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764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

《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旋挖钻技术交底.docx

旋挖钻技术交底

旋挖钻钻孔桩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进成孔→终孔及清孔→成孔检查

2.施工准备

(1)场地平整和施工便道:

合理布置施工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满足施工需要亦不影响孔壁稳定。

平整墩位处场地,当墩位处于河沟内时,采用尼龙编织袋围堰筑岛。

(2)桩位放样

复测控制网导线,测放墩位和桩位;用十字线确定桩中心,对现场测量控制点,方向桩做好有效保护。

(3)材料机具进场

旋挖钻机、钢筋原材等材料设备按要求进场。

3.护筒埋设

(1)护筒制作

钢护筒采用5mm钢板卷制而成,护筒内径稍大于桩径,一般为20~40mm,护筒长度2~6m。

护筒接头处要求内部无突出物,能耐拉、压,不漏水。

(2)护筒埋深

在岸滩上,黏性土、粉土布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

当表面土层松软时,宜将护筒埋置在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0.5m。

护筒顶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0m,并高出施工地面0.5m。

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

(3)护筒下沉

在岸滩上埋设护筒,应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

可用锤击、加压、振动等方法下沉护筒。

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护筒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

确定桩中心后,方可埋设护筒,经监理检验后,方可开钻。

4.泥浆

(1)泥浆制备

泥浆原料宜选用优质黏土,有条件时,可优先采用膨润土造浆。

为了提高泥浆的黏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投入适量的烧碱或碳酸钠,其掺量由试验决定。

(2)泥浆性能指标

比重:

1.05~1.20(粘土层:

1.05~1.10;砂层:

1.07~1.15;有承压水的粉、细

砂层:

1.10~1.20)。

根据现场地质最不利情况确定最大的泥浆比重。

黏度:

入孔泥浆黏度,一般地层为16~22s,松散易坍地层为19~28s

含砂率:

新制泥浆不大于4%。

胶体率:

不小于95%。

PH值:

大于6.5。

5.钻机就位

液压多功能旋挖钻机就位时与平面最大倾角不超过4°,钻机平台处必需碾压密实。

进行桩位放样,将钻机行驶到要施工的孔位,调整桅杆角度,操作卷扬机,将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对准,并放入孔内,调整钻机垂直度参数,使钻杆垂直,同时稍微提升钻具,确保钻头环刀自由浮动孔内。

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6.钻进

钻孔前先用水准仪确定护筒标高,并以此作为基点,按设计要求的孔底标高计算孔深,以钻具长度确定孔深,孔深小于设计深度,超钻深度不大于50cm;孔径用孔径仪测量,若出现缩径现象应进行扫孔,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

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

钻进护筒以下3m可以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压力有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摩擦加压,15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20cm/min;20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30cm/min;26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50cm/min。

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应使初成孔壁竖直、圆顺、坚实。

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宜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

旋挖钻机在钻进过程中,对于砂性土层及砂层,直接用旋挖筒钻进、取渣,遇到砾石层及卵石层时,先用螺旋钻头将其搅松,再用旋挖筒取渣。

在泥浆池中用搅浆机将泥浆搅拌好后(首次搅拌好的泥浆需静养2-3天方可使用),泵入孔内,旋挖钻机均匀缓慢钻进,这样既钻进又起到泥浆护壁的作用。

钻进时掌握好进尺速度,随时注意观察孔内情况,及时补加泥浆保持液面高度。

泥浆补充一般采用泵

交底内容:

送方式,应随着钻进及时补浆,其速度以保证液面始终在护筒底面以上为标准,否则有可能造成塌孔,影响成孔质量。

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多机同时作业,选择孔位时,应在相应5m以内的任何临桩孔完成混凝土灌注施工24h后方可开始钻孔,以避免干扰临桩混凝土的凝固。

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

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及记录土层变化情况。

7.终孔及清孔

(1)终孔:

当钻孔达到设计终孔标高后,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然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确定终孔。

