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5035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30.如何对松苗立枯病进行化学防治?

31.什么是松苗心止病?

32.造成松苗心止病的原因是什么?

33.如何防治松苗心止病?

34.什么是树木根癌病?

35.树木的根癌病是如何传播和发病的?

36.树木根癌病防治方法主要有哪些?

37.什么是苗木日灼伤?

38.如何正确诊断日灼害?

39.如何有效防治日灼害?

40什么是地下害虫,它们危害特点是什么?

41.应用林业技术防治地下害虫的要点是什么?

42.如何应用化学药剂防治地下害虫?

43.如何采用诱杀办法防治地下害虫?

44.蛴螬对农药有了抗性怎么办?

三、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45.杨树叶片为什么长白粉,怎样防治?

46.如何鉴别杨树黑斑病?

47.如何预防杨树黑斑病?

48.杨树灰斑病有哪些症状?

49.如何掌握杨树灰斑病的发生规律?

50.杨树灰斑病有哪些防治措施?

51.杨树肿茎溃疡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有那些?

52.什么是杨树炭疽病?

53.什么是杨树叶锈病(落叶松——杨叶锈病)?

54.如何防治杨树上的落叶松——杨叶锈病?

55.杨树树干为什么会流黑水?

56.如何预防杨树流黑水?

57.什么是杨树红心病?

58.杨树红心病是如何形成的?

59.杨树为什么会冻裂?

60.怎样控制杨树冻裂?

61.什么是杨树烂皮病?

62.如何防治杨树烂皮病?

63.如何识别杨树溃疡病?

64.怎样防治杨树溃疡病?

65.如何识别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66.如何防治杨树水泡型溃疡病?

67.杨树枝干上为什么长“包”?

68.东方绢金龟如何危害杨树新植林?

69.如何防治东方绢金龟?

70.如何识别蒙古象甲?

如何对其防治?

71.为什么说舞毒蛾是林木的食叶大害虫?

72.如何识别舞毒蛾?

73.怎样掌握舞毒蛾的生活史和活动规律?

74.舞毒蛾的发生规律有哪些?

75.防治舞毒蛾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76.如何防治黄褐幕枯叶蛾?

77.如何识别杨二尾舟蛾?

78.如何防治杨二尾舟蛾?

79.杨小舟蛾为害特点是什么?

80.杨小舟蛾的防治方法有那些?

81.如何识别杨扇舟蛾?

82.如何掌握杨扇舟蛾发生和危害规律?

83.如何防治杨扇舟蛾?

84.林间如何区别分月扇舟蛾和杨扇舟蛾幼虫?

85.如何防治分月扇舟蛾?

86.杨树叶有大黑斑,内有白色的幼虫,它是什么?

87.如何区别及防治杨银潜蛾与杨白潜蛾?

88.为什么6月份杨树会大量落叶?

89.如何防治杨梢叶甲?

90.杨树叶为什么会几个卷在一起?

91.如何掌握杨尺蛾的形态、生物学及其危害特点?

92.如何防治杨尺蛾?

93.刺蛾类害虫形态、生物学的特性有哪些?

94.如何防治刺蛾类害虫?

95.杨树叶蜂为害特点是什么?

96.如何判断杨树树干已遭受害虫的危害?

97.林间如何区别青杨楔天牛和白杨准透翅蛾?

98.如何防治白杨准透翅蛾?

99.如何防治青杨楔天牛?

100.可以利用肿腿蜂防治青杨楔天牛吗?

101.如何生产和储藏肿腿蜂?

102.如何利用肿腿蜂防治青杨楔天牛?

103.林间释放肿腿蜂有哪些注意事项?

104.林间如何识别杨干象的危害?

105.什么时候防治杨干象幼虫效果好?

106.如何计算杨干象幼虫的龄期?

107.如何利用节气、农时预测杨干象的发育进度?

108.如何利用诱饵树诱杀杨干象?

109.如何用磷化铝粒剂熏杀杨干象幼虫?

110.如何防治杨干象成虫?

111.林间如何识别柳蝙蛾的危害?

112.如何防治柳蝙蛾?

113.东方木蠹蛾的危害特点有哪些?

114.东方木蠹蛾的生活规律与防治方法有哪些?

115.什么是光肩星天牛?

怎样防治?

116.如何识别杨圆蚧及其危害状?

117.如何掌握杨圆蚧发生、分布规律?

118.怎样防治杨圆蚧?

119.林间如何识别柳蛎盾蚧及其危害?

