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05354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努力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02月26日0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红”们以秀脸蛋、秀身材等肤浅的方式走红,并成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

B.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因受到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的影响,其结果他们只能在网络上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C.在当下,媒体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他们对“网红”几乎都是批判和鄙夷的态度,这也成为现在看待“网红”的一种主流舆论。

D.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通过“网红”发自拍、发美食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这是“网红”能够赢得追捧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这是由于作者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B.想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我们就应该从社会层面着手,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有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C.“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是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D.让每个人都能有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这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红”原本是指“网络红人”,没有褒贬之意,然而在当下,“网红”却背负着“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

B.如果每个人都能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或抽出时间,摊开书本阅读,那人们就不必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

C.对高雅文化欣赏的困难,以及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这些都挤压着生活在社会下层青年人的精神空间。

D.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因此在评判“网红”肤浅与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自己或“网红”粉丝群体。

二、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2分)

一碗羊肉汤

金光

就在县里准备树立脱贫致富的典型时,长岭乡建起了一个大牧场。

刘乡长说,这个大牧场完全采用孟加拉式的养殖办法,从新疆、内蒙古和西藏各地购进优质绵羊2000只。

虽然乡里在农发行贷了100万元的款,但望着潮水般的羊群,大家心里很踏实:

这钱不出两年就可赚回来。

  县委张书记亲自到牧场察看,拍着刘乡长的肩膀说:

“不错不错,因地制宜,这才是真正的脱贫项目。

”回到县城,张书记当即打电话召集开会,谈了到长岭乡察看天然牧场的感受,他要求从县委班子开始,轮流到长岭乡牧场去参观。

  县委办的同志不敢怠慢,连夜排出参观者的顺序:

从6月8日起,当天是常委班子成员,9日是县政府领导,10日扶贫办,11日县委办,12日县委组织部……一直排到了第二年的3月19日,把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村组都排上了,要求所有参观单位要认真了解长岭乡的经验,学习他们敢想敢干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提出自己乡、村的脱贫办法,力争在两年之内摘掉全国贫困县的帽子。

  接到县委办的通知,刘乡长说,这次县里对长岭乡牧场如此重视,要把长岭乡树为脱贫致富的典型,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期望,一要把牧场建设得更好,二要搞好接待工作,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乡政府办的同志冷不丁地提出一个问题:

一天要接待二十多个人,生活咋安排?

这一下难住了刘乡长,牧场远在离乡政府二十

多公里的荒山上,参观的人在乡里吃饭不合适,到山上又没有好东西招待,怎么办?

刘乡长忽然闪出一个念头。

他说:

“我说个办法,人家领导来参观牧场,这牧场就是养羊,咱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羊,明天领导们来,我们在山上垒两口大铁锅,拣两只大肥羊宰杀,在山上熬两锅羊肉汤,经济又实惠。

”大伙一听,不禁拍手叫绝。

第二天县委的小车一字型排开,足有二十多辆停在了离长岭牧场五六里的山下路旁,领导们一路风尘来到牧场,大家看到荒岭上建成如此规模的牧场,无不咋舌称赞。

中午12点,每人一大碗鲜羊肉汤配上两个脆香的烧饼,更让领导们赞不绝口。

县委张书记端着羊肉汤喝了一口说:

“香,这比吃几百几千块的宴席有滋味多了,你们勤俭节约的精神更值得发扬。

”张书记号召,今后无论谁来牧场参观,都只准喝羊肉汤,不准吃酒宴。

  第一批来了,第二批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都对长岭乡牧场特别是那碗羊肉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市扶贫办的领导得知长岭牧场的事,决定到牧场看看。

这下可慌了刘乡长,他电话与县委张书记商量了好长时间,询问接待的事宜,张书记最后在电话中毫不犹豫地指示:

仍然用羊肉汤招待。

  市领导来了,他们转圈看了看牧场后表示满意,就是不见大羊群,便问羊呢?

刘乡长心慌慌的,说正在联系贷款购买。

现在资金是个大问题,希望市里能给扶持点。

中午他们端起羊肉汤时,一位老领导提了个问题:

这羊肉是从山下买的,还是在山上杀的?

刘乡长忙回话:

“这是咱牧场的羊,现宰现熬,鲜得很,鲜得很!

”这位领导盯着碗里羊肉和漂在汤里厚厚的一层油,皱起眉头问:

“一天能宰几只?