(2)清孔:

终孔后30min左右,采用换浆法施工,抽渣或吸泥时,应保持孔内水位,即向孔内注入经过泥浆处理器处理过的泥浆,换出孔底沉碴及浓度较大的泥浆。

孔内排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cm,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8.成孔检查

清孔完毕,即组织监理、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及值班技术人员共同对成孔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偏差要求

孔径下沉孔规不小于设计孔径

孔形下沉孔规保证孔规能下放到孔底

孔深标准测锤大于设计孔深

孔底沉渣标准测锤不大于10cm

垂直度机械自控设备不大于1%

孔位中心已知护点不大于5cm

交底内容:

9.钻孔异常处理

(1)坍孔处理

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孔后,要查明原因进行分析处理,可采用加深埋护筒等措施后继续钻进。

根据现场情况也可在泥浆中加入大量的干锯末,同时增大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4之间),改善其孔壁结构。

钻头每次进入液面时,速度要非常缓慢,等钻头完全进入浆液后,再匀速下到孔底,每次提钻速度控制在0.3~0.5m/s。

坍孔严重时,应回填重新钻孔。

(2)缩孔处理

钻孔发生弯孔缩孔时,一般可将钻头提到偏孔处进行反复扫孔,直到钻孔正直,如发生严重弯孔和探头石时,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孔处,待填料沉实后再钻孔纠偏。

(3)埋钻和卡钻处理

埋钻主要发生在一次进尺太多和在砂层中泥浆沉淀过快;卡钻则主要发生在钻头底盖合拢不好,钻进过程中自动打开或在卵石地层钻进时,卵石掉落卡钻等。

埋钻或卡钻发生后,在钻头周围肯定沉淀了大量的泥浆,形成很大的侧阻力。

因此处理方案应首先消除阻力,严禁强行处理,否则有可能造成钻杆扭断、动力头受损等更严重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应保证孔内有足够的泥浆,保持孔内压力,稳定孔壁防止坍塌,为事故处理奠定基础。

10.大直径长桩施工措施

(1)大直径钻孔宜使用高级泥浆,即在普通泥浆中掺入聚丙烯酰胺(PHP),故称这类泥浆为PHP泥浆。

其参量一般为泥浆量的0.0003%,首先确定最佳掺碱量,然后再试掺PHP量。

(2)钻进成孔时严格控制泥浆的稠度。

在黏土层钻进时应当根据泥浆的稠度适当注入清水以降低稠度;在砂层和砾石层适量投入黏土以增加稠度。

既要避免糊钻,又要避免塌孔。

(3)在砾石层出现钻进进尺较慢的时候,可首先用1m的小钻头钻进到设计标高,然后用1.5m钻头复钻扩孔。

此措施可以提高效率1倍以上。

钢筋交底内容:

1.钢筋加工

(1)钢筋工和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钢筋正式焊接前,应进行现场焊接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生产。

钢筋加工、焊接、绑扎应严格按照设计和验收规范执行。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名称允许偏差(mm)

L≦5000L≧5000

1受力钢筋长度±10±20

2弯起钢筋起弯点±20

(2)钢筋笼拼装统一在混凝土硬化平台上进行,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控制间距和数量,保证钢筋笼顺直。

钢筋笼制作时,采用加劲筋成型法控制钢筋笼直径和主筋间距。

钢筋笼分节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主筋采用闪光对焊,加强箍采用搭接焊,双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主筋同一截面焊接接头不应大于50%。

(3)为保证桩基保护层厚度,孔口钢筋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沿箍筋周围呈梅花形布置预制混凝土垫块,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竖向间距不大于2m。

预制垫块直径14cm圆柱形状,中心预留1.2cm圆孔,以备Φ8钢筋穿过,Φ8钢筋横向焊在相邻主筋上。

(4)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存放于指定位置,存放时骨架底部垫上方木或其它物品,以免粘上泥土。

