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15808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五章《植被与土壤》综合题专题训练 17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不同的土壤它的形态存在差异,请回答决定土壤质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植物 

D.成土母质

(2)读下面“完整土壤分层示意图”,分析图中A层的成因及影响其厚度的因素________。

(3)如果让你写一个当地某地点土壤剖面观察记录,你认为应包括哪些内容?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黑土属世界四大黑土带之一,其腐殖质含量高,适宜作物生长,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肥沃土壤。

近年来,东北地区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

当前,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1)分析我国东北黑土形成的原因。

(2)指出燃烧秸秆可能造成的危害及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干湖流域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封闭式内陆盆地,沉积层深厚。

苏干湖水系属于柴达木内流水系中西北端的一个独立水系,大苏干湖平均水深约为2.8米,小苏干湖平均水深为0.1~0.6米。

小苏干湖湖水经齐力克河流向大苏干湖,两湖相距约20千米。

(1)推测苏干湖流域植被的分布特征。

(2)说明苏干湖流域多戈壁荒漠的原因。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

该县粮食总产量多年名列全国前茅,但面临着大量用肥导致的透支地力、土壤板结、土层变薄、土壤盐碱化等黑土退化问题。

2007年开始,该县采用玉米秸秆覆盖技术改良黑土,黑土退化问题显著改善。

说明玉米秸秆覆盖技术对黑土改良的作用。

8.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_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腐殖质层、________、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

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________。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黑土是大量枯枝落叶或草本植物难以腐化、分解,经历较长时间形成的肥沃土壤。

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黑土分布区,黑土层厚度达30厘米,是我国优质大米生产基地。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黑土区水土流失和风力侵蚀日益加重,黑土变薄。

近年来,当地采用秸秆覆盖等方式,对黑土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下图为三江平原位置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简析三江平原黑土形成的条件。

(2)分析三江平原大米优质的自然原因。

(3)说出“秸秆覆盖”对三江平原黑土的积极作用。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季节性冻土,地表层冬季冻结、夏季融化的土(岩),包括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也称活动层)。

可以用地温包络线(由各深度的最热月平均温度线和最冷月平均温度线组成,形状犹如开口向上的“喇叭”)来研究季节性冻土。

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上四地地温包络线特征。

(1)判断四地中地表地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并分析原因。

(2)推测四地季节性冻土最厚的地区,并说出理由。

(3)说明沼泽草甸的形成条件。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寒草原(AS)是在寒冷、湿润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是长江源区主要植被类型之一。

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

按覆盖度不同,高寒草原可以分为H-AS(覆盖度>

50%)、M-AS(30%<

覆盖度<

50%)和L-AS(覆盖度<

30%)三种类型。

下图为长江源区三类高寒草原的面积在不同时段的年均变化率,下表为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变化与部分环境因子的关联度(数值越大表示关联度越高)。

(1)描述1969—2013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面积的主要变化特征。

(2)指出1969—2013年长江源区高寒草原覆盖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3)分析长江源区高寒草原的变化对源区地表径流的影响。

12.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爆发了持续的森林火灾,大火蔓延了200多天,给当地和全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处蔓延的山林大火触动了人民的神经,当地政府和大量志愿者随后积极开展了救援工作。

简述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1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城市武汉兴起的主要因素______,推动该地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______。

(2)湖南省的气候类型为______,地带性土壤是______。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______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耕作,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培育出肥沃的______(土壤名称)。

(3)陕西省耕地类型主要为______,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

(4)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煤炭属于______资源。

从大气环境保护的角度,推测淮北火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的______(填方位)。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盐度超过4%,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

下图示意红海及周边地区。

(1)红海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海水运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形式。

(2)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域的原因。

(3)甲地植被类型为_______荒漠,其群落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组成土壤的A:

________,B:

________。

(2)土壤水分和________________贮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_________________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此消彼长。

(3)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_。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洋流的分布特点。

(2)图中A、C两地纬度相近,但其自然带差异明显。

写出自然带的名称,并简述原因。

(3)C地所在的沿岸地区,峡湾众多。

简述峡湾的形成过程。

(4)冬季若一艘游轮从B地经纽芬兰岛附近航行至C地,简述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深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当地森林茂密。

但是,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

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有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称谓由此而来。

​​​​​​​ 

保和岛饺克力山景观 

 

保和岛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1)从大尺度上来说,指出保和岛的植被类型和陆地自然带

(2)解释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

(3)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为每年的5月。

结合区域气候特征,分析其原因。

(4)从尺度上来说,巧克力山上的“草”属于_______(选择填空)。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全球性的地域差异 

