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4237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研究之语言积累测试内容分析Word下载.docx

A.皱纹/骤然 

杀戮/山麓 

琼楼玉宇/群龙无首

B.挟持/偕同 

竹笋/损失 

柳暗花明/扭转乾坤

C.肋骨/擂台 

嗟叹/街道 

追根溯源/素昧平生

D.游泳/踊跃 

祝贺/豁达 

倾家荡产/轻装简从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湖北卷)

A.屏气 

摒弃 

并蒂莲 

秉烛待旦

B.黄鹂 

黎明 

霹雳舞 

磨砺意志

C.驼绒 

 

滂沱 

拓荒者 

脱颖而出

D.翌日 

游弋 

溢洪道 

逸兴遄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江苏卷)

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叶韵/一叶知秋

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

5.考查对难读字读音的识记和辨析能力

是对那些因为使用频率较低或比较书面化而难以确定读音的字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进行考查。

尽管对高考试题中这项测试内容是否该保留一直存有争议,但每年的高考试题语音的测试内容中都能够见到这些词语的身影。

如“不啻(chì

)”(全国卷Ⅰ)、“勖(xù

)勉”(天津卷)、“撂(lià

o)挑子”(浙江卷)“逡(qūn)巡”“坍圮(pǐ)”(江西卷)等。

表2010年字形题的考查内容分布一览表

卷别 

考查内容

北京卷 

供认不悔(讳) 

一(易)拉罐 

化妆(装)品

天津卷 

腥(猩)红 

两全齐(其)美 

挖墙角(脚)

浙江卷 

微言大意(义)浩缈(淼)聒燥(噪)精鹜(骛)八级纷烦(繁)

江西卷 

吻(刎)颈之交 

偿(尝)试 

改弦更章(张)

山东卷 

膨涨(胀)捉谜(迷)藏 

名门旺(望)族

湖北卷) 

扭(忸)怩

湖南卷 

孕藏(蕴藏)

四川卷 

急(疾)风劲草 

流线形(型) 

寸草春辉(晖)

重庆卷 

笑容可鞠(掬)朋比为肩(奸)

表2010年字形题的错例分布一览表

类别 

数量 

错例

音形相近字 

10 

腥(猩)红、聒燥(噪)、精鹜(骛)八级、吻(刎)颈之交、偿(尝)试、捉谜(迷)藏、扭(忸)怩、笑容可鞠(掬)、流线形(型)、寸草春辉(晖)

同音近义字 

14 

供认不悔(讳)、一(易)拉罐、化妆(装)品、两全齐(其)美、挖墙角(脚)、微言大意(义)、浩缈(淼)、纷烦(繁)、改弦更章(张)、膨涨(胀)、名门旺(望)族、孕(蕴)藏、急(疾)风劲草、朋比为肩(奸)

(三)词语测试内容分析

词语使用测试内容包括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和词语的正确使用能力。

《考试大纲》中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要求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

从2010年的18套高考试题来看,对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的使用。

难点是容易误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对成语的感情色彩产生误解与及适用范围不当的成语等。

近义词是意义相近,但有细微差别,在运用上不可相互替换的词语。

近义词在表达上有着积极作用,能充分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语言富有变化,收到积极的修辞效果。

正因为如此,辨析近义词最能考查出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近义词辨析多选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意义、用法及色彩方面的辨析能力。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并能恰当运用。

考查学生结合特定语境辨析词语的能力。

1.考查正确理解词语(成语)语义的能力

词语(成语)意义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字面的意思有时与其真正的意义往往大相径庭。

如果简单从字面了解大意而不能深入了解其本质或内涵,就会因望文生义而产生错误。

例如“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江西卷)这句话中“拾人牙慧”的错用就属于对成语语义的理解有误。

2.考查对词语(成语)的适用对象准确把握的能力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特定的某人、某事,不能移作他用。

使用这些成语,在年龄、性别、对象等方面都有特定的限制.例如“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辽宁卷),句中的“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子,而不能指儿子。

3.考查对词语(成语)感情色彩的把握能力

有些成语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只有注意它与全句内容感情倾向是否和谐一致,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否则,褒贬不分,或者褒词贬用、贬词褒用都会影响意义的表达。

例如“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全国卷Ⅰ)其中“始作俑者”本指起头制作殉葬的木偶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这里贬词褒用,与本句话的整体感情色彩不符。

