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8038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m3烧成电瓷制品梭式窑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为了让我们掌握梭式窑的特点及结构、增强工程设计能力、提高计算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个20m³

最高烧成温度为1300℃的烧成电瓷制品的梭式窑。

1.设计要求

1窑内有效容积:

33m³

2最高烧成温度:

1300℃

3燃料的种类及组成:

净化煤气

煤气组成:

成分

CO2

CO

H2

CH4

C2H4

H2S

N2

含量(%)

4.5

29

14

1.8

0.2

0.3

50.2

4空气过系数:

α=1.1

5燃料消耗量:

160kg/h

6成品率:

95%

7装窑密度:

1.2吨/立方米

8窑容积系数:

0.9

9当地气候条件:

夏季平均温度为27℃,年平均大气压力96000Pa。

2.窑炉主要尺寸设计

窑体的尺寸主要依据被煅烧制品的产量要求、产品性能、烧嘴喷射能力、温度分布均匀性等各方面因素综合确定。

1梭式窑内高为窑车台面至窑顶的空间高度。

根据材料所能允许的对多高度来确定窑的内高。

如镁砖由于其荷重软化温度和它的烧成温度接近,故砖跺高度不宜太高,通常其窑内高在1米左右;

而硅砖由于其荷重软化温度高,其窑内高通常在1.9-2.1米;

现有粘土砖和高铝砖窑内高分别为1.5-1.9米和1.1-1.5米。

砖跺上下所允许的温差也是考虑窑内高时应注意的影响因素之一。

窑高增加,上下温度加大,容易造成烧成质量不均匀。

本设计中窑内高H取1.6米,即H=1..6m。

2梭式窑的内宽为窑内两侧窑墙之间的距离。

窑的内宽与窑的产量和允许的温差有关。

产量随窑的宽度增加而增大,太宽则中心温度偏低。

现代梭式窑多采用扁宽型断面设计,窑的宽高比一般为B/H≈2,其中B为窑内宽,H为窑的内高。

梭式窑内宽一般在1—3米之间,国外最宽梭式窑已达6.4米。

则本设计中B=3m,查设计指导书附录2取B=3.016m。

3烧成温度较低断面较宽的陶瓷梭式窑则常采用平吊顶的窑顶结构。

平吊顶结构是由异型轻质耐火砖或耐火纤维叠块所构成,用吊杆将其单独的或成组的吊挂在窑体的钢梁上。

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该窑采用平顶结构。

4当梭式窑的内高、内宽确定后,可以计算出梭式窑的横截面积,从而确定出梭式窑的总长度L:

L=

(式中:

V-窑容积,可由装窑密度、产量要求及窑容积系数求出,在本设计中V=35m³

F-窑横截面积,可由B与H之积求得)。

由于B=3.016m,H=1.6m可得:

F=B×

H=3.016×

1.6=4.83m2

=33÷

4.83=6.9m

3.窑炉砌筑体的设计

3.1砌筑体材质的选择

选择砌筑体材质窑充分考虑砌筑体所处的工作条件,其中包括:

①工作温度:

窑炉因用途不同,工作温度相差很大,应区别选用不同品种或不同等级的制品砌筑。

②温度应力:

承受温度应力较大的窑炉或部位,应选择稳定性好的材料,特别是间歇操作的窑炉更应该充分注意。

③承重荷载:

承受荷重大的部位应选择强度大的砖。

轻质砖和硅藻土砖不能用于砌筑承重拱顶或拱角砖,也不能用于砌筑同钢结构立柱相接触的窑墙。

在温度下承重还要考虑材料的荷重软化点。

④机械损伤:

如煅烧原料的竖窑和回转窑都要考虑受料的冲击和磨损。

⑤化学侵蚀:

不同种类的耐火制品砌筑接触时,要考虑它们之间的反应。

对于整个窑体来说,还要防止由于局部砌体过早损坏而导致停产。

查课本《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选用粘土砖、轻质粘土砖、红砖以及高炉矿渣作为砌筑体材料,其最高使用温度、体积密度及导热系数如下表所示:

粘土砖

轻质粘土砖

红砖

高炉炉渣

最高使用温度(℃)

1300~1400

1150

600

700

体积密度(Kg/m³

400

1900~2300

500~550

导热系数[W/(m·

℃)]

0.698+0.64

t

0.291+0.256

0.7~1.2

0.093+0.291

3.1.1窑墙

窑墙窑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承受荷重、支持窑顶,同时还要耐高温、能保温,以维持窑内煅烧温度,减少热量损失,降低环境温度。

