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2451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区环境整治及景观设计说明书Word文件下载.docx

2.1.3空间尺度

在未来城市发展中,街区内将兴建许多体量庞大的建筑,整体容积率相当之高。

建筑物外观设计上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总体控制与把握,互相之间缺少对话,且大多数建筑物尺度过大,而建筑物底部又未能进行有效处理而使之与城市空间有机衔接,从而使现状街区内缺乏尺度宜人的建筑室外步行空间。

2.2交通组织方面

2.2.1人车混行

现状本地区内人流与车流的规模均相当可观,互相间必然产生冲突,车流交通对步行的畅通性影响较显著。

2.2.2不同性质的机动车交通流混行

现状本地区内过境车辆与内部服务车辆相互混杂,共同通过本地区内部,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与限定措施,既不利于过境交通的畅通,又不利于内部服务性交通的便捷有序。

2.2.3静态交通设施的设置与管理

现状本地区内已有部分公共停车场库,但未能得到有序的管理与整合,同时在总量上亦不能适应未业商业区发展的需要,结合商业及其他功能的组织合理静态交通设施的设置与管理对于步行商业区的发展十分关键。

2.3环境质量方面

2.3.1现状建筑环境质量

现状该地区内仍有大量景观质量较差的建筑物占据了重要的商业位置,有待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加以改善。

该地区建筑和场地的关系上,还缺乏作为商业步行街区的连续视觉景观和空间节点,特别是缺乏作为渝中半岛形象设计中所要求的标志性城市景观意象。

2.3.2地面铺装

街道地面铺装大多缺乏整体感和空间引导性。

目前,除万豪酒店、得意世界以及民权路部分地块外,许多地段尚处于未整治状态。

2.3.3界面与地标

步行区范围内的建筑外立面缺少相互呼应,且未能在一些重要地段形成连续的景观界面。

步行区入口、中心等重要地段没有明显的提示性标志,标识性与导入性不足。

2.3.4环境设施

步行区缺少吸引人流的驻留空间及相应的能为公众提供服务和活动可能性的必要街俱设施。

所有的街道空间都是穿越性的,且由于未能提供有效的空间围合与停留活动空间,空间活力不足。

2.3.5地下空间

该地区内原有纵横交错的地下人防工程,以及几块地下商场,各地下空间缺乏联系,未能结合成完整的步行体系,且缺乏与未来的地下轻轨车站的有效整合。

2.3.6街道及场地现状分析一览表

道路·

场地名称

长度(米)

宽度(米)

现状用途

未来用途

改造方式

备注

和平路

336

32

交通

适当拓宽

道路以北拟建双塔为“城市之冠”的最高点

潘家沟·

新民街

273

16

小商品街

交通·

购物

较大幅度改造·

拓宽

现状主要为本地段居民服务

石灰市街

311

农贸市场

步行街改通车道路

勉励街

76

结合地段建筑建设改造

民生路

263

21

现状和未来都将为万豪地段服务

青年路

137

22

维持原状

万豪以东道路

185

新辟

中华路

293

部分人行道拓宽

以精品服装为主

民权路

359

“十字金街”的西南支,连接解放碑与十八梯

八一路

189

餐饮业

全面改造

“好吃街”二期工程

瓷器街

197

六·

五惨案纪念馆

新华路

170

29

含大元广场地块

十八梯地块

89

13

观景·

休闲

城市阳台

八一路地块

71

30

户外商业·

得意世界内街

娱乐

局部改造

八一路步行街的延伸,“好吃街”三期工程

第三部分设计目标

本项设计在充分研究CQ市某地区的现状功能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空间形态的基础上,从城市整体结构的要求、与周边街区的关系及公共空间行为等方面着眼,从城市功能要素、空间要素及环境行为要素着手,结合市、区政府对该地区的发展设想及渝中半岛形象设计的规划要求,将规划设计一套具有CQ市现代商业街区特色、动静交通合理、突出城市形象的、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空间尺度宜人的步行体系。

3.1功能要素

完善交通功能,使某步行商业区成为便捷完善的地上与地下交通、本地与外界交通的枢纽。

完善购物功能,使某步行商业区成为购物的天堂。

完善旅游功能,使某步行商业区成为CQ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成为CQ市的标志性地段之一。

