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5726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状态40岁女教师的心理状态Word下载.docx

具有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2名,有小教一级职称的教师40名,有小教二级职称的教师6名,6名教师还未获得职称。

从她们的地域分布、学校类型和学历职称情况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基本状况。

  二、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根据研究的主题和相关问题,我们设计了《农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对6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分两次完成了现场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同时,以个案访谈的方法,对其中18位教师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和研究了农村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特点。

借助座谈的方法,对农村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困惑与发展期望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小学女教师是农村教师队伍中的年轻群体

  从对6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的调查来看,农村小学女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8.3岁。

她们的教龄在5年以下的为2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3.3%;

5年到10年的12人,占20%;

10年到15年的16人,占26.7%;

15年以上的6人,占10%。

说明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教师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在其专业发展中给予更多关怀、支持与帮助的群体。

她们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改善了西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长期存在的性别构成“男性化”的现状,而且对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农村小学女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普遍较高

  在人们日常观念中,普遍认为女性更适合做小学教师,这种观念不仅影响女性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更影响女性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调查显示,有96.7%的女教师认为“女性更适合做小学教师”,有50%的女教师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这说明农村小学女教师对教师职业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

在回答“如果有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您是否会继续选择当教师”时,有76.7%的女教师认为自己“会继续选择教师职业”。

但也有23.3%的女教师选择“不会继续当教师”,原因主要是:

“在农村小学,老师又苦又累,待遇低,地位不高,条件差,环境又不好”;

“教师工作太辛苦,压力太大”;

“想尝试其他行业,证实一下自己除了当老师还能干其他什么工作”。

  3.农村小学女教师普遍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比男教师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时也认识到与男教师相比有自身的劣势

  问卷调查显示,有93.3%的女教师认为,与男教师相比,她们对学生更细心,更有耐心,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学生沟通起来容易。

访谈中,许多女教师表示,学生与她们交往时感觉更安全,学生更容易把自己的问题与心里话说给她们。

一位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教师还认为:

“学校有无女教师成为女童是否愿意入学的原因之一,许多家长看到学校有女教师,就送女孩子上学,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更是如此。

没有女教师,学校就不能给女孩子提供相应的氛围,女孩子就会对学校产生疏离感,很多时候,女孩子与男教师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

  有90%的女教师认为,她们比男教师更具有职业敏感性,对待工作认真踏实,责任心更强,尤其对考核、评课等活动更在意。

有女教师认为:

“男老师对自己做小学教师的认同度低,我的一位男同事就说,‘我已经在教育的最底层了,还怕什么’,所以他们常常对许多事情不以为然”。

  有73.3%的女教师认为,与男教师相比,她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如男教师强;

有70%的女教师认为自己与校长沟通不如男教师容易;

63.3%的女教师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处理事情没有男教师大胆果断;

有40%的女教师认为自己处理同事关系方面不如男教师强。

在与男性家长的交往中,许多女教师认为自己比男教师有更为明显的劣势,而且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关系上,也比男教师具有更多的局限性。

有一位女教师说:

“我们学区的中心小学托管三个教学点,每个教师都要轮流到教学点去教学。

我去教学的那一年,教学点的三名教师全是女的。

村子里女性本来就不串门,也不会到学校来。

不像男老师,与当地村民容易交往,他们并不孤独。

而我们女老师却不一样,孩子们一放学离开学校,学校就像死一样静,我们就得忍受这种静。

而且遇到一些事,我们也不会处理。

有一次,一位喝醉酒的村民来到学校大喊大叫,我们就不敢制止,如果换了男老师他们就敢出面”。

  4.农村小学女教师是农村小学班主任的主体力量,但许多女教师认为选用班主任应考虑多种因素

  在农村小学,绝大多数女教师教语文课,而语文教师被天经地义地认为必须担任班主任。

在调查的6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中,有83.3%教语文并且担任班主任工作。

这种现象的理由是,“语文教学课时多,而且内容大多与思想品德有关”;

“女老师年轻,精力好,才艺多,而且细心,善于与学生沟通,能管好学生”;

“女老师对学校工作容易配合”等。

这样,女教师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就成了农村小学不成文的规定。

正因为如此,在农村小学,女教师成为学校班主任的主体力量,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但在调查中,93.3%的女教师认为根据性别和所教学科确定班主任的做法并不合理。

在访谈中,女教师普遍谈到了农村小学出现的“女老师推辞不带语文课的现象”。

她们认为校长在确定班主任时,应该考虑教师本人的特长和能力以及学校实际情况,而不能按照教师的性别和所教学科来决定。

尤其是许多女教师谈到,在农村小学,女教师做班主任除了因为缺乏培训而造成的许多困难之外,还有很多实际困难与问题是女性难以克服的。

比如有位女教师谈到: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办板报、刷墙壁、抬水、扫卫生等都要班主任亲自动手,尤其冬天泥炉子、和煤块、架烟筒、劈柴火等这些体力活班主任要亲自来干,干不了还得请家人来做,有时央求男教师帮忙,还得欠人情。

