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1804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注是怎样练成的方案设计篇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历年试题标答

每年考试评分结束后,都有方案设计的试作题传出,也就是所谓的标答,这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复习资料,通过对标答的研究可以发现我们的错误点在哪里。

在本人准备考试的过程中,也收集了大部分的方案标答,包括航站楼、审判楼、体育俱乐部、公路客运站、大使馆、门诊楼、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些资料望大家用A4纸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以备复习时使用。

三、评分标准

和历年方案标答一样,每年考试评分结束后,都有方案设计的评分标准传出。

评分标准是最重要的一份复习资料,通过对评分标准进行研究,可以知道考核的重点在哪里,也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大家可以在复习前用A4纸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以备使用。

总之,复习需要的纸质资料主要有:

一本包含历年试题的书,一本自己打印出来的历年试题标答(注意是试作题,不是某位老师做的答案),一本打印出来的评分标准。

第二节作图工具

这里主要是复习方案设计需要的作图工具,平时复习需要准备以下工具:

1、绘图板,2号图板(A2图纸大小的)。

2、硫酸纸,A2硫酸纸若干张,53克的即可(网上有成包卖的,一包100张大约50元左右)。

3、绘图笔,0.3的两支、0.2和0.5的各一支,建议使用一次性针管笔,德国红环牌的很好用。

0.3的用于画平面图,0.5的画总图,0.2的写房间名称、标注尺寸等。

4、自动铅笔,型号为0.5的2B自动铅笔两支;

用于画草图。

5、橡皮若干。

6、大的三棱比例尺一把,包括1:

500,1:

200等常用比例。

7、丁字尺一把,60厘米长的。

8、大三角板一套。

用于和丁字尺配合画垂直线。

9、小直尺一把。

20厘米长的,用于画小线段、斜线等。

10、刮图刀片。

用于上墨线时出错的改正。

11、美纹纸。

用于往图板上粘硫酸纸。

12、圆规。

用于等分柱网,画必要的圆弧等。

第三节复习计划

一、时间安排

在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的三门作图考试中,方案设计需要的复习时间较其他两门少,因为没有太多需要牢记的规范条文,只要熟练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通过练习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即可。

方案设计的复习应按“轮”进行,每“轮”在5天左右,时间太长会产生厌倦感,时间太短完不成复习任务。

复习完一轮方案可以接着复习一段时间其他科目,过一段时间再开始新的一轮方案复习。

每天的复习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最好是安排在晚上8点至11点一整块的时间,具体可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进行安排。

平时加班或有事落下的复习任务可以利用周六周日空余时间进行弥补。

二、平时复习计划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基础,在每一轮复习开始前都要想好需要复习哪些内容,然后把需要复习的内容进行分解,分配到每天,这样每天的复习就会有的放矢。

方案设计的平时复习可以分以下步循序渐进地复习:

第一轮:

熟悉方案设计的基础知识,了解方案设计步骤。

包括熟悉公共建筑如何进行功能分区、如何组织流线、怎样满足采光通风要求、有哪些防火疏散要求等,方案设计步骤部分主要了解下分哪几步进行设计,每步要完成哪些任务等。

本轮的复习时间大约需要5天左右。

第二轮:

分步练习。

方案设计大体分为4步(小草图、定稿图、描图、总图),具体分为9步(读任务书、计算分区面积、确定场地及建筑出入口、分区、确定柱网、画小草图、画定稿图、描图、画总平面)。

因为完全按照以上步骤设计完一个方案需要6个小时的时间,在平时复习是没有这么长时间可以利用的,所以平时复习要分步进行练习。

本轮的复习任务就是进行分步练习,第一步为画完小草图,需要时间1.5小时;

第二步为画定稿图,需要时间2小时;

第三步为描图,需要时间2小时;

第四步为画总平面图,需要时间0.5小时。

本轮可以只练习第一步和第二步。

从历年试题中挑选3个方案,按照每一至两天完成一个方案(完成到定稿图阶段)制定复习计划,3个方案大约需要6天的时间。

第三轮:

综合练习+抄标答。

在第二轮复习的基础上,本轮从历年方案试题中挑选3个方案进行练习,与第二轮不同的是每练习完一个方案,接着抄一遍该方案的标答。

因为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设计不下去,这样带着问题抄一遍标答会提高很多,重点看标答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下次设计时遇到这些问题就会解决了。

本轮复习大约需要7天的时间。

第四轮:

综合练习+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抄标答。

本轮是非常重要的一轮复习,对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是查找不足,提高水平的关键。

有时自己发现不到错误或者对评分标准有误解,这时可以把自己做的方案发到论坛里或群里让网友帮助评分,会有意外收获的。

本轮还是从历年方案试题中挑选3个方案,设计程度到定稿图阶段。

第五轮:

描图、总平面图专项练习。

本轮重点做这两项练习,其中描图需要2小时,画总平面图需要0.5小时,这样一天3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方案描图和一个总平面任务。

本轮可以从以前练习过的方案中找出3套定稿图进行描图练习,从做过的方案中选3个方案进行总平面专项练习。

本轮复习大约需要5天的时间。

以上5轮的复习总共需要大约30天的时间,要与其他科目的复习穿插进行,如果只剩下方案这一科的话,可以复习完一轮休息几天再开始下一轮复习。

通过以上几轮的复习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1、明确了方案考试的重点考核内容(主要从评分标准中获得)。

2、熟练掌握了方案设计中每一步的设计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方案设计方法进行各种建筑的方案设计。

4、能够在规定的6小时内完成一套方案设计。

三、考前复习计划

以上5轮的复习是平时的复习计划,在考试的前一个月里还要进行两轮复习,重点是对以前复习的一个总结,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以应对考试。

具体复习任务是:

考前模拟练习。

本轮要在挑选两个方案进行6个小时的模拟考试,一个方案在历年方案试题里挑选,另一个方案可以挑选黎志涛老师每年辅导班的方案、也可以选择其他老师出的押题方案。

如果没有6个小时的条件,也可以利用两天的时间,每天3个小时来完成。

同样练习完后要对照评分标准评分,对照标答找不足。

本轮大约需要5天的时间。

考前冲刺。

本轮复习要把历年的方案评分标准看一遍,把历年标答看一遍,把以前自己设计的题目中出现的错误看一遍。

最后选一个历年方案进行考前的最后一次练习。

本轮复习大约需要3天的时间。

在以上几轮的复习中都涉及到挑选历年方案,首先我们可以把历年方案试题分下类,每轮复习挑选方案时可以每类中挑选一个方案。

具体分类如下:

1、第一类(交通类):

2003年航站楼、2008年公路客运站。

2、第二类(流线复杂):

2004年住院部、2005年审判楼、2009年大使馆、

3、第三类(流线简单、扣分重):

2011年图书馆、2012年博物馆

4、第四类(扣分点多、绘图量大):

2010年门诊楼、2013年超级市场

5、第五类(特殊类):

2006年住宅、2007年体育俱乐部

第四节复习重点

建筑方案设计考试的复习要有明确的复习重点,也就是通俗说的要“对路”,一旦复习方向错误就会导致白费功夫。

和考友交流中发现,有的考生在现实中是方案设计高手,经验丰富,但考试时总考不过。

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完全按照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而是发挥其自身的设计能力,设计出了一个自认为优秀的方案,但却不能满足任务书的功能要求,势必不能及格。

例如考图书馆,有的考生现实中设计过图书馆,就把设计过的图书馆搬到了试卷上,并且画的非常完美,但肯定是不能及格的。

有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背方案,把各类公建优秀的方案都背下来,一旦考试遇到背过的方案就把背过的方案搬到了试卷上,同样也是不能及格的。

以上都是复习的方向错误了,没有抓住复习的重点。

建筑方案设计考试的复习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练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建筑方案设计方法”,有了自己的设计方法,考试时无论遇到什么建筑,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设计方法,一步一步地设计出来。

二是锻炼自己解决方案设计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如何解决采光、如何解决疏散、如何解决流线交叉等等。

三是提高熟练运用设计方法的能力,也就是能够灵活运用设计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设计。

