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7010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骨科常用特殊检查法Word格式.docx

12、床边实验:

(Gaenslensign)患者仰卧,屈健侧髋、膝关节,让患者抱住。

患侧大腿垂于床沿外。

检查者一手按健膝,一手压患膝,出现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

说明骶髂关节有病变。

13、伸髋试验:

Yeomansign 

 

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踝部将患侧膝关节屈90度后向上提起,使髋关节过伸,此时必扭动骶髂关节,如出现疼痛为阳性。

提示骶髂关节有病变。

14、腕伸肌紧张试验:

Millssign 

患者伸直患侧肘关节,前臂旋前,检查者将患侧腕关节屈曲,若患者肱骨外上髁上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15、Cozentest:

即前臂伸肌张力试验。

屈曲肘关节,尽量将前臂旋前,然后伸肘,如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16、Thechairtest:

患者伸肘,肩前屈60°

,双手举一椅子,如举起困难或伴有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17、THomsentest:

患者紧握拳,背伸腕关节、伸肘,当患者背伸腕关节时检查者用力抵抗并使之屈曲,肱骨外上髁疼痛即为阳性。

18、Hutertriangle 

正常情况下,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突在一条直线上;

肘关节屈曲时,三者连线呈一等腰三角形。

肱骨髁上骨折时三者位置关系不变,肘关节脱位时,三者关系发生改变。

19、芬克斯征:

Finkelseinsign 

Finkel-steinsign 

患者拇指握于掌心,使腕关节被动尺偏,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体征。

20、单足独立试验:

Trendelenburgtest 

患者背向检查者,健侧屈髋屈膝上提,用患肢站立,如健侧骨盆及臀褶下降即为阳性。

多见臀中、小肌麻痹,髋关节脱位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21、望远镜试验:

Dupuytrensign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膝,一手固定骨盆,上下推动股骨干,若觉察有抽动或响声即为阳性,提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2、髂胫束试验:

Obersign 

患者健侧卧位,健侧屈髋屈膝,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握患侧踝部,屈髋屈膝达90°

,外展大腿并伸直患膝,大腿不能自然下落,并可在大腿患侧触及索条样物或患侧主动内收,足尖不能触及床面,即为阳性。

提示髂胫束痉挛。

23、Ortolanisign 

小儿仰卧,双髋外展,双腿分开,患侧膝关节不能触及床面;

如能,则先有一滑动声响(此为暂时复位标志)即为阳性。

提示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4、Barlowtest:

Ortolanisign阴性,并不表明髋关节稳定,为进一步确定,可用此试验。

检查者一只手于耻骨联合和骶骨尖处固定骨盆,另一首向后方施压试图使髋关节脱位,如感觉到股骨头向后半侧脱位,再通过其余手指向前推动大转子或加大外展角度可能使股骨头复位,提示小儿髋关节不稳。

25、Nelatonline 

即髂坐线。

患者侧卧,髂前上棘到坐骨结节的连线正通过大转子的最高点。

否则为阳性,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

26、Shoemakerline 

即大粗隆髂前上棘连线。

左右大转子的顶点与同侧的髂前上棘做连线,其延长线交与腹正中线上。

若大转子上移,则两线交与中线旁的健侧。

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

27、Bryanttriangle 

即髂股三角。

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垂直向下和大转子尖各划一线,再从大转子尖相近侧划一水平线,该三线构成的三角形即为髂股三角。

大转子上移时,次三角的底边(水平线)比健侧短,提示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

28、Allissign:

又称Galeazzisign 

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两足平行置放于床面,比较两膝高度。

不等高则为阳性。

提示髋关节后脱位、股骨或胫骨短缩。

29、杜加征:

Dugassign 

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于对侧肩关节上,则肘部不能与胸壁相贴;

或肘部能与胸壁相贴,但手不能放于对侧肩上即为阳性。

提示肩关节脱位。

30、GerberDrawertest 

(GanzDrawertest):

即肩关节前方不稳抽屉试验。

将患肢上肢外展90度,放松置于检查者身体侧方,轻度屈曲外旋。

用一手拇指置于喙突,余四指置于后方固定肩胛骨。

使用另一手向前拉动肱骨头。

患者如出现异常活动、疼痛和恐惧感为阳性,两侧对比。

提示肩关节前方不稳。

31、直尺试验:

Hamiltonsign 

以直尺置于上臂外侧,一端紧贴肱骨外上髁,则另一端不能贴及肩峰。

如另一端能贴及肩峰则为阳性。

32、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

Yergasontest 

患者屈肘,前臂旋后,检查者给与阻力。

当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时,结节间沟区有疼痛。

33、Hawkintest 

即冈上肌撞击试验。

患者站立,肩外展90°

,检查者内旋患者肩关节,运动时感觉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冈上肌肌腱损伤。

34、Dawbarnsign 

患急性肩峰下滑囊炎时,患肢上臂紧贴在胸壁前面,肩峰前缘下方可有触痛,如上臂外展,滑囊移位于肩峰下,疼痛消失为阳性。

35、Floatingpatellatest 

即浮髌试验。

患者仰卧位,伸膝,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放在髌骨近侧,将髌上囊的液体挤向关节腔,另一手示指、中指急速下压,若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时为阳性。

一般中等量积液(50ml)或以上,浮髌试验阳性。

提示膝关节腔积液。

36、髌骨摩擦试验:

Soto-hollsign 

患者仰卧位,伸膝,检查者一手按压髌骨,使其在股骨关节面上下活动,若出现摩擦音或疼痛为阳性。

见于斌骨软化症。

37、Mcmurraytest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按住患膝,一手握住踝部,将膝关节完全屈曲足跟抵住臀部,然后将小腿极度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在保持这种应力下,逐渐伸直,再伸直过程中如感到或听到弹响声,或伴有疼痛即为阳性。

提示半月板损伤,外旋时有弹响合并疼痛说明内侧半月板有病变;

内旋时有弹响合并疼痛提示外侧半月板有损伤。

应注意假阳性,先天性盘状半月板或半月板增厚,也同样可有弹响,但一般无疼痛。

38、伸直受限试验:

Helfetsign 

当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交锁时,关节不能全伸,表现为伸直后胫骨粗隆不外旋,而维持在髌骨中线上。

39、局部压痛:

McGregorsign 

内侧半月板损伤时,内侧副韧带中间的关节面部分有明显的压痛点。

40、伸膝试验:

Pisanisign 

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包块,在伸膝时消失,屈膝时出现。

可能为外侧半月板囊肿。

41、指压试验:

Fimbrill-fishersign 

检查者以指尖置于内侧副韧带前方的关节间隙,屈曲旋转小腿数次,或同时伸膝,若内侧半月板损伤,则可感觉到手指下有物体在移动,并可伴疼痛及摩擦音。

42、研磨试验:

Appleysign 

患者俯卧,屈膝90°

,检查者双手握患者足部,左腿压住患腿,旋转提起患膝,若出现疼痛,则为侧副韧带损伤;

将膝下压,再旋转如出现疼痛则为半月板损伤;

轻微屈曲时痛。

则为半月板前角损伤。

43、Macinotoshtest 

检查胫骨外侧髁向前半脱位。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并使之内旋,同时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力使膝关节外翻然后屈曲膝关节,在30°

位左右时脱位的胫骨复位并出现明显的反跳,即为阳性。

提示前交叉韧带有异常,可伴有其他病理改变。

44、侧位运动试验:

Bochlersign 

患者伸膝,检查者一手握踝,一手扶膝,做侧位运动,向内测推时外侧痛,提示有外侧副韧带损伤;

向外推时内侧痛,提示内侧副韧带损伤。

45、Drawertest 

即抽屉试验。

患者仰卧屈膝90°

,检查者轻坐在患者足背(固定),双手握小腿上段,向后退再向前拉。

前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前拉0.5cm以上;

后交叉韧带断裂时可向后推0.5cm以上。

将膝关节置于屈曲10~15°

进行试验(Lachmantest),可增加本实验的阳性率,有利于判断前交叉韧带的前内束或后外束的损伤。

46、过伸试验:

Jonestest 

患者仰卧,伸膝,检查者一手固定膝部,一手托起小腿,使膝过伸,出现疼痛者可能是半月板前角损伤、髌下脂肪垫肥厚或股骨髁软骨伤。

47、肌警觉征:

Lannelonguesign 

膝关节结核时,关节活动受限,平衡功能遭到破坏,因此步态停滞不连贯,称为肌警觉征。

48、Trompsonstest 

患者俯卧位双足伸出于床边之外,检查者用手挤压小腿腓肠肌,正常情况下可引起足跖屈,如果未出现足跖屈,则提示跟腱韧带断裂。

此试验是急性跟腱断裂的特异体征。

49、Tinelsign:

腕部正中神经Yinel征,检查者手指轻叩腕部正中神经处,该神经支配区麻木为阳性。

提示正中神经受卡压。

50、Phalentest 

患者双腕完全屈曲1~2min,正中神经支配区出现麻木或麻木加剧,即为阳性。

提示腕管综合症。

阳性率为70%。

压头试验(Spurling征):

