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7393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

《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刊印制包括三大工艺流程Word下载.docx

49:

00举报帖子

使用道具

utopia

等级:

管理员

文章:

5677

积分:

37719

门派:

无门无派

注册:

2006年1月30日第2楼

--------------------------------------------------------------------------------

8帖样制作方式和标准:

帖样有3大作用

a.它是全书的毛样,在帖样上能完整的表述全书顺序内容,便于拼版工操作时比照,校大样、装订折页时有依据。

b.它能正确计算出全书的纸张数量,印张数量,总印工数量。

c.它能表达全书的装订方式。

(胶订、锁线订与骑马订的帖样编码顺序不同)。

取长方形纸张一张,左手按住纸张的左下角,右手把纸张的右下角对折与左下角对齐,把中缝折平,然后把纸张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在上一折缝上重复前一动作完成第二折,第三折的动作同上。

以此类推。

把贴样的全折缝一头朝上,背朝左(背即为书的订口,竖排版书刊则相反。

)在正面编写帖样的编号顺序(编写时所有贴样的朝向必须一致,不得混乱)根据全书页码、插页、白页等数量编出第一帖到第N帖。

按照书刊装订要求:

胶订、锁线订把帖样按顺序叠好,骑马订则按顺序套帖配好,在帖样右下角把折缝裁开,按照全书内容顺序在帖样右下角完整地填写各页内容。

9版权设置

所有书刊印制,必须按照《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来设置版权。

标准书刊版权页应包括:

书名、作者、出版、发行、经销、编辑、排版、印刷、装订、

开本、开数、全书字数、印张、插页数、版次、书号、价格等内容。

其格式由责任编辑设计。

内部刊物版权页与上例基本相同,但不含出版、发行、经销、书号、价格等内容,以编辑单位替代作者或二者兼有。

中国印刷港(),印刷行业的门户网站.2008-1-299:

2006年1月30日第3楼

排版工艺要求及内容

1排版格式要符合出版要求,使版面更加合理、美观。

2各工序按照工艺单规定的开本进行操作,便于上下工序衔接,保证全书格式统一。

3对图片、表格进行计算,把图片、表格尺寸折合成当前排版的字数、行数,确保正文行距的统一。

4全书格式的统一安排,根据出版单位(顾客)的要求,对全书各级标题、书眉、脚注、分栏、横排、竖排等格式做出统一要求,使全书格式统一。

5图文合排的书刊,要注意色彩的协调。

6根据电脑软件所具备的功能,字库的字体、字号的种类,输出设备的幅面大小等制订排版工艺格式标准。

拼版设计(包括版式):

书刊由于后工序装订方式不同,用纸类型(厚度)不同,开本不同,其版式设计亦不相同。

1当开本为64开时,不管对开或四开上机印刷,一定要设计成八开折页拼版,以减小折页误差;

也可以设计成双联本,这样才可以四开折页。

2当开本为32开时,60克以下纸张最多可设计为对开折页。

纸张为61—80克时,应设计为四开折页拼版(或对开双联拼)。

81克及以上纸张最多设计为八开折页。

允许双联本装订的时候,可以按四开折页拼版。

3当开本为16开,纸张为80克及以下时,可设计为对开折页。

纸张为81克以上时,应该为四开折页。

铜版纸157克及以下可以对开折页,158克以上应该四开折页,250克及以上为八开折页,并且应该模切压出折痕线。

4各种异型开本,大多需滚折,尽量设计为四开折页。

2006年1月30日第4楼

各类标志设置

为了后工序的方便,贴片时或输出时,必须设计各类标记。

1规线:

它有3种作用。

a.它可作为成品大小、装订折页裁切的依据。

在设计时各版面尺寸要一致(多印张骑马订产品例外)。

线要细但要清楚,晒版时要注意,不能掉线。

b.它可作为印刷地位的确定和检查套印正确的依据。

c.它可作为印刷时检查产品走纸是否一致的依据。

2印刷咬口标志正确。

设置方式与地位:

