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5998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品认证 培训资料低碳产品认证标识Word文档格式.docx

早在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就着手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制度的研究,把低碳产品评价引入认证认可领域,采用以低碳产品认证为链条,通过向产品授予低碳标志,以公众选择低碳产品消费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低碳产品生产技术,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从消费环节引导“高碳产业”逐步实现“低碳发展”,生产和消费环节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达到减少温室气体的效果。

2013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共同发布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建立了统一低碳产品认证制度。

2014年6月27日,首批低碳产品认证证书正式颁发,标志着我国在产品层面开展的低碳行动已经开花结果。

据悉,我国低碳产品认证的试点工作已在广东、重庆、湖北三省市全面展开。

三、低碳产品认证的好处

  第一,低碳产品认证是一个发展方向,很多产品在进入到流通领域,尤其是进入到一些超市、卖场的过程中,有些超市、卖场本身就有国际化的要求,就是说你需要给我提出你产品碳排放的值,如果达不到这个值,可能就没有环保、没有碳排放值,没有这些东西你就不能进入。

它有这种进门证的要求。

 

  第二,对于企业自身来讲,他可能需要对产品进行筛选,要确认我的产品环境行为存不存在问题,将来我会不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时候被人拒之门外,甚至产生一些国际贸易争端,受到巨额的罚款。

  第三,在产品推广的时候,环境行为可能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社会责任。

我需要表明我的产品,它的环境行为好,从而来获得社会的认可。

  在这些方面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化的尺度,来衡量你的产品环境的优势。

所以在企业来讲,尤其是更加国际化的企业非常关注产品环境的优势,甚至包括他们提出的一些企业环境责任,包括企业环境报告书,甚至对于所有产品的环境问题都会进行筛选,不断的提高产品更新要求,把它不断的完善,形成产品发展的阶梯式的发展模式。

四、企业开展低碳产品认证的认证流程 

(一)、认证申请 

 1、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应持有工商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境外企业应持有有关机构的登记注册证明。

  2) 

产品按规定具有生产许可证(指国家规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能正常批量生产,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具备售前、售后的优良服务和备品、备件的保证供应。

  3) 

产品质量和环境各项指标达到企业所执行的国家、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4) 

产品特性指标符合CSC的认证的技术要求/标准;

5)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符合CSC的有关规定。

2、提交《产品认证申请书》及下列证实材料:

营业执照副本或登记注册证明文件的复印件;

产品注册商标证明;

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有要求时);

企业执行/明示的产品标准(如执行国家、行业标准可不必提供);

  5) 

年内的产品检测报告;

  6) 

受控关键部件及材料清单;

  7) 

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符合CSC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证明文件及资料,如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

  8) 

需要时,CSC所要求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同时可提交下列资料以供参考: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若已获得认证);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复印件(若已获得认证);

实验室认可情况资料。

  上述材料的要求详见《产品认证申请书》的填写须知。

3、受理认证申请 

  1)受理认证申请程序 

  申请方提交的申请书和相关材料齐备后,CSC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书及相关材料的审查工作,对符合要求的发出《受理\认证申请通知书》。

  对申请书和相关材料尚不充分的,CSC将与申请方联系(电话、传真等通讯手段),通知其在规定的30天内补充有关材料或进行相应整改,必要时发出《申请材料补充通知书》,直至申请书和相关材料符合要求为止。

若申请方未能按要求在30天内补充/完善所需的材料并未作任何解释和说明,则认为申请方撤销本次申请。

  对不符合产品认证申请条件和要求的,CSC向申请方发出《不受理认证申请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2)与申请方签订《产品认证合同书》 

  凡CSC确认受理认证申请的企业均应与CSC签定《产品认证合同书》(一式两份),确定认证范围(产品名称、、型号、生产厂、产品商标)、工厂审查及产品检验日期、认证费用、双方责任和义务等内容。