颈肩部疼痛患者,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

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者,称之为压头试验阳性。

常见于颈椎病患者神经根型

1.坐立实验法

病人坐时不痛,站立时痛,病变在骨盆,而不是在腰部。

2.摇动腰部法

病人仰卧,双下肢屈髋、屈膝,两手抱住下肢。

检查者将屈曲的下肢抵于腹部,并用力作屈曲,左右摇摆活动,出现腰部痛时,病变在腰骶部。

3.腘窝神经压迫实验法

病人端坐床上,两下肢垂悬床边。

检查者一手握住病人小腿,另一手中指置于腘窝中点,拇指压于胫骨结节处,当膝关节伸直时,中指用力深压腘窝神经,出现腘窝神经麻胀感,为阳性。

此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4.直腿抬高实验法

病人仰卧位,膝关节伸直。

下肢被动抬高,正常时为70-90度。

如不能抬到正常高度,检查者将患肢小腿膝关节伸直,足背屈。

再度抬高时,出现坐骨神经痛,为阳性。

5.直腿交叉抬高实验法

当患肢抬高引起坐骨神经痛时,放下患肢,再将健侧肢体抬高,如出现坐骨神经放射痛,则为阳性。

此多为较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物或中心型髓核突出症所致

6.股神经紧张试验法

病人俯卧位,膝关节屈曲。

检查者将小腿向后上提起,出现股神经痛者为阳性。

此多见于腰3~4椎间盘突出症。

7.腰部过伸试验法

病人俯卧位,双下肢伸直。

检查者一手将病人双下肢向后上方抬高,离开床面,另一手用力向下按压病人腰部,出现疼痛者为阳性。

此多见于腰椎峡部裂。

8.压迫颈静脉试验法

病人仰卧位,先令患者吸气、憋气臌肚子。

检查者将手置于病人颈部,以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合用力,压迫颈部两侧静脉片刻,出现腰部疼痛和患肢放射性痛者为阳性。

此多见于坐骨神经疾患。

9.挺腰压腹试验法

病人仰卧位,双下肢伸直。

检查者嘱病人吸气后闭气,一手置于后腰部,另一手用力按压腹部片刻。

如出现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痛,则为阳性,此多见于坐骨神经疾患。

牵张反射是最简单的躯体运动反射,包括肌紧张和腱反射两种类型。

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腱反射是一种单突触反射,其感受器是肌梭,中枢在脊髓前角,效应器主要是肌肉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成分。

腱反射的减弱或消退,常提示反射弧的传入、传出通路或脊髓反射中枢的损害或中断。

而腱反射的亢进,则提示高位中枢的病变。

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二头肌反射:

受试者端坐位,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受试者右肘部,左前臂托住受试者的前臂,并以左手拇指按于受试者的右肘部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用叩诊槌叩击检查者自己的左拇指。

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表现为前臂呈快速的屈曲动作(图3-29左)。

3.肱三头肌反射:

受试者上臂稍外展,前臂及上臂半屈成90°

检查者以左手托住其右肘部内侧,然后用叩诊槌轻叩尺骨鹰嘴的上方1~2cm处的肱三头肌肌腱。

正常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表现为前臂呈伸展运动(图3-29右)。

4.膝反射:

受试者取坐位,双小腿自然下垂悬空。

检查者以右手持叩诊槌,轻叩膝盖下股四头肌肌腱。

正常反应为小腿伸直动作(图3-30左)。

5.跟腱反射:

受试者跪于椅子上,下肢于膝关节部位呈直角屈曲,踝关节以下悬空。

检查者以叩诊槌轻叩跟腱。

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图3-30右)。

1.骨盆挤压试验:

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检查者双手放于上侧髂骨部,向下按压,后法多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

2.骨盆分离试验:

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

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3屈膝屈髋试验!

患者仰卧位,双腿靠拢,嘱其尽量屈曲髋、膝关节,检查者也可两手推膝使髋、膝关节尽量屈曲,使臀部离开床面,腰部被动前屈,若腰骶部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若行单侧髋、膝屈曲试验,患者一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同样方法,使另一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则腰骶关节和骶髂关节可随之运动,若有疼痛即为阳性。

表示有闪筋扭腰、劳损,或者有腰椎椎间关节、腰骶关节或者骶髂关节等病变。

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该试验阴性。

4膝关节过伸试验是对膝关节的过伸进行检查,发现疼痛可能患有半月板前角损伤、髌下脂肪垫肥厚或股骨髁软骨伤。

Hoffa氏病(髌下脂肪垫挤夹综合征)是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所导致的无菌性炎症,引起脂肪垫增生、水肿,脂肪垫在胫股关节前方或髌股关节下方的夹挤和撞击下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其特征性表现为膝前痛、膝功能降低,通常还有大量渗出,MRI显示髌下脂肪垫纤维化和液体浸润。

Hoffa氏病是临床较少见且难以确诊的疾病,多发于中老年和青壮年。

二、临床表现:

?