120.如何掌握柳蛎盾蚧发生、分布规律?

121.杨树干上的月牙形伤斑是如何造成的?

四、榆、柳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122.如何识别榆溃疡病?

防治方法有哪些?

123.如何识别榆枯枝病?

124.如何识别榆叶炭疽病?

125.如何识别榆叶黑斑病?

  

126.榆叶黑斑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127.紫榆叶甲是如何对榆树进行为害的?

128.怎样防治紫榆叶甲?

129.榆树叶为什么会起“疱”?

如何防治?

130.如何识别榆毒蛾?

131.如何掌握榆毒蛾的危害规律?

132.如何识别榆凤蛾?

133.如何识别榆红胸三节叶蜂?

134.如何掌握榆红胸三节叶蜂的危害规律?

135.榆毒蛾、榆凤蛾、榆叶蜂等害虫主要防治方法有哪些?

136.柳树也有烂皮病吗?

137.夏季柳枝上的泡沫团是什么?

138.柳枝上的虫瘿是什么?

139.如何防治柳瘿蚊?

五、落叶松病虫害及其防治

140.8月份落叶松的针叶为什么会变红色,并且大量落叶?

141.落叶松落叶病为害规律有哪些?

142.什么是落叶松枯梢病?

143.如何防治落叶松枯梢病?

144.如何防治落叶松上的落叶松——杨叶锈病?

145.如何识别落叶松褐锈病?

146.如何掌握落叶松褐锈病林间发病规律?

147.如何防治落叶松褐锈病?

148.落叶松幼树上长的疙瘩(虫瘿)是什么造成的?

149.松瘿小卷蛾发生、危害规律有哪些?

150.如何防治松瘿小卷蛾?

151.林内如何识别松皮小卷蛾及其危害状?

152.如何掌握松皮小卷蛾的活动规律和发生规律?

153.如何对松皮小卷蛾进行防治?

154.为什么5月份落叶松叶子会出现白色?

155.兴安落叶松鞘蛾的防治有哪些措施?

156.落叶松叶上白毛是什么?

157.如何防治落叶松球蚜?

158.如何识别落叶松毛虫?

159.利用树干围膜技术防治落叶松毛虫的原理是什么?

160.如何利用树干围膜技术防治落叶松毛虫?

161.利用树干围膜技术有哪些注意事项?

162.如何对落叶松毛虫进行综合防治?

163.如何识别落叶松叶蜂?

164.如何防治落叶松叶蜂?

165.如何识别古毒蛾?

166.古毒蛾的生活规律是什么?

167.如何防治古毒蛾?

168.如何识别落叶松八齿小蠹的危害?

169.如何防治落叶松八齿小蠹?

六、松树病虫害及其防治

170.夏季为什么松树会大量落叶?

171.如何掌握松落针病的发病规律?

172.如何防治松落针病?

173.松梢枯病发病特点是什么?

174.如何防治松梢枯病?

175.松疱锈病发病特点是什么?

176.如何防治松疱锈病?

177.榛蘑与树木病害有关吗?

178.松根朽病发病规律有哪些?

179.如何对松根朽病进行防治?

180.松树枝梢枯黄原因有哪些?

181.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特点是什么?

182.松纵坑切梢小蠹的防治要点有哪些?

183.松梢螟危害特点是什么?

184.松梢螟的防治要点有哪些?

185.为什么说红木蠹象是红松幼树的重要害虫?

186.如何识别红木蠹象?

187.如何掌握红木蠹象的发生规律?

188.如何防治红木蠹象?

189.为什么说日本松干蚧是一种极为危险的松树害虫?

190.如何识别日本松干蚧及其危害状?

191.如何防治日本松干蚧?

七、其他树木病虫害及其防治

192.怎样避免侧柏在春季枯梢?

193.雨后的桧柏梢上胶状物是什么?

194.云杉幼树上球果状的东西是什么?

195.如何防治云杉上的落叶松球蚜?

196.如何识别双条杉天牛?

197.双条杉天牛对侧柏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198.如何防治双条杉天牛?

199.如何识别栎毒蛾?