如申请方对合同内容及认证费用无异议,应在CSC实施工厂审查前完成认证合同书的签订工作。

合同书有效期为四年,如果认证范围(包括认证产品类型、生产厂等)没有变更,每次扩大认证时不再另签合同书。

(二)、工厂审查 

 1、工厂审查依据 

  * 

CS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CSC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企业质量手册、程序及相关支持性文件。

 2、工厂审查实施 

  1)文件审查 

CSC在认证合同生效后10日内完成对申请方提交的证明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有关文件的审查。

文件审查符合要求后,向企业发出《文件审查报告》,并与企业协商确定现场审查时间。

文件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亦向企业发出《文件审查报告》,同时写明文件中存在的不合格或需要说明、补充的内容。

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文件修改或补充。

经审查符合要求后,与企业协商确定现场审查时间。

逾期不对文件进行修改补充的,视为自行撤销认证申请。

审查计划的确认 

  文件审查通过后,CSC确定审查组人员,由审查组编制《审查计划》,通知受企业,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并由受企业盖章进行最终确认。

  3)现场工厂审查 

  4)CSC审查组按照《审查计划》进行现场审查。

  5)不合格项整改 

现场审查中,如发现不合格项, 

由审查组提出《不合格报告》,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整改(一般一个月,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并提交《纠正措施报告》及证明材料。

审查组长负责对《纠正措施报告》及证明材料进行验证确认,必要时,对重点问题可进行现场验证。

现场审查中,如发现严重不合格项,审查组可做出终止审查的决定。

提交《终止现场审查通知单》。

企业方可在半年内提出复审申请。

对纠正措施无效以及未申明理由且超过规定的纠正措施期限未进行整改,或终止现场审查后,未在半年内提出复审申请的,撤销其本次认证申请。

(三)、产品检验 

 1、产品检验依据:

  产品标准或CSC认证技术要求。

  CS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2、产品检验步骤 

  1)CSC根据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确定认证单元及抽/送样范围和数量,向企业寄发《产品抽/送样通知书》;

  2)由CSC指定审查组或工作人员负责抽样、封样,并在《抽样单》上盖章签字,由企业负责将样品送达CSC指定的检验机构。

  3)须在现场检验的,由检测机构派人到现场检验。

  4)产品检验费由企业按检验机构的收费标准向检验机构直接交纳。

5)检验机构向CSC出具两份产品检验报告,CSC负责将其中一份报告转交给申请企业。

(四)、评定与注册 

 1、评定形式 

  认证评定由CSC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认证评定主要以会审或函审的形式进行。

 2、评定依据 

  评定依据主要包括:

审查组提交的"

工厂审查报告"

及CSC作出的评价报告;

"

产品抽样检验报告"

及CSC作出的评价报告。

 3、认证评定 

CSC组织评定组,按照评定依据,对工厂审查结果和产品检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并签署认证评定意见。

CSC主任依据专家评定组的评定意见,做出认证注册与否的判定。

对符合产品认证要求的申请方及其产品签发产品认证证书。

根据评定结论,CSC向申请方发出《产品认证结果通知书》。

 4、注册手续 

  通过产品认证的企业,在接到《产品认证结果通知书》后,应办理以下注册手续:

  1)签订《认证证书和标志使用协议书》;

  2)领取产品认证证书,办理标志使用事宜。

  CSC将依据认证结果,对获得认证的企业及其产品,按《公布和公告管理办法》向社会发布公告。

五、水泥行业低碳产品认证

水泥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水泥产业的高耗能与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国家在水泥生产环节采取了淘汰工艺技术装备、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鼓励采用余热发电、固废综合利用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降低水泥生产能耗。

为进一步提升水泥工业减排力度,通用硅酸盐水泥列入我国《第一批低碳认证产品目录》。

1、水泥低碳产品认证范围

通用硅酸盐水泥低碳产品认证范围包括水泥熟料、以及硅酸盐水泥(P.I,P.II)、普通硅酸盐水泥(P.0)、复合硅酸盐水泥(P.C)等7个品种。

申请认证的生产企业必须守法经营,产品符合国家要求,有生产水泥熟料能力,并制定质量和能源管理制度、建立实施低碳产品管理体系、按照国标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开展本企业水泥产品CO2排放量的评价。