把帖样按折样时相反顺序展开,把展开的帖样旋转180°

,标上“咬口”二字。

多版产品全书咬口要统一,正反印面定面要统一,以便晒版,印刷装版和装订折页的统一性。

在底版边上(规线外,有效印刷幅面内)要分别标明书名和版号,如第一帖正、第一帖反、第二帖正、第二帖反等,以便装版印刷时不会搞错。

3折标。

折标分二种:

a.背标。

置于折样背脊,适用于平订、锁线、胶订产品。

b.天标。

置于折样顶部,适用于骑马订产品。

全书帖样的折标应按帖样编号顺序依次呈梯形排列,不得平行排列,便于装订配帖时识别控制配帖质量、避免重复、缺帖、前后帖数颠倒等。

版芯设计

1多印张骑马订书刊以及200克以上的厚形纸,内帖与外帖版芯设计,一般内帖订口拼版应该比外帖订口拼版缩小2毫米。

2胶订、锁线订书刊版芯设计,按照常见书刊开本排版格式所列数据拼版。

3拼版前应事先根据所印书刊的开本设计画好拼版台板,确保全书版芯地位及各类标准的统一。

50:

2006年1月30日第5楼

印前质量控制

1电脑排版常用的是五笔字型输入法,操作工运用的是“盲打”输入(即不看键盘),录入过程中相邻键极易打错,加上汉字录入时一键多字根,重码现象的存在等。

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整体意思不符的“奇”字,所以排版人员必须对排版结果进行一次初校核对,把排版时误认、误读、错键、漏键等发生的原因与原稿不符的差错进行纠正。

2改版过程。

操作工在改版之后,必须再次对照荧屏逐页逐项地一一核对修改过的内容,提高改版的准确性,减少反复改版的次数,提高出书效率。

3校对。

a.采用“字对字”方式逐字校对,全书中凡是:

国家、城市、重要人物名、年份、数据等不允许出差错,全书中其他正文差错率允许误差万分之三。

b.客户校样的改正内容核对,不允许出差错,校对员不但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对字体潦草、书写不规范的文字,更要有提高分析辨认能力。

c.“对红”把关。

审稿、拼版工、校大样均要参加此项控制程序,操作时要对“红笔”改动内容加以核对,杜绝漏改、错改事故。

5设计制作时应把书脊宽度,勒口宽度、成品尺寸、出血光口分别用规线标出,精装护封连书壳计算,其它规线按《包装装潢印刷工艺规范》设置。

彩色插页规线应与其它书芯规线一致。

6精装书壳的面子应该三面大于成品书刊3毫米,折边内裱部分不小于20毫米。

7书脊宽度计算方式:

8凡封面印底色,一律以实地专色方式制版、印刷。

不得用铺网方式制版印刷,避免产生较大的色差及包本时色彩受损而退货报废。

(覆膜产品可以例外。

9完稿付印时,必须把样稿、参考样书、折帖样随施工单交生产部门付印。

51:

2006年1月30日第6楼

印刷过程

1机台操作:

1.1正式开机前,机长必须对印张进行折样,核对页码正确与否,核对各页面原稿的改动内容,一般书刊印刷均应做到四边居中(彩印样本有出血色块例外),装版后应采用印样二折方式核对中线与折缝是否一致,然后送车间校样。

翻身印刷时,必须正反套准,同时要再次送校对签样。

未经签样不得印刷。

如擅自印刷,给予机台按违章操作处罚。

1.2第一版出样后,选出标准线一致的合格样张,作为标准地位样,以后备版装版地位以此为准。

全书每一帖印刷地位力求保持一致。

1.3印好一帖后要做好明显标记,标明是那一帖,正面或反面,印第二面时要核对印版及所加的料。

检查正反面码是否正确,防止版装错,料加错,面印错。

1.4文字、线条要清晰,色块饱满而不误字意,正、反墨色、全书墨色要一致,走纸稳定针脚要齐,不符质量的歪白张破碎坏片要及时剔除。

1.5计数要准确,一本书刊是由多个印张组合而成,某一印张缺数将造成全书无法配套。

因此,所有印张的计数要基本接近,不允许各帖印张数量差异太大,造成事后补版而影响出版时间。

1.6机台人员应严格执行“三看”、“三平二小”、“四勤”、“一自检”的操作规定:

“三看”:

看清施工单、看清日ā⒖辞褰唤蛹锹肌?

lt;

/font>

“三平二小”:

滚筒平、墨胶平、水胶平,水小、墨小。

“四勤”:

勤对样张及查看正反面产品是否粘脏、墨色是否一致,勤掏墨斗,勤看版面水份,勤看飞达走势。

“一自检”:

每500张印品不少于2次抽检,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抽检出来的产品应包出放在本车料面上,标明白检样,提醒检验人员重点检验。

1.7各类书刊均应在印刷过程中留出样书300张。

a.留样时间应在机台产品正常生产过程中进行,留样前应清洗橡皮滚筒、印版,必要时清洗后滚筒,确保样书质量。

b.样书应作出明显标记,防止翻身印刷时遗忘或混乱。

c.样书质量标准:

正反墨色一致,版面无污脏、无墨皮,图文清晰、不糊不花,实地饱满。

d.样书出来后,由机长标明某贴样书,交检验组长单独检验,不得与全书混放,防止后道遗忘或混乱。

1.8各版印刷时应划上拉纸线,完工后应用色笔划出拉纸朝向,方便后道识别。

1.9根据气侯室温及纸张抗拉强度,调整好油墨粘度,当版面由于纸狄堆积影响质量时,要立即清洗滚筒,必要时清洗墨胶、水胶,做到网点清晰,实地饱满,不得发生糊版、虚化等现象。

版面要整洁无污脏、油迹,对贴片引起的线条、胶带印迹要修清后再印。

1.10产品结束,由机台副手按“PS版管理规定”负责对印版清洗、封版保存工作,以备缺数补印。

1.11彩色样本、插页图片、封面,除符合全书装订要求之外,其印刷标准参照《包装装潢印刷工艺规范》。

2006年1月30日第7楼

2印刷部门管理

2.1车间校样时既要核对折样、原稿、纸张、墨色,同时要确认印刷地位,一般情况下印刷位置应左右居中,拖梢成品线外不小于3mm,咬口成品线外不小于1mm,当纸张尺寸无法满足要求时,必须上报品质技术部确认。

全书无底色网线出血色块图片时,则可以四面居中印刷。

2.2一书多机台合印时,印刷部门带班经理必须签出墨色样分发到各承印机台,确保全书墨色统一。

2.3一帖双机合印时,要签发出地位样,保证全贴地位一致,防止发生地位不一致而引发装订折页质量事故。

2.4印刷部门带班经理必须对各机台进行质量巡查,并作记录,每班次不少于2次。

事故易发机台,要重点监控,发现问题应责令机长停机整改。

2.5所有印刷完毕产品,送检验组进行检验,未经检验不得进入后道装订生产。

2.6印刷完毕,必须把样稿、参考样书、折帖样随施工单交生产计划部转入下道生产工序。

产品检验

1根据产品检验等级逐项进行检验,重点产品检好大剔后要逐张检验,发现双张、白页、歪张、破碎坏片、墨色过底、夹色、不匀等残次品,必须予以剔除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生产。

2数纸要准确,逢五百要夹纸条,点数后要核对数量,确保施工单数量与客户要求相符。

确保全书各帖的正印数和装订伸放数符合要求。

3检验方式:

扳检与逐张检验结合。

扳检为主,发现规律性疵点逐张检验,直至疵点消失。

4正品标准:

a.成品整洁,无明显污脏,图文无残缺。

b.文字印刷清晰完整,小于5号字不误字意。

c.实地部分不允许存在明显的水墨条杠、轨影。

d.网点清晰均匀,无明显变形和残缺。

e.墨色饱满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

5每一桩脚做好检验品代号标签,提示可进入下工序,对于未检产品也必须标出“未检”标签,防止漏入下工序。

6全书各版样书收齐,由检验组长检验确认合格后,直接交装订车间质量检验员,由其负责样书后道工序生产。

7检验完毕,按标准装搁脚,插上检验记录卡片,在施工单上填写数量,并签名后移交生产计划部转入下工序生产。

8做好检验记录,记录内容:

生产日期、客户单位、品名、施工单号码、各个印张的正品数量、次品数量、溢缺数量、印刷机台、机长。

多机台合印的产品,要分别记录完整。

52:

2006年1月30日第8楼

书刊装订

执行三看操作法:

看清施工单、看清样稿、看清参考样书。

1、折页

1折页前应撞齐、码齐,避免发生缩页、歪斜,在调机时的折样不能随意丢失,由辅助人员手工修整后使用,减少因浪费过多造成的补版事故。

三折页及三折页以上书贴,应划口排除空气。

书贴要平服整齐,无明显八字皱折、死角、折角、残页、套贴和脏迹。

2折页顺序等同于折帖样动作的重复。

但其质量标准要求不同,由于纸张开切时存在允许公差,不能简单地以纸角、纸边对齐来操作。

因此第一折左右对折时要按角线对齐再刮平折缝,第二折按页码对齐后折(彩页对规线),第三折可对齐纸边或中缝色块折页。

3操作时先扳检一下产品,防止有正反颠倒产品夹入其中,造成折页错误而报废缺数。

书贴页码顺序要正确,应交车间检验员复核确认签样,方可正式开机,折好的书贴按统一数量交叉叠放,便于核点数量。

4折页标准:

折缝平整,无歪斜,成品折后应成直角90,页码顺序正确,背标、天标居中于折缝;

破碎坏片,印刷歪张、白张,图文残缺,墨色严重色差,污脏等不合格产品应予以剔除。

2、配帖。

1套贴、排书均应按页码顺序操作。

首本毛书出来应自查核对,并经车间检验员复核确认,方可正式施工,生产过程中应认真操作,防止漏贴、重贴、错贴等事故发生。

2胶订、锁线产品,首先把折好的书帖,按顺序分行排列,便于循环操作,按书帖逆向顺序先取最后一帖,依次覆盖于上,配好一本后核对背标排列顺序是否呈梯形衔接,如发现

背标排列不规则,要进行调整,同时要核对各帖衔接页码,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操作。

3骑马订产品系采用套帖方式,多印张套配应采用从内到外套配,即把最里面二帖套好,后采用“一套二”,“一套三”方式套配,以此类推分段进行。

配好一本后应检验书帖天标排列是否正确。

4配帖标准:

数量准确、无重帖、漏帖、颠倒;

无背标的书帖要剔除,交折页工重折。

按相同本数堆放,便于核对数量。

3、压芯捆书。

1压芯工作在书刊装订中兼任配帖检验与数量核定工作。

2在压芯前要查验每一本的帖数,顺序。

凡有颠倒、多帖、重帖均要调整;

按每一刀相同本数打好颠倒进行关压。

关压时间视每书帖数多少而定,一般不少于4小时,然后把关压好的书芯移交给下工序装订成本。

3捆书时要撞齐,天头或地脚的书芯缩贴不大于2mm,书脊缩贴不大于lmm,涂蜡均匀,不溢,蜡口宽度为不大于2mm。

2006年1月30日第9楼

4、订本

1骑订:

铁丝订位以钉子外眼距书芯上下各l/4处,无坏订、漏订、重订,订脚平服牢固。

订锯均应订在折缝线上。

2胶粘订:

铣背深度应以书贴最早面一页能粘牢为准,三折书贴为2—3mm,四折书贴为2.5—3.5mm,确保全书胶粘牢固,不发生漏页事故。

包面平整,无空洞。

加勒口的书刊,勒口要齐而平整。

3成品尺寸按施工单要求,成品裁切后无严重刀花,无连刀页,无严重破头,成品外观整洁,无压痕,无粘坏封面,无折角。

4.样书生产结束后,由装订生产部检验员检查其各项质量标准,根据施工单规定的样书数量点数后交部门经理复检,经部门经理复检确认后交品质技术部鉴定。

方能派送样书出厂。

每批书刊最少必须保留2本以上的样书存档。

5.按客户要求的数量打包,用80克以上纸张打包,包扎牢固,包紧、包实,单排打包用“+”字型捆扎,双排打包用“#”字型捆扎,其他打包要求以客户规定为准。

每包均应贴上标识。

6.按施工单的数量要求填写入库单入库,如有缺数必须及时报告品质技术部处理。

2006年1月30日第10楼

附件一:

常见书刊装订工艺流程如下所述。

1平装铁丝订工艺流程。

是一种用金属铁丝装订平装书的工艺流程。

半成品印张开始:

撞页一套、插、粘页一上蜡一配页一撞书、捆书、浆背一干燥分本一订书一半成品检查一刷黏合剂一包封面一烫背干燥一切书一成品检查一包装贴标识。

2平装无线胶粘订工艺流程。

是一种用胶粘装订平装书书册的工艺流程。

撞页一开料一折页一套、插页一配页一(撞、捆、浆一干燥分本)上胶粘包本机一储书一振齐一书芯夹紧定型一铣背一涂胶一粘封面一书册夹紧成型一出书一冷却一千燥一切书一成品检查一包装贴标识。

3平装锁线订工艺流程。

半成品印张开始:

撞页一开料一是一种用锁线方式装订平装书书册的工艺流程粘、套页一粘环衬一配页一锁线一半成品检查一压平一撞捆书一涂黏合剂一粘纱布或卡纸一干燥分本一涂黏合剂一包封面(有勒口的书先切前口,包封面后再切两端)一烫背(或在包本机上用热熔胶包封面)干燥一切书一成品检查一包装贴标识。

4骑马订工艺流程。

是一种用单机装订骑马订加工书册的工艺流程。

撞页一开料一折页一套配页一撞齐一订书一捆书或压平一切书一成品检查(或抽查)一包装贴标识。

[注]骑马钉铁丝标准24—25号。

5精装书工艺流程。

是一种用单机和手工制作精装书的工艺流程。

其流程共分三条线,即书芯、书封和套合。

a.书芯加工流程:

半成品印张开始一撞页一开料一粘、套页一粘环衬一配页一锁线一半成品检查一压平一堆积压平——————————切书—涂黏合剂—扒圆一起脊一涂黏合剂一粘书签丝带一粘

捆书——涂黏合剂——干燥份本——切书—潮湿

堵头布一涂黏合剂一粘书背布一粘书背纸一涂黏合剂一粘筒子纸。

b.书封加工流程:

计算书封壳备料尺寸一开料一涂黏合剂一组壳一包壳塞角一压平一自然干燥一烫印。

c.套合加工流程:

涂中缝黏合剂一套壳一压槽一扫衬一压平定型一自然干燥一成品检查_+包护封一包装贴标识。

6线装书工艺流程。

线装,也称古线装,工艺流程分三条线,均为手工操作。

印刷半成品一理料(撞理)一(开料)折页一配页一检查理齐一压平一齐栏一打孔一穿纸钉定型一粘封面一切书一包角一复口一打孔一穿线订书一粘书签一印书根字。

b.书函加工流程:

计算配切书函各料一涂黏合剂一组壳一包壳糊函一开槽一制销孔、销带、骨签一涂黏合剂一裱衬条一涂黏合剂一粘内衬纸一压平一自然干燥一粘签条。

配册一检查一装函套合一包装一贴标识。

7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工艺流程。

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是一条由三大机组组成的加工无线胶粘订书籍的生产线,其工艺流程是:

配页机组:

调定各挡规一储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