4.考查正确理解词语(成语)语境的能力

不合语境是指熟语的意思与句子的本意不符。

例如“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江苏卷)其中“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也说防患于未然。

此处灾害已经发生。

与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矛盾,不合语境。

(四)病句测试内容分析

病句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

《考试大纲》对病句辨析考查类型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涉及六种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010年18套高考试卷中共有15套试卷考查了病句辨析,占试卷总数的83.3%。

15套试卷共出现了45个病句。

这些病句的错误类型、数量及所占比例统计情况见表1-8:

表1-8:

2010年病句的错误类型、数量及所占比例一览表

错误类型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错例数量 

15 

3

占病例总数的百分比 

33.3% 

6% 

22.2% 

20% 

11.1% 

6%

图1-2,病句各类型占病例总数图

从表1-8和图1-2可以看出,病句类型考查最多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和结构混乱。

较少的是语序不当和不合逻辑。

病句类型示例:

1.搭配不当

所谓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相关的成分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谓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词、状语和中心词都是句子中密切相关的成分,在组织句子时,不注意它们之间的配合,就会犯搭配不当的毛病。

高考试题中,经常涉及到的搭配不当包括:

主谓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动补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2.语序不当

句子中词语的位置放得不当,就会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造成语法错误,这就是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被考查的内容包括:

状语、定语跟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定语和状语位置错置,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位置不当。

【示例1-2】

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解析:

“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为“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全国卷Ⅱ,第3题C选项)

3.成分残缺或赘余

句子中缺少了必不可少的成分,就是残缺。

高考试题,成分残缺常被考查的内容包括:

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修饰语残缺、中心语残缺;

“赘余”则是指句子的意思本来已经明确,还要说些多余的话,结果反而重复罗嗦。

成分赘余同样也是病句考查的一个重点。

常被考查的内容包括:

主语同谓语的一部分相重复、谓语同宾语重复、谓语和它前后的修饰成分相重复、定语同中心语相重复、状语同中心语相重复,等等。

4.结构混乱

要表达一个意思,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使用不同的形式。

在具体的句子中,经常出现两种甚至更多的说法、形式掺杂糅合在一起,造成了结构上的混乱。

结构混乱是一种常见的语病。

结构混乱常被考查的内容有: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两种句式糅合在一起;

两种说法表达同一种意思而重复,等等。

5.表意不明

顾名思义,表意不明就是句子表达的内容不清楚,令人费解。

表意不明常考的内容包括:

指带不明和有歧义两个方面。

6.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句子内容不合事理、不合实际、不合客观规律或句子表述不够严密、不合情理、自相矛盾。

不合逻辑常常考查自相矛盾,范围不清(概念不清),强加因果等内容。

(五)标点符号测试内容分析

《考试大纲》对标点符号的要求是:

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是D级。

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查,有较高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综合性就是多种标点符号的连用;

而技巧性则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标点符号有特定的使用要求。

在2010年的18套试题中,共有3套试题考查了标点符号的使用。

三、测试材料分析

2010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字音的要求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字音题共考查了192个字的读音,这192个字分布在2500个常用字、1000个次常用字和非常用字中,具体情况如下1-9:

表1-9:

2010年字音题测试材料来源一览表

属于2500个常用字(81字) 

(全国卷Ⅰ)行宿盈轧偿剖栗系

(全国卷Ⅱ)泊称角弹倚便

(北京卷)称发叨轧

(天津卷)哈拾着巷混藉

(江苏卷)弹咽难鲜泊叶度长解参畜

(浙江卷)哗着

(江西卷)臭禁说传吓否

(山东卷)解扒和畜露什血

(湖北卷)并黎驼脱

(湖南卷)祥慕

(广东卷)搅绩纤效旷盛瞒蛮埋辟

(重庆卷)提佛看

(四川卷)皱骤群笋损柳扭街素泳贺倾

属于1000个次常用字(44字) 

(全国卷Ⅰ)蚌

(全国卷Ⅱ)掺埠祷噪

(北京卷)溯呵

(天津卷)坷棘畸

(江苏卷)靡

(浙江卷)豁遂腺跛

(江西卷)嗜

(山东卷)晦栅吱遂馏

(湖北卷)屏秉鹂雳拓溢逸

(湖南卷)颖雏婉醇庶

(广东卷)酵衅恤濒频

(四川卷)琼挟肋擂溯踊豁

属于《容易读错的字一览表》(12) 

