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2460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复习新高考第25讲《区域农业生产》讲义练习题附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发展方向

海洋

水产区

黄渤海渔业区、东海渔业区、南海渔业区

水产养殖业、海洋捕捞业、水产加工业

东部经济发达区

京津区、东南区

园艺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生物技术产业

中部农业主产区

东北区、冀鲁豫区、长江中下游区

饲料作物与养殖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西部生态脆弱区

黄土高原区、蒙新区、青藏区、西南区

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

二、区域农业生产特点

1.美国农业生产特点:

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专业化和区域化程度高,科技含量、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率都很高。

2.中国农业生产特点

(1)东北商品粮基地:

商品化、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

(2)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

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三、区域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美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措施

问题

措施

水资源缺乏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农产品农药残留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免耕

粮食短缺

基因工程

2.我国东北地区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

黑土开发

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①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制度;

②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

③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林业发展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

①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

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湿地保护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②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还湿;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考点一 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布局

【例1】 (2015·

重庆文综)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B.气候适宜

C.临近市场D.资金雄厚

[尝试自解] ________

[错因诊断] 易错选A项,只看到五大湖区地形因素,没审读设问中的主要区位优势。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

图像信息“果树、蔬菜布局③地区”“③地区在伊利湖和安大略湖附近,且有一个人口超过400万的大城市”。

第二步,思维路径:

①果树、蔬菜属于市场指向型农业,最好布局在消费市场附近。

②该地区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布,人口稠密,众多的城市为当地的水果和蔬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第三步,筛选答案:

C

1.农业布局的总体要求

合理农业布局,就是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资源效益,并且做到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必须综合考虑四个问题:

(1)要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潜力。

(2)要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3)要有利于满足日常对农产品多种多样的需求。

(4)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果,不断增加经济效益。

2.从宏观尺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布局

在进行大范围地区区位分析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

(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农作物

气候条件

甘蔗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

水稻

水热条件好

甜菜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

棉花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

苹果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3.从微观尺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布局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例如,下图中①适宜种植粮、棉,②适宜种植花卉,③适宜饲养乳牛,④适宜种植果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河北省的蔬菜种植面积却在扩大,河北蔬菜生产区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和冀北高原区。

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1~3题。

1.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整

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

2.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

①夏季气候凉爽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力高 ⑤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④⑤D.③④⑤

3.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

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

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

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

解析 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周边地价上升,京津地区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所以,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

第2题,与平原相比,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气温日较差大,光照资源丰富,蔬菜质量好;

夏季气温较低,和平原地区的蔬菜生产有季节差异。

第3题,都市型生产区地价高,成本高,应控制规模,A错误;

山地丘陵区地势较陡,在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生态保护,B正确;

蔬菜对保鲜要求较高,应临近市场,C错误;

采摘、观光农业面向城市,应是近郊农业的发展方向,D错误。

答案 1.D 2.A 3.B

考点二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例2】 (2017·

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①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

②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下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③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④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以后,⑤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

下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尝试自解] 

(1)                                    

                                    

(2)                                    

(3)                                    

(4)                                    

[错因诊断] 第

(2)题,大多数遗漏“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这一答题点,这一答题点可根据图示信息结合农作物生长规律联想到。

失分原因是考生的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差造成的。

第(3)题,一个关键语句暗含一个答题角度,考生失分较多,其一是抓不准材料中体现的答题关键点,其二是由关键点不能准确对接相关知识。

[解题步骤]

第一步,获取信息

关键词句

思考定向

(1)

气候角度;

甲地普及日光温室

从气温、光照、降水的角度分析

(2)

20世纪70~80年代;

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3)

农业集群式发展;

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4)

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1.由信息①可知,西班牙的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与西班牙以及北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较低。

2.由信息②可知,甲地干旱少雨,结合甲地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即可获取第

(1)题的答题切入点。

3.由信息③可获取设问

(1)的答题要点——生产成本低。

4.由信息④可获取的信息也印证①的结论。

5.从信息⑤中提取关键信息可获取设问(3)的答题角度:

“温室安装维护”——保证生产稳定和持续供应;

“良种培育与供应”——保持产品质量优势;

“产品销售、物流”——使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第三步,写出答案: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

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

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

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

能及时维护和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

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

理由:

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

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

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

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

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具体步骤如下:

2.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既要分析优势条件,又要找出制约因素。

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一般包括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等)、资源、交通、产业基础、政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可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

3.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

区域农业特点的描述一般包括农业地位、农业类型、主要农产品、农业分布区、耕作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

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针对限制性因素或人地关系矛盾,找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遵循“人地协调、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提出措施建议,其分析模式可表达为:

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加快交通建设,加强区际联系+注意生态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农业依然是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之一。

读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相关资料”,回答4~5题。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2)

年降水量(mm)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亩产(kg)

1992年

23

333

520

38

10

305

2012年

15

448

500

40

22

235

4.导致该地区20年间粮食亩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增加 B.生态破坏,病虫害影响大

C.气候异常,出现干旱灾害 D.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5.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是(  )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B.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

C.将矿产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D.积极治理风沙危害,发展绿洲农业

解析 第4题,根据表中数据,河流含沙量增大,说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D对。

材料中气温年较差增大,不表示积温增加,A错。

森林减少,但不能表示病虫害影响大,B错。

年降水量减少,但仍是半湿润区,不是持续干旱灾害,C错。

第5题,根据表中数据,促进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措施是适当减少农业用地,做好水土保持,B对。

扩大耕地可能加重水土流失,生态破坏,A错。

将矿产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不能促进农业发展,C错。

该地区是半湿润区,不是绿洲农业区,D错。

答案 4.D 5.B

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

1.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 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

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2015·

浙江文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

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

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B。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答案 1.B 2.B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2.一群中学地理爱好者进行了题为《荷兰的花卉生产》的研究。

他们搜集了以下资料:

荷兰素有“花卉王国”之称,花卉出口量占全球花卉贸易量的70%。

荷兰玻璃温室建造公司拥有80%的世界市场份额,花卉种植绝大多数在玻璃温室进存,一栋温室面积可达4万至8万m2,计算机在温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许多农场只种植某种花卉甚至某种花卉的某个品种。

下图示意荷兰的地理位置。

(1)归纳荷兰花卉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2)针对许多农场只种植某种花卉甚至某种花卉的某个品种的现象,同学们展开讨论,他们有的认为这种做法好,有的却觉得这种做法会带来许多问题。

你是否赞同农场的做法?

答案 

(1)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科学技术水平高,专业化水平高。

(2)赞同。

利于推广先进技术,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利于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便于实施机械化,(节省昂贵的劳务费用,)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抵御风险能力弱;

遭受自然灾害时损失大。

3.(2018·

福建南平第一次质检)根据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闽北W村“百年蔗”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百年蔗”种植于291年前,为世界甘蔗宿根寿命之最,其基因密码至今未被破译。

这一片甘蔗每年砍收后都会在原来的根茎上长出新的甘蔗,不需要像普通的甘蔗那样重新种植。

每年11月,当地农民砍收甘蔗后,把蔗叶和蔗梢尾部覆盖在蔗地上,来年清明再将其就地焚烧。

目前,该地政府正大力利用这个独具特色的品牌增加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百年蔗”种植面积。

“百年蔗”的种植面积原来不到1亩,现在,在W村附近的河流沿岸种植面积达到310亩,年亩产达5000多公斤,年产精品红糖1.5万公斤,产值达300万元。

“百年蔗”红糖富含钙、铁、钠以及胡萝卜素成分,叶酸更是普通红糖的5倍。

下图示意原百年蔗地位置。

(1)简述图中河流对“百年蔗”生产的有利影响。

(2)说明当地农民砍收甘蔗后,把蔗叶和蔗梢尾部覆盖在蔗地上,来年清明再将其就地焚烧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做强做大“百年蔗”产业。

解析 第

(1)题,河流对“百年蔗”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水源、水运、土壤三方面作答。

水源:

为甘蔗种植提供充足的水源;

水运:

靠近河流,水运便利;

土壤:

河流沉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题,当地农民砍收甘蔗后,把蔗叶和蔗梢尾部覆盖在蔗地上,来年清明再将其就地焚烧的原因从防寒保温、消灭病虫害、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温四个方面作答。

防寒保温:

该地冬季气温较低,把蔗叶和蔗梢尾部覆盖在蔗地上,可以防寒保温;

消灭病虫害:

焚烧可以消灭病虫害;

