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7884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Word格式.docx

这部著作反映了罗马帝国的教育实践,也总结了昆体良长期从事修辞学校教学的经验,是西方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3、英国教育家洛克:

教师应以身作则,不可使儿童受到不良榜样的影响;

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德行和智慧;

德行最为重要

4、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

教师要成为道德卓越的人,做学生的表率;

充分了解自己职业的意义,热爱本职工作。

夸美纽斯(1592——1670)是捷克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

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提出了直观性、彻底性、自觉积极性、系统性、循序渐进和量力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编写丁多种教科书。

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入门》、《世界图解》等。

5、日本教职员《伦理纲要》:

教师要肩负日本社会的课题,同青少年一道生活;

要为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斗争;

要保护和平;

要站在科学真理的立场上行动;

不允许教育自由遭受侵犯;

要寻求公正廉明的政治;

同家长一道跟社会的颓废作斗争,创新文化;

教师是劳动者,要团结。

6、美国

1903年卡那斯和韦伯斯的25项教师职业品质

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团体独立发表声明制定规范;

1948年全国师范教育委员会《我们时代的教师》对师德提出13项要求;

196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教师职业伦理准则》

2007年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家伦理规范》;

大学教授联合制定《美国教授职业伦理声明》

7、美国师德综述:

(1)“尊重学生”:

反对粗暴的教育和管理;

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道德行为品质上为学生树立榜样。

(2)“不知道”的教学模式:

苏格拉底方法,即谦虚品质和真诚的“无知”态度

(3)培养学生对正义的追求: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德行是关于善的知识;

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的必然会行善,一个人知道一件事是好的但又不去实现,则是自相矛盾的,这说明他并没有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

二、新时期的师德建设

(一)意义

1、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①国家“三个文明建设”;

②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对大学生身心塑造的需要;

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列宁)②教育活动三要素:

教师、学生、教育环境;

③教师的影响力:

品德作风;

专业知识;

教学方法;

师生关系。

3、中国师德的继承性决定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传统师德与当今经济变革和社会革命的关系,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思考题:

中国当前是否有必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谈谈你的看法。

(3-1)

(二)师德建设的内容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

1、忠于职守,矢志不渝;

2、砥砺内功,精心施教;

3、既重教书,又重育人;

4、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5、德高为范,为人师表;

6、更新知识,教研并重。

第二节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职业与职业道德

(一)职业

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门职责、并以所得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要素:

职业职责;

职业权利;

职业利益

(二)职业道德

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理解:

内容上,总是要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和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形式上,具体、灵活、多样;

调节范围上,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

效果上,使社会道德“职业化”,使个人品质成熟化。

职业道德的特点:

(1)适应范围上的有限性;

(2)发展上的历史继承性;

(3)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4)强烈的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

职业道德的作用:

(1)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及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2)维护和提高本行业信誉(3)促进本行业发展;

(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教师职业的特性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主要有哪些方面?

1、目的不同于物质生产部门,而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生产劳动技能和思想品质的人。

2、劳动对象是人3、手段除了工具外,还有教师本人;

4、时间上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5、教育劳动的结果是人

三、教师职业道德

(3-2)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等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

(一)教师职业伦理建设的意义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教师职业伦理是规范教师专业行为的准则,教师职业伦理修养是教师专业水平日益成熟的必要条件。

反映了教师专业特征的要求。

①教师专业劳动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高度责任心、劳动自觉性、严于律己,自我监督。

②教师专业劳动成果具有集体性(学生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培养的成果),决定了教师要具有合作精神。

是规范教师专业行为的保障;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1、专业精神

(1)专业价值观(教师个体对教师专业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认识)。

教师专业的个人价值观体现:

教师专业具有稳定性;

工作时间相对灵活;

成就感高。

(2)事业心(把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具有一定目标、规范和系统性,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活动的信念。

(3)责任心(自觉做好分内事情的心情)

(4)敬业精神(热爱,并做好)

2、专业规范

(1)师生关系中的专业规范: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热爱事业,热爱学生;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教学科研关系中的专业规范:

①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科研的基础;

②科研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条件,只有研究型、创新性的教师,才可以教育出研究型、创新性的学生。

(3)竞争合作关系中的专业规范:

①班级教学代替了个别教学,教师群体影响代替了教师个体影响,学生培育是各具专业特长教师的共同作用;

②教学内容的分门别类、教师的专业化分工与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合作精神;

③合作并不否认竞争,防止“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3、专业个性品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有的在个性方面的自我修养,它包括诚实、正直、活泼开朗、耐心细致、善良宽容、勇敢顽强等专业人格要求。

第三节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呼唤师德建设

(3-3)

1、新技术革命对师德的挑战。

①新技术革命使得教育地位提高,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提高,引起教师职业竞争加剧,从而对师德提出更高要求。

②科技“双刃剑”要求教师具有社会责任,对科技作出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师德的影响。