200.如何防治栎毒蛾?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通常把病虫害作为一个名词来形容树木的受害。

比如说,“我家的树起腻虫病了”。

这句话,以科学、准确的概念来说,是不对的。

因为腻虫是昆虫的一种(蚜虫),而病是属于病原微生物,病害和虫害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病害通常指由于微生物所造成树木受害情况。

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病毒、线虫等,在树木上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约占80%以上,其次是细菌病害,这些微生物也统称病原。

虫害是由昆虫取食或由其生活习性而对树木产生的危害,比如“哈虫”(天牛幼虫)蛀干,“蛴螬”(金龟子幼虫)蛀根。

在生产上,必须弄清楚树木受害是由害虫引起还是由病原菌引起的,才能进行防治。

杀虫剂和杀菌剂具有不同的作用,只能在正确使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功效,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防治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

能寄生于树木的真菌、细菌、病毒和类病毒都属于树木病害种类,统称为病原微生物。

它们能引起树木生长不良,严重时则会导致树木死亡。

病原微生物与树木的关系有一定的专一性,不同病原菌通常寄生不同的树木。

有些病原菌只危害一种或几种植物,另一些病原菌可能危害于多种树木。

有些病原菌除了寄生(在活的树木上)以外,在没有适合的寄主时,还能营腐生(在死的有机物上)生活,它们属于兼性寄生的类群。

在树木上大量发育的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干扰树木的正常功能并引起病害的典型症状。

例如,树叶组织坏死造成叶病斑;

气孔或输导组织被病菌侵染后可导致萎蔫和枯萎;

叶绿素合成代谢的破坏则造成树木缺绿;

病原菌产生的吲哚乙酸等生长素类物质可使局部组织细胞过度增生而产生畸形或树瘿等特殊形态。

真菌是主要的树木病原微生物,许多真菌都可以引起树木病害。

真菌是指有固定的细胞核与细胞壁,不含叶绿素,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以吸收为营养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一类真核生物。

根据营养体,分为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

真菌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均能在植物上寄生。

而无性孢子的大量繁殖和生长是病害蔓延和流行的主要原因,有性孢子在残枝落叶中休眠或越冬是第2年发病的主要原因。

在许多病原真菌的生活史中,一个阶段在寄主树木上,另一阶段则在土壤或植物残留物中完成。

病原真菌的侵染通常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的关系。

温暖潮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尤其有利于病原真菌的侵染和蔓延,土壤pH值也对真菌的侵染和致病性有一定的影响。

真菌所致树木病害几乎包括了所有病害症状类型。

主要特点是在树木受害部位表面出病症,如粉状物、霉状物、瘤状物、毛状物、颗粒状物、白色絮状物等真菌的子实体(繁殖器官)或营养体(吸收器官)结构,一般根据子实体形状特征可以直接鉴定出病菌的种类。

细菌是指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与细胞膜,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的单细胞生物。

它们通常通过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以裂殖方式繁殖,其繁殖速度在有利条件下极为快速。

细菌主是通过树木的孔口传染,如皮孔,气孔,伤口。

有些细菌通过染色反应可以对其鉴别。

细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

在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

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

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后易腐烂。

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干上。

萎蔫是细菌侵染维管束的结果,树木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萎蔫。

细菌性病害的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主要依据。

病毒是非常小的微生物,一般长度在500nm(纳米)以下,小的甚至在10nm以下。

1nm是把1mm分成1百万份,1份的长度就是1nm,所以,病毒的大小就可想而知了。

病毒的构造很简单,它有蛋白质的外壳,里面的芯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组成的。

病毒寄生在树木上,与树木共享原料来繁殖,依靠树木的活细胞来维持生命,这也导致了防治病毒病的难度,因为我们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杀死了寄主本身的细胞或抑制其本身正常生理活动。

病毒对化学杀菌剂、抗菌素、酸碱物质也有很强的抵抗力。

当树木感染病毒后,会在全株表现出病状,这是病毒病害的一个重要特点。

其次树木病毒病害只有明显的病状而无病症。

这在诊断上有助于区别病毒和其他病原物所引起病害。

病毒侵染树木,病变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表现褪绿、白化、黄化、紫(或红)化、变褐等。

还有畸形生长,生长萎缩或矮化、卷叶、线叶、皱缩、蕨叶、小叶等。

病毒在树木间的传播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

介体传播就是病毒依附在其他生物体上,借助其他生物的活动而传播。

非介体传播是枝叶磨擦,嫁接、种子及种用材料的传播。

介体传播主要靠一些昆虫实施,如飞虱、蚜虫等。

昆虫传播病毒的方式很多,有的是昆虫取食已染病毒的树木后,口器上沾染了病毒,再去取食没染病的树木时,就把病毒传播上去了。

因此,防治植物病毒病,要防治传毒昆虫。

分3种类型。

一是褪色,主要表现为花叶和黄化两种;

二是组织坏死;