疼痛:

膝前痛,多于劳累、上下楼、下蹲膝关节屈曲时加重

压痛:

髌骨内外侧或髌下有明显压痛点,局部饱满,脂肪肥厚

伸直受限:

膝关节伸直活动受限

Hoffa征阳性:

患膝屈曲90°

,检查者拇指及食指按压髌韧带内外侧脂肪垫,嘱患者主动伸直膝关节或过伸,感膝前部剧烈挤压痛。

部分病例伴有关节弹响、关节交锁或股四头肌萎缩。

外文献中有改进型的体检方法,如果是有外伤的患者,假阳性率则减低了

几乎所有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股四头肌萎缩,尤其以股内收肌为重。

6麦氏征试验

患者仰卧床上,髋膝屈曲成锐角,尽量使足靠近臀部,检查者一手放在其膝部,手指摸关节间隙,另一手握其踝部。

令患者肌肉放松。

检查方法有原始法和改良法两种,主要是重复半月板受伤动作。

将患者的髋与膝由被动屈曲而逐渐伸直,同时使其小腿外展外旋(原始方法)或内旋(改良法);

再使小腿内收内旋(原始方法)或外旋(改良法)。

如果在某一固定角度触到或听到响声并伴有疼痛,即为半月板损伤

7米尔(Mill)征:

嘱患者将肘伸直一腕部屈曲,同时将前臂旋前,如果肱骨外上髁部感到疼痛即为阳性,对诊断肱骨外髁炎(网球肘)有意

8半蹲试验是检查单脚半蹲是是否出现疼痛的情况,用于检查膝关节是否存在病变,检查结果为阳性,见于早期膝前局部疼痛,与活动量成正比,逐渐膝外侧及腘窝部亦出现疼痛。

膝过伸时疼痛,髌骨下极及周围有压痛。

可以诊断为髌骨软化症。

9髌骨摩擦试验又称Soto-holl征。

患者仰卧位,伸膝,检查者一手按压髌骨,使其在股骨髁关节面上下活动,出现摩擦音或疼痛者为阳性。

见于髌骨软化症。

1.胫神经弹拨试验

(1)检查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检查者一手提起患侧踝部,使膝关节屈曲成90°

,腘部软组织因之完全松弛;

另一手的中指尖在腘窝下中偏内处先找到胫神经干,在其上做轻巧的横向弹拨。

询问患者有无局部疼痛及小腿后侧传导性酸麻感。

再在健侧腘窝部做相同的对比检查。

(2)临床意义:

凡检查时弹拨胫神经干出现局部疼痛或小腿传导性酸麻者均属本试验阳性,考虑有腰骶神经根炎性刺激。

若手指重按神经干或膝关节后部关节囊,则可引出假阳性体征。

2.颈椎压迫试验

患者端坐,颈部挺直,检查者用单手或双手置于患者头顶部,逐渐加力下压,可使局部疼痛或上肢放射征象增加或头昏加重。

因为项颈之所以能够挺直并保持头颅稳定不偏,全由颈背部肌肉群生理性肌紧张的相对的牵拉作用,维持了平衡。

正常情况下头颈下压试验时促使这些肌肉进一步收缩,不会引起任何征象,倘使肌肉出现无菌性炎症病变,当它进一步收缩惹起牵拉性刺激时,就会增加局部疼痛或上肢放射征象。

3.引颈试验

在上述试验中检查者一手托住病人下颌部,另一手托其枕部,嘱患者颈肌放松。

检查者双手同时用力向上牵引,在慢性病例通过牵引改善了项颈部病变软组织的痉挛程度,可使原有的颈痛或上肢放射征象减轻。

但在征象严重的急性病例,这种牵引作用反会增加肌附着处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刺激,使征象反而增重。

4.血管试验(Addison试验)

患者端坐凳上,两手置于膝部,先比较两侧桡动脉搏动力量,之后使患者尽力抬头作深吸气,并将头转向病侧,再比较两侧脉搏(或血压),倘使患侧脉搏减弱(或血压降低),则说明头部转向病侧时锁骨上窝部变性挛缩的前斜角肌拉紧,压迫血管所致。

