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8222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

《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民用机场应急救护Word下载.docx

并且是防水的。

这样的标签示例于附录8中。

在此标签中,数字与符号表示对伤员医疗级别的分类,如下所示:

如果没有标签,可以在胶带动写罗马数字来区分鉴别伤员,或者直接在额头或其它皮肤暴露的区域作标记,以标明伤员的级别和/或治疗需要。

没有记号笔时可以使用口红,建议不要使用毛笔,因为其笔迹在雨雪中会扩散得模糊不清,并且在低温时会冻住。

四、医护原则

现场救护应当遵行以下原则:

必须在失事现场使重伤员稳定应避免在重伤员安定之前迅速转移重伤员。

当失事发生在机场附近时,消防人员和救援人员通常是最先到达现场人员。

这些人员应尽快安置与稳定重伤员,在火情控制或防火不需要所有人员的情况下,能空出的人手应在现场的受过外伤训练的有资格的人的指导下立即开始受难者的稳妥定工作。

最先反应的救援车辆应携带有护理受难者的初级装备,包括人工气源,绷带,冷敷布,氧气和其它用于稳定吸而在燃料泄漏区域和燃料浸透衣物时,由于存在爆炸的危险,不可使用氧气。

在医治措施的最初几分种采取的行动应稳定受难者,直到受难者能得到更为胜任的医护。

在专门的外伤医疗组到达时,可提从更完备的医护(如心肺功能复苏,等等)

在主管人员,即指定的医疗协调官员到达时,庆在该官员的指令下进行伤员鉴别分类工作和医疗护理。

在此之前,就布救援和消防主管指定的人员发布伤员鉴别分类的命令,直到由预定的医疗协调员接替。

医陪协调员对事故的所有医疗方面的的问题负责,并应向现场指挥官报告。

医疗协调员的主要工作是管理性的,并和为参与者治疗伤员。

为了能很容易地区分和辨认医疗协调员,其应戴白色的硬帽,和穿高度可见的白色外衣或背心,前后均写有“医疗协调员”的红色可反光字样。

I级受难者:

这种受难者的类型包括:

严重出血严重烟窒息;

室息性的胸部外伤和颈部一上凳骨一面部外伤;

伴随着错迷的和迅速发展为集克的头部外伤;

有创骨折;

大面积烧伤

撞伤;

各种休克;

脊髓受伤。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急救(清理气管),用止血钳止备,并使受难者处于恢复的位置;

恢复呼吸;

使用氧气,除非在燃料渗透或燃料浸透衣物的区域;

将伤员放在有遮蔽的场所待转移。

II级受难者。

这一类受难者包括:

非窒息性胸外伤;

末端的闭合骨折;

小面符号烧伤没有昏迷或休克的关部外伤;

软组织外伤。

对不需要急救医疗护理的救治生命的受伤伤员的救护可以延尽到所有的一级受难者都被稳定之后。

在少量的现场医治之后可以转移级受难者。

III级受难者

这种类型的受难者仅包括受轻伤者。

在某些失事/事故发生时乘客未受务或仅受轻伤或看上去未受伤。

由于这些受难者会干扰其它级别的伤员以及其它运作,将他们从失事/事故发生地运送到指定的持留区域是很重要的。

在指定的持留区他们将

被复查。

提供关于3级受难者的鉴定,安慰及医护的供应品是很重要的。

这应通过国际救援组织(红十字等),飞机操作员(相关的)和机场运行机构提供。

为此目的应预先指定特定的治疗地点,如空的飞机库,乘客终点站的一指定区域,消防站,或其它足够大的空用地点(如旅馆,学鹇等)。

任何这些被送中的地区应装备的暖气及冷气系统,电力供应及电灯,水,电话及其它设备。

必须有许多这亲的预先选定的地点,所有的飞机操作人员及机场人员应知道这些指定地点的位置。

五、对伤员流动的控制

伤员应通过四个地区,这些地区应被仔细定位并易于辨订

集合区:

完成从废墟最初集合重伤员的地点。

建立这样区域的需要依赖于失事的类型以及失事地点周围的环境。

在此地对受难者的监护里救援和消防人员手中转到医疗机构中,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咱转接发生在伤员分类鉴定区。

分类区:

分类区应至少在失事地点的上风90m以避免暴露于火及烟的可能性。

如果可能的话,应建立一个以上的分类区。

医护区:

初始时只有一个单一的医护区,接着,该区域应根据伤员的三种分类被细分为三个区域,即迅速救治(1级),暂缓救治(2级)和略为救治(3级)。

为了便于辨认,医护区可以用颜色标识(红色——迅速救治,黄色——暂缓救治。

和绿色——略为救治)。

可以使用带颜色的交通锥体,旗等等。

转移区:

转移区是用于登记,派送和疏散生存者的区域,其应位于医护区和出路之间。

通常仅需要一个转移区。

然而,当存在一个转移区时,它们之间应具有通讯联络。

对1级和2级伤员的稳定的救治建议使用移协设施。

理想地,这些设备应在30分钟之内即可运行。

因此它们的高驻地应允许它们被方便地运送到失事地点并且可迅速进入状态以接纳受难者。

这些设施应包括:

传统救护车或复苏救护车。

对1级受难者而言,复苏救护车是理想的遮蔽场所。

受难者可在此受治疗然后被直接送到医院。

红色帐蓬,用于容纳严重病例或极为紧急的病例。

这些设施可以和一体化的加热及照明设备及必须的医疗设备运送到现场。

黄色帐蓬,用于容纳2级受难进行,可以用可运输的移动医院或救护车稳定及治疗所有的受难者

六、对可走支的幸存人员的医护机场主局,飞机操作员相关的)或其这为此目的预先指定的机构的责任是。

针对不同的应急情况,从机场计划中预先拽定的行持留区中选择最适合的持留区。

将未受伤者从失事现场转移到指定的持留区。

安排能胜任急救工作的医生,护士或医疗队对假定未受伤的人员进行检查特别是检查精神创伤(休克)和/或相关的烟窒息。

列出全体乘客及机组人员的清单以承担说明的责任。

与未受伤者见面,记录他们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以及72小时亡内他们可能到什么地方。

在必需的情况下通知新友。

与拽定的国际救援机构(红十字会等)相互合作。

防止未许可的人员或这些与进行中的行动没有官方联系的人的干扰。

应预先安排及时利用汽车或其它恰当的运输工具将“可步行的伤员”/可行走人员从失事现场运关到指定的持留区。

此计划应在通知应急事故之扣自动执行。

一个护士或受过急救训练的人应伴随这些人到特留区。

每个乘客及机且人员者应检查是否受精神创伤(休克或吸入烟雾。

寒冷或恶劣的天气需要给他们提供别的从应品以保护他们并使他们舒适。

使用疏散滑板离开飞机的北客可能光着脚,或没有穿合适的服装。

当飞机失事发生在水上或沼泽地带时,这些人可能身上湿漉漉的并感到不舒服。

这些问题应被暖设备和衣物以防止体温过低。

在这些人被转移到指定的行走人员持留区之前防止体温过低并被用于检查身体。

国际救援机构及军队能够提供上述的许多方面的要求。

七、死亡人员的处理

死亡人员的处理(黑色标签)

在失事地点处理死难者时,必须保存证据。

有必要认识到示受干扰的现场能得到最可靠的证所以决定失事的原因和/或采取更正措施在将来防止类似的失事。

计划应考虑到在应急失事现场处理死难者时可能会发生的偶然事故。

计划中需要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及接触法长。

机场消防员和其它救援人员应了解在机场失事调查中的技术与程序的基本需要。

只要有可能,残骸应保证不受破坏,址到适当的失事调查机构到达。

放置死难者的场所的四周应绝对完全的。

大量死难者及肢解了的尸体所处的区域应保持不受干扰,直到法医和飞机失事调查者或其指派的人员的到达。

应向移走残难者残赅的担架员提供足够数量的一次性塑料手套和皮手套。

尽管也可使用一次塑料手套,但是它们易于为飞杨残骸与碎片撕破或割破。

皮手套不会被撕破或割破,但它们能吸收死难者的体液,并降低触觉的灵敏度。

建议一个担架员载一只一次性手套一只皮手套,或两个担架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工作。

