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52127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语文校本作业13Word文档格式.docx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下面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__________________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得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③①②④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

B.《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

C.《梦回繁华》一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D.《蝉》一文中,法布尔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

7.在潍坊国际风筝会志愿者活动中,你参与文字编辑工作。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5分)

材料1 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鸢,三年而成”。

到了清代,潍县城里的风筝作坊已有30多家,商贾云集,生意兴隆。

①1988年,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

②2006年,潍坊风筝制作工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成为了潍坊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

材料2 潍坊风筝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

先用竹材精巧地扎成骨架,再把纸、绢、绸等细心地糊到骨架上,然后独具匠心地绘制出色彩艳丽的图案。

潍坊风筝融入了潍县木版年画技法和宫廷风筝庄重典雅的风格后,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传承和创新使潍坊风筝既有娱乐、运动方面的实用性,又有造型、绘画方面的艺术性。

(1)为使解说词句式协调,语脉贯通,请你改写“材料1”画线句中的一句,使它与另一句句式一致。

(2分)

 

(2)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潍坊风筝的三个特点。

不超过20字。

(3分)

二、文言文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

“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

‘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l)上自劳军

(2)彀弓弩

(3)天子先驱至

(4)天子且至

(5)军中闻将军令

(6)不闻天子之诏

(7)居无何

(8)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9)将军约

(l0)介胄之士

(11)天子为动

(12)改容式车

(l3)使人称谢

(l4)曩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嗟乎,此真将军矣!

(4)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5)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6)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填空

(1)课文《细柳营》,节选自《》。

(2)《史记》原名《》或《》,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

它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共篇,五十二万多字。

(3)《史记》作者,字,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和。

4.课文标题是“细柳营”,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选文第1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

6.第2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

采用了什么手法?

陆贾者,楚人也。

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

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

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

陆生曰:

“何念之深也?

”陈平曰:

“生揣我何念?

”陆生曰:

“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

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

“然。

为之奈何?

“天下安,注意相;

天下危,注意将。

将相和调,则士务附;

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

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

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

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

”为陈平画吕氏数事。

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

太尉亦报如之。

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

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

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

(选自《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有删节)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恐祸及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吕氏谋益衰

③何念之深也

④遗陆生为饮食费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

陈平乃以奴婢百人

A.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8.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生 揣 我 何 念(标在动宾之间)

(2)绛 侯 与 我 戏(标在主谓之间)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

10.结合选文,简要分析陆贾的人物性格。

三、说明文阅读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

《三浦黄图·

桥》有这样的记载: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

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

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

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

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

小雅·

采薇》里“丙”,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衣人,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

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象征物。

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

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

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

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

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

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

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

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

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

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

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3分)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2.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从“折柳送别”的____________、原因和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3分)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

请具体阐明理由。

为什么呢?

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

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

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

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

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

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

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①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

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

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

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坯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

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

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

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

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②韵味、趣味。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

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

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

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

何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

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颇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

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飘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

“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

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

”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

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

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有删改)

【注】①淬(cuì

):

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

②遑(huá

ng)论:

不必谈及。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__________”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是从“画”“__________”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4分)

8.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

请概括。

四.名著

1、《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但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不无爱怜的称这些食粪虫为_______。

2、它们扇动双翅,四足高高跷起,黑黑的肚子卷起触到黄色的足.用大颚仔细收察,从闪亮的淤泥表面挑选出精华.这是法布尔描写________从淤泥垒建巢穴时的情景。

3、法布尔称赞_______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_________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4、《昆虫记》从片断来说就是一部_________,从整体来说则是无愧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辉煌的虫类__________。

5、法布尔赞美昆虫的爱情,特别是在__________这一章中刻画的更是细致入微。

6、《昆虫记》在第三卷中写到的三种垒筑蜂分别是_____和灌木蜂和_______。

7、三种垒筑蜂使用的是同一类建筑材料,即含有_______的黏土,里面掺有少量沙粒,再加上进泥瓦匠自己的唾液柔和而成。

7、《昆虫记》是一部材。

8、《昆虫记》是哈佛大学教授推荐的的书。

9、这部书将世界化作供人获得、、和的美文。

10、在《蟋蟀》中,蟋蟀差不多和一样有名。

11、蟋蟀它之所以如此名声在外,主要是因为它的,还有它出色的。

12、不靠别人生活。

反倒位饥饿所趋乞求哀恳的歌唱家。

13、事实与寓言相反,是的乞丐,而的生产者是。

14、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

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它是。

15、螳螂凶猛如,如妖魔,专食的动物。

16、螳螂外表而,的体色,的长翼,颈部,可以向任何方向自由。

17、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上像挂了一盏似的。

周练15答案:

一、1.