完善商务功能,使某步行商业区成为商业贸易信息集中地区,促进商务功能的完善。

完善展示功能,利用某步行商业区的设施容量及魅力,吸引国内外商家展示商品、集聚中外优秀品牌,成为博览中心。

完善文化功能,CQ市文化底蕴浓厚,建设中应在某步行商业区中强化商业与文化的结合,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3.2空间要素

强化整体性,利用地面铺装和设施标准段变街面凌乱的现状为整体和谐的空间。

强化连续性,通过设置连续的标准设施带、简洁有序的街俱设施以及局部结合城市地块的更新行为新建、改造形成部分商业餐饮业建筑,变无序的街道空间界面为富有韵律感的连续街道空间界面。

强化流畅性,使不同功能、不同属性的步行空间相互渗透,促进各种活动的融汇,从而构成丰富多元的城市生活。

3.3环境行为要素

体现标志性特色,适应人民大众消费水平与要求的提高,将某步行商业区发展为集餐饮、购物、旅游、休闲为一体的CQ标志性地段。

体现传统性特色,把某步行商业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推上新的高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CQ的传统城市风貌注入新的活力。

体现人性化特色,通过环境小品、设施标准段等突出人性化尺度的设施和建筑的建设,创造出某步行商业区特有的、宜人的室外、室内步行环境。

第四部分设计原则

4.1标志性原则

作为CQ市渝中区民生城市之冠以及十八梯城市阳台的所在地,设计应强化这一场所的特有品质,时刻提示着人们的领域感,为此某步行商业区的空间设计及环境设计应加强标志性及识别性特征,使人们多层次地亲身体验到身处某步行商业区所独有的地域特征与魅力。

标志性还体现在空间环境的识别体系,简洁的设计将加深对某步行商业区的记忆与认同,这是满足城市空间功能的舒适要求的重要因素。

某步行商业区内八一路步行街、转盘地下交通枢纽以及十八梯城市阳台等重要节点地段应布置具标志性的建(构)筑物,起到提示和标识的作用。

某步行商业区的绿化体系以及各种小品、雕塑体系应有合理分布和联系,进一步强化该地区的城市形象独特性。

4.2生态性原则

某步行商业区以各地块内绿化场地为依托,通过对步行街道中生态要素的具体设计安排,强化本地区的生态特征,并以此作为某中心步行商业区与其他步行商业区相比较的主要特征之一。

在某步行商业区设计中,注重将生态绿化与街道空间、景观、设施、活动内容等的切实结合,从而使生态性不致流于表面化,而是渗透进入城市街道生活的内部。

4.3以人为本原则

某步行商业区的设计应使之成为步行者的“天堂”。

不论是旅游还是休闲购物,不论是日间还是夜晚,都应感受到服务的便利及尺度的舒适,避免受大量车流交通的干扰。

设计中应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充分提供问询、通讯、纳凉、休憩、售报、卫生方便等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功能是与周围的建筑功能完善同时实现的,从而体现了对人的细致关怀。

4.4商业性原则

步行街的设计要服务于商业活动,增进商业活动的效率与效益,良好的空间休憩环境不仅会提高购物的舒适性,也将激发人们潜在的商业购物欲望,进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某步行商业区的发展步入新高度。

设计中应将步行体系进行完善,使人能够通过区内流畅的步行线路游历整个地区,不产生回头路,由此产生更多高价值的商业地段,也使解放碑商圈的系统性更加完善。

设计中应加强某步行商业区内街道与周边商店底层平面的衔接关系,力求人车分流清晰、动静分区合理,从而使购物、休闲两种活动互不干扰。

第五部分整体城市设计结构

5.1结构理念

为了更为有效地对某步行商业区今后的城市更新开发活动提供指导,本项设计提出在将设立步行区的同时,需首先从整体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城市功能组织、交通系统等提出结构性策略,以作为某步行商业区步行街道具体设计的依据。

从本项目的周边发展趋势以及其在渝中半岛中的重要地位,该地区的设计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步行体系,特别是结合解放碑现有的步行道路来设计。

现状的解放碑步行街定位为十字金街,其问题在于人的步行线路难以成为单向性的环路,必须要走回头路。

本次设计提出“将步行进行到底”的口号,希望籍此理念将某地区的步行体系与解放碑步行街有机结合起来,既使解放碑地区的商业观光流线更加完整,也为本地区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本次规划的人流主线可以由一个巨大的“U”形来表达,“U”形由八一路二期步行街始发,经跨越瓷器街的人行天桥,到达得意世界内街,在经过街楼,通过地下通道,到达某转盘地下休闲广场,由此处发出几路分支:

一路向南,连接十八梯城市阳台;

一路向西,连接和平路绿化广场,接未来的地铁站;

一路向西北,接“城市之冠”地块。

主线向北,接民权路人行道路,回到解放碑步行街。

在“U”形结构之间,还有若干步行道路进行横向联系,保证其完整性。

在“U”形主线的地下,有着一套与之基本重合的步行流线,其将地下轻轨车站、各个地下商场、“六·

五”惨案纪念馆、以及原有的人防工程联系起来,并与解放碑“十字金街”地下部分联成环路。

在考虑人流线路的同时,还必须考虑人的适当停留,一方面增加更多的商业使用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则为居住在该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城市居民提供户外休闲场所,使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

5.2功能组织

某地区内的功能较多,在未来的发展中,其功能将更加丰富多彩,但从整个地区的角度来看,其功能布局有些零乱,未与步行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

在规划中,将人流大量汇集的零售

商业、百货商业、餐饮娱乐业等功能集中在人行系统的“U”形主线上,而将宾馆、办公、居住、大型批发超市等功能布置在主线以外的区域。

5.3交通系统

5.3.1机动车交通系统

某步行商业区规划机动车交通系统,由机动车通行道路与静态交通设施共同构成。

机动车通行道路——

包括外围城市道路与内部服务道路两类,后者为地区内的八一路、得意世界内街以及“城市之冠”地块内部道路;

外围城市道路负担过境交通,内部服务道路则负担联系街区内部各功能区的作用,并通行公交巴士与自行车辆;

内部服务道路主要为人行服务,其设计采用不同铺地形式提醒,并通过对通车面的凹凸处理,以使车辆通行速度降低,减小对步行活动的干扰。

静态交通设施——

结合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建设,在各个大型建筑的地下层设置地下公共停车库。

此外,考虑到外来游客在十八梯城市阳台观景的需要,利用城市阳台以北的地下空间设置公共停车库。

5.3.2步行交通系统

某步行商业区规划步行交通系统由地面步行系统、地下步行系统、游憩空间三部分共同构成。

地面步行系统——

步行主线:

八一路——得意世界内街——某转盘枢纽——“城市之冠”地块东部下沉广场——民权路。

步行副线:

除主线外的其他人行线路。

地下步行系统——

八一路地下商业街——得意世界地下商业街——某转盘枢纽——轻轨某站——民权路地下商业街。

游憩空间——

第一处游憩空间是的在十八梯观景平台所建立的“城市之门”广场;

第二处游憩空间是改造现有的新华路天元广场;

第三处游憩空间位于原某转盘地下的休闲纪念园;

第四处游憩空间是在得意世界地块北部地下出入口附近;

第五处游憩空间是八一路步行街南端,“城市巨伞”的位置;

第六处游憩空间是和平路以南的带状绿地;

第七处游憩空间是“城市之冠”地块东部的街头绿地;

第八处游憩空间是“城市之冠”地块内部的绿色庭院;

这些游憩空间为游客和在此工作、居住的人提供了休闲交往的场所,使城市空间更具人性化品质。

5.3.3公共交通枢纽站

依据已有的规划道路结构,将公共交通枢纽站规划于地区南段,新华路以南天元广场以北的位置,并通过地道与地上、地下的步行线路取得联系。

5.3.4出租车临时停靠点

规划选择八一路步行街南北两端及得意世界三个地下车库出入口的位置,布置出租车临时停靠点,以提高步行商业区的可达性。

此外在新民街、石灰市街、民生路、中华路等道路上,按照城市交通规划的要求,也在相应位置布置出租车临时停靠点。

5.4地下空间系统及立体交通设施

5.4.1地下商场

现状得意世界地下有较大规模的地下商场,目前八一路步行街地下正在兴建地下商业街,在规划中民权路地下也将兴建地下商业街,本次规划围绕某转盘枢纽修建环形商业街,将各地下商场联系在一起。