避免出现考试时画不完图的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不是通过几天的突击就能实现的,需要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总结的过程。

在上一节的“复习计划”里,列出的几轮复习计划,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习过程,也是一个“建筑方案设计方法”不断形成、不断熟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解决方案设计问题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只要有毅力、有信心坚持按计划进行复习,最终都会战胜这门考试的。

第五节方案设计步骤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设计过程,要通过不断练习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现实中,每个人的方案设计方法不同,设计步骤也不完全相同,最后设计出来的方案也是不同的。

但在建筑方案设计考试中,方案任务书、功能关系图、面积表以及场地条件会提出很多限制条件,这些限制条件就是评分标准里的扣分点,只用设计出的方案能够尽可能多地满足题目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也就离合格方案越接近。

建筑方案设计考试不同于现实中的方案设计,现实中的方案设计时间充足,有时间进行推敲,有时间把方案设计的完美。

而方案设计考试不是考核你能否设计出美观、独特、完美的方案,而是考核能否在有限的时间里设计出“符合任务书中各项功能要求”的方案,其中符合功能要求是考试重点,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考试中,无论采取哪种设计方法,都要抓住几个重点:

功能分区、流线、采光、疏散以及任务书中的具体要求。

通过近几年的方案设计复习及应试,笔者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案设计方法和步骤,通过应试实践证明,熟练掌握此方法和步骤后,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方案设计,并能够抓住重点提高及格概率。

此套方案设计方法的重点在于:

一切从任务书、功能关系图、面积表中的要求出发,采取简单适用的柱网与建筑平面,按照从大分区到小流线、从整体到细节、从柱网框架到具体房间的设计步骤,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能够满足任务书绝大部分要求的方案。

此设计方法具体分为九步:

1、读任务书,2、计算分区面积,3、确定场地出入口,4、分区,5、确定结构柱网,6、画小草图,7、画定稿图,8、描图,9、画总平面图。

这九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设计过程,上一步为下一步提供设计条件,下一步又是上一步的验证确认。

考试时要控制好每一步的时间,其中前6步需要1.5小时,第七步画定稿图需要2小时,第八步描图需要2小时,第九步画总平面图需要0.5小时。

下面是每一步的具体设计内容。

1、读任务书,10分钟。

这是我设计方案的第一步,当然第一遍读完不会记住多少东西,只是大致了解一下让设计一个什么建筑。

以后的每一步都要读任务书,确定出入口需要读、分区需要读、柱网需要读、流线更需要读。

可以说读任务书贯穿设计的始终,一切要从任务书出发,一切要满足任务书的要求,千万不要自己设计过博物馆,就不看任务书,按照自己曾经设计过的实例进行设计。

切记,应该按照任务书进行设计。

读任务书主要看任务书、制图要求、功能关系图、场地地形图。

大致了解任务书的各项要求,包括场地条件、内部流线限制等,此时不可能记住具体要求,只能是大致了解一下。

2、计算分区面积,10分钟。

主要看面积表,计算出每层各个分区的面积,这一步的目的是帮助知道一层二层分别有几个分区,每个分区面积大约多大,同时看一下每个房间后面的备注,了解下每个房间有什么要求(例如:

博物馆的通廊要求看湖,兼休息等)。

计算分区面积时要把交通面积算出系数加到各分区中,此时的计算结果在以后的分区以及画小草图时会用到。

最后要算出一二层的面积差。

3、确定场地出入口,5分钟。

此时又要读任务书,根据任务书中的具体要求,确定主出入口、车辆出入口、内部人员出入口等,结合着功能关系图,确定建筑各个分区的出入口。

这里涉及到场地车辆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红线70米的要求。

近几年的考试这步很简单了,任务书里甚至告诉你了,即使不明的告诉也做了暗示,比如“主要人流从东侧进出“等,场地的主出入口供公众进出,次出入口一般供内部人员、贵宾、车辆等进出。

做好这一步很关键,因为会影响到下面的分区。

 