一般窑墙都由能够承受高温的耐火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及外表面维护结构组成。

本设计中窑墙由内至外分别采用了粘土砖、轻质粘土砖、红砖砌筑。

3.1.2窑顶

窑顶除了要有一定的强度、耐热、保温性能,还要不漏气、重量轻、推力小等要求。

本设计中窑顶由内至外分别采用粘土砖、轻质粘土砖,并用高炉矿渣填充,窑顶表面铺上一层红砖以便于行走。

3.1.3窑车

窑车衬砖是梭式窑的活动窑底,它是用来保护金属窑车和装载制品烧成的。

它每经过窑内一次,就会被加热冷却一次,经受周期性的温度变化。

同时还要在窑车衬砖面上进行经常性的装卸工作,因此窑车衬砖较容易松动和损坏,严重时阻碍窑车在窑内正常运行。

所以窑车表面和周围要选用能承受高温、温度变化,并能承受荷重的耐火材料。

窑车内部衬砖砌筑,为了减少窑车重量,并减少窑车本身蓄热及散热,宜采用容重小,热容小,热容量小及热导率小的轻质保温材料。

由于本设计窑长L=6.9m,故选择3个长度为2.3m的窑车。

3.2砌筑体尺寸的确定

砌筑体的各种材料的厚度可用公式q=

(t内–t外)来确定。

对于高温窑炉,窑墙外表面温度一般取100℃-120℃,空气温度一般取20℃。

在本设计中窑墙外表面温度取100℃,空气温度取20℃。

同时砌筑体的长、宽、高的尺寸都应该考虑到砖行,计算时还要考虑灰缝在内。

耐火砖灰缝一般为2mm-3mm。

标准耐火砖尺寸为230×

113×

65mm。

耐火砖墙高度砌筑尺寸取68的倍数,耐火砖墙水平砌筑尺寸取116的倍数,其值可由指导书的附录表格中查出。

窑顶厚度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

通常吊平顶厚200-250mm。

本设计中窑墙外表面温度取100℃,空气温度取20℃。

窑墙由内至外分别采用粘土砖、轻质粘土砖、红砖砌筑,温降分别为1300℃、1120℃、280℃、100℃。

窑顶由内至外分别采用粘土砖、轻质粘土砖,并用高炉矿渣填充,温降分别为1300℃、1120℃、570℃、80℃,窑顶表面铺上一层红砖以便于行走。

3.2.1窑墙尺寸的计算

查指导书附录3可得:

窑墙外表面温度为100℃,空气温度为20℃时,窑墙的散热量为q=1000千卡/(米²

·

时),

即q=1000×

4.184÷

3600×

1000=1162J/(m²

s)

粘土砖:

λ=0.698+0.64×

10-3t×

(1300+1120)÷

2=1.47[W/(m·

1=λ/q1(t内–t外)=1.47÷

1162×

(1300-1120)=0.228m

查指导书附录5后取

1=232mm。

轻质粘土砖:

λ=(0.291+0.256×

10﹣3)×

(1120+280)÷

2=0.470[W/(m·

2=λ/q1(t内–t外)=0.470÷

(1120-280)=0.340m

2=348mm。

红砖:

λ=0.8[W/(m·

3=λ/q1(t内–t外)=0.8÷

(280-100)=0.124m

3=126mm。

3.2.2窑顶尺寸的计算

查指导书附录4可得:

空气温度为20℃时,窑顶的散热量为

q=1200千卡/(米²

时)即q=1200×

1000=1395J/(m²

10-3×

4=λ/q2(t内–t外)=1.47÷

1395×

(1300-1120)=0.190m

4=204mm

λ=0.291+0.256×

(1120+570)÷

2=0.507[W/(m·

5=λ/q2(t内–t外)=0.507÷

(1100-570)=0.20m

5=204mm

高炉炉渣:

λ=0.093+0.291×

(570+60)÷

2=0.185[W/(m·

6=λ/q2(t内–t外)=0.185÷

(670-60)=0.068m

6=68mm

3.3膨胀缝

几种常用的耐火材料每米砌体的膨胀缝按下列尺寸留设。

耐火粘土砖和轻质粘土砖砌体5~6mm/m

硅砖砌体12mm/m

镁砖砌体10~12mm/m

高铝砖砌体6~8mm/m

由于上述所用的材料的工作温度都大于80℃,都应设膨胀缝,且膨胀缝的位置应避开受力部位和骨架,关应按间距2米左右均布。

窑墙膨胀缝的内层与外层之间留成锯齿形,上下层之间留成锁口形式以保证密封。

窑顶膨胀缝,单层拱顶留直缝,为保证密封应在拱顶压一层砖;

多层拱顶膨胀缝应错开,最上一层应拱顶也应压一层砖保证密封。

如下图:

4.燃烧计算及燃烧设备的选择

4.1燃料燃烧计算

设窑炉使用的煤气组成干基如下表:

成分

其中含水率为4%,α=1.1时。

基准:

1Nm3湿煤气xu×

1=xd(1-H2O)