在集中尸体碎片后所有的这些手套都应被焚毁。

如果有必要移动尸体或飞机残骸的碎片,应照相以显示在残骸中这些尸体和碎片的相对位置。

在移动这前应画草图以表明相对位置。

并且,每个被移动的尸体和碎片粘上标签并且在备忘录。

应特别注意避免破坏飞机驾驶室的区域。

如果需要移动任何飞机控制部件,在移动之前应照相,画图或作记录。

只有在为了防止被火烧毁或其它类似的紧急情况下才能在法医或适当的机构到达之前将死难者移出或将私人物品移走。

当必须移走尸体时,应注意上述问题。

就提供足量的尸袋以容纳所有的尸体和驻人物品。

通常由当地主要的装殓死人器具供应商,殡葬业者及它们的设备供应公司或附近的军队设施提供尸袋。

最好每个机场都储备有尸袋。

尸体辨认及死亡原因的确定是在提定此项任务的机构的协作下进行的。

此项工作的进行通常需要法医及其它专家的协助。

造成大量死良的失事将使通常的停尸房超载。

在一些地区处理的延迟及高温可能促进组织的腐化,此时就胡冻存储存设施。

可以利用永久设置的冷藏间冷冻拖车。

死后检查区应分于冷冻储存间的附近并且具有高度安全性。

此区域应具有充分的电力供应和流动水源的,对初步尸体分类足够大的适当的工作区。

停尸应被隔离并且远离新属或其他公众所能到达的地

方。

在尸体辨认结束之后应开始通知亲属。

应使用如飞机操作者,公众设施或组织(即国际救援机构和警察)等机构。

失事调查部门有权和有必需要求对机组人员和,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乘客进行尸体解剖

和毒理学分析。

应在转交己体之前决定是否需要这些测试。

在应急失事发生之后,应尽可能快地向所有的消防和救援行动参与者询问情况,并由适

当的机构记录他们所观察到的情况。

对于调查者而言,在现场记录的草图,图给,照片,电影胶片,磁带及录相录带及尸体和尸体碎片的标签的适当细节都是价值不可估量的。

主和的法庭官员应载有深棕色的硬帽和背心或其它外衣,并在前扣写有清晰的“首席法

官”的字样。

机场医学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用航空应急控制,是为了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医学紧急情况管理的相关

规定,重点加强对来自国际疫区的航空器或国内运输中可疑高致病性病毒、污染货物航空

器的检疫防止疫情通过机场口岸传播,维护机场的生产运行秩序,保证广大旅客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机场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机场医学紧急事件的管控范围,适用于在机场范围内(含航空器内),发生强

制控制传染病、国家卫生部门确定并公布的按照强制控制传染病处理的其它严

重传染病,以及疑似情况的现场处置工作。

机场应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机构,作为机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领导机构。

领导机构职责:

根据民航总行业要求,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机场预

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各项专项预案和措施;

负责机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预案措施的贯彻落实;

监督各保障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总体执

行情况;

总结和上报机场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情况。

领导机构成员应由机场主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机场检验检疫局、空中交

通管理部门、机场公安、机场急救部门领导组成。

各相关单位职责主要有:

空中交通管理部门,

负责将航空器上的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通报;

负责将地面处置信息传递给染疫航空器机组。

机场急救中心(国内):

负责医疗物资储备和体温检测设备的管理使用;

负责国内旅客、航空器、行李货物的防控排查;

负责国内染疫旅客的隔离、转运工作;

负责可疑污染物品的处置、染疫航空器、车辆及场所的消毒;

负责将相关信息通报上级医疗管理部门。

机场检验检疫局(国际):

负责国际旅客、航空器、行李货物的防控排查;