”刘乡长忙竖起两根手指:

“两只,两只!

”领导没有再说话,放下羊肉汤就走了。

  刘乡长等着市扶贫办的答复,但眼看牧场的优质绵羊宰完了,还不见上面的精神。

于是他沉不住气了,去找县委张书记。

张书记正在低着头看一份《内参》,一行醒目的标题在张书记和刘乡长眼前晃着:

《参观者一年吃掉一个牧场》。

张书记沮丧地说:

“刚才市里来了电话……牧场暂时关闭。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描写了长岭乡建牧场,由脱贫致富典型,发展为接待参观者,牧场羊快被吃完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结尾出人意料。

B.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市扶贫办领导对刘乡长他们的做法不满,就是通过老领导表情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

C.第三自然段描写县委办工作人员安排各级领导参观的日程表,突出了长岭乡接待任务的密集繁重,也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

D.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运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准确巧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E.这篇小说运用典雅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反映了农村脱贫致富深层的问题,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艺术感染力强,能引起读者的深思。

5.小说中刘乡长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内参》的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

(4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4分)

霍英东的传奇人生

霍英东原名官泰,祖籍广东省番禺县,1923年5月10日,他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

那时,他家境贫困,父母靠一只小驳船,做驳运生意。

7岁那年,他父亲不幸患病去世,坚强的母亲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

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希望儿女知书达理,出人头地,特别是在霍英东身上寄予了厚望。

读书期间,他非常勤奋,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36年,他进入皇仁书院学习,为图报国,他改名为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世界的东方”。

在这里,霍英东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

但是在那段读书的日子,他的生活是相当艰辛的,他后来回忆说:

“紧张生活,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头昏眼花,甚至神经衰弱。

不过这对于我又是一个极好的锻炼,使我后来走入社会以后,不管生活多么艰辛,工作多么繁忙,自己也不怎样畏惧,都能够从容对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攻香港,霍英东的学业也被迫结束了。

失学后的霍英东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因身体单薄,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他刚上岗就被辞退了。

后来他的母亲倾其所有,和他人合股,在湾仔鹅颈街开了间杂货店,并将杂货店交由霍英东管理,每天早上六时多开店,深夜12点才能离开,非常辛苦。

由于他的精心经营,杂货店的生意日渐兴隆。

霍英东从打理杂货店中获得经营管理的方法,处事也显得更为沉稳与坚毅。

抗战结束后,香港百废待兴,运输业急需发展。

霍英东母亲和他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把握的好时机,毅然决定把杂货店卖给别人,并将转让所得的7000港元全部投入到香港的舶运业中,从此开启了他辉煌的创业历程。

随后,他转投地产,于1953年创办了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开设了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在湾仔及铜锣湾一带发展住宅楼宇,首创楼花制度,容许买家在大厦未落成前预先订购。

因公司经营有方,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霍英东跻身全球富豪之列。

事业有成的霍英东,以一颗至诚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祖国的各项事业。

50年代初,朝韩战争爆发,香港当局严格执行“全面禁运”。

霍英东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新中国的抗美援朝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近三年时间里,他不仅承担了在港澳和中国间运输军用物资的主要任务,他还组织了精密的侦察队伍,监控香港当局的缉私艇的动向;

他的船队每天半夜都从英国海军的军舰旁悄悄绕过,驶向公海;

而为了摆脱当局的监视,他甚至一天之内换了三个不同的地点,作为整个运输系统的“指挥部”。

因此,他受到英美政府的非难。

改革开放后,霍英东积极从事内地投资,1983年,霍英东投资的白天鹅宾馆正式在广州开业,投资额达5000万美元,成为当时的改革“样板”。

霍英东晚年,致力于珠江西岸的南沙改造,他拨款支持香港大学北上南沙,投资兴建道路、

大桥,兴建英东体育馆、泳池、医院等社会设施。

历年来,共投入资金达40亿元人民币。

正是他的不计回报的执着投入,使南沙由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珠三角最具活力的区域。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从事慈善事业,据香港媒体报道,他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元。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于1997年正式成立,基金会一直以捐献和非牟利投资形式,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在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科学、文化艺术与山区扶贫等方面做了难以胜数的工作。

