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1010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校要把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作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严格落实每周1课时少先队活动课。

开齐开足思政课必修课程,要使用好统编教材,学校开设的思政课选修课教材可研究编制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长征文化、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等内容的校本教材。

(三)优化教育内容

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对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优化教学内容。

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主要讲授学生与自我、家庭、班级、社会、世界、自然的关系。

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重点引导学生知晓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新时代思想的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形成爱国、爱、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建设者的美好愿望。

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主要讲授个人和集体、自我和时代、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等内容。

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新时代思想,把祖国、装在心中,强化做建设者的思想意识。

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重在提升素养,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新时代思想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理论意义,形成做建设者的认同。

要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在抓好统编教材教学、巩固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实施有效融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课程思政常态化教学模式。

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大课堂结合。

充分依托地方红色文化、XX成就等资源,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围绕“爱国”“劳动教育”“生态文明”等主题开展思政活动。

(四)强化教学教研

要使用好教材,加强对思政课统编教材重点难点的研究,准确把握教材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要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道德发展需求,增强教学内容的承接和贯通,做到分层递进、螺旋上升。

要强化知行合一理念,改变过去偏重于理论知识讲解,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与培养行为习惯相结合。

要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充分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打造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课堂,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实效性,调动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

要建立学校思政课校本教研制度,配齐建强思政课教研队伍,常态化开展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

要建立学校思政课备课机制,实行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手拉手”备课机制,跨学段跨学科的交流研讨机制。

学校每期要组织开展示范课、公开课、听评课、说课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要积极组织开展思政课培训研修、优质课比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示范课巡讲、论文及教学设计评比、优秀课例展示等活动,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各校要积极开展思政课课题研究,鼓励教师探索思政课教学重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创新、研制优秀教案、课件和案例等。

(五)保障师资队伍

要配齐专(兼)职思政课教师,专职教师缺乏的学校,学校书记、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等管理人员可在培训合格后兼任思政课教师。

要进一步加大思政教师培训力度,建立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强化新入职思政课教师岗前培训,通过多种方式每三年对思政课教师至少进行一次培训。

要组织开展好思政课教师的二级培训工作,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水平。

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健全思政课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做好青年思政教师的培养工作。

要保持思政课教师队伍相对稳定,确保知识传授的连贯性。

要依据上级的职称评聘精神完善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和办法,各校可在评优评先以及教学成果奖等推选活动中向思政课教师倾斜。

要将思政课教师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理论文章,以及其他学科业绩纳入学术成果范畴。

(六)改评机制

要顺应教改发展潮流,破除唯分数、唯升学要求,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要强化对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导向作用,将思政课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内容。

要将学生的认识、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思政课评价,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结合起来,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充分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

要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奖评优重要标准,作为加入少先队、共青团的重要参考。

学校思政课建设情况将纳入常规工作检查考核。

(七)抓好教育载体

要充分依托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推进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要上好每一节主题班队课,严禁挪课占课,确保课课有主题,节节有收获。

要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升降旗仪式,充分发挥“国旗下的讲话”对广大

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作用。

要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积极征订时事教育教材,开设校园、班级时事专栏,关注新闻广播,开展时事教育知识竞赛等,引导学生广泛知晓国内外发展态势。

要全面抓好安全教育,每学年举办一期安全讲座。

要积极组织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

要努力打造思政研学基地,开展好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学生到红色纪念馆等实践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体验生活、锻炼意志,激发热爱之情。

要多形式开展红色育人活动,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学生思政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

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心的指导、辐射作用,组织开展好培训、教研等活动,提升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

(八)打造特色品牌

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求是文化内涵,打造思政特色。

组建一支“红色思政”宣讲队伍,形式多样地开展红色文化故事宣讲。

学校要建好“红色思政大讲堂”教育阵地,组建领干思政队伍,培育“红色小小讲解员”,定期开展宣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精神。

要开好“红色思政课”,扎实开展红色文化教育。

要深入开展好“思政大课堂”电视公开课活动,讲好政策,传播时代好声音。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和各种网络平台,精心打造思政“云课堂”“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拓宽育人传播渠道。

要紧紧围绕“红色课题研究”“红色思政课堂”“红色宣讲队伍”“红色文化故事”“红色实践基地”“红色研学旅行”“红色校本教材”“红色育人品牌”等主题打造一校一特。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要将思政课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工作小组,配备工作专班,定期研究部署思政课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

书记、校长要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上好思政课。

要结合工作职责,指导督促学校做好各项工作,并及时收集相关资料。

(二)建立健全机制。

要建立思政课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把思政课建设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将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考核、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

要将思政课建设情况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考核晋级的重要依据。

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三)强化督导检查。

要将教师思政课落实情况纳入常规督查。

将通过开学工作检查、教学视导、常规督查等方式,对阵地建设、制度完善、教师配备、课程落实、教学教研、活动开展、特色打造、示范创建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督导结果纳入年终考核。