企业可以选择有资质的认证机构(目前,取得国家批准有资格从事水泥低碳认证机构只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CTC两家),按照认证机构要求,提交认证申请文件和有关材料。

在通过对文件和材料申请后,认证机构安排核查组到企业现场,对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生产一致性、碳排放量等进行初始核查。

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包括低碳产品生产职责分配、低碳产品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关键原材料采购、内审、产品标志包装运输等;

产品一致性包括实际生产工艺、产品、关键原材料与申请文件资料是否一致;

碳排放量对企业提交的《碳排放量评价报告》中的排放源、能源和原材料的购买使用、碳排放量的计算等核实,是低碳产品认证的重点内容之一。

现场核查完成后,核查组提交核查结论,结论有通过、不通过两种,在有整改项情况时、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及时提交核查组验证。

在完成整改后符合要求的,企业一般在30天内获得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

2、产品碳排放量计算

《碳排放量评价报告》是低碳产品认证申请需要特殊文件,核心内容是对产品CO2排放量计算和结果的评价。

企业在申请认证前应该开展水泥产品CO2排放量内部核查,主要工作包括界定水泥生产核查边界、确认生产过程CO2排放源、收集数据、选择评价方法、计算结果。

水泥生产CO2排放核查范围为直接生产、辅助生产(动力、供水、检验、机修、库房、运输等)以及附属生产(管理、服务部门)系统所产生的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主要包括:

1)工艺排放源:

石灰等分解、窑头粉尘、窑灰泄漏、原料(如工业废物)中非燃料碳;

2)化石燃料燃烧排放:

煤、柴汽油、天然气等;

3)电力消耗:

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包装、生产管理等;

4)余热发电及替代燃料:

余热发电项目发电量、替代燃料(处置固废)(用以核减产品CO2排放量)。

但不包括石灰、粘土、煤等开采过程以及与水泥生产活动无关的CO2排放。

产品CO2排放量计算周期一般以会计年度数据为基础收集,涉及生产数据、质量指标两类。

主要的生产数据主要有:

1)各品种水泥的年产量,2)外购石灰石、水泥熟料、磨细矿粉年用量,3)外购电、煤、油、气的年消耗量,4)替代燃料(处置固废)数量,5)旁路/窑头粉尘年排放量等。

主要质量数据主要有:

1)水泥熟料中CaO、MgO百分含量,2)水泥熟料28天平均抗压强度,3)生料烧失率,4)旁路粉尘烧失率,5)替代燃料及固废含水率等。

收集的数据是计算产品CO2排放量的基础,数据质量保证是评价结果是否正确的关键。

将有关数据按照CNCA/CTS0017-2014《通用硅酸盐水泥低碳产品评价方法及要求》中的计算公式即可以得到企业水泥的单位排放量。

3、低碳产品获证后管理

低碳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3年内,企业在此期间要持续保持符合认证要求,一般情况下6个月后认证机构安排第一次跟踪检查,以后每年都要进行现场检查,特殊情况(如顾客投诉、企业变更、生产事故等)可以追加检查次数。

在证书有效期内,企业如有地址、工艺、设备能耗等变更,应向认证机构提交变更申请。

有效期届满如需继续持证,要前6个月提交再认证申请。

企业要按照低碳产品认证标志使用管理制度要求,确保低碳认证证书、标志使用符合规定。

认证标志在获证产品、包装上加贴、印刷、模压低碳产品。

也可以在广告、宣传材料上使用。

可以按照比例放大或者缩小,但不得变形。

对违反认证规定要求的,认证机构可以变更、注销、暂停或者撤销已出具的认证证书。

绿色建材认证培训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中最重要的吃、穿、住、行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大众最为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住和行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最大的投资消费热点。

