源供电正常

H)琥珀色灯

ACB/MCCB跳闸回路正常

I)其它控制设备

a)指示灯试验按钮

b)频率预调装置

c)电压预调装置

d)发动机起动控制

e)电池充电器及其附属装置

f)发动机加热器控制

g)电子同步调节器

h)固态自动电压调整器

i)“手动—自动”旋转控制开关

j)警报信号和信号解除开闭

k)带手动隔离开关,由恒温器控制的控制屏防冷凝加热器

l)按以下规定为遥控指示,发动机起动和停机,发电机保护等必需的继电器和干接点。

10.2控制屏监控信号

1)所有监控信号,但不包括油位及油泵等参数,须透过相应的PLC,利用带有的通信接口与BA系统连接。

11并联装置

并联装置应带液晶数字显示屏,应能承受机械、电气、震动、电和热应力及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可能遭受的湿度影响。

应适用于工频发电机(380V)及高压发电机(10kV);

人工/自动并联功能选择,及市电故障时可优先某台机组运行或同时起动两台机组;

柴油发电机组急停控制;

自动并机合闸,可设定优先起动某台机组,也可同时起动两台机组,并机后再送电,当负荷率上升达到80%(可调)时自动起动另一台机组,并自动分配负载,当两台机组的负载率下降到35%(可调)时自动解列其中一台机组,经冷却后自动停机,恢复至自动待机备用状态,由另一台送电;

自动分配有功及无功负载;

自动频率跟踪;

逆功率、超功率检测及报警停机保护;

机组短路及过流保护;

机组过压、欠压保护;

自动同步检测,自动同步合闸、自动并车;

市电自动充电及充电失败报警功能;

并列为软加载,解列为软卸载(负荷转移后才解列分闸)。

当电力故障信号送到本系统,系统接受到此信号,机组按设定程序优先启动某机组、机组自检,并加速到额定的速度及建立电压,检出其中1台达到设定值后投入总线,后机组经自动同步控制陆续投入总线并联运行(启动信号为前机组故障或满负荷后),同时自动分担负载。

当任何1台机组出现故障时,后备机组自动启动运行,故障机组自动停机,同时发出警报。

当市电电力正常后,市电送电所有机组的断路器经控制系统控制全部分闸,机组进入无载冷却怠速状态,冷车时间到达,所有机组停止运转,恢复自动待命状态。

提供通信接口,协议采用RS485、BAet、Modbus或Lonworks。

12系统操作和运行特性

12.1自动操作

1)在主电源故障时,在指定的低压配电屏内由自动切换系统之“正常”断路器前带0至5秒可调延时的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信号激励发动机之起动系统。

2)在接到起动信号后,发动机须开始起动程序。

3)发电机组须于12秒内达到其额定速度并准备接载全负荷。

4)如发电机在12秒后不能起动,起动程序须于5秒后在5秒钟内再起动两次。

如发电机仍不能起动,则起动程序须被闭锁,并发出音响和光示信号。

发动机须处于闭锁状态直至手动复位为止。

5)在起动期间若主电源恢复供电须不会使起动程序中止,但不须进行负荷之转换。

主电源故障后而发电机组已运转,则在0.5至1秒之延时后,应进行负荷之转换。

6)此时,接在低压配电屏中重要负荷母线段上一些指定的馈出回路,须由各自的低电压继电器使之跳闸。

7)当发电机组达到额定频率和电压时,须发出信号使“正常”断路器断开而使“备用”断路器闭合。

当低压配电屏之重要负荷母线段已带电,上述已经由低电压继电器而断开的馈出回路须按图标预定的程序手动或自动闭合到母线上,以避免使发电机过载。

8)当正常供电完全恢复后,负荷之转换及发电机组之停机,由控制屏上之选择开关选择手动或自动操作。

在此指令之激发下,负荷之转换须立即执行。

发电机组无载运转60秒至3分钟可调之短暂冷却期然后停机。

12.2手动操作

1)控制屏须装置“自动—手动”旋转控制开关。

如选择于“自动”位置整个系统须能如上所述运行,并能使系统保持自动状态直至转换成手动控制为止。

2)通过控制板上的控制开关,发电机组能手动起动。

一旦起动并运行正常,发电机可用手动接载重要负荷。

3)在整个手动起动期间,只要主电源供电仍然可靠,所有负载须不会转换到发电机上。

但当按“手动转换负荷”按钮时信号须令“正常”断路器断开,“备用”电源的断路器闭合,能如自动操作一样,使负荷转换。

将“手动转换负荷”按钮复归,负荷须转回由主电源供电。

13接地

1)在发电机房内须装设供备用发电机设备接地的接地终端。

2)发电机机座、发电机中性点、油箱、发电机开关屏、电缆托盘/梯架等须分别接至发电机房内的接地终端再由发电机房内的接地终端引出及接至所供电的低压配电间的接地终端。

保护导线之规格不得小于6mmx25mm。

14警告牌

1)须提供一块以中、英文书写,字体高度不小于50毫米之警告牌书以“ATTENTION-ENGINESTARTSAUTOMATICALLYWITHOUTWARNING。

DONOTECLOSE”,“注意—发动机会无警告自动起动。

切勿接近”,并固定于发电机房内显见处。

15接线系统和控制线路图

1)在发电机房须将适当大小的重要负荷配电接线系统图置于带透明面板的木框内并固定于显见处。

2)控制屏内须存放一套控制线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