(1)①传 ②驰 ③聆 ④融

(2)简朴 别具匠心

2.D

3.C 点拨:

“不动声色”指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B 点拨:

A项句式杂糅,可删除“是重要原因”;

C项成分残缺,可删除“随着”;

D项“他”指代不明。

5.C

6.D

7.

(1)1988年,潍坊被世界风筝联合会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或:

2006年,国务院批准把潍坊风筝制作工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①历史悠久;

②工艺精湛;

③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

点拨:

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和概括能力,要借助每则材料中的具有总结概括作用的关键词句来组织答案。

材料1介绍了潍坊风筝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可见其“历史悠久”;

材料2首句中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和后面的“实用性”“艺术性”具有总结概括作用。

可根据这些关键词句得出答案。

二、1、

(1)慰问,犒劳

(2)拉弓(3)先行的卫队(4)将要(5)听从(6)皇帝发布的命令(7)过了不久(8)使者,使臣(9)约定(10)头盔(11)感动(l2)车前的横木(13)告知(14)刚才

5.

(1)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

(2)太史公书太史公记纪传体通史十表八书七十列传一百三十

(3)司马迁子长历史学家文学家

2.

(1)慰问,犒劳

(2)先行的卫队(3)将要(4)双手抱举行礼(5)告知

3.略

4.目的是对比,突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5.点明文章背景:

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戍边。

6.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7.

(1)①担心,害怕。

②渐渐。

③想,考虑。

④赠送,给予。

(2)D 解析:

例句和D项中的“以”都是“把”的意思。

A项中的“以”是“用来”的意思;

B项中的“以”是“认为”的意思;

C项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

8.

(1)生揣/我何念 

(2)绛侯/与我戏 解析:

根据题后括号里的提示来标朗读停顿。

(1)题,要求标在动宾之间,“揣”是整句话的谓语,标在其后即可。

(2)句要求标在主谓之间,“绛侯”是主语,标在其后即可。

9.陈平采纳了陆贾的计策,于是用五百金为周勃祝寿。

 解析:

关键词“其”“以”“寿”翻译要准确。

10.能言善辩,说得陈平、周勃同力诛吕。

足智多谋,陈平正是采用了陆贾之计与周勃深交,才共同削弱了吕氏的势力。

【译文】陆贾是楚国人。

曾经以宾客的身份跟随刘邦平定天下,以善于论辩而闻名,他总是跟在刘邦身边,并常常出使其他诸侯。

吕后当政时,给吕家的人都封了王,吕氏家族把持朝政,想控制小皇帝,危害刘氏政权。

右丞相陈平对此很焦虑,但又无法劝阻吕后,害怕给自己引来灾祸,因此常常躲在家里沉思。

一次,陆贾去看望陈平,径直走进屋里坐下,此时陈平正陷入沉思,没发觉陆贾进来。

陆贾说:

“这么入神地想什么呢?

”陈平说:

“你猜我在想什么?

”陆贾说:

“您现在官居丞相职位,又是拥有三万户食邑的列侯,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不会再有什么欲求了。

可是您还是忧虑重重,所担心的不过是吕家的那些人和小皇帝的事情罢了。

“是这样。

我该怎么办呢?

“国泰民安的时候,丞相的作用重要;

国家有了危难时,将军的作用重要。

将军和丞相协调合作,下面的官员才能归附;

一旦官员们团结在将相周围,那么天下即使发生骚动,政权也会依然稳固。

国家的安危大计,其实都在将和相的掌握之中。

我常常把这话对太尉周勃说,可是周勃总和我开玩笑,对我的话不重视。

您为什么不去和周勃做朋友,与他结为至交呢?

”陆贾还帮陈平策划了一些削弱吕氏势力的具体办法。

陈平采纳了陆贾的计策,于是用五百金为周勃祝寿,并大办宴席;

周勃也用同样的厚礼相回报。

从此两个人成为至交,而众吕氏的阴谋也渐渐衰败了。

陈平为了答谢陆贾,就送给他一百名奴婢,五十套车马,五百万铜钱,作为他的生活费。

陆贾便依靠这笔钱与汉朝的王公贵卿广泛交游,名气很大。

说明文1.D

2.

(1)柳树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2)柳树是消灾祈福的工具。

3.

(1)“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

(2)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可传达“春常在”的祝愿;

(3)柳条插土就活,希望友人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

4.来历(来源) 文化源头 逻辑顺序

5.第④段。

这段文字说明了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有顽强的再生力这一特点,很好地解释了第④段的中国古代神话、棺材盖上的装饰以及灵车都与“柳”密切相关的原因。

6.

(1)六朝时期陶瓷上刻印或模印的文字 唐代陶瓷书法

(2)书法 题诗

(3)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

7.文中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说明了因材质、料性不同,创作者的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