5.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令病人尽量做颈部前屈,检查者一手放于头部病侧,做旋向健侧动作,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呈反方向牵拉,如有患肢放射痛或放射性麻刺感增重,说明因过度牵拉加重了锁骨上窝部病变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化学刺激与机械性压迫,作用于臂丛神经的结果。

6.前屈旋颈试验(Fenz征)

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再左右旋转活动,若颈椎处出现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变。

7.托马斯征(Thomas征)

屈曲健侧髋关节,迫使脊椎代偿性前凸消失,则患侧大腿被迫抬起,不能接触床面。

常见于:

①腰椎疾病,如结核、腰大肌流注脓肿、血源性化脓性髂腰肌炎等;

②髋关节疾病,如髋关节结核、增生性关节炎和骨性强直等。

8.儿童脊柱超伸展试验

患儿俯卧,检查者将其两小腿提起,正常脊柱后伸自如且痛。

脊柱僵直并随臀部抬高者为阳性,见于脊椎结核。

9.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伸膝,检查者一手压患膝,另一手托足跟,抬高肢体至患者疼痛或不能继续抬高为阳性并记录其角度,于30°

~70°

出现阳性者才有意义。

常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0.健腿直腿抬高试验

方法同“直腿抬举试验”,只是健侧下肢抬高,患肢痛。

多为较大或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11.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又称足背伸试验、Bragard征。

直腿抬高至痛时,降低5°

左右,再突然使足背伸,可引起大腿后侧剧痛,常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2.屈颈试验

又称Lindner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按其胸前,一手按其枕后,屈其颈部,若出现腰部及患肢后侧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提示坐骨神经受压。

13.股神经牵拉试验

患者俯卧、屈膝,检查者将其小腿上提或尽力屈膝,出现大腿前侧放射性疼痛者为阳性,见于股神经受压,多为腰3、4椎间盘突出症。

14.骨盆回旋摇摆试验

患者仰卧,双手抱膝,极度屈髋屈膝。

检查者一手扶膝,一手托臀,使臀部离开床面,腰部极度屈曲,摇摆膝部,腰痛者则为阳性,多见于腰部软组织劳损或腰椎结核。

15.骨盆挤压及分离试验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双手将两侧髂嵴用力向外下方挤压,称骨盆分离试验。

反之,双手将两髂骨翼向中心相对挤压,称为骨盆挤压试验。

能诱发疼痛者多为阳性,见于骨盆环骨折。

16.“4”字试验

又称faberd征、Patrick试验。

患者仰卧,患肢屈髋膝,并外展外旋,外踝置于对侧大腿上,两腿相交成“4”字,检查者一手固定骨盆,一手于膝内侧向下压。

若骶髂关节痛,则为阳性。

阳性者提示骶髂关节劳损、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致密性骨炎。

17.床边试验

又称Gaenslen征。

患者仰卧位,患侧靠床边使臀部能稍突出,大腿能垂下为宜。

对侧下肢屈髋、屈膝,双手抱于膝前。

检查者一手扶住髂嵴,固定骨盆,另一手将垂下床旁的大腿向地面方向加压,如能诱发骶髂关节处疼痛则为阳性,意义同上。

18.伸髋试验

又称Yeoman试验。

患者俯卧位,屈膝至90°

,检查者一手压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向上提起患侧小腿,如能诱发骶髂关节部位疼痛,则为阳性,其意义同“4”字试验。

19.杜加(Dugas)征

患肢肘关节屈曲,手放在对侧肩关节前方,如肘关节不能与胸壁贴紧为阳性,表示肩关节脱位。

20.直尺试验

又称Hamilton征。

以直尺置于上臂外侧,一端贴紧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如能贴及肩峰,则为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

21.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

前臂旋后,检查者给以阻力。

当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炎时,结节间沟区有疼痛感。

22.腕伸肌紧张试验

又称Mill征。

患者伸直患侧肘关节,前臂旋前,检查者将患侧腕关节屈曲,若患者肱骨外上髁区疼痛,则为阳性,提示肱骨外上髁炎。

23.肘外翻挤压试验

肘关节伸直位,检查者一手握腕,一手扶患肘,并使其外翻,若有疼痛,则为阳性,提示桡骨小头骨折。

24.屈氏(Trendelenburg)试验

裸露臀部,两下肢交替持重和抬高,注意骨盆的动作,抬腿侧骨盆不上升反而下降,为阳性。

轻度时只能看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