负责国际染疫旅客的隔离、转运;

负责将相关信息通报上级管理部门;

机场公安局:

负责医学紧急情况下隔离区的现场安全警戒;

负责保障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转运道路的通畅。

航空公司及代理:

负责将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报TAMCC及联检单位;

负责旅客处置及后续安排工作;

负责配合疫情处置,提供相关设备及保障;

负责向检疫/卫生部门提供航空器承载的客货资料。

指挥中心:

负责染疫及来自疫区航空器的机位安排;

负责染疫信息的收集、传递及上报;

负责医疗物资航空运输的组织协调;

负责发布本预案启动、终止指令;

负责组织本预案的修订及持续改进。

航站楼管理部门:

负责将航站楼内公共卫生紧急情况通知TAMCC;

负责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做好航站楼内疑似旅客的隔离处置工作;

负责在卫生、检疫部门指导下设置航站楼隔离区域;

负责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做好染疫区域的卫生处置及运行恢复工作;

飞行区管理部:

负责配合卫生、检疫部门做好航空器内疑似旅客的隔离处置工作;

负责在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设置机坪隔离区域;

负责执行公共卫生事件任务的外部车辆的场内引导

航空安保公司:

负责协助卫生、检疫部门、公安机关做好公共卫生紧急情况现场秩序维护及隔离工作;

负责做好旅客集结区、货物堆积区的安全保卫工作;

媒体发布管理部门:

负责新闻发布及对外宣传工作。

第三节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程序

一.预警准备程序

当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一种疫情在局部地方发生,并有可能通过航空器或

其它途径传播到本地,此时本地疫情控制应启动预警处置程序。

2.机场急救中心(国内)

a)排查设备准备

•根据疫情情况确定排查设备种类;

•根据航站楼疫情控制特点准备排查设备及布置方案;

b)隔离场所及转运车辆的准备

•根据疫情特点,准备确诊患者隔离场所及转运车辆;

•根据疫情特点,准备疑似患者隔离场所及转运车辆;

•根据疫情特点,准备需隔离排查旅客临时隔离场所及转运车辆;

c)药品医疗设备准备

•根据疫情特点,准备防控所需的隔离防护、治疗药品及设备;

d)修订专项防控方案

•根据疫情种类,修订有针对性的专项防控方案;

e)医护人员培训

•根据疫情种类,对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业务培训;

f)对员工的防控宣传

•根据疫情种类,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宣传培训;

g)对旅客的防控宣传

•根据疫情种类,对旅客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宣传培训;

3.机场检验检疫局(国际)

•根据航站楼疫情控制特点准备排查设备及布置方案;

•根据疫情特点,准备防控所需的隔离防护、治疗药品设备;

d)修订检疫专项防控方案

•根据疫情种类,修订有针对性的专项检疫防控方案;

e)对旅客的防控宣传

•根据疫情种类,对旅客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控宣传培训;

3.安全职能部门

a)监督检查各保障单位疫情防治前期准备情况;

b)做好对外协调工作;

4.后勤保障部门

a)做好防控疫情物资设备准备工作;

5.指挥中心

a)信息的获取及分发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做好疫情防治前期准备工作;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将通知精神贯彻到各保障单位;

b)监督检查各单位准备情况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检查各保障单位疫情防治前期准备情况;

c)启动信息通报程序

•要求各部门启动每日疫情信息通报;

•做好每日疫情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d)确定染疫航空器停放位置

•选择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作为染疫/疑似染疫航空器的停放位置;

6.航站楼管理部

a)做好疫情信息通报

•关注航站楼内旅客异常情况并及时通报TAMCC;

b)做好卫生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航站楼内进行定期消毒;

•航站楼内通风换气;

7.飞行区管理部

a)做好疫情信息通报

•发现有与疫情相关的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通报TAMCC;

8.航空安保公司

9.媒体发布

a)做好疫情防治宣传工作;

二.防控工作程序当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并要求机场启动防控措施,此时机场疫情控制应启动防控程序。