D.从沿海到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巴西高原的东北部,纺锤树特别引人注目,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型的纺锤插在地里。

纺锤树的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最粗的地方直径可达5米(下图)。

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个特殊的“储水室”,一颗大树可储水2吨左右。

旱季来临,绿叶纷纷凋零,红花竞相绽放,这时,纺锤树就好似插着红花的特大花瓶。

​​​​​​​

(1)“旱季”是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地理术语,与其对应的另外一个地理术语是________。

(2)纺锤树疏松柔软的木质部是一个特殊的“储水室”。

简述其适应的气候特征。

(3)写出纺锤树所在的陆地自然带,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部,东西横跨经度约29°

,自治区东部、中部、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显著(见下图)。

(1)根据图文材料,指出内蒙古自治区的突出特点。

​​​​​​​

(2)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森林的类型与草原、荒漠的类型,及影响植被差异的主要外部条件。

(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__________。

20.下图是南美洲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自然带的名称。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自然带由①到②,再到③的变化所体现的地域分布规律及尺度特点。

(3)描述图中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特点。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为日本北海道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2为北海道岛上著名城市札幌的降水量与日均日照时数的年变化图。

北海道岛上的向日葵花吸引了许多游客,一般9月后花期结束。

但是当地农民在夏季作物收割的间歇期,在闲置的耕地里种上晚开向日葵(10月秋天盛放),并且在花期过后仍然不收割,而是让根茎留在地里。

(1)与1月相比,分析札幌6月日均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

(2)札幌冬季降雪较多,试分析其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3)从土地利用与保护角度,说出北海道农民在闲置耕地中种植晚开向日葵的出发点。

22.读植被景观图,回答问题。

请说出图示植被类型中,在我国,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名称及主要对应的气候类型。

并说出图丙和图丁所示地区植被的共同特征。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

岛上植被茂密,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绿色而美味。

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

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

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

(1)比较M、N两地的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该岛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

2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

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

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带。

(2)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

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3)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

(4)若此图中的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为非洲岛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该国森林资源丰富,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典型分布区的紫酸枝(又名玫瑰木或红木)是一种用于制作高档家具的名贵树种,其生长周期长,材质重硬,具有紫红至紫黑色泽。

由于政局动荡,非法采伐现象一直没有停止,森林破坏严重。

一些珍稀特有的动物也濒临灭绝。

马达加斯加政府迫于国际环境调查署的压力,于2010年3月颁布禁止砍伐和出口珍贵木材的法令,一直沿用至今。

下图示意该岛降水和水系分布。

(1)说明马达加斯加岛东北部地区雨林植被分布典型的原因。

(2)为了解决当地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

说明理由。

(3)分析马达加斯加原始紫酸枝树木遭受大量砍伐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为我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地区之一。

如图示意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与年降水量的关系。

(1)说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强度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

(2)从地形和植被角度,说明黄土高原为保持土壤肥力应采取的措施。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地茅是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根系直立生长,在土壤中呈网状分布,与土壤接触面积大。

土壤是由空气、水、矿物质和有机质构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泥岩地区的土壤遇水易形成泥浆,干燥时则迅速硬化结块,植物难以存活。

在泰国泥岩地区,人们利用培地茅来改良土壤。

具体做法是:

第一阶段,在雨季来临之前,密集种植培地茅;

第二阶段,待培地茅长成后,在种植果树之处挖出培地茅,再植入果树树苗,树苗成活率高。

如图1为泰国位置图,如图2为泰国气候资料图,如图3为泰国泥岩地区果树种植示意图。

(1)分析泰国泥岩地区在雨季来临之前密集种植培地茅的主原因。

(2)说明种植培地茅对改良泰国泥岩地区地表形态及土壤的作用。

(3)分析在长成后的培地茅中间挖坑植入的果树苗成活率高的自然原因。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土是指在某些河湖沉积低平原及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水生植被茂密,在缺氧情况下,大量分解不充分的植物残体积累并形成泥炭层的土壤。

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它富含有机质、纤维素等成分,在能源、工业、农业、牧业、环境保护以及医药卫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用途和开发前景,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宝贵自然资源。

东北湿润寒温带、中温带是我国泥炭沼泽分布面积最广、裸露泥炭丰富的地区之一。

如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泥炭分布图。

(1)描述甲河流域泥炭的分布特点。

(2)分析乙地泥炭土分布对该地冻土的影响。

(3)有人赞成大力开发东北地区的泥炭,也有人支持对泥炭加强保护。

请说明你的观点及理由。

29.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________曲线表示气温,_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________曲线表示降水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__层、淀积层、________层和母岩层。