地下商场与地面的上下行交通联系口在现状基础上加建数个,其部分位于与步行空间节点,部分与室内商业步行街或商场建筑结合。

地下商场总面积约合1.3万平方米(不含各在建和规划建筑的地下商场)。

5.4.2地下停车场

某步行商业区规划共设有10处地下公共停车库,除十八梯城市阳台以北地下停车库外,其余均位于已建或规划中的大型建筑地下层,具体位置参见地下空间规划图。

5.4.3人行过街天桥

在八一路步行街和得意世界内街之间,横跨瓷器街,设有人行过街天桥,使观光购物的人流得以无车流阻碍地进入下一个步行商业区。

5.4.4人行过街地道

·

在某步行商业区的地下步行系统,已经具备了地下过街通道的功能,其主要集中的区域在某转盘枢纽处,通过两层同心圆状的地下步行道路,将周边的各个地块都联系起来。

第六部分重点地段设计要点

6.1某转盘地下枢纽与周边地段

6.1.1空间划分

该地段在地面上为车行道所阻隔,但通过地下通道,其在空间关系和交通流线上的紧密联系,因此进行统一的设计考虑。

空间划分为某转盘地下枢纽、十八梯城市阳台观景平台、城市之冠地块东部街头绿地、得意世界西南角下沉人行通道、和平路绿地地下出入口以及其他地下部分。

该地段的城市功能较多,首先是解决交通功能,通过地下通道,将周边各个地块以及轻轨车站、地下商业街联系在一起,其次是商业功能,围绕转盘的地下通道是较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在十八梯观景平台下、临堡坎一侧则是观景面十分优越,价值极高的茶座、咖啡厅。

第三是观景和景观功能,这主要由十八梯观景平台及城市之门构筑负责。

第四是城市休闲功能,在转盘中心的下沉纪念花园,延续了原有供市民活动的街心绿地的概念,此外在和平路两侧也有供人休闲的街头绿地。

第五,在转盘东南的地面下,布置有地下停车库,解决外来游客及轻轨转换乘客的停车需求。

6.1.2节点景观

该地区是几条主要的视觉景观轴线的汇集处,一条是民权路景观大道,经过某转盘,直达十八梯城市阳台。

一条是与人流主线相一致的景观视线,一方面通向某转盘,另一个方向通向城市阳台。

因此,该地段的节点景观也以某转盘和十八梯城市阳台为重点。

某转盘的景观处理依据现有的场地处理,将已下挖的中心下沉空间部分抬高,形成一个与快速人流通道有高差、相对独立的圆形场地,场地上种植挺拔的重阳木,为在场地上活动的人提供遮风避雨的空间,并将原街心公园的“二·

一O”惨案纪念碑也迁往这片场地,其下面则修建“二·

一O”惨案纪念馆以及部分商业门面。

这一片地下的城市绿洲使原有城市记忆得到延续,也为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增添一抹温柔的绿色。

十八梯城市阳台由于地形所限,其用地比较狭窄,因此利用现有高差,将人行通道与地下通道结合考虑,使观景平台的使用不受其干扰。

为更好体现这一城市空间节点的品质,并提供更多的观景和景观层次,在几条主要景观轴线汇集的地方,规划了一座20米高的“城市之门”构筑物,“城市之门”由两个垂直交通体,支撑着一个平放的倒三棱锥玻璃体,三棱锥玻璃体上下分为三层,最下面是水平支撑结构层,中间是观景层,可俯瞰十八梯绿色通廊及眺望长江和南岸。