增加土壤肥力:

焚烧增加土壤肥力;

提高土温:

就地焚烧,提高地温,促进宿根芽萌发。

第(3)题,赞同的观点可以从种植百年蔗的历史悠久、品牌好、政策支持、市场潜力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阐述理由;

不赞同的观点可以从该地百年蔗的知名度较低、市场小、规模小、产业基础弱、产品单一等方面阐述理由。

答案 

(1)河流为甘蔗种植提供充足的水源;

河流沉积提供肥沃的土壤;

百年蔗地靠近河流,水运便利。

评分细则:

从水源、水运、土壤三方面作答,

(2)该地冬季气温较低,把蔗叶和蔗梢尾部覆盖在蔗地上,可以防寒保温;

来年清明(4月初)再将其就地焚烧,可以消灭病虫害,也可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提高土温促进宿根芽萌发。

从防寒保温、消灭病虫害、土壤肥力、提高土温四个方面作答。

(3)赞同。

该地种植百年蔗的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有优良百年蔗品牌;

政策支持;

百年蔗红糖品质好,市场潜力大;

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该地百年蔗的知名度较低,市场小;

规模小;

产业基础弱;

产品单一等。

一、单选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000m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

1000m至2000m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

2000m到3000m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

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

读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坡度大小B.气温变化

C.土壤类型D.水分变化

2.在2000m到3000m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

A.可在霜期栽种B.适合冻土培育

C.生长季最短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解析 第1题,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分异,则海拔差异导致的气温变化是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第2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适宜作物生长的时间越短。

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说明其生长季最短。

答案 1.B 2.C

(2018·

威海市高三模拟)下图示意我国39°

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3~5题。

3.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甲B.乙

C.丙D.丁

4.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水分

C.坡度D.温度

5.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解析 第3题,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

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

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

结合该地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

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

所以选择D项。

第4题,本题考查农业生产限制因素。

根据图示可知,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

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所以选择B项。

第5题,本题考查农业开发出现的问题。

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

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

所以选择C项。

答案 3.D 4.B 5.C

(2019·

北京海淀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主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四个玉米主产区(  )

A.甲——家庭经营,科技水平最高B.乙——夏季播种,全年水分充足

C.丙——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D.丁——地势低平,人口密度较大

7.玉米生产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

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解析 第6题,甲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国营农场;

乙位于南半球,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

丙位于美国,为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丁位于巴西高原。

第7题,东北地区过度垦殖,导致黑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降低;

乙地种植面积扩大,主要是破坏当地草地资源;

不合理灌溉主要导致土地的次生盐渍化问题;

培育新品种不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6.C 7.A

蔬菜是重要的基础性商品,与广大消费者的生活息息相关。

读2000~2012年京津冀地区县域蔬菜种植面积变化图(单位hm2,负值为减小)。

据此完成8~9题。

8.该地区县域蔬菜种植面积变化特点是(  )

A.京津周边地区增加较多B.太行山麓面积减小较多

C.面积增加的县域数较少D.种植总面积大幅度下降

9.北京、天津等蔬菜种植面积显著下降的原因是(  )

A.粮食种植面积增加B.蔬菜市场需求减小

C.当地蔬菜单位产量提高D.蔬菜仓储、运输保鲜技术提高

解析 第8题,从图上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除北京、天津的县域外,绝大部分县域蔬菜种植面积都是增加的,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的周边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市城镇人口增多,市场需求量增大,但由于两市地价较贵,而蔬菜仓储、运输保鲜技术提高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北京和天津周边地区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第9题,可以直接分析得出;

也可以用分析排除法:

北京、天津两市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地区,主要的产业以第三、第二产业为主,不可能会增加粮食的种植面积(再说粮食的仓储、运输等要求不高,从较远的农业区调入更合适);

而随着两市人口的增加,蔬菜市场需求量是增大,当地蔬菜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答案 8.A 9.D

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10.关于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B.④地水土流失严重,⑤地土壤盐碱化严重

C.⑥地水土流失严重,⑦地石漠化严重

D.⑧地酸雨危害严重,⑨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解析 ①②为西北牧业、灌溉农业区,③为东北地区,④为黄土高原地区,⑤为黄淮河平原区,⑥为青藏高寒牧业区,⑦为西南地区,⑧为长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