三是畸形,主要表现为萎缩、小叶、皱叶、丛枝等,畸形可以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症状结合发生,如叶片短小,整个树木矮缩。

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侵染同一树木,其病状的表现可能不同。

一种病毒引起的病状也可随树木种类和品种不同或随树木砧木与接穗的组合不同而异。

此外,有些病毒侵入树木后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带毒现象。

一些病毒引起树木发病后,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病状暂时消失的现象称为隐状现象。

强光能促进某些病毒病害发展。

寄主的营养条件也能使病状发生变化,一般增加氮素营养可以促进病状表现,增加磷、钾肥则相反。

微量元素对病毒病状的发展也有影响。

类病毒是一种独立存在于细胞内具有侵染性的低分子量的核酸,它是迄今所知生命中的最简单、最小的一种。

类病毒是高度碱基配对、棒形、单链闭合的RNA分子,仅由核酸组成。

类病毒的传播方式与病毒不同,病毒主要是通过昆虫、菟丝子等介体及无性繁殖材料传病;

而类病毒主要是种子带毒通过无性繁殖材料和接触传染。

类病毒存在于细胞核内与染色质结合,所以感病植物通常是全株性带毒,种子带毒率很高。

线虫是一类低等的细长型的无脊椎动物。

植物受线虫为害后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病害的症状相似,习惯上把植物病原线虫作为病原物来研究,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病菌害。

线虫通过口针刺吸植物细胞,先由其唾液腺中的分泌液消化部分细胞内含物,再让内含物进入食道,同时线虫还能分泌毒素与激素,造成细胞中毒或过度生长。

蝴蝶、蜜蜂、蛐蛐、萤火虫、蜻蜓、螳螂、苍蝇、蚊子、蟑螂等都是昆虫。

吐丝结网的蜘蛛、植物叶上红蜘蛛、地下爬行的蜈蚣、马陆是不是昆虫?

让我们一起了解什么样的虫才算做昆虫?

昆虫有着自己的分类位置。

它的主要特征是:

身体分头、胸、腹3段,有2对翅膀和6条腿,头上生1对触角,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变化。

有了昆虫的概念,就知道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段,还长着8条腿,所以不是昆虫。

红蜘蛛的头胸腹没有明确的分界,也不是昆虫。

蜈蚣、马陆的腿就更多了,几乎每一环节(体节)上都有1~2对足,当然就更不是昆虫了。

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彼此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它们之间联系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食物链。

通过食物链,各物种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也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树木与病虫的关系也是一样。

在自然界中,没有什么害虫和病害的概念。

树木属于地球上的生产者,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氧和土壤中的水分以及各种元素转化为有机物。

而昆虫和真菌、细菌等又将这些有机物吃掉或使其腐朽,进一步形成新物质或者分解成其它的物质。

同时这些昆虫或菌类也在生活的过程中被其它生物所捕食或寄生。

如果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这种关系会长期处于平衡状态。

但是,由于人类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建立了人工的生态系统,就使得人类对所经营的作物包括树木高度关心,也就有了有益或有害的概念。

另外,由于人工的生态系统内部生物种类简单,物种之间相互控制作用易于失控,因而树木往往受到种类不多,但数量较高的病虫危害。

14.在林间怎样诊断树木患病或遭受虫害?

症状观察。

树木得病后出现的现象被称为症状,为病症与病状的简称。

病症为病原菌本身的形态,病状为树木受害后的现象。

由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会在树木上产生斑点、腐烂、枯萎、丛枝、流胶等症状。

由营养缺乏、气候不适而产生的生理性病害没有上述症状,叶片变色通常比较均匀。

病树分布观察。

由病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

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表现的病株发生成片,树木受害现象较为一致。

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孔洞或粉屑,即使由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的危害,也可见到蜜滴,找到虫体。

此外,还要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以及气候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

病虫害的发生受自然环境和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化学防治,不能从根本上防除病虫害。

因此,要根据病虫害与树木、有益生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护,保护天敌等。

长期单用一种农药会使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加严重。

应尽量选用低毒高效农药,把握住用药时机,做到科学用药。

要改单用一种农药为两种农药混用或各种农药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也称化学防治。

它是当前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化学防治具有防治效果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性限制小、适于大面积推广使用等特点。