(全国卷Ⅰ)啻

(全国卷Ⅱ)魇

(北京卷)囤

(天津卷)矩

(浙江卷)佻

(江西卷)懑迤

(湖北卷)沱摒

(湖南卷)稔

(重庆卷)戕砭

属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4) 

(全国卷Ⅰ)羁

(浙江卷)澄

(广东卷)犷

(重庆卷)汲

其它(51) 

(全国卷Ⅰ)秣罅钗擘莘

(全国卷Ⅱ)穹魆颔笞

(北京卷)隽

(天津卷)葩砧胫勖骁

(浙江卷)甄侩敦拈菁撂滂

(江西卷)绚腴倩赦逡泅圮

(山东卷)饯蹒噤扪

(湖北卷)砺翌弋

(湖南卷)馥窈螭膺漪澄壑

(广东卷)皎渍侩馈

(四川卷)戮麓偕嗟

由1-9表可以看出,来自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总共有125个,占总数的65.1%,非常用字中也有大半来自教材或教材附录。

例如:

全国卷Ⅰ的“秣”出自《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句,而“钗”“擘”则出自《长恨歌》的“钗擘黄金合分钿”句。

“罅”出自《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全国卷Ⅱ中“笞”出自《过秦论》中“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句。

天津卷中“砧”出自《说木叶》的“九月寒砧催木叶”句,“胫”出自《促织》“方首,长胫,意似良”;

“勖”字则出自《伶官传序》课文中的注解“庄宗,名李存勖”。

江西卷中的“赦”出自《林黛玉进贾府》“时贾赦之妻刑氏忙亦起身”句;

“逡”出自《过秦论》“逡巡而不敢进”;

“圮”出自《雨巷》“到了颓圮的篱墙”。

山东卷中“扪”出自《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

湖北卷“砺”出自《劝学》”金就砺则利”;

“翌”出自《指南录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湖南卷的“窈”出自《游褒禅山记》“由山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螭”出自《林黛玉进贾府》“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膺”出自《蜀道难》“以手抚膺坐长叹”;

“漪”出自《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澄”出自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皆以杏仁澄之”;

“壑”出自启功《谈诗书画的关系》“无论所画是山林丘壑还是枯木竹石,他们最先的前提,不是物象是否得真,而是点划是否舒适”。

四川卷的“嗟”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总体来看,字音题测试材料紧扣学生平时接触的学习材料和日常生活,侧重文学色彩较浓的书面语言,较少生僻字,难度不大。

(三)词语(成语)测试材料分析

在“词语(成语)使用”这个考点设题的15套试卷中,词语使用题的测试材料可以分为三类:

实词、虚词、熟语。

具体情况见表1-11:

表1-11:

词语(成语)测试材料分析一览表

实词 

近义词辨析(12) 

陵墓/陵寝点缀/镶嵌墓茔/墓室装饰/装点决定/确定 

提升/提高 

单个词(4) 

韵致、释怀、古稀、故里

虚词 

近义词辨析(6) 

即使/虽然虽然/即使固然/尽管

单个词

(1) 

及其

熟语 

息息相关/休戚相关 

绝无仅有/独树一帜 

独一无二/举世无双

单个词(50) 

始作俑者、移樽就教、声情并茂、附庸风雅、弱不胜衣、

姑妄言之、飞短流长、放虎归山、汗牛充栋、自命不凡、

少不更事、讳莫如深、防患于未然、无地自容、信马由缰、

殊途同归、待价而沽、豆蔻年华、耿耿于怀、高抬贵手、

满城风雨、防患未然、信手拈来、入木三分、人浮于事、

小题大做、期期艾艾、别无二致、等量齐观、独出心裁、

首当其冲、曾几何时、举重若轻、刮目相看、拾人牙慧、

纷至沓来、美轮美奂、责无旁贷、津津乐道、一泻千里、

殊途同归、斗转星移、甚嚣尘上、销声匿迹、

躬逢其盛、举手投足、纸上谈兵、半瓶醋、当面锣对面鼓、唱红脸

由表1-11看出,词语测试题总共考查了79个词语,其中成语50个,占总数的67.1%,比重较大;

虚词只有7个,占总数的8.8%,比例较小。

“近义词辨析”共涉及了12组24个词语的辨析。

与2009年相比,2010年“近义词辨析”呈减少趋势。

成语测试材料中的词语多是书面语,有些词语多次在高考题中出现,例如“首当其冲、汗牛充栋、豆蔻年华、美轮美奂”,甚至“全国卷Ⅰ”、“山东卷”都考了“始作俑者”,虽然个别成语并不常见,比如“移樽就教、甚嚣尘上”等,但总体上看,难度略有降低。

