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
项是()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B.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因此,每个中学生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
C.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
31分至18:
31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
“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
B.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今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蓝精灵2》的电影,你去呢?
还是不去呢?
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借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达了作者虽然思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作者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观看太守狩猎的盛况,以孙权射虎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
7、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5)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6)_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二、综合性学习(7分)
根据综合性学习活动“雨的诉说”请你按照要求,回答8~9题。
8、请结合本次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与下列材料,说说你对“雨的功过”的认识。
(3分)
材料一:
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
材料二:
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中部,一连几年都不下雨,阳光灼照,空气干燥,被称为沙漠中的沙漠,不适宜人类的生存。
材料三:
1998年长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
经分析这次大洪水主要是气候异常,暴雨过大,河湖蓄水能力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材料四:
2020年唐山先后发生了14次较大范围的暴风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
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雨说,“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
所以我的身影一再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中。
”请你展示一句写雨景或抒雨情的古诗名句(注明作者和题目),并作简要赏析。
(4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0——12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②深入不毛毛: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2、选段中最能体现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是哪一句?
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3——17题。
(22分)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①提到“特色”一次,就必然使我们想到“特别”“特殊”“与众不同”等词语。
从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到生活中有特色的服饰、语言;
从商业上有特色的产品,到管理上有特色的服务、教育等等。
这些都会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
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会为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纵观古今,因自己的特色而受益,因受益而迈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③著名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作品也很闻名,被称为“板桥体”,就是因为他的书法有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
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再逼真,恐怕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④再如现在的餐饮行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
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
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在店内装饰上体现民族风格的餐厅,更有专门为白领女性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的餐厅。
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
可见,没有特色的,大众化的东西,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会泯灭得无声无息;
只有有特色的、有独到之处的东西,才能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才能被人们欣赏和接受,才能获得成功。
⑤其实,中国的崛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几届领导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复兴之梦,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
2020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他在北大演讲时说:
“现在在谈论世界经济时,不能不提到中国这个连续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国家,而且在谈论世界贸易时,也必须提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如此令人骄傲的成就,不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获得的吗?
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与众不同都是好的。
特色是在正义基础上的一种担当,是尊重法律的一种信守,而不是“恃权”“恃钱”放旷的专横跋扈。
河北大学的学生李启铭交通肇事后,不仅不承担责任,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愧疚,而且竟然喊出了“我爸是李刚”的狂语。
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种所谓的“特色”是该被鄙弃的。
⑦只要我们做的事能显示自己的特色,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又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做吧。
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让特色成为成功的催化剂,相信人生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更多的乐趣!
13、请概括出选文的中心论点。
(5分)
14、选文④段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5、选文③④⑤段顺序能否颠倒?
为什么?
16、下面A、B两则材料能够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是哪一项?
请简述理由。
A.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B.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但丁
选择项理由是
17、本文提倡做人做事都要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人认为可以在普通平凡中创造生命的价值。
你的观点是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8——22题。
(11分)
让她牵挂也是爱乔叶
①我在北京打工的时候,曾和一个女孩子合租过房子。
她家在贵州,父母就她一个女儿。
山水迢迢,行程几千里,再加上长假难请,路资昂贵,她回去一次很不容易;
一般回去一次就得间隔两三年的时间。
平常只有打电话与家里联系。
渐渐的,我发现,她常常在电话里请求母亲为自己做一些事情。
②“妈,给我做两双棉拖鞋吧。
要那种鲜黄色的条绒布,越鲜越好,就象小鸡绒毛那样,鞋底儿要用牛筋儿的……”
③“妈,你去二舅家,把他明前的好茶给我要一些,真想咱们老家的茶啊……”
④甚至还要母亲为她做内衣:
“背心用那种白色的斜纹布,裤头不要做三角的,要平角的那种才舒服……”
⑤“有打电话的钱你能买多少拖鞋与内衣啊。
”我笑她,“在北京什么买不到?
还要麻烦妈妈。
真是不孝顺。
⑥“我这才是孝顺呢。
”她的神情十分认真,“爸妈两年前都退休了。
爸爸会下棋,没事儿的时候还能找人玩玩;
妈妈就是个劳碌命,除了干活就是干活,连和人聊几句都费劲。
退了休,我又不在身边,她就整天空落落的。
上次回家听邻居们说,她常常地在门口呆坐,一坐就是半天。
”她的眼睛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于是我就给她打电话,可是我发现,打完了电话,她还是空的。
我想了好久,才想出了这个不是法子的法子,就是给她找点儿事做。
你知道么?