教师既要有相应的市场经济素质,又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3、信息网络化使师德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式,承担起网络道德教育的任务。

4、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业务素质和能力、教育水平和方法,以及身体、心体等方面素质,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

因此,正确的教育思想、高尚的师德师风、渊博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师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5、跨越式发展的高等教育给师德建设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指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教师队伍急剧扩大与教师素质整体偏低的矛盾。

*、新华社北京2004年8月16日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高等学校在校生突破20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开始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二、尊师重教的伦理氛围与道德意义

1、氛围把教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加以推崇;

君主礼遇教师;

2、意义不仅在理论上重视和肯定教师的作用,并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而且在行为上一整套尊师的行为规范和礼仪习惯(如:

祭师;

拜师;

待师)

严于择师传统(强调教师德才兼备;

深厚而广博的知识;

敬业乐教;

以身作则)

三、教师的现代道德意识

(一)教师含义的变化:

师生关系的变化;

社会要求的变化;

学习方式的变化;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与学生的平等伙伴关系;

教学方式是导学;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三)现代道德意识

高校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现代道德意识呢?

1、自主意识自主精神;

批判意识和主动选择;

主动、能动性;

自我管理能力;

专业自主;

主体人格;

2、创新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

教学要体现激活、建构、开放意识;

强化创新性思维训练;

重视个性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参与意识:

参与社会大变革;

参与教育教学大改革;

参与学校的科学管理;

4、功利意识:

充分肯定自己求利行为的合理性;

合理利用物质利益的激励机制;

正确看待功利意识。

第二讲: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一)一般本质(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道德一样,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受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

社会经济关系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师道德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

(1)社会经济关系是师德的客观物质基础。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职业,也就没有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才出现了教师职业;

有了教师职业,也就有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

(2)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教师职业道德的变化。

师德,也要与时俱进!

(3)社会经济条件对教育目的和人才模式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与生产资料所有形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根源所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性质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由其经济关系、经济结构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现代产权制度: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

2、教师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继承性

(1)阶级性 

社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师德鲜明的阶级性

一方面,一定阶级的教师,提出符合一定阶级利益的师德要求;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向教育提出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师德要求。

社会主义师德,体现着无产阶级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

”“又红又专”

(2)继承性 

共同性:

教育生活准则;

教师的个人品质;

对教育科学规律的认识;

教育发展对师德要求;

等等。

继承性的基础!

继承性:

教师道德自身发展的历史延续。

有批判地继承。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由教育活动的本质和目的决定。

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文化知识、开发人的智力,发展人的体力、增强人的体质,培养人的品德、塑造人的心灵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教师职业道的基本原则是教书育人。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

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1)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2)教育活动环境的群体性;

(3)教育活动对象的反馈性

2、教学利益是教师道德的基础 

教学利益,教育劳动满足个性发展需要和一定社会需要与否及满足程度,它体现的是以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关系为主线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而不主要是物质利益关系,也不直接与物质利益相冲突。

(1)教师个人利益:

社会工作环境和条件;

要求自己的劳动成效显著并以此完善人格;

劳动成果得到尊重并得到相应的物质报酬和社会地位。

(2)学生个人利益:

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

(3)教师群体利益:

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最有利条件;

人们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4)社会利益:

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统治阶级的要求、教育事业本身的要求;

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

3、教育事实是教师道德存在的前提。

教育事实,教师作为积极的主体,处理教育过程中各种复杂关系的合理的教育活动的结果。

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的社会关系(教学关系)。

(1)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

(2)在教育事实面前,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因为他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

(3)教师选择的教育行为,触及到各种利益之间的原有平衡。

二、教师职业道德形成

(一)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物质基础

1、社会分工是教师职道德产生的物质前提。

性别分工;

原始社会末期两次社长大分工,形成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出现了职业,职业道德也相应产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科学文化活动的人,教育成为一种单独的职业,也就出现了教师职业道德。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产生的根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劳动复杂化——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需求——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的复杂化——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3、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师德性质。

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对教育、教师的强行具体要求——教师言行必须符合这些要求,否则不容。

4、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直接决定着师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的规范。

道德直接根源于利益。

5、师德内容随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柏拉图“威胁和殴打”:

绝对服从,征服别人,冷酷无情

蔡元培:

崇尚自然、发展个性;

杨昌济:

热爱教育事业,专心致志培养人才,以图救国救民。

6、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影响。

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是否有影响?

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

 

(2)增强了集体主义道德精神;

(3)强调了个人的独立人格;

(4)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文化前提

为什么说文化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动力?