(四)病句测试材料分析

病句的测试材料来源广泛,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艺术体育、当今热点等等

1.测试材料的来源

(1)政治经济

(2)历史文化

【示例1-10】

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四川卷,第4题A项)

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全国卷Ⅱ,第3题C项)

(3)科学技术

【示例1-11】

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全国卷Ⅱ,第3题A项)

(4)社会生活

【示例1-12】

(5)艺术体育

【示例1-14】

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湖北卷,第4题A项)

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陕西卷,第14题A项)

(7)时下热点

2.测试材料的特点

(1)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示例1-16】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广东卷,第3题A项、B项)

(2)语言风格丰富多样

语言通俗,口语化,这样的语言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用语;

【示例1-18】语言精练,文本化,这样的语言语义更加的明确单一。

虽然都是提供具体语言环境,但不同的语言风格其实也是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信息:

语文学习不仅要关注文本的语言,也要关注生活语言。

(五)标点符号测试材料分析

标点符号的命题材料体现了实用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用语和新闻报道片段。

在常用的16中标点符号中,冒号、引号、问号、分号等常见的标点符号是重点,比较注重选择其用法的特殊性作为命题点。

例如问号要区分连续问、选择问;

括号要区分句外括号和句内括号;

引号主要区分独立引用和非独立引用等。

2010年共3套试题考查了标点符号。

其中山东重点考察了引号、冒号和顿号,湖北卷重点考查了顿号,而重庆卷重点考查了问号。

表 

2010年标点符号错例分析表

错例分析

特定称谓需要加引号 

引文的直接引用,不应该用冒号 

非并列词语直接错用了顿号

湖北卷 

省略号后面不应用逗号 

连续不同内容的问句,各句都用问号 

由表1-12可以看出,2010年标点符号的考查主要集中四种符号:

引号、冒号、顿号和问号。

四、测试形式分析

(一)字音测试形式分析

2010年的字音题测试仍然是选择题的形式。

具体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标出拼音,判断注音的对与错;

另一种是不标出注音,词语成对出现,判断每对字词的读音的异与同。

其题干表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找出读音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采用这种形式的有9份试卷,占考查字音的13套试卷的61.5%。

包括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江西卷、山东卷、湖南卷、重庆卷。

这种形式常常考查的对多音字及易错字读音的误读。

2010年对读音的考查中增加了对方言误读的考查,例如湖南卷、山东卷,这样一来,题目的难度没有变,但却更加贴近生活。

2.要求找出每对读音相同或相异的选项

采用这种形式的有4套试卷,分别是湖北卷、江苏卷、广东卷、四川卷。

其中湖北卷、四川卷要求找出每对词语读音相同的选项,主要考查对音近字读音的辨析;

江苏卷和广东卷则要求找出每对读音相异的选项。

江苏卷主要针对多音字,而广东卷则是多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的综合考查。

【示例1-22】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叶韵/一叶知秋

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

【参考答案】:

C

【解析】A.弹(tá

n/dà

n),咽(yè

/yà

n),难(nà

n/nà

n);

B.鲜(xiān/xiǎn),泊(bó

/bó

),叶(xié

/yè

);

C.度(dù

/duó

),长(zhǎng/chá

ng),解(jiě/xiè

D.参(cēn/shēn),靡(mǐ/mǐ),畜(xù

/chù

)。

(江苏卷,第1题)

(二)字形测试形式分析

2010年的“字形”题都是选择题,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种是辨析词语中的错别字,另一种是辨析句子中的错别字。

题干表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辨析词语中的错别字

采用这种考查形式的试卷有7套,包括北京卷、天津卷、江西卷、山东卷、湖北卷、四川卷、重庆卷,占10套试卷总数的70%。

除湖北卷外,其他各套试卷都是要求找出正确(没有错别字)的选项。

2.辨析句子中的错别字

采用这种考查形式的试卷共有3套,包括安徽卷、湖南卷和浙江卷,占10套试卷总数的30%。

将字形放在语句中考查,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是这三套试卷近两年坚持的考查形式。

这种形式的测试内容增加,相应的测试难度也有所增加。

(三)近义词语辨析题测试形式分析

1.在一组近义词语中选择更合适的一个填入具体语境

2010年同义词辨析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要求考生能够辨析词语意义的细微差别,并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