(4)简要说明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天山南麓的阿克苏城区北郊和东郊有一条东西宽约2公里,南北长25公里的人工林带(如图)。

这里曾是荒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

1986年,阿克苏启动柯柯牙绿化工程,从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种树,到“以林养林”模式的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几代人的共识。

如今这里不仅有防护林,还有超过60%的经济林、基础配套设施,昔日的荒漠戈壁变成了今日的绿水青山和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1)列举在阿克苏地区种树需要克服的两类恶劣自然条件。

(2)分析绿化工程呈条带状建在城市东边的原因。

(3)说出柯柯牙绿化工程给当地局地小气候带来的改变。

(4)有人提议将目前由新疆杨、胡杨、沙枣、红枣、苹果、香梨组成的混交林,全部改为由红枣、苹果、香梨组成的混交林。

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原因:

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热条件好,降水充足,适合喜光好湿的薇甘菊生长。

危害:

薇甘菊种子小且多,茎节可作无性繁殖,易扩散,繁殖快,生长迅速,能够快速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

枝叶藤蔓缠绕并覆盖其他植物冠层顶部,抑制了其他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继而导致其他植物枯萎死亡;

薇甘菊入侵天然林,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发生变化;

破坏动植物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析:

本题考查广东省林区薇甘菊入侵天然林的原因及危害。

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有害植物薇甘菊属于热带、亚热带植物,而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光热条件好,降水充足,适合喜光好湿的薇甘菊生长。

根据材料可知,薇甘菊种子体积小且数量大,茎节可随处生根无性繁殖,具有落地生根、遇土即长的特性,其一个小节每年大约累计生长1000米,具有缠绕和覆盖其他植被的习性,素有“植物杀手”之称。

故薇甘菊种子小且多,茎节可作无性繁殖,易扩散,繁殖快,生长迅速,能够快速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

2.答案:

加快森林凋落物降解,预防森林火灾;

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改良土壤性状;

促进养分循环,增加土壤养分,加速林下植被生长;

降低森林茂密程度,增加林下光照条件;

控制幼树数量,淘汰病树枯枝,为树木提供生长空间,维持树种平衡;

烧死土壤森林害虫,减少森林虫灾危害;

改善大型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提高土温,促进耐火植物生长,控制入侵物种,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本题考查“计划烧除”能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多样性保护。

“计划烧除”能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需从土壤肥力、动植物生存和生产空间、生态平衡,以及病虫害等方面进行分析。

譬如,阔叶树的种子极易发芽,如果长时间没有森林小火,阔叶树的生长就会越来越占优势,从而挤压针叶树,破坏了针叶树和阔叶树之间的树种平衡。

3.答案:

解:

(1)主要分析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在黄河一条支流上的原因,主要从因为当时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而黄河部分支流水量较小,特别是汛期洪涝灾害较少,适合当时人类居住。

(2)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主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风沙的来源角度考虑。

六盘山附近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由于受地形约束(狭管效应),西北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

受(六盘山和秦岭等)东、南部山地的阻碍作用,风力减弱,沙尘不断沉积;

(六盘山和秦岭等)东、南部山地阻碍夏季风进入,降水较少,流水侵蚀弱,利于黄土累积。

(3)黄土高原能够易于耕耘且万年而不绝的土壤条件,主要从土质条件、土壤肥力、土壤的来源角度考虑。

黄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

黄土透气保水,矿物质丰富;

土层深厚,分布广,经历长期耕作后仍能保持;

黄土沉积过程仍在持续。

(4)黄土高原的人类住宅多以窑洞为主主要因为黄土的特性,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建筑材料的来源角度。

黄土土质疏松,具有粉沙性,易于开凿;

黄土直立性强,开凿窑洞不会坍塌;

土层深厚,窑洞内冬暖夏凉,适宜人类居住;

窑洞内气候较为干燥,食物不易变质,利于储存;

利于躲避野生动物袭击。

故答案为:

(1)新旧石器时代,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黄河部分支流水量较小,特别是汛期洪涝灾害较少,适合当时人类居住;

新旧石器时代,人类数量少,黄河部分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支流沿岸可以为当时人类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

(2)六盘山附近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由于受地形约束(狭管效应),西北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

(3)黄土土质疏松,易于耕作;

(4)黄土土质疏松,具有粉沙性,易于开凿;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

②流量:

(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

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

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

③含沙量: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

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汛期:

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

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