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6003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档格式.docx

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迅速提高,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5.2万人,比“九五”末增加59万人。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增强。

改造建设了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集中改造了1107所乡镇卫生院,在25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口年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7‰以。

精神文明和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5%和5%。

全面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直接补贴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

解决了重污染地区152.5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全省共有4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22万人,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87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

总体上看,五年来我省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了较多实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又跃上一个大台阶,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专栏1 

“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十五”计划目标

“十五”完成情况

2005年

年均增长(%)

生产总值(亿元)

7708

8.5

10535.2

11.4

人均生产总值(元)

7851

11236

三次产业结构

20:

45:

35

17.5:

52.6:

29.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0800(累计)

13

13249(累计)

24.3

城镇化率(%)

30

30.7

年末总人口(万人)

9860

9768

人口自然增长率(‰)

8.5以

5.25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2535

5

2870.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6378

6

8668

9.5

优质专用粮食面积(万公顷)

200

506.7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公顷)

10

11.2

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

7.5

3.7

7.8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2000

2678

发电装机总容量(万千瓦)

5.2

2881

13.5

外贸出口总额(亿美元)

25-30

51.02

27.9

利用外资总额(亿美元)

80(累计)

50(累计)

6.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17

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万人)

50

14.9

85.2

城镇登记失业率(%)

5以

3.45

林木覆盖率(%)

22

22.6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45

注:

1、生产总值及人均生产总值计划目标为2000年价格,2005年数为当年价,年均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2、人口自然增长率,“十五”前四年分别为6.94‰、6.03‰、5.64‰、5.2‰;

3、城镇登记失业率,“十五”前四年分别为2.8%、2.9%、3.1%、3.4%;

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目标为2000年价格,2005年数为当年价,年均增速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第二节 

“十一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有利于我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国家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把我省列为重点开发区域,在资金、政策和重大建设布局上支持农业、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有利于我省发挥市场、资源、区位和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

我省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多种经济成份快速发展,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有利于支撑经济社会的长期较快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

特别是全省上下业已形成的团结奋进、干事创业、求真务实、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更为我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可靠的保障。

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

产业层次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

社会事业一些领域还比较薄弱,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经济外向度低,体制机制性等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全省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如继续沿用传统的增长方式,将难以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因而,“十一五”期间我省面临着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

第二章 

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时期,也是促进全省统筹协调发展,为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中共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指导原则和战略部署。

贯彻落实省委《建议》,“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科教兴豫、开放带动、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强化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为建设农业先进、工业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提前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居中西部地区前列;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有效改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较大提高,工业大省加速向工业强省迈进;

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专栏2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2010年目标

年均增长(%)

指标

属性

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亿元)

17000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价格,元)

18100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537.5

900

11

4379

累计13249

8810

累计33950

15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累计450

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万人)

累计750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82.5

87

二、三产业就业比重(%)

44

50以上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重(%)

60以上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

40

40左右

研究与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

0.5

1.5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8.4

9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48.3

80

17

2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万人)

811.5

880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90

10100

6.5‰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792.53

775.82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

1.58

1.26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97

66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48

0.52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7.5

70

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26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77.37

160

15.6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累计50

累计11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价格,元)

12735

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价格,元)

3840

规划指标的属性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

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省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

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第三章 

战略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加快经济发展。

以工业化为核心,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

——加快经济转型。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增强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强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兴先导产业,为结构优化升级奠定基础。

——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促进其他城市开放开发,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强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

——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有利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着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壮大人才队伍。

完善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着力加强重大项目建设。

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建成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水利、交通、能源、信息等重大项目,继续加强城建、环保、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建设,实施一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骨干项目,培育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章 

现代农业

第一节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继续推进优质粮食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格局,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推进豫北和豫中强筋小麦、豫南弱筋小麦、沿黄沿淮优质水稻、黄淮平原优质大豆及专用玉米等优势产业带(区)建设。

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壮大粮食生产核心区,实现粮食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促进粮食加工转化,提高粮食产业综合效益。

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比重。

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加快黄河滩区绿色奶业、豫东平原奶业、中原肉牛肉羊、京广沿线瘦肉型猪、豫南水禽和豫北蛋肉鸡等优势畜牧养殖带(区)发展。

支持规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设,不断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水平。

积极发展优质水产品。

鼓励开发优质牧草和安全饲料。

促进畜禽产品加工增值。

继续发展棉花、油料、烟叶等大宗经济作物,加快发展果蔬、花卉、苗木、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建设丰产速生林基地。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扩大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健康农产品生产。

第二节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挖掘农产品增值潜力。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其建立原料基地,开发新产品,拓展国外市场。

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

发展各种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第三节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抓好优质粮食、经济作物、畜禽产品特别是优质小麦、优质棉的良种繁育、推广和产业化。

加快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实验示基地和现代农业示园区建设。

鼓励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动物防疫、植物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全农产品和农资市场体系。

进一步发挥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网,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提高农机具推广应用和服务水平。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第五章 农村建设

第一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方便农民出行。

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提高农民饮用水质量,逐步提高自来水普及率。

结合畜牧养殖业发展和农村改厨、改圈等,大力普及农村沼气。

积极发展太阳能和小水电等清洁能源。

完成县城、农村电网改造及后续工程。

积极发展农村通信,实现村村通、乡乡通“宽带”。

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进农村住房设计,推进农村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

结合生态移民、重大项目建设,搞好移民搬迁和村庄迁建。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重点解决村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

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2007年起对所有农村学生免收杂费。

加快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初中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

积极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50%以上的农村教师得到一次专业培训。

实行城市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制度。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使每个适龄劳动者掌握1—2种实用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装备水平。

2008年全省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农户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第三节 

加强扶贫开发

强化各级政府扶贫责任,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坚持开发式扶贫,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扶持发展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对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村实施易地扶贫。

力争五年解决400万人口脱贫问题。

专栏3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在粮食主产区集中连片建设若干个国家级高产稳产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实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和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在70个粮食主产县建设万亩连片标准粮田,形成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在24个粮食生产大县改造中低产田19万公顷以上。

种养业良种工程。

实施种子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农作物改良中心和良种繁育基地及加工中心,畜禽水产原良种场、种质资源场及检验中心等。

动物防疫体系。

完善省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新建80个县级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并达到国家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建设国家粮油及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113个县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和12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质检站。

农产品流通设施。

支持农产品保鲜、交易、运输和信息体系建设,建成50个以上功能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五年解决900万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及山区严重缺水问题。

农村沼气。

建设农村户用沼气以及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

农村公路。

实现所有行政村和大多数自然村通水泥路(油路),90%以上的县道达到三级及以上公路标准,乡道、村道达到四级及以上公路标准。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基本完成乡镇卫生院的改造,分步改造县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实现农村居民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

扶持建设农村固定和流动电影放映点,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一次电影。

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建设县级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和信息网络系统等。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对未达标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进行改造。

第六章 劳务经济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清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就业。

加强用工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

加快农民工就业培训基地建设,增强农民外出稳定就业能力。

大力开展定向和专业技能培训,发展专业性和技术型劳务输出,创造劳务品牌,建设全国性劳务输出基地。

2010年全省转移农业劳动力总数达到2300万人。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劳动合同管理,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和劳动保障制度,强化跟踪服务,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 农村改革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等改革任务,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

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

建立农民种粮收益综合补偿机制,对种粮农民继续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

积极化解乡村债务。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农业农村信贷投放,鼓励设立多种所有制农村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小额信贷组织和农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