在防治多发性和爆发性病虫害时,化学防治具有其他防治措施无法比拟的优势。

特别是当病虫害突发时,化学防治几乎是目前唯一的解救办法。

农药还具有生产吨位大,来源容易、贮存容易等特点,所以无论是农药经销商或林农用户,都可以对农药进行预备性贮藏,以备应急之用。

与其他防治方法相比,农药还具有应用剂型多,价格低廉等优势。

另外,农药的使用还具有杀病虫范围广的特点。

如用一种杀虫剂可以防治多种害虫,扩大了农药的应用范围。

以上这些农药的优点决定了当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

但是,农药的应用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如使用不当会引起人畜中毒、污染环境、杀伤天敌等。

而且,由于连年用药,对病虫害的抗药性会起到加强作用。

还会使病虫害再次爆发成灾或者使原来不重要的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

农药使用不当还会对树木产生药害或加大防治成本。

因此,目前在使用农药方面,应当与其它防治方法相结合,做到扬长避短,提高防治效果,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可持续发展。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它是1882年由法国的P.米亚尔代发现的,因首先在法国波尔多大量使用而得名。

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喷洒药液后在植物体和病菌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药膜,该膜不溶于水,但在二氧化碳、氨、树体及病菌分泌物的作用下,使可溶性铜离子逐渐增加而起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该制剂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历史上应用最长的一种杀菌剂。

生产上常用的波尔多液比例有:

波尔多液石灰等量式(硫酸铜:

生石灰=1:

1)、倍量式(1:

2)、半量式(1:

0.5)和多量式(1:

3~5)。

兑水160~240倍。

配制方法:

按用水量一半溶化硫酸铜,另一半溶化生石灰。

待完全溶化后,再将两者同时缓慢倒入备用的容器中,不断搅拌。

也可用10%~20%的水溶化生石灰,80%~90%的水溶化硫酸铜,待其充分溶化后,将硫酸铜溶液缓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边搅拌即成波尔多液。

但切不可将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溶液中,否则质量不好,防效较差。

配制时应注意,波尔多液的配比(硫酸铜:

生石灰:

水)应根据防治对象和使用时间来确定。

在配制过程中还要注意,要选用质量好的原料。

质量好的硫酸铜是纯蓝色,不夹带有绿色或黄绿色杂质。

石灰应选用手感轻、白色块状的生石灰;

如果用熟石灰,用量应增加30%。

配制好的波尔多液应呈天蓝色。

波尔多液呈碱性,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配制或盛装时不能用金属容器。

波尔多液要随制随用,不能长期贮存,放久了会出现沉淀物,降低效果。

也不能配制后再加水稀释。

石硫合剂是石灰硫磺合剂的简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多硫化钙,具有渗透和侵蚀病菌细胞的能力,能在植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药膜起保护作用。

石硫合剂的制作方法是:

按1:

2:

10的比例,备好石灰、硫磺粉、水,同时准备两个水桶、两口大锅。

先在一口大锅内倒足水,加热至沸腾,将预先称好的1份石灰放人锅内搅匀,使其充分溶解。

在另一口大锅内加水,将2份硫磺粉搅拌均匀,并将其一次性加人石灰锅中,要用急火熬制。

边熬边搅拌,熬沸后保持50~60min(分钟),待锅内溶液呈深棕红色时停火,过滤。

过滤后溶液呈紫黑色,渣子呈黄绿色。

石硫合剂的质量与煮制火候有关,火候不足时,硫磺与石灰作用不充分,渣子成黄色,浓度低;

煮得过火时,有效成分分解,药效低。

用此法熬制的石硫合剂一般为23~26波美度。

石硫合剂波美度测定的简便方法是:

找一只白色透明的玻璃瓶,里面盛水0.5kg(公斤)左右,并标注水位线,然后将水倒出,装入熬制好的石硫合剂至水位线处,称出重量,最后计算熬制石硫合剂剂量。

公式为:

(石硫合剂重量一水重量一瓶子重量)×

115。

应用时要注意,石硫合剂在32℃以上和4℃以下不宜使用。

20.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有何区别?

波尔多液与石硫合剂是常用的农药,特别是在树木上使用较多,但这两种药各有特点和作用,在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

作用期和使用期不同。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剂,一般在树木萌芽前使用,主要用于预防侵染性病害。

石硫合剂则是一种既能杀菌又有杀螨杀虫作用的药剂,一般在病害开始发生时使用,或在螨类、介壳虫、蚜虫发生期使用。

配方上不同。

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成,剂量有等量式、半量式、倍量式和多量式,其中硫酸铜、生石灰和水的比例不同。

树木上常使用倍量式,使用时不再加水。

石硫合剂是由硫磺粉、生石灰和水配制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