记得某年暑假过后,学校操场上长满了杂草,校长给我所带二年级安排了‘轻活’――铲除操场上的杂草。

可孩子小,草长得又高又深,我只能一个人拔,我一个女人,力气有限,当天未拔完,结果被学校通报批评,第二天我又去拔……”所以,女教师们都希望有更多的男老师能发挥他们的特长与优势,承担班主任工作。

而且,她们认为,小学生对班主任依赖性和效仿性强,如果一直由女老师担任班主任,“会把学生都带成女性性格”。

  5.农村小学女教师普遍认为在教学自信心方面比男教师高

  在农村小学,因为女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高,对自身优势的判断比较清晰,所以有76.6%的女教师认为在教学中的自信心比男教师高。

这种自信心也表现在她们在变革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多种努力。

面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变化,她们的态度不是逃避和守旧,而是选择了积极的变革和应对。

调查显示,有73.3%的女教师表示她们会经常主动把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尝试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

也正因为如此,在农村小学开展的公开教学、教学比赛、校际交流等活动中,总是女教师出头露面,扮演“主角”。

但是也有26.6%的女教师表示自己基本不用新方法,主要原因是受考核、评价机制等的影响,使她们不敢随意用新方法。

  6.农村小学女教师认为面临的心理压力比男教师大

  调查表明,有80%的女教师认为与男教师相比,女教师承受着更多的任务与责任,进而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这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女教师所担任的语文教学课时量多,同时兼任其他“副科”的教学,还要完成学校布置和规定的各项“硬任务”,所以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一位女教师谈到:

“我每周上8节语文课,跟5次早自习(每次40分钟),每周上1节写字课、1节劳动课、1节少先队活动、6节音乐和体育课,还要批阅学生的作业、周记、日记和配套练习,才算完成工作量。

同时还要完成写政治学习笔记和业务学习笔记的任务,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第二,女教师担任班主任,班级的日常事务需要她们付出更多的心血,“特别是班主任要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所以整天为学生的安全提心吊胆。

”第三,在农村,女教师既要完成学校的日常工作和教学任务,还要担负起照顾家庭,抚育子女,做家务活等责任。

所以她们感到,与男教师相比,农村女教师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7.农村小学女教师普遍认为与校长的沟通机会少,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发挥不够

  在调查中了解到,这6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全为男性。

作为女教师,她们对校长的性别的期望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调查数据显示,46.7%的女教师希望她们的校长是男校长,理由是“男校长做事果断,大度,心胸宽广”;

“男校长组织能力强,思维敏捷,处理问题周到”;

“男校长有远见,遇到很多问题时比女校长更容易解决”等。

有16.7%的女教师希望她们的校长是女校长,理由是“女校长能换位思考问题,比较容易接近,容易沟通”;

“和女校长交往不会引起误解和不必要的麻烦”;

“女校长更能够理解和体会女教师的心声,考虑问题较为全面”等。

但也有36.7%的女教师对校长没有性别要求,原因是“校长要选有能力的而不是选男选女”;

“只要校长有独特见解,能处理好老师之间关系就行”;

“只要校长支持教师工作,没有私心,谁担任都行”;

“只要是能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无论男女都行”;

“只要会管理学校就行”。

实际上,不论是男校长还是女校长,都应该与教师有良好的沟通关系,但就目前而言,农村女教师与校长的沟通机会明显偏少。

调查表明,有63.3%的女教师认为“与校长沟通的机会很少”,有26.7%的女教师认为“与校长基本没有沟通”。

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校长非常忙,时间有限,见面难,我们没有和他说话的机会”;

“校长是领导,有很多事情要做”;

“校长总是高高在上,太厉害,不易亲近,也不敢和他说话”;

“校长是男性,和女老师有性别差异,跟校长交流走得太近,会引起其他教师的误解”;

“校长独断专行,不会采纳我们的意见,也就没有交流的必要了”;

“校长急躁,一谈事情就和我们急,沟通很难”;

“我们课时多,没时间和校长交流”;

“听校长安排就是,没有交流的必要”,等等。

由于与校长没有更多更好的交流和沟通,这也导致男校长对女教师的了解和理解不够,在访谈中有位女教师谈到,她们的校长说“是老师,就不要讲男女”是令她最伤心的一句话。

也正是因为女教师与校长的缺乏沟通,有83.3%的女教师认为在参与学校管理方面,她们的作用发挥不够或没有发挥作用。

  8.农村小学女教师面临着诸多与自身性别相关的困难与困惑

  和所有农村小学教师一样,我们调查的这60名女教师在教学环境、条件、资源、制度、评价等多方面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问题,但更有一些与她们自身的性别相关的困难与困惑,值得我们关注。