每节骨架的各阶段按次序排好,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至桩位处,在骨架的每个阶段上挂上标志牌,标明墩号、桩号、节号等。

2.钢筋笼安装

(1)钢筋笼由自制的运输小车运至桩位附近再由吊车分段吊运运至孔口,运输过程中必须将钢筋笼放置平稳并临时固定,保证钢筋笼不变形。

(2)钢筋笼安装采用两点起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起吊前在钢筋笼内部加临时横撑,以增加钢筋笼的整体刚度,钢筋笼边下方边取出横撑。

(3)钢筋笼用吊车分段起吊,在孔口连接。

骨架入口后,观察钢筋笼的竖直度,将其扶正徐徐下放,下放过程中严禁钢筋笼碰撞孔壁。

骨架下降到最后一道加强箍筋时,用2

根型钢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使骨架位于统一竖直线上,进行孔口连接。

(4)钢筋笼顶部定位方法

根据现场测量的护筒顶标高计算钢筋笼顶的设计标高。

钢筋笼最后一节按计算设计标高就位后焊接定位钢筋,其具体形状为闭合的弯钩形,下部焊接在主筋上,灌注完混凝土后即切除定位钢筋。

(5)固定钢筋笼以前,用定位钢筋将其焊接在护筒上,防止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

(6)钢筋笼制作、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1钢筋骨架直径±10mm

2主筋间距±10mm

3加强筋间距±20mm

4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mm

5钢筋骨架垂直度1%

(7)预埋声测管

预埋声测管采用钢管,钢管内径60mm,壁厚3.5mm。

每颗桩预埋3跟声测管,其平面夹角为120°,检测管上端高出桩顶不小于20cm。

声测管焊接在钢筋笼内侧,采用螺纹连接,下端封闭,上端加盖。

混凝土浇灌前,将管内灌满水。

3.大直径长桩施工措施

因钢筋笼骨架直径较粗,钢筋笼采用固定平台制作,通过十字交叉筋对吊装住筋进行加固。

转运时,双吊车起吊或单吊车主钩副钩同时起吊,防止骨架在运输吊放中变形。

主筋必须采用双人对焊,确保钢筋笼接长后的垂直度。

钢筋笼安装前,须用直径略大、附带重物的短节钢筋笼检查成孔质量。

避免出现卡笼现象。

交底内容:

1.导管

(1)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直径可采用20~30cm,中间节长宜为2m,底节长4m。

导管接头法兰盘宜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

导管长度可根据孔深、操作平台高度等因素决定,漏斗底至孔口的距离应大于中间节导管长。

(2)使用前试拼、试压、不得漏水,并编号及自下而上标示尺度。

导管轴线偏差依孔深、钢筋笼内径与法兰盘外径而定,不宜超过孔深的0.5%,亦不宜大于10cm;组装时,连接螺栓的螺帽宜在上;试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3)导管下放

导管拼好并试压后,利用汽车吊机吊放,导管位置居于孔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导管底口距孔底0.3~0.4m。

(4)导管埋深

导管初埋深不小于2.0m,其后按2.0~6.0m掌握,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应放慢灌注速度,禁止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

2.二次清孔

钢筋笼安装完毕,检查孔底沉淀情况,为了满足客运专线对桥梁基础沉降的严格要求,必须保证孔底沉碴厚度不超过100mm。

若孔底沉碴厚度不满足要求,必须利用水封导管采用气举法进行二次清孔。

3.灌注水下混凝土

(1)水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为C30,坍落度应采用18~22cm。

(2)漏斗和储料斗的容量(即首批砼储备量)应使首批灌注下去的砼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的需要,正常灌注时,换用容量较小的漏斗,有利于灌注时的操作。

混凝土的储存量应满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不得小于1m,并不得大于3m;当桩身较长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可适当加大。

(3)灌注首批混凝土前,先配置0.1~0.3m3水泥砂浆放入滑阀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入混凝土,确认首批混凝土量备足后,即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除导管内的水,使滑阀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