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18346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9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

《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室外雨污水项目工程统一技术标准Word格式.docx

审核人

批准人

室外雨污水工程统一技术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技术标准适用于多层、高层住宅小区室外雨污水工程现场施工指导。

2、依据

2.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2:

200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S701、02S515、04S516、04S519

2.2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异议,应立即向工程项目部提出,由工程安装部做最终解释。

3、施工质量及技术要求

室外雨污水管道施工前,施工单位须详细的进行图纸审查,检查化粪池及室外给排水管网位置、标高与现状或图纸上的燃气、电气等其它专业的管网(相关图纸由甲方提供)间距是否合理,核对化粪池及管网与各单体建筑标高及室外环境标高的适宜性。

工程内容涉及与市政管网接口的,应复核实接口处市政管网管径、标高的可行性。

如发现问题,施工单位须在图纸会审中及时提出解决。

3.1.砖砌化粪池选型、做法:

3.1.1选型:

参照图集号为:

02S701,采用有覆土,可过汽车(顶面可过汽车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级);

一般采用无地下水形式,当地下水位在池底以上时采用有地下水形式;

设计总人数按3.5人/户,别墅取6人/户,单身公寓取2人/户;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L/人·

天,污水停留时间为24h,清掏期为180天。

3.1.2做法:

a)参照图集号为:

02S701;

中部圈梁及顶部通气管取消,顶部统一采用现浇板,池顶按最高板齐平;

进出三通导流管统一采用de250mmU-PVC管(伟星牌)。

b)在总图中精确定位,化粪池外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距室外给水构筑物不小于30m,便于机动车清掏;

化粪池设置应注意避让消防车道,当池顶要过消防车时应考虑提高可过荷载的大小。

c)砖砌化粪池砂浆必须饱满,砖缝均匀,表面平整;

在保证化粪池的有效容积的前提下,化粪池的长、宽、高可做适当调整,但深度(水面至池底)不得低于1.3m,宽度不得小于0.75m,长度不得低于1.0m。

d)现浇模板必须拆除清理干净。

3.2.混凝土排水管道选材、做法:

3.2.1选材:

a)材料进场时应完好无损,表面应光滑、无蜂窝麻面,符合设计要求壁厚;

需要送检的材料须按规定见证送样至当地质检部门检测,发现不合格产品须立即退场。

b)管径大小选择参照雨污水设计规划方案;

污水管管径≤300mm采用平口管,>300mm采用承插口管,均为Ⅱ级有筋砼管;

雨水管均采用有筋平口砼管(Ⅱ管级);

道路雨水口连接管均采用de160u-pvc管(伟星牌),明沟排水管均采用de110u-pvc管(伟星牌)。

3.2.2做法:

a)管道连接、管基础做法及安装注意事项详见国家标准图集04S516;

管基础采用C15-120°

混凝土基础。

b)沟槽开挖前应摸清地下障碍物和地面上架设高压线缆位置高度等情况,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测量人员须根据设计图纸对管线位置进行准确的放线定位;

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地下水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排水措施并将排水设备准备到位。

为使沟底的原土不被扰动,应保证留出比沟底设计标高高出100mm的原土层,采用人工清挖,严禁出现超挖现象。

c)室外排水管道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或倒坡。

管道承插接口时,插口插入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由低点向高点依次安装。

d)管道宜逐段施工逐段验收;

管道安装敷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排水管道管顶最小覆土在车行道下不宜小于700mm;

如无法满足,须加设混凝土钢筋网片等防受压破损的保护措施。

当管道不受外部荷载影响时,最小覆土厚度不宜小于300mm。

e)钢筋混凝土管如采用抹带接口,接口前应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扫净;

接口完毕后,抹带应进行保湿养护。

f)如果在主体施工前,为了配合道路施工,室外永久雨、污水管道施工完毕,检查井宜先采用混凝土现浇的临时井盖(要求能抗20t载重汽车通行),待工程竣工验收移交时再换成正式井盖;

雨、污水管道为各单体建筑物预留的接口支管做出道路外1m,所有预留接口须全部临时封堵,以防现场泥沙流入管道造成堵塞。

该处地面上做100mm×

100mm宽、800mm高水泥标志桩。

g)排水管道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及时回填,回填前管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含有机物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

在抹带接口处应采用细粒土回填;

沟槽回填土夯实应逐层进行,且不得损伤管道;

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压实,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过300mm。

h)若管基础较差(如淤泥等),需要处理,做法应做技术核定,方可施工。

3.3.检查井选型做法:

3.3.1选型:

a)所有雨污水检查井均采用砖砌检查井。

b)2.0≥井深>1.5m,采用¢1000圆形检查井;

1.5m≥井深,采用600*600小方井。

3.3.2做法:

a)详细做法及安装注意事项参见国家标准图集02S515;

雨水井底部均设置0.3m的沉泥区,污水井设置流槽;

砖砌体采用MU10砖,M7.5水泥砂浆,井基础采用C15混凝土;

内外抹灰20mm,均采用1:

2防水水泥砂浆,抹至检查井顶部。

b)排水管道交汇连接处、转弯、跌水、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30~40m处、材质变化处均应设检查井;

管道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必须设跌水井。

c)污水管道上的检查井,井内流槽高度应为满管高;

检查井井深≥1.6m应设置钢制爬梯,刷防锈漆两道。

d)井顶设置标高应满足环境施工要求,井口收口大小应符合井盖安装要求(与井盖安装人员确定)。

e)检查井需在环境平面图上精确定位,特别注意避让路边、停车位边、景观铺装边;

严禁出现类似井一半在路一半不在路上的情况。

4、施工图集节选及现场标准做法实例

4.1.施工图集节选

4.1.场标准做法实例

5、工程移交

5.1申请移交的雨、污水管道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所有雨、污水管道工程应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完成且符合并满足使用要求,出竣工图(包含定位尺寸图)。

b)施工场地要做到工完场清,雨、污水管道及井内不得有垃圾、杂物和积水。

c)管道施工单位和接管单位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由建设单位协商解决存在问题,并拿出移交意见;

工程存在问题处置意见经协商达成一致的,接管单位必须予以接管。

d)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管道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5.2表格附件:

雨、污水管道工程移交申请表

申请日期:

年月日

管道施工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开竣工日期

工程位置

移交

情况

说明

建设监理

单位

意见

接管单位意见

备注

雨污水管道工程移交前,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移交具备条件进行自检,并将自检结果填入“移交情况说明”一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