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执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体人员全过程的全方位教育体系,引导思想价值贯穿教育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特别是在课程中表现思政教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办学方向,执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课程和教育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种课程共同培养人格局,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育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领导的有机统,培养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健康身心的接棒人。

二、建设目标。

(―)深入挖掘学校各课程思政要素,抓住课程教育这一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各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切实贯彻思政工作教育教育全过程,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目标,形成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人格局,全面加强学校思政工作。

(二)培养充满思政要素、发挥思政功能的课程,培养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育名人和团队,提取一系列可推进的课程思政教改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三、建设内容。

(―)推进课程教改,挖掘课程思政要素。

1.教育内容融入思想教育。

各课程包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要素,发挥思政教育功能,融合价值导向和知识传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

引导思想价值贯穿课程大纲、教育设计、准备课程、教育评价等教育教育全过程。

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征,把握发掘的重点。

语文课程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实践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

科学课程应突出培养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增强学生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意识。

综合实践课程要强调培养追求现实、实践创新、追求精致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坚实、耐心、辛苦、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

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要强调培养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把爱国、民族感情浸入到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体育类课程应主动与德育相融合,调整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体育习惯,掌握体育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各课程结合本课程特点,制定融入思想教学的方案,加强教材建设,辅导老师在教案中加入思政内容,切实让思想教学在各科教学中落地生根。

2.教学方法突出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目标应注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

要突出学员主体地位、师资主导作用,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道德情操等关键目标培养。

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培养学生能力的转变,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内外,在线、在线增加师生交流,在交流中言传身教,以教师高尚的师德和优秀的学术感染影响学生。

提升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式,推广案例式、项目式、团队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展。

特别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体系结构性变化,教育方法和手段调整必须为全面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提供服务。

3.课程评价注重价值引领。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中,重视价值领先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

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中加强所有课程具有育德功能的教育理念,通过一系列教育建设、运行和管理环节落实这一理念。

(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思政教育,坚定四大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会典范。

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领先的观念,以多种方式引导所有教师确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将思想领先和价值观融入课程目标。

充分利用教研小组的讨论、老教师的帮助带、教材教案的集体准备、本学科优秀教师的领导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课程思政技能培养。

学校应充分利用入社训练、专题训练、专业研讨、集体准备课程等手段,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调整和交流,使许多教师能够利用课程主讲、现场回答、在线交流、课程反馈、实践教育等方式,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导融入各课程的教育全过程。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规章制度。

成立校长和分管教育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改。

加强制度设计和完善,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重点研究制定课程思考政策措施。

(2)加强协同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学校各部门合作的课程思政教育教改机制,构建各学科体系间课程教师交流与左右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调查和特别研究,研究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教改落实。

(3)加强工作评估,加强激励引导。

定期评估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建立动态化、常态化、滚动式评价模式,及时宣传表彰,促进整改。

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改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评价、评价奖励、选拔训练的重要依据调整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将价值领导、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育目标纳入学生课程学习评价。

思政课工作建设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相关文件的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理论课。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思政课领导小组

组长:

XX

副组长:

成员: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和学校想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深入推进课堂、进头脑,构建一体化育人格局,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棒人。

三、活动范围

全体师生。

四、基本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

2、坚持调整创新

3、坚持分类指导

五、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以孝为先、爱国、爱家”。

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构建思政课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使学校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六、活动任务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祖国观念,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2、以爱国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七、工作安排

1、建设思政课示范课程

学校思政课领导小组每学期开始上一节思政示范课。

学期末上一节每人上一节“防疫英雄思政课”。

2、完善思政课育人评价体系

3、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

4、开展思政课授课评比活动

思政课改实施方案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为全面落实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课程思政教改,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棒人。

二、总体目标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

自2018年起,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授课比赛等系列活动,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促使学校全体教师、各项教学活动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促进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

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改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课程思政工作认识,提高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能力,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

坚持创新。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改试点工作。

引导教师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调整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

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

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改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

根据不同学科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

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

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民族情怀贯穿浸入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调整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

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

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

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德育元素的特色课程

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开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加强教师思政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

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

充分运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政教育技能培养。

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改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充分利用学校思政教育优质资源,发挥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0个精神示范课堂和2个思政课教学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专业系(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开展联谊活动,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改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

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

在精品课程、示范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

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三)工作安排

1.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每年度遴选1-2门课程完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每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组成员不少于2人。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验收主要标准如下:

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新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明确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评价德育浸入的教学成效,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

制作新课件(新教案)。

根据新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

提供教改典型案例和体现成效材料。

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调整中的典型案例(含视频、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

本课程学生反馈与感悟,以及其它可体现成效材料。

2.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将课程思政理念有机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严格执行领干听课制度,在听课记录中体现课程思政内容。

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

3.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全面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4.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听课活动

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1-2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开展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把脉。

听课人员听课后须及时填写听课记录表,提交各教学单位汇总统计,报教务处备案。

5.开展课程思政授课比赛活动每年度学校组织课程思政授课比赛,进行评比,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校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改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加强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程思政教改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政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改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

调整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