换算成湿煤气组成:

xu=xd

=0.96xd

换算后的煤气组成如下表:

H2O

4.32

27.84

13.44

1.73

0.19

0.29

48.19

4.0

(1)1Nm3煤气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理论空气量为:

V

=(1/2CO+1/2H2+2CH4+3C2H4+3/2H2S)×

100/21

=(

+

+0.0173×

2+0.0019×

3+0.0029×

)×

=1.195Nm3/Nm3煤气

实际空气量为:

Va=αVa0=1.1×

1.195=1.315Nm3/Nm3煤气

(2)1Nm3煤气燃烧理论生成烟气量为:

V0=(CO+H2+3CH4+4C2H4+2H2S+CO2+N2+H2O)+Va0×

79/100

=(0.2784+0.1344+3×

0.0173+4×

0.0019+2×

0.0029+0.0432+0.4819+0.04)+1.195×

=1.99Nm3/Nm3煤气

1Nm3煤气燃烧实际生成烟气量为:

V=V0+(α-1)V

=1.99+(1.1-1)×

1.195=2.11Nm3/Nm3煤气

烟气组分:

=(CO2+CO+CH4+2C2H4)/V×

100%

=

×

=16.24%

=(H2O+H2+2CH4+2C2H4+H2S)/V×

=10.22%

=H2S/V×

=0.14%

=(N2+αV

79%)/V×

=(0.4819+1.195×

1.1×

79%)÷

2.11×

=72.05%

=(α-1)V

×

0.21/V

=(1.1-1)×

1.195×

0.21/2.11×

=1.19%

4.2实际燃烧温度温度

查《材料工程基础》公式6.14知:

气体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Qnet=12600CO+10800H2+35800CH4+59000C2H4+63700C2H6+80600C3H6

+91200C3H8+118700C4H10+146000C5H12+23200H2S(KJ/Nm3)

Qnet=126×

27.84+108×

13.44+358×

1.73+590×

0.19+232×

0.29

=5758KJ/(Nm3·

℃)

燃烧所需空气量:

Va=1.315Nm3/Nm3煤气

实际烟气量:

V=2.11Nm3/Nm3煤气

发生燃烧时煤气温度tg与空气温度ta均为20℃,其中空气在0~20℃的平均比热容为1.296KJ/Nm3

理论燃烧温度:

tth=

即2.11ctth=5818.5

设tth′=1700℃,查《材料工程基础》表6.16知发生煤气燃烧产物的平均比容C′=1.67。

则Q′=2.11×

1.67×

1700=5990.29>5818.5

设tth′′=1600℃,C′′=1.65则Q′′=2.11×

1.65×

1600=5570.4<5818.5

此时,tth的值必在tth′与tth′′之间,可用内插法以求tth值,即:

tth=1659℃

实际燃烧温度tp=ηtth

设取高温系数η=0.78(陶瓷倒焰窑)

∴tp=0.78×

1659.1=1294℃

4.3烧嘴的数量、选型以及布置

现代的梭式窑基本上采用先进的高速调温烧嘴,或者更新型、节能的脉冲(高速调温)烧嘴。

这次设计的梭式窑采用性能优良的高速调温烧嘴。

高速调温烧嘴属无焰烧嘴,它是指燃气和空气在烧嘴内“完全”进行燃烧,再与二次空气(调温空气)混合来调节所喷出的气体温度。

使用高速调温烧嘴,燃烧效率高,燃烧室的体积小,燃烧室的容积能力强度非常高,最高可达2.1×

108W/m3,且窑内温度均匀,这样有利于消除窑内的过热部位,减小窑体的蓄热损失和散热损失。

同时在窑内,温度均匀气流的强烈循环与搅拌作用又强化了烟气对制品的传热,这样既可以实现安全快速的加热,又可以降低烟气排除的温度,使窑炉的燃料消耗量下降。

调温方便,而且高温烟气高速喷出,喷出的速度通常在70m/s以上,高达200~300m/s。

本次设计选择4对高速调温烧嘴,且布置在半窑车位处,在窑的高度方向上,高速烧嘴往往是设置在梭式窑的偏上部,这样的布置有利于窑内气体形成强烈的循环。

5.结束语

本次热工课程设计时间为三周,经过设计计算、绘制梭式窑剖面图、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这三个阶段。

三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觉得受益匪浅,不仅仅是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方法,而且深深感受到了老师敬业的工作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这次的设计计算说明书经过细心地编写,由于自己能力有限,学习中不乏有浅尝辄止的时候,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最后,非常感谢徐长海老师及其他几位老师三周来的耐心指导,在这里道一声您们辛苦了。

当然也要感谢同学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热工课程设计任务书(自编)

[2]徐德龙,谢峻林.《材料科学与工程》.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姜洪舟.《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