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19220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中考化学备考专题三化学方程式及简单计算D卷Word文档格式.docx

2CO2 

C.2H2+O2

2H2O 

D.CH4+2O2

CO2+2H2O 

3.(2分)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可以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元案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4.(2分)为了测定回收废旧手机中含Zn、Fe的电路板中金属的含量,取50g废旧电路板残渣,向其中加入100g7.3%的稀盐酸恰好不再产生气泡,过滤出杂质,将滤液蒸干,得12.1g固体氯化物(不含结晶水),则:

废旧电路板残渣中含金属(Zn和Fe之和)的百分含量为()

A.5% 

B.10% 

C.20% 

D.30% 

5.(2分)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硫生成。

则此物质肯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氢、氧 

B.氧、氢、硫 

C.碳、氢、硫 

D.碳、氧、硫 

6.(2分)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7.(2分)CO2和CO的混合气体3.6g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吸收,测得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4.4克,则原混合气体中CO质量为()

A.4.4g 

B.2.8g 

C.1.4g 

D.0.8g 

8.(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正常雨水呈酸性的原因:

CO2+H2O=H2CO3

B.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

NaOH+HCl=NaCl+H2O

C.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2KOH+MgCl2=2KCl+Mg(OH)2↓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

2Fe+6HCl=2FeCl3+3H2↑

9.(2分)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某固体是碳酸盐

取样,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B

证明分子间有间隙

将等体积的黄沙和黄豆混合在一起

C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A.A 

B.B 

C.C 

D.D 

10.(2分)关于2CO+O2

2CO2,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气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11.(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银单质放入稀盐酸中:

2Ag+2HCl=2AgCl↓+H2↑

B.硫酸镁溶液和氯化钾溶液混合:

MgSO4+2KCl=MgCl2↓+K2SO4

C.双氧水分解:

H2O2

H2O+O2↑

D.氢氧化铝悬浊液跟硝酸混合:

Al(OH)3+3HNO3=Al(NO3)3+3H2O

12.(2分)钠、镁、铝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若生成等质量的H2,则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数目之比为

A.1∶2∶3 

B.3∶2∶1 

C.6∶3∶2 

D.4∶2∶1 

13.(2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表示为:

CO2+H2O

淀粉+O2.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含C、H元素 

B.含有C、H、O三种元素 

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缺少条件,无法确定 

14.(2分)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一份充分煅烧,它们所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A.一样多 

B.充分煅烧生成的CO2多 

C.与盐酸反应放出的CO2多 

D.很难确定 

15.(2分)(2016•东营)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两个乙醇分子:

2C2H5OH 

D.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3C+2Fe2O3

4Fe+3CO2↑ 

二、填空题(共5题;

共14分)

16.(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之一,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硅原子的原子核内有________个质子。

(2)支付宝共享单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方便,自行车生产厂对自行车的支架进行喷漆处理,不但美观还可以防止其生锈,喷漆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________。

(3)煤、石油、天然气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时,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气体,目的是便于人们及时发现天然气泄漏,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7.(2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________色固体物质。

做这个实验时,应预先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其目的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18.(3分)在化学方程式中,________的物质叫做反应物;

________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19.(2分)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新技术,该技术以纳米镍粒子为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甲烷等物质,从而减少碳排放。

该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

A.纳米镍粒子的质量分数

B.碳原子的数目

C.氢元素的化合价

D.________

20.(1分)实验室一瓶新购进的浓硫酸,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若该瓶硫酸还没有开封使用,瓶内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

(2)若要配制9.8%的稀硫酸400g,则需用该浓硫酸________ 

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

(3)配制稀硫酸的过程中,除了用到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可能有________ 

(4)若量取浓硫酸时采用仰视的方法,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9.8%(填“>”、“=”或“<”).

(5)若取该9.8%的稀硫酸100g与足量的镁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

三、综合题(共5题;

共24分)

21.(6分)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在白宫南草坪上检阅了福特汽车公司的新产品可用氢燃料电池做动力的环保汽车.目前,各国都在推出各种燃氢汽车.

(1)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

(2)氢气作为清洁能源突出的优点是:

22.(4分)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可分,而________不能再分.

23.(2分)(2012•抚顺)一定质量的A物质和64gB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物质和36gD物质.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g,计算的依据________;

(2)A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或符号);

(3)如图所示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原因是________.

24.(6分)小明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2溶液,为测定其浓度他取出15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2CO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若配制26.5%的Na2CO3溶液160g,需要Na2CO3固体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25.(6分)甲烷可与灼热的氧化铜发生如下反应:

(1)请补全化学方程式:

 

(2)一定质量

的混合气体,碳元素占总质量的

,将其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9g水蒸气。

试计算:

混合气体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质量。

参考答案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6-2、

16-3、

17-1、

18-1、

19-1、

20-1、

21-1、

21-2、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24-1、

24-2、

25-1、

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