如他两次向香港科技大学捐款,2003年捐赠3000万元,两年后又捐出一笔总值8亿元的巨额捐款,支持该校未来的发展,这笔捐款创下该校十多年来接获捐款的最高额纪录。

又如1984年,他捐赠一亿港元设立体育基金,20多年来,他已累计投入4亿港元,在内地、港澳各地建设20多个现代水平的体育运动基地、中心、场馆,培养了无数体育人才。

相关链接:

①霍英东(1923—2006),生于香港。

7岁丧父,12岁进香港皇仁英文书院,当过渡轮加煤工、机场苦力、修车学徒、铆工等。

1953年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先后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国际足联执委、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5年,霍英东名列《福布斯》2005年亿万富翁榜。

②霍英东说:

“捐赠体育项目,并非仅仅由于我本人喜欢体育运动,而是基于体育运动本身对于国家进步、民族兴盛的重要作用。

③2006年,霍英东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颁奖词为: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

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他有这样的财富观:

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

他有这样的境界:

达则兼济天下。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霍英东年幼时,家境贫寒,命运多舛,七岁丧父。

但他虽

然年幼,却能知书达理,勇挑家庭重担,承载家庭希望。

B.从事杂货店管理工作的那段经历让霍英东受益匪浅,他从中获得了经营管理的方法,也培养了自己沉稳坚毅的性格。

C.文中霍英东对读书生活的回忆,表明他对那段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刻骨铭心,回想起来至今都心有余悸。

D.霍英东先后担任了各行业的诸多领导职务,直至全国政协副主席,这既是对他成功的肯定也是他进入《福布斯》富豪榜的资本。

E.霍英东积极从事内地投资,南沙由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极具活力的区域就得益于他长期的不计回报的投入。

8.造就霍英东传奇人生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霍英东为图报国,改名“英东”,请具体谈谈他是如何报国的?

(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

美容仪,身长六尺。

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

用稹荫,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

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

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

“诸州守皆弃城走矣!

”师旦叱曰:

“汝亦欲吾走矣。

”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

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

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

“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

”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

召贵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

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

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

“战死与戮死何如?

”众皆曰:

“愿为国家死。

”至城破无一人逃者。

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

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

“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

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

”智高怒,并贵害之。

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

柩过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

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B.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C.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D.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

这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荫是恩荫之意。

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恩荫而得以任官。

C.大理寺是古代负责审判复核案件的官署名。

因地方官员的司法权力过大,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造成不少冤假错案。

为了使刑狱汇总,始置大理寺,作为复审机关。

D.赠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

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文中就是此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师旦年少之时,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试任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为宁海军节度推官。

B.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

守兵弹尽箭竭,赵师旦与监押马贵一起回到府衙,据厅堂而坐。

C.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打开城门迎战敌贼,歼灭敌贼几十个人。

D.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

(2)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

①韦曲:

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②禁:

消受。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表达的意思不同,本诗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15.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

为政》中认为一味读书而不思

考,就会失去主见,一味空想而不钻研,则终究会一无所得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②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积累中掌握住了“度”的问题,演唱和表演不瘟不火,恰到好处。

③“汉字听写大会”虽然没有明星和绚烂的舞台,但在中央十套播出仅数期便成功登堂入室,成为中央一套黄金档节目。

④日本挑起钓鱼岛事端后,在政治上日渐孤立,他们自知理亏,便东奔西跑,逢人说项,试图

拉拢不相干的国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

⑤除了每周精选的三场英超赛事直播外,我们还为您准备了精彩的比赛点播,浓缩精华的比赛集锦、令人拍案叫绝的进球、让你捧腹不已的搞笑花絮。

⑥真正的读书,需要一种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的从容心境。

在淡泊的氛围中,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古色古香的书味尽情飞翔,内心就会进入一种清静、清幽

的幸福境界。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些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导通过各种手段、各种形式,进入了低品位油井的开采乃至勘探领域,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

B.一旦若干年后人们重新想起他提出的这个有着前瞻性的建议的时候,错误早已成为事实,孰对孰错已经失去了意义。

C.8月1日,济南市旧城开发投资公司宣布,将投资15亿元修建济南火车站北广场,工程主要目的是缓解日益增加的火车站旅客人数和周边交通压力。

D.《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的髙明之处在于小说里所写的不仅是—个爱情故事,更是一种时代氛围,以及对造成这种堕落氛围原因的反思。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①离不开酒。

②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唐代文人之醉酒,④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⑤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1

2

3

4

5

6

A

总是

既然

/

但是

从而

B

如果

固然

而且

因此

C

可是

倘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