每次预备让她为我做什么事时,我都要绞尽脑汁。
重了怕她劳神,多了怕她急赶。
太少太轻了
又怕她看出我的阴谋,心里难过。
⑦我的心里感觉十分温暖。
这也是爱吧。
我想,原来,爱也可以这样。
再想想,爱真的就是这样啊。
亲爱的人狼吞虎咽地吃光我们精心做的菜,穿着我们为他们洗熨的衣服清爽整洁地出门,躺在清香舒适的床上酣睡……这个时候,我们都是幸福的。
作为劳作者,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为所爱的人辛苦时,是快乐的。
而看到他们享受着我们的劳作时,我们又是充实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为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了,那一定是一种痛苦,至少也是一种折磨。
因为,对他们有用,大约是我们存在的最有价值的意义之一了。
⑧也因此,对朋友那位劳作了一生的母亲来说
,也许继续让她为心爱的女儿劳作下去是合适的。
每当我想象着她如何兴致勃勃地为那双鲜黄色的棉拖鞋忙碌着,如何在阳光里为女儿寄出家乡的新茶,如何在白色斜纹布上面细腻地输送着自己的牵挂和爱抚的时候,我就会想:
关于爱的话题是多么丰富啊。
让她闲着,不一定是爱;
让她牵挂,也可以是爱。
让她轻松,她不一定惬意;
给她负担,她可能还会踏实。
我不得不承认,爱确实是需要方法的。
而每个智慧的人,对这个字都会有独特的诠释和创意。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19、文章以“让她牵挂也是爱”为题目好在哪里?
20、第⑦段中划横线句子“我想,原来,爱也可以这样。
再想想,爱真的就是这样啊”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说明。
21、第⑧段划波浪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23、作文(50分)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留存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
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洒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那一刻”的内心变化;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个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1、C2、C3、D4、B5、D6、A
7、
(1)斜晖脉脉水悠悠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赢得生前身后名(4)只恐双溪舴艋舟
(5)童稚携壶浆(6)江山如此多娇
(7)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雨对人类有功也有过。
适度的降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生存;
过量的降雨会引发灾难,造成经济损失。
9、示例:
(1)好雨知时节(杜甫《春夜喜雨》)
(2)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1分)——描绘一幅春水突涨的画面:
晚春时节,滁州西涧,草木茂盛,黄鹂时鸣,一场大雨突然袭来,涧中水位猛涨。
“急”字既写出了雨来的快而大,又借“潮”字暗示了环境的偏僻幽深。
(1分)
10、①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②长草
11、①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②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2、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3、有特色可以帮助人获得成功。
14、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特色之于成功的重要性,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有力。
15、不能颠倒。
这三段的论述内容是按由古到今的顺序排列的,与②段“纵观古今”一句照应,同时这三段的论述内容是由个人、企业国家这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16、选B,理由是本文强调了有特色才能获得成功,但丁的话是告诉人们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不要在乎别人的非议,能证明本文的观点;
而歌德的话是说要为社会做出院贡献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与本文观点不符。
17、此题目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
两种观点选择其一,能自圆其说即可。
示例一:
我同意前者。
我认为有特色才能为成功打下基础。
一次作文课,老师点评时说我的作文选票有特色,给了高分。
还有一次班报比赛,因为我的版面设计独特而获奖。
我感到有特色才能彰显自己的才华,才会出类拔萃、与众不同,才能因独到而成功。
示例二:
我同意后者。
我相信平凡中能孕育出伟大。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但却给予了亲人最伟大的爱。
我从小体弱多病,在他们精心照料下,身心都他们的日夜守护。
他们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也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18、贵州女孩为了让退休后的母亲生活得充实快乐,想方设法让母亲为自己做点事。
19、①更能表现女孩对母亲爱得体贴,爱得用
心;
②更好地表现主题:
爱也需要方法和智慧;
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一条得1分)
20、过渡(承上启下)。
“我想,原来,爱也可以这样”收束前文的叙事部分,“再想想,爱真的就是这样啊”引起下文自己的感触及议论部分。
(3分,只答过渡或承上启下给1分)
21、排比。
作用:
①与文章开头写女孩常在电话中请求母亲做的事情相呼应;
②铺排的句式,叠加的画面,充分具体而有形象生动的渲染了一位母亲能够为心爱的女儿继续劳作时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③突出本文的主题,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爱得用心,充满智慧。
(答出一条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