最上面是一个高档的观景咖啡厅。

在三棱锥玻璃体上还有一向东北解放碑方向挑出的平台,与其产生视线上的联系。

“城市之门”的竖立,将使周边的景观视线得到有效的统领,并使城市阳台在作为观景点的同时也成为一处新景点。

“城市之门”体现了CQ市渝中半岛与南岸城市景观和山水景观的呼应。

6.1.3地面铺装

地面人行道铺装以600×

600、600×

1200两种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花岗石板铺装地面以形成空间划分。

地下部分人行通道铺装考虑到大量人流的通过,采用耐磨防滑的地面铺装

6.1.4街俱设施

在某下沉纪念花园内设有电话亭、花坛、路灯、座椅、废物箱、等设施小品,成组布置。

在十八梯观景平台以及其他街头绿地的位置,也结合其边界绿化,适当布置街俱设施。

6.1.5接口空间

本区域的接口空间承载着巨量的人流,因此其规模相对其他地段都有所放大,通过较大的空间来疏导组织人流——

十八梯城市阳台观景平台利用现有场地高差,使地下通道的人流能够便捷地进入地面人行道以及十八梯下行通道,而不对观景平台产生干扰。

城市之冠地块东部街头绿地通过下沉广场的形式,使人流获得一个集散合分流的场地。

得意世界西南角下沉人行通道采用较大规模的缓坡下行至地下空间,强调了这一人行主线的重要性。

和平路绿地通过一条快速通道,使未来的地铁站合本区域取得便捷的联系。

6.2八一路步行街二期

6.2.1空间划分

八一路步行街地面部分空间可划分为中部的带状步行空间,南北端的接纳与交通转换空间几个部分。

根据八一路步行街的步行者活动特征的分析,该地区人流活动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动态特征活动,表现为购物者、观光者从一处向另一处流动,此类活动要求在流动中应畅通无阻,且与沿街商业设施紧密结合;

第二类是静态特征活动,表现为观光者伫足休憩,享用服务设施,包括指示、问询、休憩、餐饮、交谈等活动,此项活动则希望不受流动人群的干扰,有一片静谥的天地,且便于进入与离去。

由此,设计中将八一路步行街空间划分为街俱设施带、快速通过带和购物步行带三个部分——

街俱设施带:

在步行街的中央,布置有一条4米宽的街俱设施带,将动、静两种活动分开,即设施带以内侧为静态休息区域,提供充足完备的休憩空间、服务设施、环境小品,而设施带以外范围属于流动性区域,流动性区域又可进一步分为快速通过带和购物步行带;

快速通过带:

位于街俱设施带西侧,宽5米,且植有两列乔木加以空间限定;

购物步行带:

呈东西各一组位于快速通过带与沿街商业建筑之间,各宽7-12米。

6.2.2节点景观

八一路步行街节点景观遵循一种简约的现代风格,同时又为各种商业活动及广告宣传提供最大限度的空间,使地段的商业效能最大化。

八一路步行街北入口以开敞的空间品质,丰富多彩的广告色彩装饰,和大量汇聚的人流,营造出欢乐缤纷的节日效果。

八一路步行街中段,其纵向是线型空间形态,横向则是不同功能的功能划分,提供全方位的商业服务空间。

城市巨伞休闲空间位于步行街南端,其空间根据用地边界,呈半包围形式,边界由真假绿化的方式作为屏障,为游人提供一个休息等待的场所,中间高科技造型的巨伞成为烈日或暴雨下的一片乐土。

八一路南端交通广场,主要为出入步行街的上下层交通转换服务,其以垂直交通体为核心,通过天桥到达得意世界或是下到地下商业街。

垂直交通体上巨大的广告牌本身将成为具有强烈标志性的景观。

6.2.3地面铺装

街俱设施带、快速通过带和购物步行带三个部分分别以300×

1200等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花岗石板铺装地面以形成空间划分。

八一路步行街整体上以6米为模数形成韵律。

6.2.4街俱设施

街俱设施带由统一的铺地带加休息亭组成,休息亭内包含了电话亭、座椅等设施,同时也是街道景观的标志物之一。

6.2.5接口空间

八一路北端的口部空间在平面上打开,形成一半圆形的接纳广场,并由一弯广告柱廊来强化这一怀抱欢迎的姿态。

八一路的南端西侧为一小型的接纳等待空间,在东侧为上下交通的转换空间,其简洁大方的造型以及所担负的功能起到了很好的标志作用。

八一路步行街南北两端的口部均设有出租车临时停靠点。

6.3得意世界步行街

6.3.1空间划分

得意世界原有呈倒T形的步行内街,在规划中将地段西南部的建筑拆除,重建的建筑留出步行街通达某转盘和城市之门的视线通廊。

将用地北部的开敞空间也进行调整,留出一片休憩空间。

在人流主流线上通过空间的连续开合变化合小品的搭配,形成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起到引导作用。

用地北部休憩空间设有三角形的街俱设施带,提供充足完备的休憩空间、服务设施、环境小品。

6.3.2节点景观

得意世界的节点景观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加工完善,保证人行主线上的景观更加连续。

瓷器街人行天桥使得意世界与八一路步行街的人行流线得以贯通,不受车行交通的影响。

其经过花卉和喷涂的彩化,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得意世界内街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只在主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