4、分区,5分钟。

分区是设计中关键的一步,分不好的话容易导致流线交叉。

此时根据建筑控制线的形状先定一个简单的建筑平面形状,比如矩形或正方形,根据第三步的建筑出入口位置,确定分区的大致位置,根据第二步求出的各分区面积大小,大致画出分区的大小。

下面我结合图书馆方案谈一下如何分区:

2011年图书馆。

图书馆一层共分为5个区,分别为公众区、书库区、阅览区、内部业务区和报告厅。

从任务书要求可知:

1、要求主出入口设在城市次干道一侧,而公众区应该临近主出入口,也就确定了公众区要在用地的东侧。

2、从场地条件可以看到用地西侧保留一栋行政办公楼,由此可以判断内部业务区应该临近此办公楼。

3、任务书中还提到避免主干道对阅览室的影响,说明阅览室不要临近主干道,同时要求少儿阅览要有独立出入口,并且要有活动场地,这就确定了少儿阅览的位置。

4、任务书中要求报告厅要能独立使用。

所以把报告厅放在主干道一侧,既可以独立使用,有能够避免主干道对阅览室的影响。

5、书库要临近业务区,并且有两个阅览室,应该把书库放在两个阅览室中间,方便使用。

至此,各个分区就分好了。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分好区,就必须充分理解和利用任务书中的每一句话,还有就是充分利用场地条件(比如道路情况、保留建筑、预留用地、出入口、指北针等)。

另外近几年的功能关系图都比较直观,可以充分利用。

5、柱网,10分钟。

确定柱网好像每个人不一样,有按黎志涛老师的方法确定的,有按张思浩老师的方法的。

我选择的是张思浩老师的。

首先看题目有没有具体要求,比如要求走廊的宽度、某个房间跨度必须大于多少等,比如宾馆方案中的客房进深要求7.5,面积30平。

这样选择7.5*8就很方便布置房间。

如果题目没有具体要求,就看面积表中的房间面积,比如有很多50平、100、150平的房间,不妨就选择7.2*7.2如果是30、60、120等可以选择8.1*8.1等。

总之最好选择一个规整的正方形柱网。

选好柱网后再确定开间数,我一般用建筑控制线的长度除以柱网,比如得13.66,那么就选择13个开间,然后用一层面积除以长,就得到进深,如果建筑有采光要求,就加一跨的进深,使面积取大值,留出采光井的面积。

这样,一个正方形柱网、矩形轮廓的平面就出来了。

6、小草图,50分钟。

小草图我是画在A4大小硫酸纸上的,我把一张A2的裁开。

各地发的硫酸纸数量可能不一样。

小草图阶段我首先根据第二步计算出的分区面积和第四步的分区情况,把第五步画出的“矩形轮廓、正方形柱网”进行分区,比如某个分区500平,柱网是7.2*7.2,那么这个分区就分10个格子。

分好区后首先把每个分区大的房间布置进去,比如阅览室、陈列室、报告厅、通廊等。

小的房间打包整体放进去,不用细分。

然后再确定卫生间、楼梯、电梯和走廊。

卫生间、楼电梯要上下层结合着布置。

布置楼梯时要考虑疏散(15米、20米、70米)。

从第一步到完成小草图我需要1.5小时。

画小草图的具体步骤是:

按照第五步确定的柱网,画出一个矩形轮廓。

如果场地中有保留树木等,则把保留处设计为庭院。

按照第二步确定的分区面积和第四步确定的分区位置,把大分区在小草图中画出。

然后把每个分区中主要的房间,也是比较大的房间放进分区中。

比如阅览室、书库、陈列室、多功能厅、报告厅、厨房等等。

在需要采光的大房间旁边挖出天井进行采光,同时在下一步可以把一些小房间放在天井旁进行采光,要充分利用天井。

如果挖的天井多了,要计算一下是否少面积,少的多的话要增加一跨,少的话可以局部突出。

然后再把为大房间服务的小房间一起放进分区中,先不必细分。

把一二层画好后要对照着设置主要楼梯,也就是一二层需要进行垂直交通的地方需要加楼电梯。

7、定稿图,120分钟。

是关键的一步。

按照题目要求的一二层平面比例,画出柱网,把小草图阶段确定的大房间先画出来。

然后就是关键的流线布置了,要根据功能关系图和任务书中的要求画出哪些房间需要紧密联系、哪些房间需要一般联系。

紧密联系的要互相挨着并开门,一般联系的可以通过走廊进行联系。

各个分区之间需要联系的要通过走廊连通,并且用门隔开,这扇门非常关键,如果没有这扇面就造成分区混乱流线交叉了,肯定不及格了。

把任务书或面积表中有特殊要求的小房间进行布置,满足特殊要求。

比如秘书要挨着大使办公、藏品库要通过缓冲间和藏品通道到陈列室等。

把没有特殊要求的小房间再放进去,只要别放错分区,不要太在意它的位置。

布置好所有房间后再按照功能关系图和任务书中的流线要求,核对一遍流线,看看是否有忘记加门或忘记加走廊的地方。

再核对一下疏散要求,15米、20米、70米。

如果超距离了解决的办法是加楼梯,或调整楼梯位置。

然后再看看有没有暗房间,可以通过挖小天井进行解决。

设计完后要读一遍任务书,任务书中要求的每一句话看自己设计的是否满足,再逐条对一遍功能关系图中的流线,看自己的图是否符合。

另外房间开门的地方画一竖道,双扇门画一M或两竖,在下一步描图时遇到门时留门。

8、描图。

2小时。

确定底稿图没有大的问题后开始描图,用丁字尺从上到下画出所以横向,用丁字尺和三角板从左到右画出所有竖线。

用直尺画出所有斜线。

徒手画出门。

然后写房间名称、面积、标注标高、画轴线尺寸、画室外台阶坡道、写各层面积和总面积。

9、总平面。

30分钟。

总平面布置相对简单,15分的总平面一定要得到10-15分。

把任务书中总平面的要求全部画出来,有数字的一定要标注上数字,停车位要画出来。

具体包括:

建筑轮廓,千万不要超线并与单体相符,层数、标高、场地出入口、建筑出入口、道路、绿化、停车场、广场等等。

以上是我的方案设计步骤,仅供参考。

因为每个人的设计习惯不一样,所以要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法。

但最终要保证:

分区明确、流线不交叉、满足任务书和面积表备注的各项要求、满足采光、满足疏散、不缺房间、满足无障碍。

另外再说一下如何解决采光,首先看任务书中是否特意强调了采光,一般都会强调某个大房间需要采光,比如阅览室、陈列室等。

如果特意强调了,就一定要开内院解决好采光。

采光内院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1、数量,2、大小,3、位置。

1、数量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比如阅览室要求两个阅览室都要采光,并且分双向采光和单向采光,这就要求每个阅览室两侧都要有采光,陈列室有3个,要求至少有两个需要采光,所以开一个内院可以,开两个内院也可以。

2、大小分宽度和长度。

在确定柱网阶段要考虑采光内院的大小了,宽度要根据任务书要求,比如图书馆要求要大于楼的高度,如果没有要求也应该大于楼房高度,比如门急诊楼改造内院宽度小于8米就要扣2分。

如果柱网小就需要两个开间,柱网大一个开间宽就够了。

内院长度和需要采光的大房间(阅览室、陈列室)长度大小一样就可以。

由此可以确定采光内院的面积了。

3、位置。

在布置小草图阶段可以确定其位置,也就是需要采光的大房间的长边旁边了。

另外要充分利用内院,内部小房间也可以利用其采光。

在场地允许的条件下应该把轮廓做的大些,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外围采光,另外面积值取正负10%的上限,遇到内部房间有黑房间时可以临时开个小内院,博物馆标达就是有4个内院,其中两个小内院用于内部业务用房采光。

就到这吧,真想展开具体地说一下,但时间有限,以后有时间编一本详细的书,哈哈。

最后祝大家早日通过考试!

2013年9月

以上仅为本人的一点复习建议,要想通过考试必须多多练习!

过些天如果有时间再推出另外两篇:

一级注册建筑师是怎样练成的—技术设计篇

一级注册建筑师是怎样练成的—场地设计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