1、文化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动力

(1)文化为教师职业道德德形成设定了目标;

(2)文化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培育心理素质;

(3)文化影响着教师道德的核心:

世界观和价值观

(4)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对师德形成的共同作用

2、文化的优秀特质是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

(1)提倡慎言力行,强调教书与育人的结合;

(2)注重教师形象的塑造,强调完美品质;

信仰坚定;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勤业敬业

(3)文化的传承,决定了教师对传统师德的发扬;

3、以身作则;

热爱教育;

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

4、文化规范教师道德的社会意义

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

德教为先和知行合一的道德原则训化。

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请简要谈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

(一)对改良社会道德风气的辐射作用

1、通过所培养的学生,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教师通过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影响社会;

3、通过教师个人品德去影响家庭、朋友和邻里。

(二)对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示范作用

1、教师是学生思想道德设计者和启蒙者;

2、教师是学生人生价值形成的引道者

3、教师是学生道德素质陶冶的诱导者

(三)对完善自身道德人格的提升作用。

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我们内心深深的震撼:

一个是我们头上的星空;

一个是我们心中的道德。

第三讲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基本概念

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一定社会从其整体利益出发向人们提出的、要求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有着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道德原则,以及环绕着这一原则而展开的一般道德规范,乃至范畴(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规则和习惯。

第一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热爱教育原则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与其他各种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共同性,集中体现在热爱教育事业。

这是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这一道德原则的基本内容就是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安心教育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豪感,要尽职尽责,要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无论外界的因素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当个人在自觉自愿地决定选择教师职业的时候,就不能以金钱、地位、名利作为自己追求的价值目标,而必须首先树立为高校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理想,热爱并忠于教育事业。

这是合格教师的基本条件和首要前提。

二、集体主义原则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个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开放性,是宽松的,因为教授对象是成年人;

具有针对性,因为工作需要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还要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所以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要针对特定的教学科研行为而形成。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精神:

时刻想到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舍弃了个人私利,保全国家公利!

为保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应当牺牲个人利益。

科技发展进步要求合作攻关!

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学识和才能,不能误人子弟。

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共同作用,把自己的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有教无类,有爱无类。

全方位关心学生,老师是学生最信赖的人。

热爱与严格要求(按教育方针)密切联系,相辅相成。

尊重和信任学生。

教学相长。

尊重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从中吸取有益的合理的东西。

第二节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一、教师与学生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为人师表:

是指高校教师在品德修养、待人处事、教学科研、治学精神等方面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言传身教。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必须坚决不做。

诲人不倦:

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大公无私,尽心传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使学生全面发展。

其一,殚心竭力,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二,孜孜不倦,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学生受到教益。

如何做到为人师表,诲人不倦。

尊重学生人格(原则——规范)

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

让教学超越课堂

让学生身心健康

二、教师与教师关系中的道德规范

你认为如何克服“文人相轻”这一不良现象?

尊重同行,克服文人相轻的恶习;

信任同行,克服自以为是的恶习;

理解同行,学会宽容,以己及人,赢得同行理解;

相互学习和帮助。

主动地接近同行;

民主公正地对待同行。

“皮格马力翁效应”:

古希腊神话里,皮格马力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并且真诚地希望自己的爱能够被接受。

这种真挚的爱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他给了雕像以生命,皮格马力翁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的基本活动——教学和科研

一方面,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对学生道德情操方面的熏陶,塑造学生的灵魂,使之具有崇高的目标和高尚的情操。

另一方面,要切实掌握所传授的知识,并在相关领域进行调查思考研究,对其进一步深化,使之不断发展和创新。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认识到各门工作的重要性,不能避重就轻。

对社会、对教育事业承担了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形成和改进自身品质。

要博学多才。

如何博学多才?

①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形势,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②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自己所传授学科的专业知识,力求广博精深、融会贯通,并能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把这些知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③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使自己具有较全面文化科学素养和渊博知识,为教学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④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书育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水平。

四、教师在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规范

坚持真理和科学精神;

尊重他人成果;

不滥用学术权力。

学术腐败的表现出要有哪几种?

反对学术腐败:

①学术研究功利化。

假冒伪劣,不择手段;

跨文化的学术复制;

抄袭剽窃。

②学术评价的非理性化。

用权钱捞取学术职称;

学术评审腐败。

③“文人相轻”。

④泡沫学术。

学术垃圾;

出版物低水平重复。

请具体分析当前学术腐败现象产生和蔓延的原因?

学术腐败的原因:

①学术体制的弊端,行政与学术不分,职称异化;

学术评价机制不完善。

②健康学风的缺乏,学界缺乏实事求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和平等对话的风气;

不以腐败为耻的社会风气在学术界有广泛的认同;

学术媒体在学术批评和学术打假中表现不够坚决。

③监督机制的缺失。

④文化传统。

“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第三节 

高校教师职业的教育职责

一、教育职责

职责同使命、责任、任务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一般说来,是指人们对社会、对他人所负的一种责任。

高校教师的职责:

①社会对高校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提出的道德要求的总和。

②高校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对高校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师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要求,是对教育使命的自觉领悟。

形成:

处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会把“社会用特定概念形式确定下来的高校教师的任务和使命”加以理解、体验和把握,形成教育职责范畴。

作用:

①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总则;

②有利于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

③有利于师德内化。

如何履行教育职责:

①应提高对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