1.设备设施布控

体温检测仪

a)急救中心负责在国内进出港区域按要求设置专用体温检测仪和现场隔离排查

区域(T1航站楼出港在东、西卫星厅,进港在东、西卫星厅,以及要客通道、

远机位。

T2航站楼出港在安检通道和要客通道前,进港在远机位到达、三层近机位到达和要客通道);

b)检验检疫负责在国际进出港区域(出港在边防通道,进港在三层到达)设置专用体温检测仪和现场隔离排查区域;

2.临时隔离场所

航站楼管理部协助检验检疫和急救中心分别在体温检测仪附近区域设置临时隔离场所;

3.人员安排

急救中心选派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检测设备操作;

急救中心选派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进行旅客排查和疑似患者处置、转运;

三.处置工作程序

当在航站楼内、经停本场的航空器上以及本场员工发现疑似或确诊染疫情

况,此时机场疫情控制应启动处置工作程序。

1.信息通报流程

信息通报内容:

a)可疑病人在航站楼内: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含籍贯)、现处位置、是否有同行人、联系方式、发现人姓名、发现人单位、是否还在病人旁、病人现状(含自述)、是否进行过初诊、初诊结果。

b)可疑病人在航空器上:

航班号、机位、机组及乘客人数、病人或疑似病人的人数、主要症状、体征、病人性别、年龄、国籍(含籍贯)、座位号、是否有同行人、联系方式、发现人姓名、单位、是否还在病人旁、病人现状(含自述)、是否经同机医务人员进行了初诊、初诊结果。

c)可疑污染物:

物品种类、位置、数量、特征、发现人单位、发现人姓名、联系方式、现场处置

措施。

d)内部员工异常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症状、体征、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是否进行初诊、初诊结果。

2.疑似旅客处置程序:

国际旅客由检验检疫/国内旅客由急救中心对发病旅客进行现场排查;

国际旅客由检验检疫/国内旅客由急救中心确定同机旅客排查范围(在航空

器上)及接触者(在候机楼内)范围,进行信息登记和流行病学调查,对

非接触者及时做出放行决定并报指挥中心;

国际疑似旅客由检验检疫局/国内疑似旅客由急救中心带至隔离室进行隔离

观察;

国际疑似旅客由检验检疫局/国内疑似旅客由急救中心将信息通报指挥中心

和上级管理部门;

国际旅客由检验检疫局/国内旅客由急救中心联系市规定的转运车辆转移至

定点医院,并追踪后续处理结果;

4.染疫航空器及航站楼污染区域处置程序:

染疫航空器处置

a)机位分配部门负责将来自疫区及染疫航空器安排至指定机位;

b)公安机关负责对染疫航空器周围25m范围进行警戒,任何人员未经允许不得

上下航空器,不得装卸货物;

c)急救中心(国内)/检验检疫(国际)负责对来自疫区及染疫航空器进行消毒

处理;

d)急救中心(国内)/检验检疫(国际)负责对来自疫区及染疫航空器的垃圾等

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航站楼污染区域处置

a)国际区域由机场检验检疫局/国内区域由急救中心负责航站楼内污染区域消毒

b)国际区域由机场检验检疫局/国内区域由急救中心负责对航站楼内污染物品进

行无害化处理;

c)航站楼管理部和航空安保分公司协助机场检验检疫局、急救中心对航站楼内

污染区域实施隔离;

d)针对空气传播类疾病,航站区管理部应协助医疗部门做好通风换气和卫生消

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e)针对肠道传染类疾病,航站楼管理部应协助医疗部门做好航站楼卫生间区域

的消毒处理,餐饮服务部门应做好食品卫生工作;

f)必要时急救中心负责对航站楼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5.疑似污染物品处置程序

机场检验检疫局对来自疫区及染疫航空器的货物进行现场检查和无害化处

理;

各单位对发现的疑似污染物品或疫源动物实施隔离处置,并通知指挥中心,

由指挥中心通知检验检疫局、机场动植物检疫站、急救中心进行现场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