  由于女教师普遍担任班主任工作,许多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她们普遍感到无力解决。

尤其是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她们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之一。

一位女教师说:

“这些孩子隔代抚养或托付他人代养,吃饱穿暖、人身安全是家长对他们的心愿,他们普遍习惯不良,学习问题严重,性格内向,我常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找不到教育他们的有效办法”。

  农村女教师身心压力过大,日常工作占据许多时间和精力,加之她们参与培训与学习机会的缺乏,使她们的专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在调查中,有61.7%的女教师认为在学校中男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明显多于女教师。

农村女教师的培训学习机会本来就少,即使有机会,女教师自身也有许多顾虑,如“家务拖累、照顾家人,出门不方便等”。

“我工作了7年,只参加过一次乡学区组织的新课程培训。

但那次培训,至今让人不想提起,没有学到什么,再就没有其他学习机会,自己的课只能凭感觉去教。

有时想想,世界上似乎没有我这个人一样。

”另一位女教师说:

“其实,农村小学女教师并不比城市女教师差,只是缺乏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我仅有一本教材,一本配套练习和学校发的错误多多的参考教案,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

只是凭借一本教材教学的人,一开始就与城市女教师不在一个起点上,只要有学习的机会,我们同样会做得更好。

”还有一位女教师谈到:

“我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很少,对合作学习尝试了一下,效果不好,感觉很差,失去了信心,后来干脆放弃了,又回到满堂灌。

学区也组织过合作教学的观摩活动,但我只能远距离看人家怎么做,我自己实在无法。

想想自己那么爱做老师,但又不会当老师,实在太悲哀了”。

  农村环境闭塞,学校文化生活匮乏,被调查的女教师普遍感到心理沉闷和压抑。

访谈中有位女教师这样说:

“我平时除了看教材备课,就是一个人呆在房间。

学校只有一台电视,放在狭小的会议室,我们几个女老师想看,但经常是男老师边看电视边抽烟,有时说粗话,整个房子乌烟瘴气,根本没有人考虑我们女老师的感受,所以我们几乎都不看电视,关在房里经常发呆想心事,我常常感到无助无奈。

在农村当教师尤其是女教师,一定要有超人的毅力。

“一个女人最怕别人说自己老了,我虽然只有22岁,但最可怕的是自己感到老了,女孩子喜欢漂亮衣服,喜欢化妆,但这些都与我无缘。

在农村时间长了,进城都感觉惧怕担心,与县城学校的同学交往也感到吃力,人家谈的许多事我都不知道。

由于见识少,人也变得迟钝了、自卑了。

所以我每隔两周要到县城去转转,不然心会死掉。

”还有一位女教师为了调节自己的生活,特意订阅了《女性大世界》杂志,她说:

“做女老师很难,缓解情绪的最好方式是哭一场,再没有人能理解”。

  还令许多农村小学女教师感到困惑的是,农村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她们的健康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访谈中有位女教师谈到:

“我在休产假时,因为农村学校教师少,我的课要其他教师替上,学校要我交替课费,每个月80元,而且我担心其他教师教不好我的课,影响考试成绩,就这样,我只能早早上班,结果落下一身毛病。

听说城里女教师不但能休够产假,而且丈夫也有‘产假’,真令人羡慕”。

  由于受学校管理、考核与评价等因素的制约,加之培训学习机会少,工作压力大,得到的外界支持和帮助少,调查中有60%的女教师表示,在目前的工作环境里,自己的许多优势和能力还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四、结语

  当谈到教师和教师专业发展时,我们往往使用了一个很笼统、很概括化的“教师”概念,这个概念隐藏了许多真实的、具体的、有意义的内涵和问题,其实这些内涵和问题,对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

虽然本次调查的样本量较小,涵盖的面不大,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并不能推及全部,但是我们尝试从性别视角研究农村小学女教师,使我们初步看到了农村女教师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状态。

尤其是,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尽管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女教师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困惑,但她们传递给我们的形象是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与自信,传达给我们的声音并不是指责与抱怨,而更多的是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自省与展望。

  在我们访谈中,农村小学女教师表达了她们这样一些真实朴素的期望:

第一,作为女教师需要来自校长的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从女性的特征出发,对女教师给予更多的健康关注,“期望能每年给农村女老师一次体检的机会”;

第三,能多给农村女教师多一些培训学习的机会;

第四,不要用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教师排名,“有时全乡的老师在一起,学区主任公布教师名次,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受不了。

每到这时,我感到压力很大,也很焦虑”;

第五,能够给农村女教师更多的心理疏导与关怀。

这些真实朴素的期望,也正是我们理解和帮助农村小学女教师的起点。

  注释:

  [1]这60名女教师是自愿报名来参加培训的。

培训和资助机构发出培训信息后,教师自愿报名,而且报名教师所在学校要愿意接受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顶岗替换”,最终的受训人员由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认。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