于是,建筑质量和交通设施安全问题也就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有鉴于此,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在近期推出了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新标志,旨在为民用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与公路桥梁以及铁路质量安全,提供健康、安全、环保、质优的检测与监督保障。

一、通过全项检测方能获此标志

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最近推出的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新标志,可不是简单地向被检测方收取一些费用就能轻易获得的,它必须经过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所设置的各种检测关卡与技术筛选,甚至由这个部门派专家到现场进行实地跟踪,所有检测参数必须在及格线以上,才能获得这个荣誉。

不论是民用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商业建筑,抑或是工业建筑与公路桥梁以及铁路质量安全,溯本求源,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把住建材质量检测这一关,至关重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就发展绿色建筑作出过重要指示,并希望建筑业与建材业要抓住机遇,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千万不要丧失机遇。

为此,财政部与住建部以《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为题,联合发文要求到2014年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兴建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给出了具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建筑业与建材业同属一个大的产业链,并且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而开发绿色建筑,不仅是国际建筑业追求的目标,能最大限度地做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改善百姓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还能转变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式、方向和城乡建设模式。

二、绿色建材标志杂而多难辨别

在XX的图片搜索中分别输入绿色建筑标志和绿色建材标志这几个字,想从中见识一下这两个标志和证书的庐山真面目,可是不曾料到,这两个标志与证书往少了说,林林总总不下数十个,它们图案各异,形状有圆有方,色彩大多以绿色为主色调;

而且颁发这两个标志和证书的单位也是形形色色,这当中既有政府主管部门,也有多年或刚从事建筑工程监督以及建材检测和认证的机构,还有与之相关或者根本无关的行业学术团体和社会团体,甚至连房屋中介公司和建筑施工单位也加盟到这支颁发绿色建筑标志(或绿色建材)与证书的队伍中去,至于他们是否有无相应的资质或者能否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一概不知,也很难识别。

名目繁多的绿色标志

  面对眼前众多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标志与证书,记者感到困惑,于是走访了《中国建材科技》杂志社总编辑刘永民教授。

采访当天,记者碰巧看到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某单位征集“绿色建材”产品集中公示的通知,便欣然拿起翻阅起来,没想到手中拿的这份通知对征集的各类建筑材料的要求并不严格,只要符合相应产品标准并满足建材有害物质限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可进入征集范围。

  “如果照此逻辑,所有的建材产品都是‘绿色建材’了。

”记者满腹疑虑地询问刘永民。

  “是啊,这家单位如此简单地推行绿色建材评价,似乎是在搞‘一刀切’。

这显然是违反常理与科学的。

”刘永民说。

他认为,绿色建材的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这种简单的评价活动既不利于绿色建材的发展,也有误导市场和客户之嫌。

因为无论是产品标准还是有害物质限量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都只是产品进入市场的最低门槛,是必须符合的,而且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有其适用范围,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建材产品。

何况不同的建材产品,它所关注的重点、性能、指标也各不相同。

早在“十五”期间,CTC就开始进行绿色建材评价技术研究了,而且先后承担了绿色建材技术及分析评价方法的研究、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评价技术和认证体系研究及绿色建筑选材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技术指南》。

CTC属于国家级权威检测和认证机构,在行业内享有盛名。

三、识别绿色建材标志专家支招

作为客户,首先得去国家的相关管理机关的官方网站核实有无检测和认证的资质以及有无颁发此标志与证书的资格;

其次从颁发证书和标志的相关单位的网站中了解一下其器械装备和技术检测水准;

然后从网络上搜寻一下它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

最后比照一下各相关单位的收费价格水准是否相吻合。

同时,不忘从专业角度去理性分析一下获得绿色建材标志与证书的建材的5个特性:

第一特性是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第二特性是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第三个特性是在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

不得用铅、镉、铬及其他化合物作为颜料及添加剂;

第四个特性是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性,如抗菌、灭菌、防霉、除臭、隔热、防火、调温、消声、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第五个特性是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生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